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石油吉化双苯厂 11.13大爆炸62.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28279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中石油吉化双苯厂 11.13大爆炸6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精品】中石油吉化双苯厂 11.13大爆炸6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精品】中石油吉化双苯厂 11.13大爆炸6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精品】中石油吉化双苯厂 11.13大爆炸6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精品】中石油吉化双苯厂 11.13大爆炸6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中石油吉化双苯厂 11.13大爆炸6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中石油吉化双苯厂 11.13大爆炸62.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石油吉化双苯厂“11.13”大爆炸,2005.11.13 吉化爆炸,事故水排放失控,1 背景资料,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现有职工1300多人,主要化工产品为“苯胺”和“苯酚丙酮”,是国内最大的苯胺生产基地(2003年产量13.6万t/a,2004年产量达15.3万t),此外还生产MEA(一乙醇胺)、DEA(二乙醇胺)等农药中间体。,A、公司双苯厂,苯胺的生产流程示意图,硝基苯催化加氢法,B、吉化公司大爆炸之前的爆炸事故,2000年2005年共发生16起爆炸事故。2004年4月20日,吉化集团中部基地一个容器爆炸起火,2死2伤。2004年12月30日,吉化102厂合成气车间爆炸,3人死亡,3人受伤

2、。2005年1月26日晚,吉化公司辽源市精细化工厂一生产车间爆炸,2死2伤。,C、消防演习,2005年11月9日,吉林市消防支队刚在吉化厂区展开过一次大型消防演习。专对吉化制定防爆预案,实地演练,这是消防支队各单位的工作重点.单是特勤大队,当年就已在吉化厂区进行了三次演练.,济南炼油厂,2 事故损失,中国石油吉化股份有限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体特别严重污染事件。,13日,吉化苯胺二车间苯罐区和苯胺装置共经历了15次爆炸,过火面积达8000平方米,灭火时间长达15个小时。事故造成新苯胺装置,1个硝基苯储罐,2个苯储罐报废,导致苯酚,老

3、苯胺装置,苯酐装置,2,6-二乙基苯胺等四套装置停产。为避免中毒,警方疏散了处于工厂下风口的两个居民小区的居民和北华大学北校区,吉林化工学院部分学生共三万人。,双苯厂(101厂)距离居民区约有几百米,爆炸发生后,附近居民区楼房的玻璃均被震碎;在距离厂区五公里左右的路上,有些居民楼的底楼窗户亦被震碎。,吉化公司双苯厂100吨左右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造成松花江流域水污染事件。进而导致全市停水4天、渔业严重受损等。,3 事故过程,13时30分左右,发生第一次爆炸。现场目击者描述:一个高压锅盖大小的白色金属物体随着一声巨响,带着呼啸声从天而降,厚度足有2厘米,而路左电线杆上,一条拇指粗细的黑色缆

4、线也被砖石砸断,沿途一些送料的管线也被爆炸震碎,流水不止,并升起白色水雾,其他装置不同程度泄露,并很快被蔓延的火势点燃。,3.1 第1次爆炸,13时45分,在双苯厂爆炸现场,该厂附近200米内,所有的玻璃全部被震碎,消防官兵进入现场.据目击者介绍,当时火势非常猛烈,不但上空弥漫着有毒气体,燃烧的装置也随时可能再次爆炸,形势十分危急.,13时50分,第一次爆炸发生半小时后,爆炸点周围几十米范围内,集结了82辆消防车,近400名消防员.水枪,水炮,泡沫从各个方向包围住各个火点.冷却,灭火.,3.2 第2次爆炸,14时10分左右,一大团棕黄色蘑菇云冲天而起,盖住了半边天,紧接着,就是一声震得地皮乱颤

