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级上册期末试题汇编.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25558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级上册期末试题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级上册期末试题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级上册期末试题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级上册期末试题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级上册期末试题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级上册期末试题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科学五级上册期末试题汇编.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五上科学资料(一)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 ,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 下来。2.种子的发芽需要的条件有: 、 、 等。3.在研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时,我们让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叫做 ,另一组种子不受到光照,叫做 。4.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蚯蚓喜爱生活在 、 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要。5.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_,这种关系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6.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 、 ,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7.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_。8.同一种植

2、物会被 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9.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10.像电灯这样自己可以发光的物体叫做 。除电灯外 也是光源。1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 、 都要发生变化。1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_传播的,速度大约为每秒_千米。13.光碰到镜面改变了 ,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 ,也叫做 。 14.奥运圣火火种是用 镜取得的。15.物体反射光强的,吸收的光和热就 ;物体反射光弱的,吸收的光和热就 。16.根据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常识,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宜穿 色的衣服;寒冷的冬天,我们宜穿 色的衣服。17. 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

3、源。18.生物的生存离不开 ,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 下来。19.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_种消费者,生产者是_。20.种子的发芽需要的条件中, 、 、 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21.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它们彼此之间食物关系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则称为 。22.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_、_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23.人们发现 和 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24.深色物体反光能力_ ,吸收热能力_ 。浅色物体反光能力_ ,吸收热能力_ 。25.我们能看清书本上的字,是利用了光具有 性。26.地球表面有_、_、_、_、丘陵等多种多样

4、的地形地貌。27.地球_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_和_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28.由于受_、_、_或_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29.土壤中的_和_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其中_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30.通过研究我们知道,土地的侵蚀程度跟 、 和 等因素有关。31.岩石的 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32.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是 。33.物体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叫_。力的单位是_。34.常见的力有_、_、_和_。35.橡皮筋在外力的作用下形状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做 。36.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

5、,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 的推力,这个力叫做 。37.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首先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 ”位置, 读数时,视线与 相平,同时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 。38.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 ,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 。39. 和 是物体的两种运动方式。当汽车正常行驶时,车轮的运动方式是 ;当汽车刹车时,车轮的运动方式是 。40.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是 、 、 。41.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 , 。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42.光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光传播速度很快,每秒约 千米。43.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是地球是最大的

6、光源和热源。44.由于受 、 、 或 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4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 和 两种。46.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我知道像电灯这样的物体还有 、 等。47.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它们彼此之间食物关系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则称为 。48.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 。49.炎热的夏天,我们宜穿 色的衣服;寒冷的冬天,我们宜穿 色的衣服。50.光是以 方式传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 千米。51.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的主要因素是 、 、 。1、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7、。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2、在做对比实验时,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正受到光照,加适量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加很少水,这个实验设计( )A 、是科学的 B 、是不科学的 C、我不知道 D、是研究光照3、绿豆芽发芽时,根会朝着( )的方向生长。A、有水 B、没有水C、有阳光 D、有空气4、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多久就会死亡。说明(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改变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够发芽 B、种子发芽一定要有阳光 C、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D、种子发芽与空气没有关系6、香蕉、松树、仙人掌三种植物中,适宜在

8、沙漠地区生长的是( )。A香蕉 B松树 C仙人掌7、下列几种生物中,一般情况下土壤越肥沃,生物的数量就越多的是( )。A.蜗牛 B.蚂蚁 C.蝉的幼虫 D. 蚯蚓8、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蛇 鼠 稻谷 B、鱼 鸬鹚C、草 蝗虫 D、树叶 牛 虎9、在“稻谷 田鼠 蛇 老鹰”这个食物链中,生产是( )。A、田鼠 B、蛇 C、稻谷 D、老鹰10、要给金鱼建立一个栖息地,下面对材料的选择正确的是( )。A、矿泉水瓶、土壤、水草、沙子 B、矿泉水瓶、土壤、沙子、水、盖子C、玻璃缸、土壤、水草、水 D、玻璃缸、水草、沙子、水、盖子11、在生态瓶中,( )为动物提供了氧气。A 、微生物 B 、

