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槽缺陷手册(下.ppt.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34098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1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锡槽缺陷手册(下.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锡槽缺陷手册(下.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锡槽缺陷手册(下.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锡槽缺陷手册(下.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锡槽缺陷手册(下.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锡槽缺陷手册(下.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锡槽缺陷手册(下.ppt.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锡槽缺陷手册(下册),(根据Pilkington资料汇编),出口挡帘划痕/擦伤(150),被挡在金属挡帘后的外来杂物所产生的擦伤,出口挡帘划痕/擦伤(150),在锡槽的窄段,被挡在直线马达下的杂物所产生的表面划痕,玻璃体内缺陷锡石(210),外观特征:这种缺陷看上去向是玻璃体内的夹杂物。这种缺陷可以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它的特征结晶形状来鉴别。但如果缺陷很厚大浓密,则必须把样品磨薄。产生原因:锡石夹杂物是由于被锡污染的碎玻璃被从新投入到窑内。纠正措施:确保所有被污染的碎玻璃不被再次进入窑内。这一般都发生在投产时,那时玻璃带被严重污染。对一些单个粘锡或锡灰的废品玻璃,没有必要弃用其碎玻璃。但如果爆发严

2、重的或长时间的粘锡和锡灰,则可能需要彻底报废和弃用这部分碎玻璃。,玻璃体内缺陷锡石(210),玻璃体内缺陷锡石(210),下表面气泡唇砖泡(311),外观特征:这种缺陷表现为很小的气泡,靠近下表面。通常都在位于板带中部的一条线或带上,在极端的情况下,也可以出现在整个宽度上。这种气泡也可以在若干个分离的线上出现。这种气泡的直径在0.050.5mm之间,有可能在质检棚内看到。产生原因:这种气泡是由于唇砖耐火材料受到玻璃液的长期的持续的磨损和侵蚀所致。气泡也可能是唇砖的缺陷和开裂所致。,下表面气泡唇砖泡(311),纠正措施:降低流道温度应当能减少因唇砖耐材侵蚀所产生的气泡的数量,并有助于把缺陷限制在

3、背湿流所产生的边部上。降低流道温度也应当有助于减少因唇砖开裂所产生的气泡,但要彻底解决这种缺陷,则必须更换唇砖组件。,下表面气泡唇砖泡(311),1974年2月某厂#1线硅线石唇砖6mm茶色玻璃气泡直径0.06mm,下表面气泡唇砖泡(311),1974年6月某厂#1线硅线石唇砖5mm透明白玻璃气泡直径0.03mm,下表面气泡背湿砖泡(312),外观特征:这种缺陷表现为下表面开口泡,位于板带中心线附近的一条线或带上。气泡的直径一般都为0.5mm左右,并且气泡的直径与深度之比约在3:14:1之间。这种气泡一般都能在检查棚内看到。产生原因:如果背湿区域的温度太低,或没有正确地发挥应有的功能,则就可能

4、产生滞留,滞留导致这种下表面开口小气泡的形成。,下表面气泡背湿砖泡(312),纠正措施:确保正确发挥背湿区域的功能,也即正确设定背湿砖的回流距离和唇砖至锡液面的高度。确保背湿区域的良好密封,并提高流道温度。,下表面气泡背湿砖泡(312),6mm玻璃气泡直径 0.1mm深度 0.028mm直径/深度 3.6,下表面气泡背湿砖泡(312),10mm玻璃气泡直径 0.31mm深度 0.087mm直径/深度 3.6,下表面气泡背湿区泡(313),外观特征:这种缺陷表现为分布于板带下部1/3厚度内的小气泡,包括开口泡。这些气泡通常都伴随着板带的某一条边,但也可能扩展到横宽的一半。气泡的直径一般为0.5m

5、m左右,通常都能在检查棚内看到。产生原因:一般都是由于背湿流相同故障所致。这可能是由于背湿砖断裂,或放置的位置不正确,也可能是有砖块砖条堵在背湿区域。,下表面气泡背湿区泡(313),纠正措施:确保背湿区域没有被堵,而且背湿回流的距离和唇砖至锡液面的高度等尺寸正确。可以通过监测板带边部的成形来监控背湿区域的操作是否正确有效,并能容易第探测到背湿流是否有堵。,下表面气泡背湿区泡(313),顶盖专接触到玻璃液1972 年2月19日某厂#4线38%为闭合泡 62%开口泡闭合泡开口泡直径0.230.19 直径0.230.19 深度 0.59 直径/深度 3.3,流槽侧壁砖过量磨损1979年10月某生产线