5、的爆炸声.装置区后侧,炸出了一个深8米,宽十几米的大坑.在后面的撤离消防员接连被气浪掀翻在地.,工具车未来得及撤出,车窗玻璃整片掉落,消防车被平推出几米远.撤退是因为有消防员听到了刺耳的尖叫声.由于管道内苯液体受到阻挡,急需释放,可断裂的管道口狭小,液体就尖声鸣叫,发生爆炸信号.,3.3 第3次爆炸,14时37分,突然响起轰,轰连续两声爆炸声,当时地面剧烈震动,正在疏散的群众受到惊吓,顿时或趴或坐或捂头逃跑.,3.4 第4次爆炸,14时40分,再次发生爆炸,一阵刺鼻味过后,一股黄烟从黑烟底部升起,黄褐色的蘑菇云冲得更高,渐渐融入黑烟里.爆炸引起的地面晃动几乎让人摔倒,黄烟卷起的无数尘土.一块被

6、爆炸的冲击波带过来的长1米,宽0.5米变了形的铁片飞到了厂对面的饭店后面.,一千多米外的建行整扇的窗户被震落,建行楼下被震碎的玻璃,这是飞到两千米以外的爆炸的大罐碎片据说一骑摩托的人在两千多米外的电厂门口附近被砸死,这是在两千米以外罐的碎片落地后又反弹起来进入半公楼里,3.5 第5次爆炸,14时50分,爆炸声再次响起,且明显较前几次剧烈,一股橙红色的蘑菇云升起.警戒区内仅存的消防车辆上陆续传来玻璃破碎的声音.空气中浓重的化学品气味让人无法呼吸.该厂附近及104厂一些留守工人开始撤离,附近一公里范围内已被交警部门圈出警戒区域.,3.6 第6次爆炸,15时许,第6次爆炸响起,此时火场附近的滚滚烟尘

7、已让人难以睁眼.带着空气呼吸器的消防官兵不停地向未爆炸的设备喷洒冷水,以求降低温度,避免再次爆炸.随后由于现场情况复杂,官兵们接到命令,除留下少许官兵坚守外,其余人员暂时撤出了危险区域.,4 火灾扑救,据了解,爆炸车间由办公厂房,苯胺车间,氢压机房和55号储罐区组成.55号储罐区有16个储罐,当日总储量达2818立方米.参与抢险的消防员回忆,爆炸点周围有13个苯胺,对二甲苯等成品罐,两个各为400立方米的氢气罐.,爆炸使得一个1500立方米,两个2000立方米苯罐爆炸,起火,燃烧面积瞬间达到900平方米,火势顺着风向,向邻近罐扑去.直至20时30分,燃烧了8个小时后,3个苯罐大火才被彻底扑灭.

8、半个吉林市区的警报才解除.21时30分,最大危险源3个苯罐火势刚被扑灭1小时,苯胺车间装置区内的反应釜突然大幅度倾斜,随时有可能坍塌,爆炸.,现场爆炸声此起彼伏,每次撤退都无法听到号令,只能打手语,有人听到撤退命令,就赶紧拉起旁边的伙伴,一个带一个,在50秒之后,退出300米以外.防护服,呼吸器,灭火装置,每个消防员身上负重都达三四十斤,有消防员的面罩当场被烤化了.14日凌晨4点,在消防官兵全力扑救下,经确认,现场物料(有毒物质)燃烧殆尽后,火势随即全部被扑灭.,5 救援,医院随时接收苯中毒者 吉林市卫生局在14时10分时,紧急通知各医院做好救治伤员的准备,全力救治伤者.吉林市各大医院绿色通道

9、已全部打开,免费接纳紧急伤员,同时也做好了接收苯中毒者的准备.,截至14日18时30分,本次事故造成近70人受伤,其中20余人来自双苯厂,20余人来自吉丰农药厂,其余来自龙潭化工厂和附近小工厂,还有部分路过群众及居民.其中住院50余人,另有部分伤者在吉林市中心医院和吉林市第二医院就诊.,在吉化二医院3楼,吉林市公安交警支队龙潭交警二中队的一位年轻交警的头被厚厚的纱布包裹着,露出眼睛和嘴,据了解,他就是在现场附近协助维持秩序时受伤的.,事故给附近居民带来了不小的影响.,6 人员疏散,当时现场很乱,不少老百姓跑过来看热闹,里面的人往外跑,外面的人向里拥.直到拉起警戒线,现场才被控制住.可是,正当巡

