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专业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育专业建设方案.doc(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学教育专业建设方案项目主持人:赵克全亳 州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二 一 一 年 十 月目 录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1一、建校60年来始终坚持教师教育特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成绩斐然1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完整地提出“技能+特长”型人才培养模式2三、整合校内外教师资源,建立三位一体的教师队伍3四、政策倾斜,激励教师从事教师教育研究3五、创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4第二部分 专业建设目标5一、总体目标5二、具体目标5(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5(二)进一步加强与中小学的合作,完善校外见习实习基地建设5(三)建设集教学、培训、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6(四)强
2、化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6(五)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6(六)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7第三部分 建设内容8一、建构专业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实现“校校互融对接”8(一)成立亳州师专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合作委员会8(二)合作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8(三)合作开发专业教学技能课程8(四)合作构建“双师”双向交流机制8(五)建设经费预算9二、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系统培养人才体系9(一)探索数学教育专业“技能+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9(二)设计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10(三)加强专业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工程建设10(四)加强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改革考试评价办法10(五)建设经费10三、加强实践教学,
3、建好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11(一)新建数学微格教室和数学实验室11(二)建好校外实习基地12(三)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完善管理规章制度12(四)建设经费12四、实施“自主化、实战化、数字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3(一)推行“自主化”的学习方式13(二)开展“实战化”技能竞赛活动13(三)校校合作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13五、校校合作共建“双师”素质教学团队14(一)专业带头人的培养14(二)骨干教师的培养15(三)青年教师的培养15(四)兼职教师聘用与培养16(五)建设经费17六、实施第三方评价18(一)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委员会18(二)构建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18(三)建立毕
4、业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毕业生职业发展监控19(四)分析第三方评价,促进专业建设与改革20(五)建设经费20七、提升社会服务能力21(一)职业培训21(二)科普服务21(三)对口支援与交流21(四)建设经费22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施22(一)方案的制定22(二)专业主干课、核心课程23(三)师资引进24(四)学生实践实训24(五)人才培养方案与实施经费计划25第四部分 改革与举措27一、问题与改革27(一)校(高等学校)校(中小学校)合作深度与广度不足问题与改革27(二)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市场需求适应性不高问题与改革28(三)第三方评价的问题及改革28(四)校内实践教
5、学与小学教育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及改革29二、方法与举措29(一)组织保障29(二)经费保障31(三)机制保障32(四)人员保障33(五)政策保障33(六)质量保障33第五部分 绩效考核指标35第六部分 两阶段建设经费全额预算及两阶段执行计划38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我们通过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形成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认识,制定数学教育专业建设改革方案,明确完整地提出“技能+特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整合校内外教师资源,建立三位一体的教师团队;出台相关政策,激励教师从事教师教育研究;加强校地合作,创建教育创新实验区。经过多年的实验,我们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人才
6、培养模式,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小学教师,初步显现出良好效果。一、建校60年来始终坚持教师教育特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成绩斐然我校始建于1952年,原为蒙城师范学校,2002年3月升格名为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立足皖北、服务全省、面向中西部,以为皖北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师资为宗旨,始终坚持教师教育特色,不断深化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开创性地实施了“合格+特长”的小学教师培养模式,首倡小学教师十项基本功训练,并在全省推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校1980年被评为省重点师范,1986年因培养基础教育师资成绩斐然,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资助学校;1
7、988年被列为全国实施新大纲试点学校,在国内率先开展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四大模块” 课程体系有机结合的教改实验;1990年由于“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成绩显著”而受到国家教委的表彰;1994年被安徽省确定为一类师范;1996年代表安徽省顺利通过全国联检;1999年在全省师范办学质量评估中名列全省第一;2002年经教育部考核批准升格为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60年来,学校为皖北乃至全省培养了5万多名合格教师,被誉为皖北一枝花。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完整地提出“技能+特长”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校教学改革的部署和要求,理化系经认真研究明确提出了“技能+特长”型理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重
