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试论网络与语文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试论网络与语文教学.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论网络与语文教学 试论网络与语文教学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试论网络与语文教学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试论网络与语文教学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震荡性”的影响,也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搞好学科教学成为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首要任务。关键词网络 语文教学 网络阅读互联网的发展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
2、震荡性”的影响,而且这种“震荡”最终将达到何种程度,我们今天很难预料。它对教育已经产生的影响,人们评价各异,褒贬不一。具体到语文教学上,我注意到这样一种有意思的现象,一方面,一些教师赶时髦似的将多媒体技术生搬硬套地强加到语文教学中,以体现其“现代教育气息”,而一方面,则对学生上网则忧心忡忡,甚至竭力反对,担心学生的网络技术在一天天增强的同时各种能力却在弱化。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挑战:网络时代如何进行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离不开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而读写又离不开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交流。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正是说的“读”、“写”与“交往”的关系。多年来
3、,我们提倡学生多读多写并走向生活,的确是符合语文学习的特点的,而且这个特点至今仍然未变。但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思考语文教学如何在保持其特点的同时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并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固守被僵化了的所谓“传统”,必然导致取消语文教学本身。因为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是不可抗拒的,它对学生的诱惑更是难以抵御的。我们应该对此加以科学地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积极因素并限制其消极影响。我认为,对语文教学而言,网络将带来阅读方式、写作方式和交往方式的革命,我们应该将这种”革命”融入新一轮语文教学的改革,使语文教学获得新的生命力。网络将带来阅读方式的革命。传统的
4、阅读方式是书籍阅读,阅读的过程更强调朗读、吟诵、和咀嚼,然后在这样的精读中获取精神养料,并完成读写能力的互动,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熟读唐诗三百首”得有个前提,就是不学数理化,不学外语,也没有电影、电视、电脑等现代媒体的诱惑。而今天的孩子正处在这诱惑包围之中,这正是孩子们今天语文学习和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必须面对的现实条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这是网络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课题,也是网络对阅读方式提出的挑战。与传统阅读相比,网络阅读不仅仅是阅读载体发生了变化,而且还具有信息多、内容新和阅读速度快的特点。面对网络,读者更多的不是诵读,而是选择。我当然不是说要用网络阅
5、读完全代替传统阅读,如果这样也是很可怕的,因为这就将意味着传统的中断乃至终结。但是,我们在继续对学生进行传统阅读训练的同时,也应该主动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网络阅读。现在,许多教师的语文教学都在进行研究性阅读的尝试,而网络阅读则为研究性阅读提供了极好的条件。网络将带来写作方式的革命。写作需要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源于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这一写作原则我想永远也不会变。但网络时代的写作方式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个变化,首先,体现在书写工具上,由以往的纸笔相触变成键盘操作;其次,体现在写作过程中,以往写作中的酝酿、草稿、修改等程序在电脑上可能完全被打破或重新排序;再次,体现在文本形式上,由过去的手稿或印
6、刷品变成了网络页面、电子邮件,人工字迹不复存在。由于这些特点,电脑(网络)写作在速度上大大优于传统写作方式。也许书写方式的变革远不止这些,但仅仅是这几点,就应该引起语文教师的关注。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电脑(网络)写作,让他们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现代媒体技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根据我的教学体会,我认为,网络写作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最大优势,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批改更加便捷而直观。过去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是教师在学生交上的作文本上修改、写批语,这既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而且效率很低,效果还不一定很好。现在,我们可以让学生上传电子邮件,然后在多媒体教室里,把任何一位学生的文本展现在所有学生的电脑显示器上
7、,让所有学生参与作文批改。另外,不少教育者对现在学生的网上用语很是忧虑,担心造成语言文字污染,我则认为,语言是用来交际的,特定的环境下使用特定的语义符号,只要不影响思想交流,就应该予以宽容。如果这些“文字”妨碍了交流,自然会被淘汰。 网络将带来交往方式的革命。语文离不开交往,因为“语文”本身就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所谓“语文”只有交往中才有意义,才有生命。然而在今天,我们对“交往”方式的理解不应该太狭隘,以为只有同一时空面对面的交往才是交际的惟一形式。古人曾把“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视为一种理想的境界,而在互联网时代,这已经不是少数人才能达到的境界了。近年来,许多“网上生存”实验的成功
8、,已经证明个人与社会的交往形式可以不以物理空间的转换为必要条件。语文教学应该正视这一交往方式的革命,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对于网上聊天,现在人们往往只看到其副作用,而不知道,这些副作用恰恰是我们由于没有加以引导而任其自由才产生的。实际上,许多人对网络虚拟世界存在着误解,以为虚拟世界的一切都是“虚拟”的,是不真实的。其实,以我的感受,虚拟世界除了交往者之间的身份姓名等因素可能是虚拟的之外,思想感情往往是很真实的。因为消除了任何心理障碍,没有了任何直接的利益关系,心灵之间的交流反而变得纯洁而透明起来。当然,这需要教师的指导。比如,如何控制网上交流的时间?如何选择真诚而有益于自己成长的网友?
9、如何简洁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何遵守“网德”以尊重他人?等等。另外,网络所带来的交往方式的革命还体现在师生关系上,过去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无论教师如何强化自己的民主平等意识,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和座在下面的学生这种客观的布局,就很难让师生之间真正有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而在网上,每一个电脑终端都是一个交往主体,电脑之间的交往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就彻底打破了单一主体性而使师生之间的交往成了真正平等的主体之间的交往。从人类历史的发展看,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诞生都必将引起整个人类社会各方面的革命。现在,网络所带来的阅读方式、写作方式和交往方式的革命已经并且还将继续引起语文教学的革命。作为语文
10、教师,我们不应该无视这一趋势,而应积极地迎接这一挑战,以推动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最后,我还想强调的是,网络给语文教学所带来的主要是方式上(技术上、形式上)的变革,而非内容和精神的变革,更不是要将语文教学导向“技术化”的工具主义。虽然,它可能也会影响到语文教学的内容,而且也必然会丰富我们的教学手段,但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所蕴含的“语文素质”(包括知识、能力、思想、精神、人格、信念等)则是不会变的;而语文教育的宗旨通过“语文”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进而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则依然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作者单位:山东东明县刘楼镇初级中学)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
11、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
12、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13、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