10、警们正准备冲入爆炸区时,局长于伟突然命令,拉起警戒线,压住群众,退到500米以外。,刚把千余群众压到安全地带,执行命令的巡警们就感觉到天黑了,地皮下陷,回头一看,刚才所处的位置已被气浪,浓烟吞没.拖儿带女,扶老携幼,哭,喊,争着往前拥,这是吉林市都市110现场记者描绘的场景,她从14时起一直站在警戒线边缘,目睹着一万多人向江南大疏散.,当日17时许,处于下风区的两个居民小区万余居民接到了撤退的指令.11月16日下午,年逾六旬的王老太太回忆起这一幕时,仍惊魂未定,“我最后看了眼家,不知道回来的时候,它还在不在了.”巡警支队张玉海说,大疏散时,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踩踏事故,只好用巡逻车夹住人流,来回跑

11、;拉起人墙警戒线。,目击者回忆,即便如此,仍不断有走失儿童,老人摔倒等“突发事件”,有人好像吓蒙了,逆着人流跑,说要回去安玻璃,否则丢东西就找警察算账.另外,老百姓当时都已知道爆炸源是苯,含剧毒,谣言四起,有的人还出现了条件反射,总是感觉身体不舒服.,6事故原因,硝基苯精制岗位外操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停止粗硝基苯进料后,未关闭预热器蒸气阀门,导致预热器内物料气化;恢复硝基苯精制单元生产时,再次违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气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苯进料泵进料,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料突沸并发生剧烈振动,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兰松动、密封失效,空气吸入系统,由于摩擦、静电等原因,导致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

12、,并引发其它装置、设施连续爆炸。,A、直接原因,B、间接原因,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及双苯厂对安全生产管理重视不够、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不力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劳动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吉化安全管理方面只重形式:装置可以爆炸,衣服不能穿差,管道可以漏油,不能不捡烟头,仪表可以全停,不戴胸卡不行,工作可以不会,条例必须会背,设备可以出事,走路必须排队。,7 背景知识,1、苯胺名称:苯胺(Anilin),氨基苯,阿尼林油分子式:C6H5NH2分子量:93.13;,苯胺性质,(1)纯净的苯胺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含杂质时呈微黄色,有强烈气味;在空气中氧的影响和光的照射或高温时易被氧化,

13、颜色变化过程为:无色-黄色-红棕色-黑色;(2)闪点:70;熔点-6.2C,沸点184.4C,自燃点615C;密度d420=1.0219;相对密度(空气=1)3.22;(3)苯胺微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在温度大于167.5C时能与水互溶(以任何比例);(4)苯胺易溶于苯,乙醇等有机溶剂和稀酸中;(5)苯胺呈弱碱性,能腐蚀铜和金;(6)苯胺属于毒害品,用途,苯胺是基本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它是制造染料,橡胶助剂,塑料,农药,医药的主要原料,例如:染料中用于制造酸性墨水兰G,酸性嫩黄,靛兰,金光红酚青红,油溶黑等;在农药中用于生产杀虫剂,除草剂等,它还是生产香料,塑料,胶片等中

14、间体的基本原料之一,并可作炸药中的稳定剂,汽油中的防爆剂以及溶剂;苯胺又是生产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主要原料.,健康危害,毒性:中等毒性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苯胺的毒作用,主要因形成的高铁血红蛋白所致,造成组织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其它脏器损害。,急性中毒:中毒者的口唇、指端、耳廓发绀,病人有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进,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出现心悸、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重笃者可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中毒性肾损伤。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经

15、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发绀、贫血和肝、脾肿大。皮肤接触可发生湿疹。,毒性:中等毒性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紧袖工作服,长统胶鞋。手防护:戴橡皮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监测毒物,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5%醋酸清洗污染的皮肤,再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注意手、足和指甲等部位。眼睛接

