小学语文论文:如何鼓励学生用书面语言进行情感交流的实践与思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23995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论文:如何鼓励学生用书面语言进行情感交流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论文:如何鼓励学生用书面语言进行情感交流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论文:如何鼓励学生用书面语言进行情感交流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论文:如何鼓励学生用书面语言进行情感交流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论文:如何鼓励学生用书面语言进行情感交流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如何鼓励学生用书面语言进行情感交流的实践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如何鼓励学生用书面语言进行情感交流的实践与思考.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师生重执生“花”之“笔” 让交流方式返朴归真 “如何鼓励学生用书面语言进行情感交流”的实践与思考一年前,偶尔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预言:“在未来10-20年中,人们的交流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利用通讯工具进行语音交流占小部分,而借助宽带传输的视频、网络语言的交流成为重点。人们笔下生出的花儿将越来越少,书面表达能力将逐步退化。”这样的预言,虽然有些夸张,但读来仍令人心有余悸。作为世界上文明开发最早的古老民族之一,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学历史之悠久,种类之繁多,形式之丰盈,都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学大国的文学相媲美,可是,现实却把一个严峻的话题抛给了我们,由于交流方式越来越便捷,人们的书面表达欲望和能力都

2、将逐步退化。语文是习得祖国语言文字的一门重要学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重执生“花”之“笔”,让情感交流的方式返朴归真呢?以下便是我利用快乐分享本鼓励、激发学生多用书面语言进行情感交流的实践与思考历程:一、 现状调查及分析带着困惑与担忧,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在六年级某班中作了一次调查。现状调查1调查问卷(共47人参与)(1)选择你最喜欢用的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方式。交流方式电话面谈QQE-MAIL书面博客喜欢的人数12323000占百分比255%681%64%0%0%0%(2)你上网主要是做什么?(共47人参与)内容查资料看新闻聊天发邮件上BBS消磨时光人数2131921

3、1百分比447%64%404%43%21%21%2 访谈实录:学生访谈提问:你喜欢用书面语言与他人交流的方式吗?为什么?(注:为了让访谈内容更真实可信,此访谈过程均由学生主持)学生甲:当然不喜欢。平时我们在一起聊天最多了,大家在一起说话很开心,如果要写下来,觉得有些麻烦。学生乙:书面语言是不是就是写作文?(回答:是的) 不会吧,你不会是要我把要说的话写下来给你看吧?我又不是哑巴。学生丙:你说的是写信吧?那是我们爷爷奶奶那个时候的事了吧?现在邮局都搞三产了。学生丁:我最讨厌写话了,应付老师还来不及的,平时交流还要写,岂不要累死!教师言谈提问:你觉得当代学生不喜欢书面交流的原因是什么?教师甲:现在

4、的社会通讯设备多种多样,如果不是为了完成作业,学生可能连笔都要扔掉了。教师乙:学生最讨厌写作文了,当然也不喜欢用笔来交流。教师丙:网络越来越风靡了,学生不但不喜欢用笔来交流,而且越来越多的喜欢在虚拟网络中交流,而忽视了身边的交流源。教师丁: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现代的表达方式也越来越多,选择最快捷、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成为必然,书面交流被淘汰是必然的。 现状分析: 是什么导致我们的学生会对书面表达失去了兴趣呢?我想有以下四方面的因素:1 心理因素: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交流能力,学生仍以选择面对面交流为主,选择通讯与网络的人数似乎并不多,毕竟他们对网络接触得还不是太多,但令人心悸的是选择书面表达的人数

5、竟为0,这似乎在向我们宣告,生“花”之“笔”即将离我们远去2 社会因素:当代学生不喜欢书面语言的表达方式与社会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节奏明显加快,通讯设备日趋先进,人们选择最为快捷、直接的表达方式进行交流,渐渐波及青少年。3 环境因素:网络逐渐成为青少年青睐的交流平台,虚拟的交流环境使学生与现实生活中同伴交流的能力逐步降低,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情味”也越来越淡。4 学校因素:随着学生用书面语言进行情感交流兴趣的逐步降低,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也随之下降,加上应试教育的作祟,我们在指导习作时大多侧重于命题作文的指导。课堂上的孩子们在看不见、摸不着的“黑暗”中探讨抽象的问题,他们

