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实现“有效对话”的策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实现“有效对话”的策略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现“有效对话”的策略研究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以言语为基础的。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它包括了读者与文本的主体之间的对话过程,即“师本对话”“生本对话” 。还包括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即“ 师生对话 ”“ 生生对话 ”。如何实现“有效对话”,让课堂绽放灵动的生命呢?笔者选择了其中三个对话形式进行了粗浅的研究。一、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策略一:精心设计话题,让发现做一次旅行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尝试着与学生、文本进行对话,有时效果并不理想。要么就是陷入不必争论的话题喋喋不休,要么就是仅出于学生的喜好而离题万里,学生感悟不够,
2、体会肤浅,使课堂中的对话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那么如何才能使对话不流于形式,不浮在表面呢?重要的是教师精心设计话题。值得注意的是,设计话题不等于设计问题。我们不可将师生对话曲解为问答,设计一大串问题,然后在课上共同解答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这根本不是对话。精心设计的话题应该是能激起师生双方对话兴趣的,能引起师生双方情感共鸣的,能让师生双方都有话可对的。夜莺的歌声一文,我发现有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细细地读课文,想想小夜莺碰上德国鬼子是偶然还是必然的?”我觉得这个问题的设计是独具匠心的。生:是必然碰上的。师:拿证据来!给你两分钟找证据。学生找来的证据还不少。师:大家找来的证据是有力的证明:小夜
3、莺不是偶然碰上德国鬼子的。可以确定,这其实是一次有着周密部署的战斗!同学们假如你是游击队长,你在战斗前的计划中考虑了哪些要素?生:我要考虑好联络暗号。师:联络暗号要使敌人不察觉,要是被敌人察觉,那就完了。而在树林里,用鸟叫声最合适,敌人不会怀疑。你真是个好队长!生:老师,我考虑作战地点。作战地点要在林中空地上。师:请问队长,为什么要选“林中空地”?生:在树林里,一是便于游击队员们埋伏,还便于小夜莺一转身逃脱。但如果真的是在树林里的话,就很难消灭敌人,因为敌人也可以利用树木来掩护,所以最好成绩的埋伏圈是设在树林里的一块空地上。师:多英明的队长啊!生:老师,小夜莺要穿上绿颜色的衣服,这样更便于他在
4、树林里逃脱。生:还要考虑派人把敌人引进埋伏圈。师:书中是派小夜莺把敌人引入埋伏圈的。作为队长,你为什么不派一个大人,而派小夜莺去呢?生:因为小夜莺是个小孩子,德国鬼子就不容易怀疑。可别看他人小,经验丰富,机智勇敢,连大人都比不上他!这一环节该老师抛出“小夜莺是偶然还是必然碰上德国鬼子的”这一比较有意思的问题,让学生再次读课文,找到答案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前后文联系和照应的写法和读法。然后顺势引导学生转化角色,换位思考,学生兴趣盎然,情趣顿生,思维活跃而严谨。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互相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仿佛让发现做了一次旅行。策略二:生成演绎精彩,让认识来个飞跃语文课重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在师生
5、对话的互动过程中,会不时地碰撞思维的火花。这种即兴创造的火花,我们应该敏锐地捕捉到它,变成即时有效的生发点,从而促进有效生成,演绎精彩瞬间。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生:老师,我发现这句话里漏了个字,应该是“枯萎了”,这里怎么是“萎了”呢?顿时,学生纷纷表示赞同。师:是真漏字了吗?(思索片刻)你们知道吗?那可是大作家的手笔,叶圣陶爷爷就喜欢把一个词语变成一个字来使用,意思也不变。请你再比较着读一读,你喜欢读成“枯萎了”还是“萎了”呢?生:我觉得还是“萎了”好一些,好象有一种一下子扁下去的感觉。生:老师,我读书时还发现有一个地方也是如此,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这个“漾”字平时我们说
6、的是荡漾。在习作中,我发现学生也尝试着使用了这种手法,颇有意思。可见,新知的展现由此而展开,这也正是新知“生成”的瞬间,这样的对话如同美妙的音乐令人神往。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一个点滴发现、一个新的认识、一个新的问题等,都会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可能。教师也要有足够的教学机智,敢于改变精心的预设,才不会让课堂生成的资源一闪而过。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策略一:潜心会文本,有感而发语文课姓“语”,教学要让学生“潜心会文本”,与文本进行最直接、最充分的对话。潜心会文,是决定阅读对话质量高低之本。只有多与文本接触,学生才能被语言感染,深入感悟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人文因素。也只有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才能说得明白,
7、说得充分,说得精彩。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地球的呼声(呼唤和平,制止战争为内容),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请大家认认真真地读一遍,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学生自由朗读。师:好,读完了是吗?你心里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你想说点什么呢?生:我觉得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应该保护环境。生:我们不能破坏环境,让地球永远美丽。很明显学生还没有真正读懂课文,只是捕风捉影,看到地球就认为是环保,孰不知这是地球在呼唤和平。这个问题应该在学生即将学完课文时提出才好。学生没有充分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就不会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必定缺乏基础。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舍得给足学生读书的时间,思考的时间