16、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给漱口,饮水,洗胃后口服活性炭,再给以导泻。就医。,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硝基苯,产品名称:硝基苯分子式:C6H5NO2分子量:123.11;理化性质:硝基苯为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有苦杏仁味。相对密度(水4=1)1.205。熔点5.7。沸点210.9。闪点87.78。自燃点482.22。蒸气密度(空气=1)4.25。硝基苯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苯和油。遇明火、高热会燃烧、爆炸。与硝酸反应剧烈。,用途:,硝基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

17、成中间体,主要用于合成苯胺,也是制造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的重要原料;而且在医药,农药,香料等工业中具有重要用途。,苯,苯在常温常压下为具有芳香气味的无色透明挥发性液体。能放出有毒蒸气。苯是一种不易分解的化合物,与其它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时,其基本结构不变,仅仅是苯环中的氢原子被其它基团取代而已。苯的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液体苯比水轻,但其蒸气比空气重。遇到高热或明火极容易引起燃烧和爆炸。苯蒸气能扩散很远,遇到火源就着燃,并能把火焰沿气流引回来。苯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苯与氧化剂接触反应激烈。苯难溶于水,但易溶于酒精、乙醚、丙酮、氯仿、汽油、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分子量:78.11沸 点:80.

18、1闪点:-11 燃点:562.2相对密度(38,空气=1)1.4爆炸界限:1.3%-7.1%毒性级别:2易燃性级别:3,苯类产品属芳香族化合物,大多具有毒性.其中以甲苯毒性最大,二甲苯次之,三甲苯毒性最小,其它苯类衍生物其毒性随碳原子的增加而递减.,毒性,苯主要以蒸气形态呼吸道吸入,经过皮肤也能吸收一部分,经过消化道吸收则很完全。停止接触后,约30-50%的苯通过呼吸道排出。剩余疗分在体内引起各种毒作用,损伤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苯蒸气也能刺激眼和粘膜。苯属于中等毒类。,苯中毒,A、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可能引起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麻醉作用,过程与洒醉相似。轻度中毒时出现粘膜刺激、头晕、头痛

19、、恶心、呕吐、步态蹒跚等症状。重度中毒时,可发生错迷抽搐、呼吸及心足不规则、血压下降、肺水肿,继而呼吸和心跳停止。急性苯中毒患者,应立即转移至无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持温暖舒适。如果呼吸微弱或停止,则立即进行输氧或人工呼吸。肌肉痉挛者,可注射鲁米那镇静剂。皮肤接触时,先脱掉污染的衣服,用水冲洗,然后再用肥皂彻底洗净。进入口内时,立即漱口,急送医院抢救。,B、慢性中毒长期吸入低浓度苯蒸气,可造成慢性中毒。出现头痛、头昏、健忘、失眼、感觉异常、食欲不振、无力等症状。,拖鞋厂三女工丧命苯中毒,安全防护,切勿用苯洗手。必要时可使用聚乙烯醇防护摸式皮肤防护膜(由干酪素、碳酸钠、酒精、甘油等组成),在工作前

20、涂抹双手,干后即成薄膜,用完后可用清水冲去。苯可以用玻璃瓶或金属桶盛装。最好存放在阴凉通风的户外或易燃液体专用库内,要远离火种及热源,要与氧化剂隔开存放。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30。堆垛不可过高、过大、过密,切忌把整个仓间堆成一个大垛。要留有防火检查、消防施救的通道。管道阀门要密封,灌装时流速不应超过3米/秒,而且要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苯泄漏时,首先要切断所有火源,戴好防毒面具、胶鞋、手套等,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乳液刷洗。如无分散剂可用砂土吸收后运到空旷地方掩埋或任其蒸发掉。受污染的地面,要用肥皂或洗涤剂洗刷,洗水经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发生火灾时可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1211