8、新修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结构上,将师范生的全部课程划分为三大模块,即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教育课程模块、教师教育课程模块。课程结构的总学分为110-130学分左右,其中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为28+8学分(其中必修28学分,选修8学分),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包括教育理论类课程、教育技能类课程和教育实践类课程。本方案整合通识教育课程,减少交叉重复,提高课程效率;对专业理论课程适当降低难度,增加教学科目,拓宽知识领域;对教师教育课程则强化实践实训,突出技能训练,强调特长发展。实行文化素养培养与教学技能训练相对分离又相互渗透的模式,最终达到学科专业知识合格,教学技能掌握熟练,个人素养特长突出的目的。在
9、学程上,要求用两年半时间完成通识教育课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师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的学习,用一学期时间深入小学课堂一线,进行教育实习,强化实践教学技能培养。在课程管理上,以“夯实必修课、规范选修课、强化教师教育课、突出实践课”为原则,制定各种教学规范,实行制度化管理,实现精细化操作。实践教学上,我们进一步加强了教师技能训练和教育实习。教师技能训练分为十项教学基本功训练和微格教学训练。基本功训练重在平时,通过练功课、学生竞赛活动、假期作业等项目落实;微格教学训练则集中时间强化进行。在实习方式上分为集中实习、顶岗支教实习和个人自主实习三种,近期将家教也纳入实习项目,统一管理。在实习时间上,由八周延长至
10、一学期。在实习内容上包括教学实习、班队工作和教育调查与研究。从2009年开始,学校开始进行“顶岗支教实习”工作。该项实习是集中实习的拓展,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到农村小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支教实习,另一方面是换岗教师回我校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培训进修学习。目前已在两所小学进行了试点。此项目受到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基础教育一线教师的高度认可和热烈欢迎,我们将总结经验,尽快推广普及。三、整合校内外教师资源,建立三位一体的教师队伍2009年12月,我们对校内外教师资源进行了有机整合,建立三位一体的实验区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学科专业课教师,他们主要负责完成学科专业课程教学、课程
11、改革研究等工作;第二部分是教育与心理学科教师和各科学科教学论教师,教育与心理学科教师承担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学科教学论教师承担学科教学论教学、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特长发展以及教育实习指导;第三部分是聘请的中小学学科特级教师、教坛新秀和市县教学名师。他们主要负责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讲座、实践教学指导等工作。目前,我校已经聘任了10名中小学教学名师参与教育实践工作。近两年的实践证明,这支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理论水平高,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很好地完成了人才培养任务。四、政策倾斜,激励教师从事教师教育研究为保证“技能+特长”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科学、有序、顺利
12、地进行,学校在职称评定、研究经费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政策倾斜。近3年来,学校将教科研经费的60%用于教师教育改革实践研究和支教研究;教材建设经费的60%将用于教师教育改革的教材建设。学校还专门设立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基金,支持相关课题的立项与研究。实践教学研究历来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选择边远地区学校作为实习基地,鼓励教师深入中小学一线搞教研。这些政策的实施,加大了教师教育研究的力度,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研究教师教育的热情,使我校在教师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近3年承担与实验区相关的省、市级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18项,发表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30多篇,出版教学改革教材4部,2008年张
13、良副教授等教师的师范专业开设教具制作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五、创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2009年我校与蒙城县板桥镇政府和岳坊镇政府共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我校由单纯的师范生集中实习,拓宽到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换岗教师培训、社区服务等工作。社区服务主要是为当地中小学提供教育教学研究的咨询、指导工作;帮助制定乡镇教育发展规划和改革方案,为边远地区学校建设机房,新农村远程教育设施维护维修服务;新农村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不仅促进了地方教育与经济的发展,也为我校的教师教育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开辟了新的天地,
14、真正做到了毕业生到农村去能“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总之,近年来我们始终以基础教育师资需求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探索与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方案、管理体制、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校地合作等方面实施改革,为数学专业的发展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 专业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专业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专业课程设置体系,规范专业教学内容,改革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经过建设,最终使该专业在人才培养
15、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师资水平、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科研能力、实验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处于全省乃至全国同类专业的前列。二、具体目标(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培养满足基础教育发展所需人才为出发点,科学制定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建立健全配套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和教学管理机制来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方案研究与制定。使新的培养方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综合专业素质的提高,体现出鲜明的特色,能够更加适应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二)进一步加强与中小学的合作,完善校外见习实习基地建设成立由亳州市