6、50%闭合泡 50%开口泡闭合泡开口泡直径0.280.21 直径0.360.23 深度 0.068 直径/深度 3.4,下表面气泡背湿区泡(313),断裂的背湿砖1991年3月某厂100%开口泡3mm玻璃直径 0.410.25mm深度 0.074mm直径/深度 3.4,下表面气泡背湿区泡(313),“典型的”或“常规的”背湿线,“扭曲的”或”变形的”背湿线,下表面气泡折叠泡(314),外观特征:这种缺陷表现为下表面的小气泡,通常都是开口的。这种气泡都呈现为横向的抛物线形状,而且与板带相一致的不断重复出现。气泡带的宽度常常都在板带中心线附近约1米宽左右,在极端情况下可以横跨整个板宽。有时候折叠会

7、很严重,严重到可以在横断面照片上看到。气泡直径可能大到5mm,能在检查棚内看到。产生原因:玻璃液从唇砖上象水幕一样流下到锡液面上,如果这个玻璃水幕太薄温度太高,有可能不是笔直的流下,而呈折叠。,下表面气泡折叠泡(314),纠正措施:确保从唇砖到锡液面的高度设定正确。必要的话,可以降低一些这个高度,特别是在低拉引量时。降低一些流道温度。,下表面气泡折叠泡(314),(抱歉:缺这种缺陷的历史照片,待以后有了时再补充),下表面气泡污染物泡(315),外观特征:这种气泡表现为下表面开口小气泡,呈一条线或一条带出现,也可以出现在整个板宽上。全部气泡都是开口的。气泡直径/深度之比可以在3:1(热端)至20

8、:1(冷端)之间变化。气泡直径一般都在0.5mm左右,能在检查棚内看到。产生原因:这种气泡的是由于锡与滞留在砖缝里的氧化物反应所致。当然类似的气泡也可能是锡与钢底壳或螺柱反应所致。,下表面气泡污染物泡(315),纠正措施:确保锡槽在任何时候都达到尽可能的干净,并确保合适的底壳冷却。如果这种气泡长时间不消失,则可以升高一些底壳的温度,让锡更多地进入砖缝,加快与氧化物的反应速率。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回到正常的底壳温度时就可以把砖缝里剩余的氧化物冻结住。锡侵蚀底壳所产生的气泡可以通过增加底壳的冷却风来控制,增加冷却风可以使流到底壳和底砖之间的温度降低到锡的凝固温度之下。如果气泡是由于锡侵蚀螺柱而产

9、生的,则很难控制,有可能需要从新安装底砖才能消除。,下表面气泡污染物泡(315),5mm玻璃气泡直径0.530.42mm深度 0.12mm直径/深度3.5,10mm玻璃气泡直径0.31mm深度 0.086mm直径/深度3.6,某厂#1线 1974年2月锡侵蚀螺柱,下表面气泡污染物泡(315),UK5线 1990年元月砖缝里的氧化物污染,4mm玻璃气泡直径 0.77/0.23mm深度 0.085mm直径/深度3.3,锡槽气泡保护气体气泡(321),外观特征:这种气泡表现为大的底部开口泡,它可能出现在一条线或一条带上,也可能出现在整个板宽上。这种气泡都是开口的,其直径/深度之比可以在3:1(热端)

10、至20:1(冷端)之间变化。气泡直径一般都大于10mm,在输送辊道上很容易看到,而且常常还可以在锡槽里看到它冒出来。产生原因:这种气泡是由于底砖下或砖缝里的保护气体被锡置换出来所致。,锡槽气泡保护气体气泡(321),纠正措施:确保整个槽底的冷却风都一直是开着的,而且是有效和合适的。对产生问题的区域,可以增加一些冷却风量,这能减少这种气泡的产生。,锡槽气泡保护气体气泡(321),温度高气泡进入深,锡槽气泡保护气体气泡(321),温度不高也不低气泡的进入不深也不浅,锡槽气泡保护气体气泡(321),温度低/气泡进入很浅,锡槽气泡溶解氢气泡(322),外观特征:这种缺陷表现为大的下表面开口泡,一般产生

11、在边部。气泡都是开口的,直径大于10mm。由于气泡产生于锡槽热端,故气泡进入表面很深,一般“直径/深度”比小于5/1。产生原因:这种气泡是由于溶解在锡液中的氢气析出。当使用多个热端水包,并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时,就容易产生这种气泡。含高浓度氢的锡液从再热区回流,由于在热端水包下锡液的冷却,迫使氢气析出。纠正措施:降低一些保护气体中的氢气比例。分散热端水包。,锡槽气泡溶解氢气泡(322),锡槽气泡溶解氢气泡(322),锡槽气泡其它原因气泡(323),我们过去曾碰到过下列这些大的下表面开口泡,但按照我们最新的技术,已经可以完全避免这些气泡出现:1.物质的温度传递:通常从某一热端开始,在有特征气孔的底

