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循环.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34214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PPT 页数:119 大小:6.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循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儿科循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儿科循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儿科循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儿科循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循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循环.ppt(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0个月婴儿,高热,咳嗽一周入院。查体:嗜睡,气促,面色苍白,鼻扇,三凹征阳性,前胸有猩红热样皮疹,两肺散在中小水泡音。化验:血WBC25109/L,中性粒细胞85%,淋巴细胞15%。X线检查:两肺点片状阴影,右下肺有致密阴影 考虑诊断最可能是 A.肺炎双球菌肺炎 B.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C.腺病毒肺炎 D.急性毛细支气管炎 E.支原体肺炎 患儿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首先考虑 A高热 B脓气胸 C酸中毒 D心肌炎 E肺炎加重,10个月婴儿,发热,咳嗽6天,呼吸30次/分,双肺可闻及少量易变的中、粗湿罗音,肺部叩诊正常。初诊为:A支气管炎 B支气管肺炎 C上呼吸道感染 D 毛细支气管炎 E支气管哮

2、喘 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中,哪项是错误的A首选青霉素 B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药物 C支原体肺炎选用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D复方新诺明可适用于任何年龄的小儿 E葡萄球菌肺炎抗生素治疗总疗程为6周,造成婴幼儿易患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是()。A血清中IgA缺乏 B分泌型IgA缺乏 C血清中IgG缺乏 D血清中IgM缺乏 E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支气管肺炎患儿宜采取的体位是()。A头侧平卧位 B去枕平卧位 C左侧卧位 D右侧卧位 E头高位或半卧位 患儿,2岁。因肺炎入院,经治疗后症状好转,又突然高热,呼吸困难,右肺叩诊浊音。该患儿可能并发了()。A急性心力衰竭 B呼吸衰竭 C中毒性脑病 D中毒性心肌炎 E脓胸,某肺炎患

3、儿在治疗期间出现严重腹胀,肠鸣音消失是由于A消化功能紊乱 B低钠血症 C中毒性肠麻痹D低钾血症 E中毒性脑病 患儿,9 个月支气管肺炎,晚上突然烦躁不安,喘憋加重。呼吸55 次/min,心率175 次/min,心音低钝,两肺细湿啰音增多,肝脏比前增大6cm,患儿可能发生了A急性心力衰竭 B脓胸 C脓气胸 D肺大泡E肺不张,患儿11 个月,以发热、咳嗽、气促来我院就诊,体检发现:T:395,P:145 次/分,R:54 次/分,口周发绀,两肺有细湿啰音,该患儿诊断为肺炎。1应对该患儿立即采取的护理措施是A调节病室的温、湿度 B取舒适的平卧位 C进行雾化吸入D进行物理降温 E翻身、拍背、吸痰2该患

4、儿入院时,对其家长的健康指导特别重要的是A介绍肺炎的病因 B指导合理喂养 C说明保持患儿安静的重要性 D示范帮助患儿翻身的操作 E讲解肺炎的预防3该患儿住院期间护士应重点观察患儿以下哪些A睡眠状况 B进食多少 C大小便次数 D咳嗽频率及轻重E脉搏、呼吸的改变,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主要内容,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先天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1,2,3,教学大纲,1掌握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2熟悉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血流动力学及其分型。3了解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了解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心脏胚胎发育心管的形成 心腔的形成:,房

5、间隔发育形成图,心隔的发育,胚胎2周,出现原始心脏 4周,具循环作用 8周,四腔心形成,心脏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在第2 8周。(先心的主要形成期),胎儿血液循环,2、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胎儿的营养和气体代谢是通过脐血管、胎盘进行交换的。,胎儿时期左右心脏都向全身供血;肺压缩状态,无呼吸,故只有体循环而无肺循环,2、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静脉导管、卵圆孔、动脉导管开放,是胎儿时期的特殊通道。,胎儿体内大多为混合血,肝脏血含氧量最丰富,脑、心、及上半身次之,腹腔脏器及下肢血含氧量最低。,脐带结扎;呼吸建立,肺循环压力下降 卵圆孔关闭:57月 动脉导管关闭:3月、1年,3、出生后血循环的改变,1)心脏

6、大小和位置:横位 斜位2)心率:较快3)血压:2岁后可采用的公式 收缩压=年龄2+80(mmHg)舒张压为其2/3。下肢比上肢高约20 mmHg。,三、生后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频率(次/分),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一、概述,先心病的学习,要始终把握一个“动”字。方位:上下、左右、前后 程度:大小(缺损)、高低(压力)、多少(血量),【病因和预防】,1)内在因素:遗传2)外来因素:宫内感染、射线、药物等3)预防:妊娠早期适量补充叶酸、预防风疹、流感等病毒性疾病以及避免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接触,根据心脏左右两侧及大血管有无分流和临床上有无青紫分为三类:1)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