16、教育局、教育界资深专家、高校与中小学优秀教育工作者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亳州九中,大杨中学,育苗小学,夏侯小学,十八里中学等四十所中小学签订见习实习基地建设协议,明确基地和我校双方的责任,开展实质性合作。我们还将进一步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探索和创新校校合作新机制、新途径,形成校校合作长效机制。(三)建设集教学、培训、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建成集教学、培训、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校内数学教育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及在职教师培训的实践实训基地。结合数学实验教学和数学建模教学,建立相应的数学实验室;结合课堂模拟教学及学生实习实训,建立数学微格教室等。(四)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加
17、强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和环境,提高实验室整体建设水平。探索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学的模式,逐步加大相关学科实验室和研究项目等资源向学生开放的力度,将研究成果和研究思维注入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扩展知识视野,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积极开展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利用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形式,探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实践教学渠道,积极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教学基地,推进学生赴学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参加科研项目与毕业设计(论文),增加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在改革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加
18、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建立以创造发明实验室、微格教学实验室为依托的教学实践平台,构建立体型实验、实习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为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五)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采用进修、考察学习、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培养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际操作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师德高尚、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双师型专职教师队伍。到2013年6月,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培养7名骨干教师,中级职称以上的专职教师中双师型达到65%。聘请一批亳州市中小学教学名师作为兼职教师,建成15人以上的兼职教师库,形成稳定的校内外兼职教师队伍。(六)建
19、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学校、教育局、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学校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通过对教育教学活动和职业发展信息化管理,分析学生(毕业生)、教师、管理人员等有关学习(培训)、教学、工作等方面的信息,为教学质量管理、优化专业设置、修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调整创新、办学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第三部分 建设内容一、建构专业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实现“校校互融对接” (一)成立亳州师专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合作委员会在亳州市教育局的协调下,
20、我校与亳州市九中、亳州市育苗学校、亳州市夏侯小学等四十所中小学校联合成立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合作委员会,负责研讨校校合作途径与方法,提出人才共育合作建议,完善修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教育发展对教师教育人才的需求及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及其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合作建设校外见习实习基地,完善学生实习规定,协同安排实践教学,负责“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制定教师互聘制度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和第三方评价方案。(二)合作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合作委员会的指导下,我校与教育实习实训基地的中小学校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进行科学
21、定位。(三)合作开发专业教学技能课程以数学教育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教学内容与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技能的培养,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联合中小学共同开发专业教学技能课程。(四)合作构建“双师”双向交流机制共同制订校校合作专业建设实施办法、校校合作开发课程管理办法、教师参加专业实践锻炼实施办法、学校兼职教师实施与管理办法、学校“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发挥各自优势构建“责任明确、管理规范、成果共享”的“双师”双向交流机制,努力实现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之间的身份互换,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以结对子的方式共同开展教学,共同开展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五)建设经费预算校校合作对接经
