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论文探究新形势下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25697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理论论文探究新形势下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理论论文探究新形势下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理论论文探究新形势下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理论论文探究新形势下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理论论文探究新形势下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探究新形势下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摘要】当前,教改全面推进,语文教师迎来了史无前例的挑战。文章从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上作了四个方面的探究:科学的教育理念;丰厚的文化积淀;高雅的审美情趣;优化的教学语言。【关键词】语文教师;人格魅力;理念;积淀为了争取在21世纪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我们党和国家制定了许多方针政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举国上下轰轰烈烈地开展素质教育,而语文学科是所有基础学科中的基础,语文教学改革更是热火朝天,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人才的素质,作为语文教师,面临着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模式的严峻挑战。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挑战,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2、去寻找发现超越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用自己最独特的人格魅力去吸引、感染、陶冶学生,教出自我的风采。积极地负起教书育人这一光荣而又神圣的使命。什么是人格?人格是以人的素质为基础,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产生出来的,教师的人格则是教师本人在长期的教育事业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鲜明的风格。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个人修养及综合教育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她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有时会影响学生的一生。那么,怎样才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语文教师呢?本人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究。一、科学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

3、观念和理性的信念。树立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千差万别的个体,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习和发展的真正主人,学生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和发展的可能,教育应不断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尽可能发展的学生观,教师要从讲台走向学生,与生为善,以退求进,以学论教,以学定教。把课堂教学的视线集中到学生身上,把课堂还给学生,与他们交流,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融合到他们中间,创出一个融洽、和谐的课堂。巴甫洛夫说:“不论鸟的翅膀如何完美,如果不依靠空气,它就不能起飞。”教师就是让学生起飞的空气。二、丰富的文化积淀778论文在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眼中的教师应该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语文是最具

4、综合性的学科,它的知识内容涵盖极大,可谓“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我们的文本常常为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其思想内容芬芳馥郁,沁人心脾,其语言形式瑰丽多彩,悦人耳目。那词汇的丰富,句式的变化,篇章的严谨,体裁的多样,构思的精彩,形象的典型,意境的美妙,哲理的深刻,给人以艺术的享受。教师,就必须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背景,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教育活动中凭借自己深丰厚的语文素养,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感悟和见解,对学生适时引导。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一池水”,而且是“源头活水”,然后再去引出学生的“一泉水”。当前科技迅猛发展,文化知识飞速增长,学生信息空前灵通,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语文教育正

5、呈现出范围不断扩大的趋势。所以,教学不仅涉及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等内容,而且还承载着人们的生存生活方式、情感方式、表达方式、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的精神和物质方面上的文化传承。三、豁达的人文关怀“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职业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它的神圣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只讲付出而不求回报,严慈相济的无私的人文关怀。当前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有鲜活生命力的个体,是一个个有活力、有尊严的个性存在。所有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

6、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教师的关爱。作为语文教师,既要正视乃至珍视学生的富有生命价值的学习活力,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对学生的成长充满期待,怀着对错误的宽容,对学生的进步充满欣赏,以极强的责任感,帮助学生构建完美人生。又要在教学活动中考虑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兼顾具体的教学情景,精心设计各种活动,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智慧潜能和好奇心最大限度地处于激活状态,让他们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价值,满足着生命成长的需要。教学双方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互动交往,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学术权威,而是在对学生进行着有机渗透生命情感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生命空间,不断实现心灵转

7、换,不断创造新的自我,并在其中展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样,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精神交流和意义的分享,使语文学习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学习境界。四、高雅的审美情趣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美不只是具体的,是形象的,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不是直接诉诸于人的理智,而是诉诸于人的情感,通过它以情感人,激励人,愉悦人。教师就要重视语文课程资源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引导学生发现美的情感,美的节操、美的事物、美的心灵,注意体验美的熏陶,接爱美的感染,欣赏文学作品中无处不在的美,培养成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领略课文中的科学美要突出自然的和谐美、真

8、理的发现美等等。五、优化的教学语言语文教学的艺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语(下转第46页)(上接第71页)言的艺术,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仅给学生以享受,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启迪学生的智慧。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要靠语言来组织和协调。语言简明得体,中心突出,切中要害。又如教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一位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一位老师很平静地说:“还不错,你读得不错,很有表情,也很流畅。”如果他换一下教学语言说:“很好,你读得真好!读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读出了乱石穿空的雄奇,也读出了人生如梦的悲凉!我们为你的精彩诵读而喝彩!”那么,我

9、想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当然,教学语言还分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都要恰到好处、尽善尽美。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传授知识是最基本的教育技能,而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才是高超的教育艺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其他任何魅力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教师人格魅力的感召力胜过千万句豪言壮语,它是无形的旗帜,引导学生走向智慧的彼岸,它是无声的号角,激励学生攀登自我完善的巅峰。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为人师表,不断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改革、自我完善,努力成为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灵魂工程师。参考文献1中学语文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郑强主编.实施高中新课程前沿论坛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3语文教学与研究.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