6、机械地吸收着并运用着教师授予的所谓的“写作方法”,思维受到制约,个性受到遏制,作文成为无源之水,毫无生活气息和童趣。二、 解决问题策略 快乐分享本简介:快乐分享本为每六人为一组共同拥有的一本小集子,每组设有个性栏目(现有“星星知我心”、“麻辣串串烧”、“心灵氧吧”、“学习帮帮团”、“佳句赏析”、“心灵茶语”、“心灵豆豆吧”、“我手写我心”、“BBS大家谈”、“成长不烦恼”、“空中加油站”、“小眼看世界”等栏目),每位成员一周内至少在这本集子上留言或留“文”一次,并积极参与本组成员的话题讨论。快乐分享之名是由学生集体讨论后定,意在让快乐分享成为各成员进行情感交流,体验交流乐趣、分享交流快乐的平台

7、。此本建立一年多来,学生参与踊跃,真可谓,“小本子,大世界” !,快乐分享本的评价方式:(1)生生互动:以小组组员互评为主,阅读同伴留言或随笔后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与评价。旨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学会欣赏同伴,并在被同伴欣赏的过程中获得用书面语言交流的快乐。(2)教师点评:教师评价为辅,每日一阅,分“三、二、一”三档为各小组习作成员贴红旗,每月对各组成绩进行一次汇总,以小组共同合作后获得的红旗的总数为标准评出最佳小组。旨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在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中提高用书面语言交流的能力。(3)鼓励创新:评价各小组是否创建有特色。各小组可以在本组“快乐分享”本后设立新的栏目与话题进行交流,

8、教师参与其中。根据小组话题交流的热烈程度与版面设计是否美观进行加星。本措施是为一些不擅于表达的学生提供绘画与设计平台,给予他们发挥自己长处的舞台,在“快乐分享”中品尝到自己被欣赏与被需要的快乐。(4)分享成功快乐:根据每组一月总成绩,评选出本月最佳“快乐分享”小组,为下期“快乐分享”的评委,有权欣赏其余任何一小组的“快乐分享”本,并享有出版权(即汇总各组优秀篇目,装订成册),该组成员为主编。本措施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用书面语言交流中成功的喜悦。三、 快乐分享实践过程快乐分享本诞生后,学生参与踊跃,纷纷执起了手中之笔,迫切而又真诚地与同伴们交流着,它不仅实现了我“把网络搬上本子”的愿望,更让我走进了

9、47位学生的心灵,惊喜地发现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一个学生就是一首绮丽的小诗,快乐分享就此架起了师生、生生、家校心灵沟通的桥梁,快乐分享让孩子们喜欢上了这白纸黑字上返朴归真的交流方式,快乐分享如阳光般催生着一朵又一朵灿烂的笔下之“花”。案例一“痘灾”的故事“同学情”让语言表达真情流淌“快乐分享”诞生没多久,一场肆虐校园的“痘灾”便让班内许多孩子们倒下了,连续半个多月,每天教室内几乎仅半数学生能坚持到校上课,而这半数学生中也有多少学生已被“水痘”病毒感染也未知有几。但这并不影响“快乐分享”的继续进行,初尝甜头的孩子们,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着交流,未被感染的孩子仍旧在“快乐分享”本上书写着对不能

10、来上学的同伴的祝福与思念,已被感染的学生则利用“班级在线”、“QQ群”这些平台,述说着自己被“痘”病毒折磨的痛楚,述说着渴望能早日回到校园,回到同伴身边的急切心情,感人至深:(原文) 梅祺不在的日子(黄家蕙)梅祺生了水痘,不能来学校了,我们都为她深深地惋惜。在漫长的梅祺不在的日子里,下课时我们就少了一个活泼大方的好朋友,教室里就少了许多欢声笑语,看着男生成堆地玩龙珠,我想:如果梅祺在的话,我们女生也一定和她一起高高兴兴地玩了,唉梅祺呀,没你真的不行!在漫长的梅祺不在的日子里,上课时我们也许就少了一段精彩的发言,好久没听到梅祺自信、洪亮的声音,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中午饭吃到鸡腿,谁能不想起梅祺最