9、植物 C、土壤 D、瓶子12、小明往他的生态瓶里加入了两倍数量的小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鱼还是会和以往一样生活 B、小鱼浮到水面呼吸的次数会增加C、不能确定 D、小鱼浮到水面呼吸的次数会减少13、下列各项中,不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块农田 B、一条河流C、一片草原D、一个池塘里全部的鱼14、人们大量砍伐森林,对人类生存造成危害,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造成水土流失。 B 、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C、导致空气质量变坏。 D、只切断一条食物链,无关紧要。15据报道,几乎每年都有至少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

10、灾害 B天敌过多 C 动物病害 D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16、下列几组物体中,都是光源的是( )组。A.萤火虫、彩虹B.镜子、打火机C.点燃的火柴、太阳 D.开着的电灯、月亮17、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A、右边B、左边C、后面 D、前面18、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是 ( )。A、西南东 B、西北东 C、东北西19、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 )。A、物体的影子长,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 B、物体的影子长,太阳在天空的位置低。C、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无关。 D、物体的影子短,太阳在空中的位置低20、下列事例中能证明光是以直线传播的是( )。A

11、、从门缝里钻进来的阳光是直的 B、从房间的每个角落都能看见灯光C、手电筒的光从四面八方照射出去 D、越到中午,气温越高,太阳的光线越强21、排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见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明队伍直了,这主要是因为( )。 A、光是直线传播的 B、光具有反射性 C、光向四面八方传播 D、光的传播速度很快22、下列物体使用时的原理与其它三种不同的是( )。A、汽车的反光镜B、耳科医生的额镜 C、台灯上的灯罩 D、观察用的放大镜23、( )的物体反射本领强。A、表面光滑的B、表面粗糙的C、面积大的D、体积大的24、下面几种材料中,在阳光下升温最快的是( )。A 白色纸 B 粉色纸 C 黑色纸

12、D铝箔纸25、有关向阳的地方与背阴的地方叙述正确的是( )A、背阴处凉 B、向阳处凉 C、背阴处热 D、都一样26.同样材料的物体,表面涂上的颜色也相同,但放置的角度不同, 吸收太阳热的本领最大的是( )。 A.水平放置 B.竖直放置 C.倾斜与太阳光垂直 D不能确定27、下列几种能源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A、太阳能B、煤C、石油 D水28、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时,用来放瓶子的盒子涂成什么颜色效果较好!( )A、黑色 B、白色 C、红色 D、黄色29、动物和植物最主要的区别是( )A、能否运动 B、植物能够自己制造食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食物C、是否绿色 D、能否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30、某

13、一时刻测量8厘米长的铅笔的影子是4厘米,那么4米高的树木的影子应是( )米。 A、2米 B、8米 C、1米 D、4米31、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32、把两组相同的种子放在同一个温室内,给其中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加少量的水。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 )。A、温度 B、光 C、水 D、空气33、仙人掌茎肥厚多汁是为了适应( )的环境。A、温暖湿润 B、炎热多雨 C、炎热干燥 D、寒冷干燥34、将生态瓶里的水倒掉一半,我们会发现( )。A、植物越来越好 B、鱼浮到水面次数增加 C、

14、小鱼喜欢到水底生活 D、以上都不对35、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条件不发生变化。A、一个B、二个C、三个 D、四个36、在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时,十分强调在开发的同时要保护西部的生态,要开发和生态保护同步进行,在开发的同时还要改善西部生态。下列观点中不代表我国政府观点的是( )。 A、人类是可以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的 B、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C、人类的发展不一定就会造成生态的破坏 D、人类在发展的同时,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却不能改造生态环境37、澳大利亚草原上的野兔,常泛滥成灾,为了减轻灾害,又不破坏生态平衡,应该( )。A、用化学药品毒杀B、人工适量捕杀

15、C、把野兔的食物都除掉D、杀死所有野兔38、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 )。A、点燃的蜡烛 B、太阳 C、木星 D、萤火虫39、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太阳最高时,影子( )。A、最长 B、较长 C、较短 D、最短40、如果我们把竿子的顶端和影子的末端用直线连接起来,就会发现,在同一时间里,它们和影子所形成的夹角( )。A、大小相同 B、大小不同 C、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D、始终不变41、按反射光的本领从大到小,下面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黑布、红布、白布 B、红布、白布、黑布C、白布、红布、黑布 D、白布、黑布、黄布42、下面几种材料中,在阳光下升温最快的是( )。 A 白色纸 B 粉色