12、砖上产生特征的温度梯度,成为贯通整个底砖的连续的气体通道。当底砖上的温度梯度变小时,则气泡递送也会减少。2.一氧化碳气泡:当氧气进入到衬有石墨毡的锡槽时,一般都会被石墨完全吸收。当达到饱和点时,若温度降低,很自然就会释放出一氧化碳气泡。对底砖抽真空有助于减少这种缺陷。3.釉气泡:某些底砖会与玻璃液反应,在底砖的表面形成釉。这釉就起了一个气泡的核心作用。这种气泡一般都在热端的边部。,锡槽气泡其它原因气泡(323),平均直径13mm俗称牛眼泡,温度梯度传质气泡,锡槽气泡其它原因气泡(323),直径 313mm,一氧化碳气泡,下表面脏物(330),下表面脏物都是由于氧气进入锡槽而形成氧化亚锡或锡灰所

13、致。锡被氧污染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普遍的全面的。热端污染物所形成的缺陷被称之为热端锡灰(331)。锡槽中段污染物所形成的缺陷被称之为气泡斑点(332)。锡槽冷端污染物所形成的缺陷被称之为冷端斑点或灰渣(333)。锡被氧严重污染通常都会导致粘锡(334)。,下表面脏物(330),热端锡灰(331),泡状斑点(332),下表面脏物(330),冷端斑点/灰渣(333),粘锡(334),下表面脏物热端锡灰(331),外观特征:这种缺陷表现为直径0.01mm左右的非常小的圆形气泡或颗粒。通常这种缺陷出现时数量很多,很容易在边光下看到。但是,除非非常严重,否则在平面架上很难看到。产生原因:这种缺陷来自于

14、热端,是由于锡被氧污染的结果。这种缺陷常常跟投产状况或划玻璃等活动有关。纠正措施:确保锡槽的良好密封,特别是锡槽的前端。在出现严重污染的情况时,用高温和快速的拉引板带能最有效地清除污染。,下表面脏物热端锡灰(331),轻度污染,下表面脏物热端锡灰(331),严重污染,下表面脏物泡状斑点(332),外观特征:这种缺陷表现为细小的颗粒或非常小的开口泡,而且在厚度上的位置,有深有浅,取决于产生该缺陷处的玻璃温度。这种缺陷一般都可在平面架上看到,特别是有气泡存在时或很深时。产生原因:这种缺陷是由于锡被污染所致,通常都是被氧污染,偶尔也有被铁污染。除了最热和最冷端以外,整个锡槽都可能产生这种缺陷。最典型

15、的原因是在先锡槽加锡锭时。,下表面脏物泡状斑点(332),纠正措施:确保锡槽的良好密封。必要时,可以分析检查锡是否被污染。当被严重污染时,用高温和快速拉引玻璃带,能有效去除锡液中的污染物而使锡液清洁。,下表面脏物泡状斑点(332),一般性污染,特有的冒泡,一般性污染,冷而浅,特有的冒泡,下表面脏物泡状斑点(332),在原玻璃上见到的冒泡,下表面脏物冷端斑点或灰渣(333),外观特征:这种缺陷在边光下或把样品镀银后表现为在一条线或带上的斑点或斑痕,好像是玻璃表面被弄脏或沾上斑点那样。如果缺陷严重,则也有可能在平面架上看到。产生原因:这种缺陷是由于被氧污染的锡颗粒粘附在锡槽出口端的板带下表面。纠正

16、措施:确保出口端的温度不要太高。确保锡槽的良好密封,特别是出口端。在出口端挡帘高度的设定和提升辊下的密封是很关键的。在出现严重的这种缺陷时,高温和快速第拉引板带能有效地净化锡液。,下表面脏物冷端斑点或灰渣(333),严 重,下表面脏物冷端斑点或灰渣(333),较 轻,下表面脏物粘锡(334),外观特征:这种缺陷表现为粘附在板带下表面的点状、斑痕状、线状或人字状的锡或锡氧化物。大的这种缺陷可以在平面架或检查棚内看到。较小的这种缺陷,一般都是点状,在平面架能看到,而且在某些照明条件(钠灯或散射型白色灯)下,也能在检查棚内看到。产生原因:这种缺陷是由于锡被氧严重污染所致。,下表面脏物粘锡(334),