22、费预算见表1。表1 校校合作经费预算表建设内容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合计(万元)申请中央财政(万元)自筹经费2011-102012-062012-072013-06小计2011-102012-062012-072013-06小计2011-102012-062012-072013-06小计合计(万元)919.528.51.82.34.1 校校对接专业建设委员会建设1230000.30.30.6 人才培养基地4610000112.0 校校共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34000000.0 校校共同开发核心课程1340000.511.5 构建“双师”双向交流机制123000000.0 推进实施“双证书”制度01
23、.51.5000000.0 职业素养123000000.0 二、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系统培养人才体系(一)探索数学教育专业“技能+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修订完善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及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中起点三年制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努力探索与改革新的“技能+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走上农村中小学一线,能很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逐步成长为教学骨干或教学专家。(二)设计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教学既要满足学生的就业要求,又要为学生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在课程体
24、系设计中,本专业遵循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培养和系统化的实践技能培养,把本专业开设的课程分为三大块:即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教育课程模块和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以满足毕业生就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三)加强专业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以“空间解析几何精品课程”、“数学分析重点课程”、“小学数学教法教学团队”、“高等数学教学团队”、“数学建模教学团队”为依托,把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等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技能课程建设好。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为师生建设共享教学资源库。(四)加强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改革考试评价办法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建立分健全
25、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三期检查”(期初、期中、期末)质量监控,加强学期学年教学质量考核。注重学习过程,改革学业评价制度,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适度增加学习过程在学业成绩中的比重,减少期末考试所占比重。通过对学生平时考勤、测试、期中考查、学生作业、课堂学习笔记、小论文、小综述、实验报告、实训小结、团队调研报告等对学生学业进行综合评价。(五)建设经费系统培养经费预算见表2。表2 系统培养经费预算(单位:万元)建设内容资金预算及来源中央财政投入省级地方财政投入行业企业投入学校自筹2011.10-2012.062012-072013-06小计2011.10-2012.062012-07201
26、3-06小计2011.10-2012.062012-072013-06小计2011.10-2012.062012-072013-06小计合计7.52229.5000112.0 系统培养探索师范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145000.0 设计系统化的高师课程体系268000.0 系统化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学资源库4101400112.0 1教学质量监控0.522.5000.0 三、加强实践教学,建好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根据中小学校对教师岗位人才的需求,以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职业性为思路,按照教学做一体要求,构建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一)新建数学微格教室和数学实验室为满足专业实验实训要求,我校在原
27、有的专业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微机室、数学建模室的基础上,2010年本专业又投入了20万元建设6个数学微格教室和一个数学实验室。在本建设期内,再见数学教育微格教室2个和数学建模实验室一个,基本满足教师教育实践需要。(二)建好校外实习基地巩固、深化与亳州市内已有四十个实习基地的合作,增添实习基地的软硬件建设,增加实践建设经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形成良好的校外实习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三)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科学合理安排实习实训时间,逐步推行专业见习、顶岗实习,努力建成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多功能实习实
28、训基地。(四)建设经费实践实习条件建设经费预算见表3。表3 实践实习条件建设经费(单位:万元)建设内容经费预算及来源中央财政投入省级地方财政投入行业企业投入学校自筹2011.10-2012.062012.07-2013.06小计2011.10-2012.062012.07-2013.06小计2011.10-2012.062012.07-2013.06小计2011.10-2012.062012.07-2013.06小计合计1746.563.50006713.0 实践实习条件校内实训基地156000224.0 微格教室建设11142500033.0 数学实验室建设121.522.500044.0
29、校外实习基地257000112.0 编写实训指导书2130000.0 四、实施“自主化、实战化、数字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推行“自主化”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化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目标和任务明确,学习情景真实,学生的主体作用明显,避免学生“等”、“靠”的传统学习习惯。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是其将来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校在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中,长期推行学生自主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制订与调整学习目标的能力,选择或自我设计学习活动方式并执行学习活动的
30、能力,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进行协商的能力,监控学习活动实施情况的能力,调整态度、动机等情感因素的能力;评估学习结果的能力。(二)开展“实战化”技能竞赛活动从实战出发,通过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师范生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规划大赛、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等一系列竞赛活动,检验学生的教学基本功,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步伐。(三)校校合作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1.机构设置与亳州市九中、亳州市育苗学校、亳州市夏侯小学等四十所中小学校联合成立教学资源建设团队,团队成员既包括校内实践课专职教师也包括中