11、爱吃这个了,要是她在的话,保证一下啃个精光;上课梅祺那一组同学发言,回过头去看着梅祺空空的位置,心里也是一样空空的平时,似乎觉得梅祺就像一般的朋友,可是真正分开了,才知道原来我们谁也缺不了谁?是啊,我们要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天,因为我们个人能在一起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让我们一起好好努力,好好珍惜!最后,祝我们可爱的梅祺能早日康复,早些回到我们中间来!(文后学生评价:读完黄*同学写的梅*,你快回来后,黄*同学留言:读了黄*的这篇文章,更勾起了我对梅*同学的思念,她那个开心果儿,少来一天,便少一天快乐呀!让我们一起祝愿她早日康复,早日把笑声带回到我们身边吧!)思考:激发学生用书面语言进行交流的兴趣是

12、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其实“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情结,能把积淀在自己心中对生活的观察、认识和感悟表达出来,是一件快乐的事”。表达应重“情”,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总提倡学生道出真话,写出真情,可却不给予学生道真话、诉真情的表达平台与情感氛围,但快乐分享本实现了,洋溢字里行间浓浓伙伴情让我的心中也倍感温暖,因为情真,所以感人,因为情浓,所以温暖,因为情切,所以文笔流畅、自然。一直以来,我鼓励学生写真事、诉真情,因为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亲情的呵护与友情的滋润,我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日”、“朋友金不换”,亲情世界、友情天地总有取之不尽的素材,学生们尽情地用此来绘制亲情与友情的画面的

13、同时,还会品尝到自己的情感被别人认同、关注的幸福,这不正是我们作文教学所追求的吗?案例二“拯救红旗”师生和谐催生创造性的书面表达语言翻到第六小组的快乐分享本尾页“QQ心连心”栏目,一段文字赫然映入眼帘:香茗(我的网名),您这两周给我们贴的红旗,好像大都是残疾,不是缺胳膊就是少条腿,太难看了,希望及早拯救它们。谢谢!- 火影忍者 (学生孔某)注:为了让每组成员增强合作意识,“贴红旗”一来成为了我对孩子们文章的评价方式,二来也可以以此量化各组学生习作的质量,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曾有老师说我此举幼稚,但我仍是乐此不疲。前段时间由于天气关系,红旗的质量出了问题,因此出现孔同学描述的“缺胳膊少腿”现象。思

14、考:孔同学对“红旗”的在意,正体现了“快乐分享本”在他的心目中、在所有同学的心目是多么重要,再读孔同学的话,又感觉甚是幽默,表达方式令人感到轻松、愉悦。可以想象在发现红旗的破损时,他虽是心里感到万分不如意,但却创造出了如此幽默的表达方式,这本身便是语言表达的一次很好的锻炼,而我也相信这样的一次又一次现实的、有意义的且富有挑战性的交流中,他定会渐渐品尝到写作的乐趣的同时获得道德的成长。书面表达中的创造性表达极为可贵,成长中的学生渴望表达对自己生活的感受,而且,他们的独特的生活、学习环境,需要有自己个性的表达方式,其中有技巧的层面,更需要学生主动创新,也只有给学生充分的个性的空间,学生才会积极主动

15、地感受生活,创造出生动活泼的表达方式。本故事中的孔某同学与我的坦诚交流,是催生他这种创造性表达的最主要的原因,此时,书面语言的交流已完全超出传统作文教学的意义,这不仅仅是解决了学生怕写作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生成了许多我们无法预设的新的表达方式,学生在互相交流中不断提高,不断创新。案例三“藏在花蕊里的爱”教师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让学生的表达更含蓄、深远批改学生的习作,入情入境时,心中油然生出千言万语急于倾吐的欲望,总会在篇末写下一段热情洋溢鼓励赞誉的话作为评价,转给学生,往往是由作文话题演绎成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成燎原之火,一发而不可收拾。“六一”前夕我为每组均写上了一段祝福的

16、话,下面是写给其中一组的原文: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预祝大家节日愉快! 在你们小组每一位组员和爸爸、妈妈还有杨*同学外婆的努力和支持下,本次“快乐分享”活动中,大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向你们表示祝贺!每次翻阅你们组的日记本,我总是充满了期待,而大家写的文章也从未让我失望,看着你们的进步,我真高兴!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合作,第四小组的红旗一定会更多,更艳!再祝第四小组的每一位同学“六一”快乐! 欣赏你们的朋友:李娜2005531(注:在此文后,第四小组成员均留言向我表示感谢,尤其是梅*同学还用贴花纸贴了朵小花在上面,并写上了“愿把六一的快乐带给李老师,在这朵花的花蕊中藏着我们大家对你深深的爱”的留言

