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趣味教学实例.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25690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趣味教学实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趣味教学实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趣味教学实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趣味教学实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趣味教学实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趣味教学实例.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趣味教学实例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趣味教学实例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趣味教学实例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趣味教学实例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当前的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外的形势,将加强高职高专公外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提上了日程。实行趣味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本文以词汇和语法教学为例,列举了有趣的

2、例句。关键词高职高专 公外英语 趣味教学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满足我国实现现代化,提高工艺水平,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本科教育所不能取代的。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形势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公外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才能具备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进而在步入社会后胜任各种工作。作为高职高专教育对象的学生,具有不同于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外学生与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又有差距。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生源较差,英语水

3、平参差不齐,英语学习内部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在学习动机上,多数学生是出于对将来找到好工作的考虑而学英语。在学习态度上,如笔者所在高职院校学生请假、迟到、旷课、上课交头接耳、抄袭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学习能力方面,自学能力差。“Art of Price War”与“Who Is Using My Credit Card Today”等文章经老师讲解才能部分理解。在学习方法方面,大部分学生即使教师有要求也不预习,笔者讲解新编实用英语第三册课文“Who Is Using My Credit Card Today?”时这个问题突出;他们变通能力不强,不能通

4、过unable与able, apologize与apology以及 finished与finish的关系推测出unauthorized的词义;课后未能充分交流。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能将英语选为专业毕竟有一定的基础和兴趣,而高职高专公外学生很多谈“英”色变,对英语学习毫无信心,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英语单词和语法不够了解。“爱好是特长的母亲”,要把高职高专公外学生的英语由弱项转变为特长,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组织者控制者和启发者,需注意观察总结他们对不同授课方式的好恶,一点一滴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爱好。不然,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言:“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课堂主要

5、的正情绪之一,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内驱力和热情去学好英语。个体兴趣主要与学生带入课堂的知识和情绪经验密切相关。情景兴趣使学生在教师营造的特定环境和组织的特定活动中会体验到。为了改善这些学生谈“英”色变的现象,笔者结合自己从事高职高专公外教学的经验,以及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内部因素呈现出的特点的观察,结合他们的兴趣,运用趣味教学帮助他们学习基本词汇和语法。一、讲词汇“如果说结构是语言的骨骼,词汇就是最重要的器官和血肉”。1.讲单词词汇教学的第一任务就是让学生清楚所学单词的含义。词汇信息包括词性词的前后缀词的拼写等。(1)讲解新编实用英语第一册单词accompany时给出一组例句帮助学生

6、区别词性和认识词义。 Li Xiaodong accompanied Lin Daiyu in burying flowers.Lin Daiyu buried flowers without company.听了例句全体学生大吃一惊,黛玉葬花的凄哀画面怎么突然闯进班上最调皮的男生黎晓东?例句才是黛玉葬花典故的真实意境。荒诞画面与真实意境,身边同学与小说人物的鲜明反差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认识并记清accompany与company的词义,区别二者词性。从理论上讲,利用教室内的人,属于情境教学创设情境的方法。(2)使用先归纳后演绎的方法讲解上文提到的含有前后缀的单词unauthorized的词义。请

7、学生根据unable与able之意归纳出un是反义前缀。由例句“The door is closed.”归纳出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可以用作形容词。例句Apologize to someone when you have offended him or her.与例句Apology is necessary when someone is offended.显示了后缀-ize将名词变为动词。请学生用演绎法把这三个结论与词根author结合起来猜测unauthorized的词义和词性。(3)巧妙联想单词拼写与词义的关联,独辟蹊径。quantity与quality词形易混淆,哪个字母数量多哪个就是“数

8、量”,另一个字母少少而精求“质量”;在公园park里听到“咝”s的声音,原来有人在公园里点燃烟火燃放火花spark。2.讲短语短语属于词汇的用法之一。(1)从学生的情境兴趣入手,按照情境教学创设情境同样适用于讲短语。to make Wang Qihuan become an eggto make Wang Qihuan an eggto make Wang Qihuan egg-like利用学生王齐焕举趣例说明make后的宾语补足语可以是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在短语中,及物动词的宾语补足语,即扩展模式,属于词法知识。(2)从学生的个体兴趣入手。很多男生喜欢三国演义人物,玩电脑游戏指挥作战常见诸葛

9、孔明的角色,教师讲解短语think twice before时举例:Zhuge Kongming tended to think twice before conducting warfare.二、讲语法改革开放以来,对于英语听说技能的强调使语法受到忽视,然而其实二者并不矛盾。语法是交际的基础,只不过交际教学在语法方面隐性成分增大。语法弱根源在于学生主观认为语法知识太枯燥。下面以时态和虚拟语气为例,证明语法教学也可以生动有趣。1.创设情境区分三个时同样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利用听课学生Tony教会学生区分过去现在和将来时。Tony was bitten by Yang Jians dog (杨戬的哮

10、天犬)yesterday.Tony is seldom bitten by a dog. Will Tony be bitten again by Yang Jians dog in the future?yesterday, seldom与in the future分别道破三个时的奥秘。2.一语道破虚拟式条件句与现在情况相反时的谓语构成大量教材教辅以表格汇总虚拟条件句谓语构成,优点在于一目了然,但不易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理解。教师可一句点破:虚拟式的条件状语从句谓语在时上必须退一个单位,主句谓语用would, should, could等几个常用词+条件句谓语还原形态。举例:If I were

11、you, I would not talk with others when the teacher is lecturing。此例句同时巧妙地批评了交头接耳的学生。3.巧用常识讲解虚拟式条件句与过去情况相反时的谓语构成例句:If Nvwa(女娲) had created humankind, who would have produced Nvwa?关于人类起源的科学结论是常识,学生记住这个例句就记住了虚拟式条件复合句与过去情况相反时主从句的谓语构成。4.系统讲完某项语法知识再做完相应的全部练习更能检测出学生对这项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每讲完某项语法知识的一条细则就请学生做教师提前找出的相应习题

12、更易于加深学生对各条细则的印象,教师可在课堂上灵活把握。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的两大要素。词汇是表达思想概念的载体;语法是遣词造句成章的方法。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多想办法来巧讲词汇和语法等英语知识,并应善于多观察总结。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趣味教学可以利用文化典故。趣味教学列举的有趣例子,旨在帮助高职高专公外学生趣学英语。参考文献:1刘润清英语教育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3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53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1.4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编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

13、版社,2003,8.5徐小贞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6林立,董启明英语教学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7.7梅德明新世纪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7.(作者单位: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

14、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

15、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6、,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