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堂听评课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27055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堂听评课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堂听评课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堂听评课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堂听评课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堂听评课报告.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堂听评课报告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一篇思想性极强的叙事课文,内容简单,意义深刻。丁老师做到准确把握、理解教材,体现了以老师为主导,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是一堂重视双基的扎扎实实的语文课。一、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一堂课要想“有效”,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首先就应该从时间上避免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发生,把课堂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丁老师这节课分为五个教学环节。学生总体活动的时间为21.3分钟,占整节课的48。应该说,学生拥有相对独立的活动时间,体现了老师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如果教师在讲解

2、语言的精炼性、指令语言的明晰性方面下点功夫,效果会更好!二、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面本节课学生活动形式多样。针对语文阅读课的特点,老师设计了聆听、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练笔等多种活动,灵动地诠释了语文课“听说读写思”的要义,让学生在精彩纷呈的活动中触摸语文、欣赏语文、享受语文,也为听课教师献上了一道视听的盛宴! 三、教师引导任何一个课堂教学的过程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引导得法,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高,效果就好;引导不力,就会冲淡“自主”的含金量。本节课教师的引导主要分为情景式引导、启发式引导、点拨式引导和迁移式引导几种类型,教师借助歌曲、多媒体展示图片、文字材料、肢体语言等媒介予以引导,收到了令

3、人满意的效果。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1、创设情景,激活情感。 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引入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小村庄通过直观画面,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思维,首先学生感受到“美”的氛围。突如其来的洪水毁掉了这个美丽的村庄,从声音、画面方面激活学生潜在的情感。让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张开的状态,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感受到村庄从“美丽”到“毁灭”的过程给他们带来的那种震撼心灵的感觉。第一次与大自然进行心灵碰撞为他们理解村庄的消失奠定了情感基础。 .2、多媒体助力重点句的朗读,以读促悟。 丁老师在这堂课上非常注重重点句的朗读,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从而受到思想教育。

4、在教学中,她指导学生采用了指名读、齐读等不同形式的感情朗读。例如:在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过程中,老师抓住重点句:“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这个句子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读这句话,有全班齐读,配乐读,个别读,评读,赛读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提高。然后,老师又引导学生运用朗读的方法理解“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学生通过朗读,说体会,评价,再读,这样将“读”与“思”结合起来,做到“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乃至越读越有味,趣味无穷。而且朗读时借助多媒体的声情并茂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将自身的感情融合到读物中去,这就大大增强劲了阅读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拉近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 五、学习效果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看学生掌握的情况。否则,无论教师的表现如何天衣无缝,课堂氛围如何的热闹非凡,都不过是一场“作秀”罢了!本节课我们的观察成员着重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各环节涉及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观察。观察的结果显示:学生在本节课上听得入神,读得投入,议得积极,练得迅速充分说明学生的学习状态良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