17、。)那一天,我热泪盈眶地接受了这“藏在花蕊里的爱”,“爱人者人恒爱之”,在“快乐分享”中,我就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些心灵纯洁而又稚嫩的孩子们感动,他们真情地诉说,真诚地交流,真切地祝福,已经成为我每日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快乐分享”,成为了我们师生间的“传情雁”。思考:教师对学生独特表达内容的评价方式多元化是催生学生表达欲望的重要因素。从传统的教师批改,班内讲评改转为生生、师生、家校互动中的合作与欣赏。而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方式,也已经超出了对学生的写作技巧的具体指导的层面,达到了与学生情感互融共通的境界,让学生从老师的批语中感受到被欣赏被帮助的幸福,而教师也从烦燥的繁重的作文批改中,感受到职业

18、的快乐,这是真情在师生心灵间涌动。案例四“帮帮团”同伴互助提高整体交流水平张翼同学是第五小组的学生,在写作群体中属于弱势。为了提高第五小组成员的整体水平,他的同伴成立了一个“小组帮帮团”,为张翼习作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智力与情感支援,下面是他们在“帮帮团”中的几段留言节选: 黄家蕙点评:我想对张翼同学提些建议:你的选材是很好的,但为什么你的文章读起来总是干巴巴的呢?1、你对触动你感受的那件事描写得不详细,其实可以添许多精彩的部分。比如,你看到骑摩托车的人被撞后,你心里的想法,你看到摩托车主走后的感想 2、你的最后一小节只字未提文章的中心“宽容”,只提了潘数的文章。你还记得李老师在一节课上讲过吗?要

19、表达明确,如果没看过潘数文章的人,看了你的文章是不是会不知所云呢?而且文后点题或点明中心这一方法,可以让你文章的主题更鲜明,整体感更强。 3、你在第一小节末尾,说“这是一件毛骨悚然的事”。“毛骨悚然”这个词用得不切合文章中心,换成感动或震撼要好一些。 4、这是老毛病了。错别字和字不端正。记得有一次,我和叶沐芊帮你检查后,不是就得了三面红旗吗?可老依靠别人是不行的,我们希望你学会自己检查作业,把字写端正,少写错别字。 潘数的点评:,然后是张翼的文章,我不得不赞叹张翼的进步。他的感受细腻了,文笔精彩了,这些组员都看在了眼里,喜在心里,真正是“快乐分享”啊!张翼,继续加油吧! 黄恩浩的点评:张翼,你

20、的文章我读了,我发现你的字比以前好多了,错别字也少了,我深深地感叹你的进步太太大了。而且你这次语文期中考试得了80多分,打破了以前六七十分的记录。我听到、看到你的一次次进步时,我打心眼里为你高兴。 张翼同学也深深地被组内这些同学的真诚感动了,在快乐分享本上,留下了他对这些好伙伴们的感激之情: “是啊!在快乐分享里,你们大家都在帮助我,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让我去快乐而又高兴地帮助别人。” “黄家蕙,你们对我写的话我都记单(着)呢!可是我有时认真写了,只是没认真检查。希望我们大家的友谊就像夏洛与小猪威尔伯一样,我自己也会在(再)接在(再)立(厉)的。 “本以为你们的成绩好是天生的,可读完了文章

21、使我深有感触。你们每天上课认真听,把时间加一起,我比你们少了许多我要赶快把以前所少的补上去。” “神州六号成功反(返)回祖国是直(值)得高兴的,因为祖国又迈出了一大步。而我们小组也迈出了一小步。我开始回到以前写作文时的时(状)态,开使(始)迈出一大步。” “我非常佩服姚洁,她右手骨折还做作业,我真的感到非常才(惭)愧。还有我的上一篇文章不知怎么回事只得了一面,我要说声对不起。” 思考:学生的表达需求的增强与能力的提高与周围交流的同伴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我们教师手执教鞭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指导时,为何不合理利用他们身边的有利资源呢?在第五小组中,小张翼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他对同学的帮助心存感恩,获得

