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冬阳童骆驼队》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27216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冬阳童骆驼队》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冬阳童骆驼队》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冬阳童骆驼队》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冬阳童骆驼队》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冬阳童骆驼队》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冬阳童骆驼队》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冬阳童骆驼队》教学设计.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学会“嚼”字的不同读音和正确写法。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童年的美好和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3、学习作者通过直接描写、借助语言和想象等手法回忆童年画面的写法,初步感受作品的写作特点。激起阅读小说城南旧事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结合重点词句体会童年的美好和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围绕关于“骆驼队”的回忆来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预习卡、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赏析课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22冬阳?童年?骆驼队,齐读课题

2、。2、读完课题,你有什么发现?小圆点是间隔号,起到连接的作用。把“冬阳?童年?骆驼队”联系在一起,你想到了什么?(指生描述)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本文的题目好比一幅美丽的图画,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再读一遍,读得轻一些慢一些,真是“题好文一半”。二、检查预习(一)课前同学们已经认真预习了课文,拿出“预习卡”,和同位交流一下预习情况。(教师巡视,同学们预习的很认真,字体书写很工整。)(二)下面让我们来展示一下你的预习收获吧。1、字词(出示要求掌握的词语)(1)这是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在读音和书写方面你最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平翘舌、轻声、多音字&卸、嚼。袄)(2)重点指导“嚼”的读音和书写(播放嚼

3、课件)三个读音:咀嚼、慢慢嚼、倒嚼(本课出现,骆驼是倒嚼的动物)书写:左右结构,形声字,口、爵;皿不露头在课文后的生字格的旁边工工整整的写一遍2、作者(出示作者图片)本文作者林海音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我们学过窃读记。再来简单介绍一下。补充:序言,介绍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3、大意(1)这则序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回忆童年的我与骆驼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2)在城南旧事中,作者说-。作者回忆了哪些童年的美丽画面?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语言概括。(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学咀嚼谈骆驼剪驼毛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一)自主研读在三幅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一幅?选择最喜欢的一幅,用心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

4、词句,在旁边简单写写自己的体会。不明白的也可以在旁边打上问号或请教老师。(不动笔墨不读书)(二)汇报交流重点指导“学咀嚼”1、抓词句谈体会:喜欢是因为她天真、好奇、幼稚(1)骆驼的长相-又丑又长又安静。“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不是一般的丑,是那样的丑;不是一般的长,是那样的长;态度还如此安静,超强的心理素质)(2)骆驼吃东西的样子-有趣“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咀嚼(做动作)“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流口水,胃口好(3)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我看得呆了”:看的十分好奇;“我”看得入神,自己变成小骆驼2、指导朗读(1)这么好玩的

5、情节,想不想亲眼看一下?(播放视频)(2)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突出重点词语&读文章想画面(3)练习读,推荐读(大家嘴巴都动了起来)(4)齐读3、总结写法,拓展练习(1)你们读的真有趣,好玩。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能把骆驼描写的这样有趣?(认真观察,抓住特点细致描绘、对待事物的真心喜爱)(2)仿写练习我站在老师的面前,看他上课的样子:那样 的(脸),那样 的 (牙),那样 的态度。他上课的时候, 。我 。我们在作文时也应该象作者这样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生活,写出同样优秀的文章4、标点符号:作者对骆驼是强烈的好奇心,发自内心的喜爱:“!”(三)交流展示“谈骆驼、剪驼毛”师过渡总结:其他两幅画

6、面也很有趣。老师知道同学们也画了很多的句子,肯定也有很多的想法,你可以像第一幅画面一样抓住关键词句谈感受,可以把自己所画的句子绘声绘色的读给大家听;可以周围的同学合作读,也可以用你喜欢的其他方式展示,先给你点时间准备准备。(师巡视指导了解学情)1、谈骆驼(1)分角色朗读(2)重点指导“爸爸和妈妈”的语言(联系生活,注意标点)我的天真浪漫&爸爸的语重心长&妈妈的无可奈何-(3)标点符号:作者关于骆驼的问题总是那么的稀奇古怪:“?”2、剪驼毛(1)抓“旧驼绒袍子”“拿剪刀替他们剪一剪”:拟人;关心骆驼、喜欢骆驼(2)问题:为什么先写骆驼后写人?(更加关注骆驼,更加体现对骆驼的关心和喜爱)(3)标点

7、符号:一个五岁的孩子拿起剪刀冲向骆驼,将会发生怎样的事情,我们无法预料,无法想象:“-”(四)比较写法(出示三个片段) 同样是写童年美丽画面,写法一样吗?发现什么?学咀嚼直接描写;谈骆驼借助语言;剪驼毛借助想象(文章富有变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五)拓展练笔童年是什么?童年是对万物的真心喜爱“!”,是对未知世界的不断发问“?”,是成长道路上留下的点点足迹“-”。童年就在“我学骆驼咀嚼的嘴边”,就在“老师亲切的教导声里”, 就在“如饥似渴的窃读中”;童年就在- (写在课题旁边,指生接读)珍惜童年(六)升华情感1、童年美好,却容易逝去。作者写这篇文章42岁,最后段落你读出了什么?(自己的童年也一

8、去不返了,对童年充满无限的留恋。)2、所有从前做的傻事都不会再做了,所有童年时非常幼稚的想法都不会再有了,那满脑子的问题现在也不会再问了。(擦去全部板书,保留“童年”二字!)3、童年也一去不还了,回想起过去的那些,作者的心里有一种淡淡的感伤。但在这淡淡的感伤背后,我们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什么(对童年生活的留恋)4、让我们带着淡淡的感伤和深深的怀念一起再来读读这一段。配乐读:送别读轻,读慢,读出淡的感伤和深深的怀念五、课外延伸1、本文是序言,更多精彩在城南旧事中,(课件出示书的封面和目录)2、书中有:惠安馆的“疯女人”,最好的朋友“妞子”,善良的“小偷”,最疼爱自己的“爸爸”-冬阳?童年?骆驼队是林