8、,要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真真切切地落实到处,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明明白白地了解自己的所得与所惑,不可让学生在“雾里看花”的阶段时就大谈特谈感受。只有充分地读,才能有深层的感悟,才能折射出动人的光芒,让语文课堂大放异彩。策略二:拨动心弦,一触即发教师只有努力地创设情境,才能使师生的对话交流鲜活生动,摒弃枯燥苍白的一问一答。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真心话,才能换得学生的心里话,从而真正实现师生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感染。小河蚌的故事中教学“磨砺”一词,学生最初对这个词语感到不解,我就创设了语境,试图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袋“小河蚌分泌珍珠质,变成珍珠的过程”和想象说话来触动学生的心灵,形象感知“磨砺”是怎样的
9、过程,从而与小河蚌进行对话。师(皱眉):你觉得小河蚌身体内长了小沙砾有多难受吗?它走路时吃东西时玩耍时生:它走路时,也捧着肚子,可疼了。生:它吃得饱了,小沙子就会抵着肚子,也很痛。师:每当疼痛时,小河蚌总是忍着,忍着,再忍着,它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你们知道它究竟要忍多久吗?生:要很久很久。师:从哪里看出来的?生:我从“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知道的。师:是呀,这是一个既痛苦又漫长的过程,多不容易啊。学生个个皱起了眉头,感受着小河蚌的感受。师:你们看,经历了心血与汗水的磨砺,小河蚌终于有了闪闪发光的珍珠(出示图片)此时此刻,你想对小河蚌说什么呢?基于对“磨砺”一词的深刻理解,学生都能够联系磨砺
10、的过程,与小河蚌的对话有敬佩、有恭喜、有赞叹之情。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只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会渐渐地涌动起来。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表演的艺术去渲染,让学生仿佛看到了,也听到了,整个心灵感受到了,那么学生与文本的交流也就畅快了。三、学生与学生的对话策略一:让倾听带来思维碰撞 生生对话不仅要让学生放声地讲,还要让学生能静心地听。因为在课堂上,当学生在听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做法时,他的智力是在接受挑战,他的思维在接受碰撞,尤其是当这种挑战来自同学,而不是教师的时候,碰撞会更加激烈和深入,生生对话不是简单的协商,而是真理的显现。善于营造生生
11、对话就是要接纳学生提出的各种观点,在教师的引导下,让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之间彼此碰撞、激荡、交融,从而让真理脱颖而出。理解自然之道中“鱼贯而出”一词一学生:老师,什么是“鱼贯而出”?生1:像一群鱼一样出去。生2:不对,应该是像鱼儿一样一群一群地出去。生3:我觉得你们都说错了,数量没那么多。因为后面提到“结伴而出”“结队而出”按照这样的顺序,应该是越来越多了。“鱼贯而出”在最前面,应该数量最少的。生4:有道理。“结伴而出”是两个两个出去。“结队而出”应该排成一小队地出去。那“鱼贯而出”是不是一个一个出去呢?这是精彩的瞬间,这是思维的碰撞,这是倾听的美妙旋律。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吸收别人的信息,激活自
12、己的思维灵感,从而达成新认识。策略二:创造合作交流的空间生生互动是学生相互学习的一种活动,其既有行为互动,也有思维互动,既有知识的交流,也有情感的传递。生生互动能使他们集思广益,使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机会,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使他们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究之中。从而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的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构成了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强化个体学生或群体成员优势的催化剂。在这种多元的评价中,生生之间的对话也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方面。有位教师创设了成功的评价情景: 师:谁来读读自己写的话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甲生:(朗读) 师:你觉得自己写得怎样?想不想听听别
13、人的意见?想听谁的? 甲生:(一一按教师预设的进行,并提出让乙生来评价)我想听听同学的意见。 乙生:(面对甲生点头微笑)我觉得你写的开头的第一句很好“盼望着,盼望着”有点诗意,很值得我学习,但有一个字你读错了 甲生:谢谢。其次,角色体验也能让对话折射人性的光辉。即生在参与对话、解读教材、形象体悟文本意境的基础上,可根据喜好自由选择有关角色进行表演、体验。课堂中的对话,犹如两块玉石相互碰撞,在这种平等互动的作用力下,学生表述得自然、得体,表演得栩栩如生,闪烁出许多亮点。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心里,这种需要显得尤为强烈。”学生尽可能地经历合作和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产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蔚斗小学 夏君 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