31、小学兼职教师;启动数学教育专业小学教学资源库建设,并制定数学教育专业小学教学资源库建设管理办法。2.资源库素材建设素材可分为实体素材和虚拟素材。实体素材的建设既来源校内也来源中小学校,校内素材来源包括往年毕业学生实习所用教材,教案,挂图,插图,课件多媒体等,中小学校素材主要依托与亳州市九中、亳州市育苗学校、亳州市夏侯小学等四十所实习实训基地教师所用教材,教案,挂图,插图,课件多媒体、光盘等,这样分类、分项地建立起数字化字、音、视频资源素材库,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资源,也为基地中小学教师提供教学资源。五、校校合作共建“双师”素质教学团队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评审标准,结合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本专业的
32、师资现状,以重点满足数学教育专业,兼顾相关专业为原则,形成一支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模式等相适应的名师领衔、专兼结合、师德高尚、业务过硬、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经过建设,使数学教育专业教师总人数达到28人,其中专业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7人;专兼职教师比例为3:1,老、中、青比例3:5:4,在中高级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5%,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比例达90%以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40%以上。建成一个由数学教育专家、教学名师、中小学骨干教师组成的不少于15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兼职教师在教师教育类授课比例达20%以上,使本专业教学
33、团队成为省级乃至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一)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实施学校制定专业带头人选拔及管理办法,在建设期内选拔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校内选拔的专业带头人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具备较丰富的数学教育实践经验,有多年的职业教育经历并熟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具有较强的教改和科研能力,具备主持开展专业建设及改革工作的能力,并在教育行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数学教育行业有较高的知名度,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能够在专业发展预见、校校合作联络和组织、专业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专业教师技术能力提高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指导及引领带动作用。建设期内,将专业带头人
34、送到国内师范院校或教育科研院所交流学习,到示范小学实践锻炼,使之能够以现代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引领专业的改革和建设。重点提高专业带头人的资源整合能力,使专业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较强的管理能力,提高专业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鼓励和支持其开展校校合作学术研讨、校校合作重点课题,提高其在教育行业的知名度,使其在安徽省教育行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专业带头人每年至少完成校校合作项目1项。校内专业带头人每年有不少于一个月的中小学兼职实践。把他们培养成为教育理念先进、掌握最新教育应用技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能够带领专业教学团队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带头人,引领专业建设与发展。(二)骨
35、干教师的培养制定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选拔及管理办法,选拔和培养本专业骨干教师6名。建设期内,本专业将加大现有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在现有教师中新培养7名骨干教师。每年分期分批组织他们到国内师范院校或教育科研院所交流学习,到示范小学实践锻炼;到小学进行顶岗实践或技能培训;不定期组织其参加国内先进职业教育经验交流会和参加教育专业建设的培训,安排骨干教师每年不少于一次参加国内教师教育改革交流活动。主持或参与教科研项目和专业建设,主持或参加与校校合作的横向课题。使骨干教师丰富数学教育的理论知识,积累实践工作经验,教学和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成为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实践技能的专业骨干教师。同时,通
36、过聘请的小学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的互帮互带,共同提高专兼职骨干教师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经验,校内骨干教师与小学兼职骨干教师轮换工作岗位每年不少于一个月。(三)青年教师的培养落实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年教师导师制暂行规定,制定青年教师培养和管理办法,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传帮带作用,以“一帮一”的形式,制定个性化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加快教学团队梯队建设,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实施青年教师“双师”素质培训项目,制定青年教师培训目标和激励措施,我校和小学联合对教师的培训进行管理和考核,提高培养质量。分批送青年教师到高校进修,到小学锻炼和实践,了解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和市场用人需求,学习教育教学管理新理
37、念,积累实践工作经验,协助小学解决教育科研实际难题,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与实践能力。青年教师每年去小学实践时间不少于1个月。完善教师业务培训和进修制度,选派青年教师到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机构进行学习、培训;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学历进修;要求青年教师参加相关职业资格培训,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双师”素质证书。鼓励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丰富教学内容,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的要求。鼓励青年教师参与专业教学改革,参与校校合作的横向或纵向科研课题研究,参与本专业课程建设与实训基地建设,达到提高青年教师“双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目的。(四)兼职教师聘用与培养制定师资互聘制