16、纸 C 黑色纸 D铝箔纸43、物体吸收太阳热能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物体的重量 B、物体的颜色 C、物体表面光滑程度44、光传播的速度每秒约为( )A、30千米 B、30万千米 C、300万千米 D、340千米45、太阳灶就是利用( )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的原理制造的A、凹面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46、古人修栈道时,常用火烧岩石,待岩石温度升得很高时,再浇以冷水,这样岩石便爆裂了,这是人们利用了( )可使岩石爆裂的特征。A、冷和热的作用 B、流水的作用 C、植物的作用 D、动物的作用47、通过观察地形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大,陆地的面积小 B

17、、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C、中国的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原 D、在地形图上,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48、下列几种地形中,我国东部比较多的是()。 A、高山 B、盆地 C、平原 D、高原49、地壳变动的能量来源于( )。A、地球内部的热能 B、太阳和地球引力 C、重力能 D、宇宙中神秘的能量50、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 ),压力越来越( )。A高 B低 C大 D小51、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是人类破坏环境的结果 B、是上天对人类的惩罚C、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D、目前为止还不知道52、下列不是引起岩石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冷和

18、热的作用 B、流水的作用C、植物的作用 D、开山挖矿53、土壤中的微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沙砾粉沙黏土沙 B、黏土粉沙沙沙砾 C、沙砾沙粉沙黏土 D、黏土沙粉沙沙砾54、保护好土壤,其重要性在于它( )。A、有利于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B、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C、有利于人类和自然可持续性发展 D、以上三项都不对55、“治水先治山”,必须先在山坡和沙地上造林种草,主要目的是( )。A、吸收有毒气体,净化空气 B、增加大气温度,调节气候C、减弱噪音 ,防止噪音污染 D、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刷,保持水土56、在研究降雨对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影响的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A、土地的

19、坡度B、有无植被覆盖C、降雨的高度D、降雨量的大小57、要研究“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实验中要保持不变的是( )。A、土壤 B、降雨量 C、植物 D、土地坡度58、由于流水对土地有( )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A、风化 B、沉积 C、侵蚀59、下游的河床堆满了( )。A、细纱 B、大石头 C、鹅卵石 D、黏土60、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形一般形成在大河的(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河源中心小学五上科学复习资料(三)1. 绿豆种子的发芽和绿豆芽的生长可以都不需要阳光。-( )2. 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3.

20、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4. 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放两粒种子,是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5. 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6. 放在常温下的种子比放在低温环境下的种子先发芽,我们就可以说温度是种子发芽的必备条件。-( )7. 种子发芽与生长所需的条件是一样的 。-( )8. 青蛙、蛇等动物的冬眠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9. 鸡能下蛋,所以鸡是食物链中的生产者。-( )10. 食物链中“ ”表示“谁被谁吃”的关系。-( )11. 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要装水,然后把田螺、小鱼、小虾、泥鳅等放进去就行了。-( )12.

21、 生态瓶中的植物能为草鱼提供食物和氧气,所以放得越多越好。-( )13. 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14. 在制作生态瓶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动植物的数量和种类保持平衡。-( )15.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16. 治理沙尘暴最有效的方法是植树种草。-( )17. 所有的光源在发光时都会发热。-( )18. 影子的产生有光源和遮挡物两个条件就行了。-( )19. 我们在测量物体影子时,竿子只要立住不倒下即可。-( )20. 同一时刻,校园里各种物体的影子都是朝同一方向的。-( )21. 从太阳、竿子顶端、影子的末端

22、始终在一条直线上,我们可知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2. 太阳一出来,大地就全亮了,说明光是沿四面八方任意传播的。-( )23. 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但光不能。-( )24. 科学家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测出了月球、地球之间的距离。-( )25. 眼睛的瞳孔可以控制光线的入射量,光强时瞳孔放大,光弱时瞳孔缩小。-( )26. 太阳光非常强烈,因此,我们不能直接用眼睛看太阳。-( )27. 夏天热、冬天冷是因为夏季太阳发出的热多些,冬季发出的热少些。-( )28. 太阳光的多少、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是两回事,没有什么关系。-( )29. 人们在晒稻谷时,尽量把稻谷铺开,主要是想得到更多的热能。-(

