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两点体会.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25209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两点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两点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两点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两点体会.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两点体会 一、动、静交替,讲、练结合,优化课堂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教学中,通过动、静交替,讲、练结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于学习,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这样,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优化。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这一内容时,可先让学生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平均分成份、份、份;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份、份;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份、份;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份、份;在操作中,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一个整体”、“平均分”、“每一份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在以上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操作完成以下填空练习:、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份,每份占这个苹果的(),单位“”是()。

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份、份,每份分别是这个圆的()、()。、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份、份,每份分别是这条线段的()、(),单位“”是()。教师在教学中着重讲清单位“”和自然数“”的不同之处:分数中的单位“”可表示一个物品,也可表示一个整体,如一个苹果、一堆沙子、一个班集体、一件工程等,被分的那个整体被看作单位“”。再通过“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比较,强调“平均分”的意义。通过以上操作、练习、讲解,使学生对“把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作分数”这一定义有较为深刻、准确的理解。二、通过知识迁移,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灵活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

3、识体系。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对知识进行类化,使之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灵活解答问题的能力。例如,除法、分数、比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通过知识的迁移,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又使学生弄清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异同:虽然“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中的分子,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分数中的分数线,它们都可表示两数相除的关系,但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既可表示同类量之间的相除关系,也可表示不同类量之间的相除关系。根据三者之间的联系,在解这三类应用题时,通过灵活转换,化难为易,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把一种农药和水按照配成药水。在千克的水中,应放这种农药多少千克”这道题时,可用比、分数、除法三种方法解答:用比例方法解:用分数方法解:(/)(千克)用除法解:(千克)通过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解答,沟通这三类应用题之间的联系,打破思维定势,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作者:白焕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