17、纠正措施:确保出口温度不要太高。确保锡槽的良好密封,特别是出口端。在出口端,挡帘的高度设定和提升辊下的密封是最关键的。这种缺陷是由于大量的氧化锡积聚在出口板带下的三角区内,并不断地粘附到板带下表面,故必须确保把氧化锡从这个区域里清除掉。在污染严重的情况下,用高温高速拉引板带能有效净化锡液。自动耙灰机能保持锡槽出口端没有锡灰。,下表面脏物粘锡(334),入射光,线状粘锡,透过玻璃看的图像,下表面脏物粘锡(334),点状粘锡,入射光,透过玻璃看,下表面脏物粘锡(334),原始玻璃样品,人字状,人字状,线状和人字状,出口区表面损伤连续划伤(341),外观特征:这种缺陷表现为单个或成组的拖拉而成的连续

18、划痕。这种缺陷很容易在平面架上看到,也经常能在检查棚内看到。产生原因:这种缺陷来自于玻璃带下表面刮到出口唇,或刮到耐火材料,或刮到出口唇上的碎玻璃。纠正措施:确保出口端的温度不要太高。确保出口唇上没有杂物和灰渣。确保出口板带温度是合适的,而且板带没有接触到出口唇。如果这些都正确而仍有划伤,则检查锡液深度,和检查板带出锡槽的提升曲线,按照实际需要作调整。,出口区表面损伤连续划伤(341),出口区表面损伤连续划伤(341),镀银后的样品,出口区表面损伤不连续划伤(342),外观特征:这种缺陷表现为单个或成组的、断断续续的下表面划伤。这种缺陷都有箭头般的形状,在平面架上很容易看到。产生原因:这种缺陷

19、来自于板带下表面被浮在出口提升区板带下的锡液上的外来杂物、硬的灰渣或碎玻璃划伤。由于锡液的浮力和这些杂物对板带下表面的压力的波动,故这种缺陷是不连续的。,出口区表面损伤不连续划伤(342),纠正措施:确保出口板带温度不要太高。确保提升区的板带下没有杂物和碎玻璃等。如果这些情况都正常,则检查锡液深度和提升辊高度等。按照需要作相应的调整。,出口区表面损伤不连续划伤(342),单个的轻划伤,出口区表面损伤不连续划伤(342),成组的重划伤,辊子造成的下表面缺陷(350),大部分辊子损伤都来自于钢辊。如果是石棉或石棉替代品的辊子,产生这种缺陷一般都是由于碎玻璃碾压所致,而且一般都不会持续很长时间。锡和

20、锡的氧化物一般不会粘在钢辊上,但很容易粘在辊子表面损坏的部位,或者粘在辊子上硫酸钠沉积的部位。辊子表面的损伤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原因造成,而硫酸钠的沉积是由于该处所用的SO2与玻璃中的氧化钠结合所致。,辊子造成的下表面缺陷(350),这类缺陷的特征会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它们大致可分成下列几种:(1)透明辊子印(351)。(2)锡印(352)。(3)灰渣斑点(353)。(4)带灰渣的压裂(354)。(5)透明的压裂(355)。,辊子造成的下表面缺陷(350),使用SO2通常能有效地减轻斑点下表面的损伤。但是,必须记住,过量的使用会造成硫酸钠在辊子上的沉积,而这又可以是造成较多的辊子损伤的

21、原因。皮尔金顿建议尽量少用SO2,若经常使用或连续使用,则只在#3提升辊和#1退火辊间使用SO2,决不要在渣箱内使用SO2。皮尔金顿也建议有规律地定时清除辊子上的SO2沉积物,那时沉积的SO2还比较新,容易清除。如果沉积很长时间后再要清除就会非常困难。这时,辊子上的硫酸钠沉积就会被锡和锡的氧化物或气体污染物浸透。,辊子造成的下表面缺陷(350),锡印,灰渣斑点,辊子造成的下表面缺陷(350),带灰渣的压裂,透明的裂痕,辊子造成的缺陷透明的辊印(351),外观特征:这种缺陷表现为下表面的非常小凹陷或坑。玻璃表面没有损伤,或者缺陷中没有任何杂质。这种缺陷通常都是无规则分布,但也有分布在一条直线上或

