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让数学课堂“生活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让数学课堂“生活化”.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让数学课堂“生活化” 让数学课堂“生活化”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让数学课堂“生活化”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让数学课堂“生活化”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关键词数学课堂 生活化 兴趣“学以致用”成为新课程对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十
2、分密切。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基于以上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让“生活”真正的走进数学课堂。一、导课方式“生活化”导入新课时,采用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
3、起强烈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中去。二、教学内容“生活化”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生活,受生活的启迪。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怎样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呢?重要的是我们要拓宽教材中的生活资源空间。即教师要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实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重组教材内容,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样,既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又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设置问题“生活化”将数学与生活、
4、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每教一个知识点,可以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让学生解释一下: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又如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后,请学生说明:为什么拉栅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而不做成三角形?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更深地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经常去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凸显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四、
5、教学手段“生活化”从教学方法看,要坚持启发式教学方式,创设一些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教师要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所提出的实际问题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编拟成科学的探究程序,使学生能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从教学手段看,在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要重视观察和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总之,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自主地、创新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
6、程中,采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逐渐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就在于它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密切联系,感到应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无穷乐趣,提高实践活动中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作者单位:河北景县中学)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7、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
8、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9、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