9、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既是自传,便是一种追忆,这篇课文中便流水着作者浓浓的回味、追忆。作者回忆骆驼队,着重从“学咀嚼”“谈驼铃”“剪驼毛”“念骆驼”四个方面展开,把自己小时的呆傻天真表露无疑。于是乎,林海音回忆骆驼队,倒不如说是在回忆自己的童年,而她写此文的时候却已身居台湾,童年的记忆被一条海峡生生隔断,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她回忆童年最终所吐露的却是思乡情节,这是文章品赏的情感目标,同是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正因为本文是一种回忆,因此我们在教学上也应循着一条“忆”的线索展开教学,娓娓叙来、悠悠思之、细细品之,营造一种温婉追远的课堂意境。另外,本文描写以一个孩童的目光展开回忆,因此在文中

10、有不少孩童特有的语言材质,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口味感情的主要素材,应该让学生反复品赏咀嚼诵读,并展开想象,把自己的心与林海音的心紧紧交融在一起,达到和谐共鸣,付之动情吟读。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所在。除了以上目标外,本文教学还应把握以下重要教学内容:一是在语言品味、想象拓展,上下联系中体会“咀嚼”“呆”“傻”等词的意思。二是口味作者对骆驼的细致描写,感受作者对骆驼的喜爱与怀恋,并通过有感情朗读,表达内心想法。在参考课程目标、阶段目标之后,本着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原则,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关注,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2

1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读懂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3)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抄写喜欢的句子。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2)通过结合实际,激发对童年的热爱。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围绕关于“骆驼队”的回忆来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看是否触及到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是否能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我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以读促悟、激发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精心构

12、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本课的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要以自读自悟和交流合作相结合,读中悟情,读中习法的方式进行学习。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课前谈话,拉近距离。有意识渗透“童年的美好”情感一、初解课题,走近林海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文本特别的题目入手,让学生想画面,再结合“资料袋”对林海音的介绍,自然地营造了一种悠悠的怀旧情结,为下文的教学营造了和谐的教学氛围。二、解构文本,历数童年事高段的学生应该初步具有统览全文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积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上观照内容,把握全局。在这个环节,我打算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出示林海音在城南旧事名言,引出问题,让

13、他们去整体梳理,林海音回忆了童年哪几幅美丽的画面,并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压缩成简短的板书,如“学咀嚼”“谈驼铃”“剪驼毛”“念骆驼”。这样,文章的脉络便清晰了。三、沉浸往事,解读林海音在文章结构梳理的基础上,我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断进行自主的学习,朗读语言、体会感动。这一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读悟思考时间,以训练学生的自主研读能力,并使学生的情绪场与文本的情绪场进行链接,产生共鸣。之后,再循着作者写作的思路一一展开场面教学。(一)第一板块是“学咀嚼”。这是本环节教学的重点内容。1、这个自然段的写作上对于骆驼的描写相当细致,抓住“那样-”体会骆驼的样子特点,“-磨来磨去-“体会咀嚼的有

14、趣和描写的细致,”“看呆了”体会作者的好奇和天真,“牙齿动了起来”体会作者的投入陶醉以及对骆驼的喜爱。2、理解的同时通过多人多层次的朗读,读出林海音对骆驼的喜爱之情。如:示范读,指生读:读出好奇读出天真读出喜爱。推荐读: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齐读:多读基础,学生跃跃欲试,通过朗读与作者产生共鸣。3、总结作者写作方法:认真观察、细致描写、真心喜爱,自己仿写。写老师,考察学生听讲认真,抓住特点来写,达到学以致用。(二)第二板块则是“谈驼铃”与“念骆驼”。这两个部分放在一起教学,主要是考虑到这两个部分的写作形式都是以人物对话展开,因此,主要的教学手段为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让学生们感受到童年时的林海音

15、的充满问题的天真可爱。(三)第三板块便是“剪驼毛”,这个环节则重在引导学生体会前文提到的一个句子:我幼小的心灵充满了和大人不一样的想法,抓“袍子,替他剪一剪”两个关键点。在前面两副画面基础上,理解内容,体会天真,达到“举一反三,水到渠成”的感觉。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人何以像骆驼一样?这么个说法可以吗?显然在孩子的眼里根本没有骆驼与人的区别,在他们眼里天地万物没有尊卑贵贱,骆驼可以像人一样,人自然也可以像骆驼一样。此又何尝不是儿童的真善美呢?在这三个板块的教学后,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童年的美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自己有趣的童年。于是我适时设计让学

16、生说说自己的童年,告诉学生童年就在身边,就在点滴生活小事中,希望明白:童年的无声无息却稍纵即逝,应该珍惜童年美好时光。四、链接拓展,最念是往昔1、后面两段写了我写城南旧事的原因,直接抒发了“我”对童年的留恋,要通过朗读,准确地表达作者这种感情。在这个环节,我设计首先让学生找到“童年一去不回”,直接抒发作者对童年怀念的句子。在学好童年有趣画面的基础上,擦去板书,给学生直观感受,作者童年一去不回了,体会到作者的淡淡忧伤和深深怀念之情。2、最后一段,抓“默默的想,慢慢的写”理解:想的是童年时代美好的人和事,写出的是对童年无限眷恋。3、在送别的悠扬声中和作者产生共鸣。 五、最后便是导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因为一篇文章的教学绝不可局限于几百千余字的教学感悟,最为重要的是能让学生由此文始爱上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