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说明文如何教出浓浓的语文味.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24244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说明文如何教出浓浓的语文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说明文如何教出浓浓的语文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说明文如何教出浓浓的语文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说明文如何教出浓浓的语文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说明文如何教出浓浓的语文味.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说明文如何教出浓浓的语文味楠木冲小学 周大凤内容提要:小学语文书中出现了不少说明文,说明文往往被老师们上成“科学课”或是忘却文本的“概念课”,以至于说明文的教学丢失了语文味,枯燥乏味、草草过场成了这类课文教学的通病。笔者从“读”“品”“练”三个方面做出了让小学说明文教出语文味的尝试,希望为以后的语文教学提供些许借鉴。关键词: 说明文 教学 语文味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说明文。许多教师在教学此类文章时,往往只注重相关知识的教学,把说明文上成了“科学课”或是忘却文本的“概念课”,以至于说明文的教学丢失了语文味,枯燥乏味、草草过场成了这类课文教学的通病。教出语文味是说明文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下

2、面笔者就此谈些自己的尝试: 一、读出语文味 读在整个语文学习中有着不容小视的地位。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不关注文体,不顾教材特点,一味追求“有感情朗读”;还有些教师干脆忽略了“读”,一味关注知识的传授,而上成了科学课。笔者认为这都是不妥的,因为说明文的叙述一般是冷静的、理性的,既不可忽视“读”,又要注意用较平实的叙述的语气来朗读。比如,有位年轻教师教学太阳一文,提示学生朗读时要有感情,这是不妥当的。就此文而言,作者引用神话故事主要为了让学生感受太阳的远,箭是射不到的,并用了“其实”这个连词表示转折,强调了太阳离我们远的特点。因此,教

3、师指导学生朗读时要用平实的叙述的语气来读,“其实”这个词可适当加强语气。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关注文章的条理性与叙述顺序。基于这种现象,笔者认为,说明文仍然要重视朗读、默读的教学,不可忽视读的练习,但说明文的读较其他文体而言更注重默读。 说明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快速提取与整合文本信息。而默读的好处主要有二:一是可以快速地读;二是可以边读边思考。随着年段的升高,默读训练在说明文教学中的比重也逐步加大。这一点在教材编排中体现得非常明显。但课堂上我们教师对默读的训练却远远不够重视。对于默读,整体感知内容时可以进行。如教学新型玻璃可以让学生在默读中思考:课文讲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4、,并用线在文中标出来。学生边读边思考,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取文本的重点信息。默读也可在品词析句时进行。学生只有真正静下心来,潜心默读,思悟同行,才会体会到说明文遣词造句的特色。那种一味的“有感情朗读”,很难保证学生的心灵真正进入到字里行间。如教学鲸时,我让学生在默读中找出鲸生活地点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演变过程的。这样学生既明白了鲸从“陆地”到“浅海”最后到“海洋”的生活演变,又扣住 “很远的古代”“很长很长的年代”“渐渐”等关键词语体会到了这一过程的无比漫长。 二、品出语文味 表达严密,条理清楚是说明文写作上的一大特点。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言语形式,因为“形式对大多

5、数人来说是一个秘密”。 品遣词造句 说明文以说明介绍事物为主,语言准确,包括表示时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和性质等词句,都必须准确无误。因此,教学时要抓住这些词语进行咀嚼、对比,让学生充分感受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教师如若不点拨,学生往往会忽视。如秦兵马俑的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研究作者是怎样说明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让其画出体现规模宏大的词句,品味并分析说明规模宏大的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中,教师可将原文中的“近20000米、长230米、宽62米”等,改成“很大、很长、很宽、不可计数”,让学生对比,体会课文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的不同。还可针对句子中有无加点的

6、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变化,让学生自己从中受到启发。如蟋蟀的住宅一课,“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大多”是指大多数昆虫,而非全部昆虫。像这样的词松鼠一文中也有很多: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尾巴老是翘起来;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等;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叉的地方。教学中引导学生读读议议,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对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大有好处。 品布局谋局 说明文的布局谋篇很丰富:如恐龙的灭绝全文是按总分总的顺序写的,中间分述部分又采用并列结构来写;如电脑住宅按照“大门外门口会客厅厨房卧室浴室”的顺序把电脑住宅介绍得一清二楚。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文