22、了成长的内在动力;他把小组的荣誉作为努力的方向,初步实现了“他律”向“自律”的转化;他提高了对自己的认识能力,成长成为势所必然了。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何止是提高了交流的能力?快乐分享本的每一位成员在同伴的互助中收获着成长的历程。案例五“快乐分享,生日快乐!”快乐分享成为学生心中交流之重要平台12月18日,打开第七小组“快乐分享”,一行醒目的大字赫然进入眼帘:“时间过得真快,我们的快乐分享已经一岁了,让我们为它们的生日庆祝吧!”-李*(妮妮)(下面用鲜艳的水彩笔画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上面插着一根火苗熠熠的蜡烛)这是第七小组李昕雨同学在“心灵茶语”栏目中写下的一段话,在她的提醒下,各小组都掀起了为“

23、快乐分享”庆祝生日的热潮,顿时“快乐分享”本上热闹了许多,“精美的蛋糕”、“精致的小诗”、“诚挚的祝福”、“深情的吟唱”哪一幅不是孩子们纯真心灵的写照呢?他们深深地爱上了“快乐分享”,在这里,他们学会了合作、懂得了欣赏、享受到了与同伴交流的幸福与快乐!“快乐分享”本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用文字进行情感交流的乐趣与幸福,为此他们心存感激,下面是第五小组成员在一次校园升国旗仪式上的讲话节选:“感激”就像个贴心的小伙伴,与我们大家已经相处很久了,我们感激父母的养育,感激老师的教导,感激同学的帮助是啊!生活中,我们要谢的太多太多了,而在我的内心深处,最想要感激的是我们班第三小组的快乐分享本。说起这个快乐

24、分享本,我想我们每一位六(4)班的同学都会又一次情不自禁地沉醉在那一行行娟秀的文字,一缕缕醇香的情感,一丝丝甜美的回忆中。在这里,我们一起感动,一起思考,一起伤心,一起欢笑我们感谢老师,给予我们这片倾吐和交流的舞台;感谢组员,像建设自己家园一样付出的努力。在此,我想说:“快乐分享本,学习的路上有你,真好!我们的世界因你而精彩!”思考:当表达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那么一切枷锁都无法束缚它飞翔的翅膀。快乐分享本已经成为了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它激起了学生用笔交流的欲望,它又以生活的实现方式使教育意义达到了最大化,它在螺旋式地进行着“对话与生成”,让学生在此展示个性,在互动中创造出共有的意义,让他们越来越

25、需要这样的交流方式与平台。四、结语调查统计 至今,“快乐分享”已实施近两年,我又一次作了一番调查,以下是调查后统计的一些数据: (1)在未有“快乐分享”前,班内喜欢习作的同学占2.6%,“快乐分享”使用至今,渐渐喜欢习作的同学占87.5%。 (2)许多学生表示,以前的习作材料选择的面很窄,写的文章空洞,情感不够真挚,而在“快乐分享”上的交流却变得尤为真诚,其中觉得文章内容真实的占96.7%,情感真挚的占95.7%,互动交流密切的占94.4 %。 (3)“拿到快乐分享本最喜欢读的内容”这项调查中,“同学的习作”占25.7% ,“老师的评语”占23.8%, “BBS中的对话”占18.9%,“ 同学

26、的点评”占11.4%,“取得的成绩”占20.2%。 (4)全班同学对“快乐分享”的认同率达100%。思考 以上数据显示“快乐分享”充分激发了学生利用习作进行情感交流的欲望,我年以来,我们的孩子怕写,怕交流,并不表示他们不会写,不会交流,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品尝到情感交流的快乐与幸福,“快乐分享”让他们倘佯在交流的海洋中,欣赏着一路风景,享受着一路欢歌,怎能不让他们爱上写作?他们在习作的同时学会了合作,在帮助、交流的互动气息中一同成长;他们在习作的同时学会了欣赏,在展示、学习的文化氛围中汲取营养;他们在习作的同时学会了交流,在自然、生态的评价过程中获取进步,所以,他们爱上了“快乐分享”,这返朴归真的交流方式,让一朵又一朵鲜艳、夺目的“花儿”在他们的“笔”下竞相绽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