22、呈带状分布。由于这种损伤是由辊子所造成,故一般都以辊子的圆周长度为周期。这种缺陷只能在条纹仪照片上,或投影仪上才能看到。产生原因:这种缺陷来自于提升辊上小的沉积物。纠正措施:确保玻璃带的出口温度不过高,并确保板带压在提升辊上的压力均衡分布。定期清理辊子表面。,辊子造成的缺陷透明的辊印(351),条纹仪照片,轻度无规则分布,辊子造成的缺陷透明的辊印(351),条纹仪照片,轻度无规则成直线分布,辊子造成的缺陷透明的辊印(351),条纹仪照片,非常严重无规则和线状分布,辊子造成的缺陷锡印(352),外观特征:这种缺陷表现为小片微粒锡或微粒锡的斑痕,有时候可能有表面损伤。其出现周期等于辊子的圆周长度。

23、由于锡是由辊子传给玻璃的,因此在辊子旋转多次以后,这种锡印的强度常常会逐渐减轻。也曾有过好多次,这种“锡印”被鉴别为不锈钢,这时这种金属材料从辊子传给玻璃会持续很长时间。这种缺陷在平面架上可以看到。,辊子造成的缺陷锡印(352),产生原因:若产生缺陷的是锡,这锡一般都来自于辊子表面上受损伤的凹坑,而且凹坑里聚集了锡;若产生缺陷的是不锈钢,一般都是由于辊子上有凸出表面的损伤,这辊子上的不锈钢材料就会随着辊子的每一转而传送给板带。纠正措施:一般锡印不会持续很长时间,SO2有助于对付这种缺陷。但是,很可能需要探测是哪一个辊子有损伤,把它降下来,不使其接触玻璃,必要时更换该辊子。,辊子造成的缺陷锡印(

24、352),锡印斑点,锡印表面热损伤,辊子造成的缺陷锡印(352),锡印成线状,锡印成线状,表面热损伤,辊子造成的缺陷灰渣斑点(353),外观特征:这种缺陷表现为下表面受到损伤的小片面积,而且其出现周期为辊子的圆周长度。在受损伤的地方很少有灰渣或其它杂质。但是受损的状态根据板带温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这种缺陷在平面架和边光下都能见到。产生原因:这是由于辊子上的锡或锡的氧化物,或者其它杂质,一般都是由于辊子上的硫酸钠斑点。偶尔也曾发现是由于辊子表面损坏所致。纠正措施:通常用SO2能有助于减轻这种缺陷,这可能是由于SO2软化了辊子上的沉积物,或起了润滑作用。但是,也可能需要找出受损的辊子,或者清理该辊

25、子,或降低该辊子,使它与板带不接触。,辊子造成的缺陷灰渣斑点(353),温度很高,辊子表面稍有受损,辊子造成的缺陷灰渣斑点(353),温度高光洁度受损,辊子造成的缺陷灰渣斑点(353),温度较低表面严重受损刻划玻璃表面,辊子造成的缺陷带灰渣的压裂(354),外观特征:这种缺陷表现为下表面小面积的损伤,其周期等于辊子的圆周长度。缺陷中几乎没有任何灰渣和其它杂质。但玻璃的温度通常是温度较低导致表面压裂。这种缺陷可以在平面架上或边光下看到。产生原因:这种缺陷是由于辊子上的锡或锡的氧化物,或者其它杂质,但偶尔也可能是由于辊子表面的损伤所致。纠正措施:使用SO2有助于减轻这种缺陷,这可能是由于SO2软化

26、辊子上的沉积物,也可能是SO2起润滑作用。但是,可能有必要找出产生压裂的辊子,把它清理好,或把它降低,不使它接触到板带。,辊子造成的缺陷带灰渣的压裂(354),轻微的压裂轻微的损伤,辊子造成的缺陷带灰渣的压裂(354),中等程度的压裂严重的表面损伤,辊子造成的缺陷带灰渣的压裂(354),重的压裂严重的表面损坏,辊子造成的缺陷透明压裂(355),外观特征:这种缺陷表现为由几个小的压裂组成的小片压裂群。其周期与辊子圆周长相等。在缺陷中没有任何灰渣或其它杂质。这种缺陷能在平面架上或边光下看到。产生原因:这种缺陷是由于辊子上的锡和/或锡的氧化物,或者其它杂质所致,最常见的杂质就是硫酸钠的点。但是偶尔也可能是辊子表面的局部损伤所致。压裂表示板带温度较低。纠正措施:使用SO2有助于减轻这种缺陷,这可能是由于SO2软化辊子上的沉积物,也可能是SO2起润滑作用。但是,可能有必要找出产生压裂的辊子,把它清理好,或把它降低,不使它接触到板带。,辊子造成的缺陷透明压裂(355),辊子造成的缺陷透明压裂(355),希望本手册能给各位有所帮助,也希望后来者能不断予以发展和补充!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