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组教研组质量分析.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25875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组教研组质量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学组教研组质量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学组教研组质量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学组教研组质量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组教研组质量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组教研组质量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 试题分析 试题依据课标和教材,覆盖面广,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空间观念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从卷面看,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尽可能地全面涵盖全册的数学知识,并综合应用。通过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考查了学生对本册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的知识面多而广。尤其侧重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及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合理性和灵活性。二、 答卷分析1、大多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得比较好。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太好。尤其是基本的计算掌握的不扎实。2、少数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只用口算,不用竖式计算的现象还存在,造成计算

2、出错,“粗心”仍是答题中的一大“顽敌”。3、学生答题比较粗心,不认真审题,凭感觉答题。4、 某些推理过程写的比较简单,书写不够严谨,字迹潦草。5、 画图题不用画图工具,用手随意画。6、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不强,衔接性比较强的题目,少数学生得分率偏底。7、 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清楚。三、打算及措施1、立足教材,扎根生活。认真钻研教材,从生活数学做起,努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兴趣。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把数学基础知识夯实,又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2、重视过程,培养能力。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的

3、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问题,设计解决的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多做多练,重视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维,灵活的把知识转化成技能。3、加强基础,强化习惯。经常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解决这些问题不定时地进行检测、评估、矫正。同时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审题、估算、验算、检验方法等。4、“双基”引路,探究创新。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训练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

4、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在积极的动脑、动手、动口等全面探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拓宽了知识的广度,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培养优生和辅导后进学生。优生培养可以提高平均分,后进生转化可以提高整体名次。课堂教学中,作业批改中,练习设计中,课后辅导中,对两种类型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优生侧重挖掘潜力,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增强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欲望。后进生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训练,特别是计算能力一定要过关,计算题一定要会做。中间学生侧重鼓励,向优生看齐。学校教研组组织学生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的能力,挖掘学生的各种潜力。6、渗透思想,体现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通过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交给学生的分析综合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学习。这种思想和方法要渗透在教学的每一分钟,每一环节上。7、注意细节,培养习惯,提高质量。主要是认真审题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格式规范的习惯。教育学生要有耐心和细心。万德镇中心小学2008 - -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组期末质量分析数学组200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