21、灭火剂灭火。用水对灭火可能无效,但要用水冷却火场,用水喷射驱散蒸气,赶走逸出液体,防止引燃着火。,8、爆炸与污染,松花江特大水污染事件,松花江,松花江是黑龙江最大的支流,全长1900公里,流域面积54.56万平方公里,超过珠江流域面积。松花江有南北两源:北源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南源第二松花江是松花江的正源,发源于长白山的白头山。松花江沿岸城市主要有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牡丹江、吉林等。,1)事件概述,2005年11月13日13时40分,位于第二松花江干流吉林省吉林市城区内的中国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装置硝化单元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大量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引发重大水污染事件。,

22、吉化爆炸污染松花江苯超标108倍长度硝基苯超标28.08倍超1千公里,本次水污染事件主要污染物为强毒性有机物苯、苯胺和硝基苯。形成的100多公里长的污染带流经吉林、黑龙江两省,在我国境内历时42天,行程1200公里,于12月25日进入俄罗斯境内。,污染带对第二松花江下游、松花江干流沿岸特别是大、中城市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引发了一系列连环式社会公共危机,在国际上也产生了不良影响。,空气污染,水污染危机,地震传言,哈市水危机,居民在家中忙着储水,哈尔滨市政府发布临时停水公告,超市里的饮品被抢购一空,抢购潮,哈尔滨的大部分市民都被两个消息所困扰,一是说要地震了,一是说要停水了。先是亲

23、朋好友相互转告,继而一些人开始抢购矿泉水,后来甚至开始抢购食品,超市的货以被洗劫一样的速度向外流出.,客运潮,国际影响,2005年12月22日,就在吉化爆炸案发生一个月多之后,所造成的污染带前锋“跋涉”数千公里,流经松花江汇入阿穆尔河,抵达了俄罗斯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由于吉化爆炸事故牵扯到跨国污染,中俄之间的索赔谈判艰难启动。,2)事件特点,A、时空范围大水污染从局部扩展到区域,从区域蔓延到流域,从流域波及到国际界河,形成连续的污染演进过程。从安全事故转变成空气污染、水污染危机,再到地震谣言、哈市水危机、抢购潮、客运潮、国际影响,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危机。事件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带给人们的恐慌、

24、防控中付出的代价以及善后工作的难度远远超过了一般性的灾难。,B社会影响大事件惊动了党中央、国务院,牵动了多领域、多行业、多层次、多部门以及社会多方面,也涉及到国际关系,动用了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涉及到几百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恐慌和国际影响。,3)事件原因,双苯厂没有事故状态下防止受污染的“清净下水”流入松花江的措施;爆炸事故发生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出来的部分物料和循环水及抢救事故现场消防水与残余物料的混合物流入松花江。,A、直接原因,B、间接原因,吉化分公司及双苯厂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会引发松花江水污染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有关应急预案有重大缺失;吉林市事故应急救

25、援指挥部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提出防控措施和要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对吉化分公司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失察,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能及时督促采取措施;,吉林市环保局没有及时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建议采取措施;吉林省环保局对水污染问题重视不够,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全面、准确地报告水污染程度;环保总局在事件初期对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没有及时提出妥善处置意见。,松花江水体严重污染,鱼虾死亡,居民饮水危机,事故后果,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苯胺二车间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松花江严重污染

26、造成等严重后果。,松花江污染原因,4)教训,2005年11月13日深夜,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在新闻发布会上称,爆炸发生后他们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了实时监测,结果表明没有造成大气污染。吉林石化副总经理称:“爆炸产生的是二氧化碳和水,绝对不会污染到水源,而吉林石化也有自己的污水处理厂,不合格的污水是不会排放到松花江的。”,A.谁也不许说谎 第1个谎言,23日,就在哈尔滨市政府发布第二个停水公告当天,中石油集团新闻处处长表示,根据他的了解,并没有环境检测单位就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污染松花江问题与中石油通报信息,所以他并不认为哈尔滨停水与吉林石化爆炸污染松花江水有关。24日,中石油终于承