23、)30. 太阳能热水器的受热面都是倾斜的,那是为了美观、好看。-( )31. 在读纸袋中的温度计时,我把温度计拿出来读一读,再放进去继续实验。-( )32. 在设计好我们的方案后,多与其他同学交流,有助于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更加科学、可靠、合理。-( )33. 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但是植物的生长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34. 绿豆发芽只要有充足的水分就行。-( )35. 在做绿豆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时,最好对比组和实验组都只用一粒种子,这样比较节省。-( )36. 我们在做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时,只能允许一个条件不同,另外条件应尽可能一样。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37. 食物链通常从绿

24、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38.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家能满足我们的生活需要。因此家是人类的栖息地。-( )39. 生态瓶中的植物能为草鱼提供食物和氧气,所以放得越多越好。-( )40. 几十只蜘蛛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形成一个蜘蛛群落。-( )41. 物体离光源距离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 )42. 物体在太阳下影子的长度与太阳位置没有关系。-( )43. 皮影戏、手影游戏都是利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44. 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45. 深色的物体反射光的本领强,吸收热的本领也强。-( )46. 地球上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是源于太阳

25、。-( ) 47. 自制太阳能热水器时,盒子的里面和容器外面涂成黑色效果会好一些。-( )48. 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是利用了把光能转化为热能的原理制成的。-( )49. 从地形图上我们知道,地球上陆地多,海洋少。-( )50. 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51. 东非大裂谷是两大板块受拉张而形成的断裂谷。-( )52. 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出来都是很猛烈的。- -( )53. 山上的岩石布满了裂缝,是它受到风化作用的结果。-( )54. 微风的力量很小,对土地没有侵蚀作用。-( )55. 将一块干土放入水中,我们看到有泡泡从土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

26、( )56. 土壤是农民的命根子,但与城里人的生产生活没有多大关系。-( )57. 降雨量越大对土壤的侵蚀作用越大。-( )58. 雨水在地表流动时会携带走土壤中的微粒,所以径流比较浑浊。-( )59. 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地的侵蚀作用越明显。-( )60. 岩石的风化、雨水的侵蚀、河流的沉积都可以让地表的形态发生变化。-( )61. 当我们看到堆满了卵石的河床,则可以判断这是河的上游。-( )62. 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这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造成的。-( )63. 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64. 自然界中只有流水才会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作用。-( )中心

27、小学五上科学复习资料(四)1、把右面的食物网分解成食物链。2、准备两盆豆苗,两个纸盒。去掉盒盖,在盒的底部一端开个窗户。把两盆豆苗放在阳光下,各扣上一个纸盒,让一个纸盒的窗户朝左,另一个纸盒的窗户朝右。经常浇水,保持盆内土壤湿润,浇水后仍然把纸盒扣上。如图:(1)三四天后,把盆上的纸盒拿掉,你知道两盆豆苗的生长发生了什么变化?(2)你能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吗? (3)通过上面的研究,你知道植物的生活需要什么环境?3、请画出平行入射到下图中两面镜子后光的传播路线图。凹面镜 凸透镜4、在右图中,不移动各物体的位置,请想出一种办法,照亮黑暗中的小球,光源请画出示意图,并说明该实验能说明什么? 结论:5

28、、如右图,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1)你能看到什么现象?(2)这个实验说明什么?(3)这个实验模拟的是大自然的什么现象?(4)除此之外,你知道还有哪些使坚硬的岩石改变摸样的力量?6、仔细观察右图,写出生物之间可能存在的食物联系。(至少4条)7、下面是某小组在研究种子发芽时制订的不完整的实验计划: 要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实验方法温度水、光照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中,另一组种子放在低温环境中请问:(1)该小组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2)你的猜想是怎样的?有什么根据?(3)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 (4)写出该实验的操作方法及步骤:8、 某小组为了研究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竹竿,阳光下的竹竿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他们及时记下了影子的长度(125厘米),并且每隔30分钟去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下表是他在4小时内测量的竹竿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时间(小时)00.511.522.533.54影长(厘米)12510077574025405777(1)从上表中你能推测出该小组是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开始测量,什么时刻结束的吗? (2)从数据表中可以推测出,4.5小时后竹竿的影子长度为( )厘米。(3)从数据表中可以知道,这段时间的影子长度变化规律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