7、中的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等关键句子,可以较快地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例如,秦兵马俑中抓住“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个中心句(也是过渡句),学生就能较快地知道课文是分两大部分来写的。这样的训练,不仅是有条理表达方法的渗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品文体内容 文体不同,写作方法也不吗;文体相同,表达上也会有所侧重。通过品析不同的文体或者相同文体不同的文章,能使学生对说明文的表达特点、写作方法与文体特征更加清晰。 说明文教学的品更多的是遣词造句与布局谋局的品。除此,还可以是同题材说明文的品。像用百科全书中的鲸与教材中的鲸进行品,让学生在品中感受写法的多样性。同题

8、材的也可以是不同文体的文章进行品。如将太阳与海上日出进行品悟:太阳是从几个方面来介绍的,海上日出则是按时间顺序(即太阳升起的)来描述的;太阳一文语言平实,而海上日出语言形象生动,学生在品析中初步建立了文体意识。另外,不同题材的说明文也可以进行品悟。如将松鼠与鲸一起品,引导学生在品悟中认识鲸和松鼠的不同之处:鲸侧重于形体特点与生活习性;松鼠则侧重于松鼠的外貌、性格、行动;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松鼠则采用比喻、拟人的表达手法;鲸的语言精练平实,松鼠的语言则生动传神,富有文学色彩。 三、练出语文味 阅读是吸收和表达相统一的过程。阅读教学既要重视吸收,也要重视表达;既要照顾

9、认知,又要照顾实践,完成“意化”和“物化”的双重转化。 1感悟中鉴赏 说明文也可以进行语言鉴赏,笔者认为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与严密性上。说明文用词非常准确,如飞向蓝天的恐龙中的“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慢慢地赏析“一支”、“漫长”、“最终”这些词语,学生就能从中感悟到并不是所有的恐龙,以及恐龙的演变过程是十分漫长的,从而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与探索原由的欲望,同时也引起学生对准确、严密地表达的关注。二是说明文的趣味性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文以诗歌的形式假设的语言来介绍天然的指南针,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推敲、揣摩、品味语言,那么,抽象

10、的语言就会变得灵动起来,不再是静止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天然向导为迷路孩子指点方向的画面。此时,课堂就成了学生探索自然奥秘,情智共生的乐园。又如花钟一课,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细细揣摩、细细品味,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对个性化表达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又提高了对语言的鉴赏能力。 积累中丰厚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习得语言的主阵地,说明文教学也不例外。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丰厚语言存储。说明文中有较多的典型语段与句群,值得学生借鉴、模仿。借鉴、模仿的关键是积累摘抄与背诵。譬如摘抄或者背诵太阳中的“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有了太阳如果没有太阳”这一段,学生就会在摘抄、背诵中,进一步了解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11、。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抓住典型的语段句子,可以是一句话几句话,也可以是一段几段等,还可以依据学生原有的学习水平进行因人而异的摘抄背诵。这种积累不仅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还能丰厚学生的语言,为语言的运用作准备。 3迁移中提升 说明文学习在感悟、积累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创造运用,即迁移运用。如学习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中的“治理黄河”这一段,要求学生通过默读用“一是二是”来汇报学习情况,这既是对这段内容把握的一次检测,又是前一段(黄河变化的原因)表达方式的迁移运用,教师要善于抓住这样的迁移练习来丰富学生的积累,提升语言质量。又如新型的玻璃的课后题:“请你试着做一回小发明家,把你想发明的玻璃用你喜欢的方式写出来”。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说明方法,模仿课文的写作顺序按“玻璃的名称”、“特点”和“用途”,迁移介绍自己发明的玻璃。教师若善于开掘文本,抓住这样的迁移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在说明文教学中练出语文味是可拭目以待的。 总之,抓好“读”“品”“练”三字文章,说明文就不难上出语文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