38、度和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依托实习基地、合作学校等,建立兼职教师储备基地。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联系省高校、相关学校,建立包括年龄、职称、专业领域、技术专长、联系方式等主要信息的小学兼职教师人才库,人才库中兼职教师数量保持在15名以上。并定期对小学兼职教师人才库的人员进行跟踪和走访,适时更新和补充,保障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每年从兼职教师人才库中聘用3-6名人员任教育实践课程教师,学校对兼职教师实行多样化、开放式管理,使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3:1。兼职教师不定期到我校为教师和学生举办讲座、承担本专业教育实践课程的部分教学任务,增强教学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聘请小学一线教师作为学
39、生顶岗实习的指导老师,承担的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学时比例达到20%以上,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将先进的小学管理理念、规范、文化带入学校。将聘请的小学兼职教师编入数学教研室,专、兼职教师共同进行教学研究、教学计划修订、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合作开发建设数学专业实践教材等,从而实现校校共育优秀教育人才的目标。表4为数学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一览表。表4 数学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一览表序号对 象目 标方 式1专业带头人(含兼职)(1)具有引领数学教育专业发展的能力;(2)能制定数学教育专业建设方案;(3)具有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的能力;(4)具有为小学提供教育技术服务的能
40、力;(5)具有培养指导骨干教师的能力。(1)参加国内外教育类专业学术会议;(2)到小学参与教研活动;(3)主持教科研课题;(4)组织教育技术服务活动。2骨干教师(含兼职)(1)能落实数学教育专业建设方案;(2)能主持优质核心课程建设项目;(3)能主编专业特色教材;(4)能为小学提供技术服务;(5)具有教科研能力。(1)参加国内教育类专业学术会议和相关培训;(2)到小学顶岗实践;(3)参与专业建设;(4)参与教科研课题。3青年教师(1)能参与数学教育专业群建设工作;(2)能参与优质核心课程建设;(3)能参与专业特色教材编写;(4)能参与小学技术服务。(1)参加国内教育类专业学术会议;(2)参加国
41、内课程建设学习培训;(3)参加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培训;(4)到小学顶岗实践。4小学兼职教师(1)建立小学兼职教师人才库;(2)兼职教师人才库的更新;(3)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1)调研市内外重点小学学校;(2)定期对小学兼职教师人才库的人员进行跟踪和走访;(3)参加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培训。(五)建设经费建设经费预算见表5:数学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资金预算表。表5 数学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资金预算表(单位:万元)建设内容资金预算及来源中央财政投入省级地方财政投入行业企业投入学校自筹2011.10-2012.062012.07-2013.06小计2011.10-2012.062012.07
42、-2013.06小计2011.10-2012.062012.07-2013.06小计2011.10-2012.062012.07-2013.06小计合计1314270005510.0 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336000224.0 培养骨干教师336000112.0 培训青年教师347000112.0 聘请兼职教师448000112.0 六、实施第三方评价实施第三方评价,可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过程尽可能脱离来自校方主观因素的干扰,排除产生虚假信息的可能,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有效,从而科学、客观、全面地评价数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社会满意度。(一)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委员会建立由用教育行
43、政主管单位、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及学校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委员会,委员会设组长1名,副组长2名,专职秘书1名,其他成员5名。负责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委员会工作制度。定期开展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组织工作,负责聘请教育行政主管单位、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为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第三方评价,并向数学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反馈评价信息。(二)构建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结合、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结合。建立人才需求、人才质量、专业人才的适应性等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以形成人才培养与生产需求之间的主动适应和不断更新机制。
44、表6 为人才培养质量主要评价内容和评价目标。表6 人才培养质量主要评价内容和评价目标第三方组成社会团体主要用人单位学生主要评价内容(1)学生主要就业岗位;(2)学生就业基本待遇;(3)学生对口就业比例;(4)行业对学生总体评价等。(1)学生是否适应岗位要求;(2)学生在学校的发展前景;(3)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总体评价等。(1)学生对就业的满意度;(2)学生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3)学生对课程设置意见;(4)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意见等。评价目标(1)学生就业稳定性等;(2)行业对学生的满意度。(1)学生专业技能掌握情况;(2)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能否满足岗位需求(三)建立毕业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毕业生职业发展监控建立毕业生信息化管理制度,推行由班主任负责的班级情报员制度;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为毕业生就业管理提供信息化管理服务;通过数字化校园平台,搭建学校与毕业生之间、毕业生与毕业生之间的互动平台,实施毕业生职业发展五年监控,持续追踪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实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录入、就业信息发布、信息资料检索和在线咨询等功能,最终实现就业信息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毕业生就业信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