27、认爆炸造成松花江水污染的事实,并向哈尔滨市民道歉,调派大庆石化的钻井机在哈尔滨市钻120口深水井,以解燃眉之急。,第2个谎言,2005年11月21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临时停水的公告,称: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并决定临时停止供水。11月22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又发布了关于正式停止市区自来水供水的公告,称:根据省环保局监测报告,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后可能造成松花江水体污染。为了确保我市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市政府决定于11月23日零时起,关闭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停止向市区供水。,实际上,2005年11月18日,即吉化爆炸后的

28、第5天,吉林省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将此次爆炸事故可能对松花江水质造成污染的信息向黑龙江省作了通报。19日21时污染团就已进入黑龙江省境内。水中的苯超标2.5倍,而硝基苯超标达103.6倍。对于市民来说,从各种非正规渠道已经知道松花江污染的事情了,但是因为不知道会停留多久,不知道污染得有多厉害,导致各种猜测和疑虑如同吉化爆炸事故一样迅速扩散,使部分市民陷入恐慌。,抢水、抢食物的人群拥进超市,在短短1天之内,哈尔滨市民把1.6万t的纯净水存货全部抢购一空,相当于平时100天的供应量,手机通讯也一度“瘫痪”。由于信息的不确定、不对称,11月20日,“哈尔滨人赖以生存的松花江水系被污染”和“要发生大地震”

29、2个坏消息同时流传,引起全市人民极度恐慌。很多人开始外出避难,从哈尔滨出发南下的所有旅游线路火速升温、人满为患,南下的机票、火车票也迅速卖空。当晚市内比较宽阔的街道和大广场上满是帐篷和轿车,街上睡满了人。市政府正式公布的停水原因是水管检修,不敢把真相告诉市民,反而助长了恐慌情绪。,B.公信力是战胜危机最重要的力量,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突然遭遇大面积水污染,被迫停止供水,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1次,这必然是因为遇到了极为严峻的危机情势。2005年11月21日和22日,哈尔滨市政府前后发布了2个停水公告,原因却截然不同,而对争取公众的理解和信任,减少社会恐慌,以及消除信息混乱的影响的作用也是截然不同的。

30、,C.编制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应考虑对环境影响的时空范围,发生重特大事故,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爆炸、泄漏事故,其影响和后果往往都会大大超出原先预计的危险范围。因发生重特大事故而演变为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后果是具有积累性影响的。比如水污染、大气污染、辐射物泄漏等环境事故都可能对发生地及扩散地造成长期的影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态环境。其时效短则几天,长则数十年。,以往编制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时,仅仅局限于事故发生地及周邻影响范围(如爆炸波及范围),而没有或者很少涉及事前、事中、事后各种可能危及的影响因素,更缺乏对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的安排。这次吉林石化爆炸事故却远远超出我们的地域概念,也远远超出我们

31、可能预测的时间概念。由于松花江水产生的污染可能会污染到地下水,哈尔滨市准备启用300多口深井,但是深井水受污染程度还需要长期观测,这在编制事故预案中应当充分考虑。,D.必须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确保安全生产,吉化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工人忘记关阀门形成物料阻塞超温爆炸。只有最原始的、落后的工艺没有防爆阀、回流阀,在现代化工工艺早已采用闭环自动控制系统。从安全理论分析,人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对于现在的技术完全可以解决的隐患,可以通过设备的本质安全,联动、闭锁控制系统、防爆装置,避免由于个体操作人员的疏忽而发生的非正常状态,保证正常平稳生产。,9、事故责任人处理,2006年1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2005年“1113”爆炸事故及松花江污染事件处理决定。决定给予中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中石油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段文德行政记过处分;给予吉化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吉林市委常委于力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给予吉林省环保局局长、党委书记王立英行政记大过、党内警告处分;给予吉林市环保局局长吴扬行政警告处分;另给予牛建洲、王芳、赵义志、姜成旭、申东明、赵霁春、张兴福、贺荣芳8人行政撤职、降级,党内严重警告、警告等不同处分。,THE END.,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