7、):室缺、房缺、A导管未闭 2)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法四 3)无分流型(无青紫型):肺A狭窄、主A缩窄,【分类】,二、临床常见的几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根据缺损分类,部位:)室间隔肌部)膜周部)圆锥部(肺动脉下)大小:小型:0.5cm;中型:0.5-1.0cm;大型:1.0cm,【病理生理】,小型缺损:无明显症状。多于体检时发现杂音,为胸骨左缘34肋间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正常或稍增强。,【临床表现】,(1)症状:在新生儿期或婴儿期即可出现症状。1)乏力、气促:2)反复呼吸道感染:3)声音嘶哑:4)青紫:见于屏气、剧烈哭闹或病理情况时(右向左分流时)。,中大型缺损时:,(2)

8、体征1)体格发育迟缓:见于缺损大、分流量严重者。营养状况落后于同龄儿。)心脏检查 望诊: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弥散 触诊:抬举感,收缩期震颤 叩诊:心界增大 听诊:胸骨左缘第3、4肋间级 粗糙全收缩期杂音 亢进,中大型缺损时:,并发症,支气管肺炎肺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小:可以轻度左室大或肺充血 大:左房左室扩大,右室大 肺门舞蹈.心电图:左室大,肺动脉高压时可合并右室大.超声心动图:心腔大小,室缺部位、大小、血流.心导管检查:右心室血氧含量右心房 右心室、肺动脉压力升高,【治疗原则】,内科治疗:维护心脏功能,防治并发症外科治疗:选择最佳手术时期

9、中型缺损有症状者,宜于学龄前期行修补术。大型缺损在6个月以内发生内科难以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应予手术治疗;6个月至2岁婴儿肺动脉压力持续增高,也应及时手术根治。,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defect,ASD),【概述】,1.卵圆孔未闭2.第1(原发)孔未闭3.第2(继发)孔未闭,【病理生理】,【临床表现】,症状:1.体循环供血不足:活动后乏力、气短;当剧哭、患肺炎或心力衰竭时可出现暂时性青紫;生长发育落后等 2.肺循环充血:易患呼吸道感染、声嘶,心脏检查 体形瘦长 望诊: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弥散 触诊:抬举感 叩诊:心界增大 听诊:胸骨左缘第、3肋间级收缩期杂音;亢进,固定分裂

10、,体征,【辅助检查】,X线检查:右房、右室大 肺动脉段明显突出,肺门血管影增粗,可有“肺门舞蹈”心电图:电轴右偏,不完右 超声心动图:右房右室内径大 心导管检查:右房血氧含量超过上、下腔静脉平 均血氧含量,【治疗原则】,较小的房缺在1岁内有自然闭合的可能内科治疗:维护心脏功能,防治并发症外科治疗:选择最佳手术时期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类型,【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差异性紫绀:,动脉导管未闭病人,出现右向左分流时,由于肺动脉血经动脉导管入降主动脉,故出现下半身青紫,称差异性紫绀,体征,体格发育落后、消瘦;杵状指心脏检查望诊:心前

11、区隆起,心尖搏动弥散触诊:抬举感,震颤叩诊:心界增大听诊:胸骨左缘第肋间连续性杂音 亢进脉压增宽、毛细血管搏动、水冲脉,支气管肺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分流量大者早期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见并发症,【辅助检查】,X线检查:左室大、左房大 肺动脉段突出 肺门血管影增粗,可见肺门舞蹈 主动脉弓往往有所增大。心电图:左室大超声心动图,【治疗原则】,内科治疗:维护心脏功能,防治并发症外科治疗:手术结扎或切断导管即可治愈 宜于学龄前期施行介入治疗:可选择弹簧、蘑菇伞等关闭动脉导管,法洛四联症(TOF),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四个畸型组成,【病理生理】,【临床表现】,(1)紫绀:最主要

12、表现(2)蹲踞:本病典型表现。减少回心血量,增加体循环阻力,减轻右向左分流。缺氧症状暂时缓解,流向上部血流增加,缓解中枢神经系统缺氧。(3)杵状指趾:(4)脑缺氧发作:,体征,1.体格发育落后、消瘦、杵状指2.心脏检查望诊: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弥散触诊:抬举感,震颤叩诊:心界增大听诊:胸骨左缘第肋间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减弱或消失,并发症,脑血栓脑脓肿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肺血少,靴型心(见图),肺动脉段凹陷。心电图:右心大超声心动图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治疗原则】,外科手术内科治疗原则:对症处理,预防与处理并发症,使婴儿能持续存活并争取在较好的条件下进行手术。,肺动脉

13、狭窄pulmonary stenosis,【病理生理】,由于肺动脉瓣狭窄,右心室排出受阻,收缩期负荷加重,压力升高,导致右心室肥厚。当右心室失代偿时,右心房压力也升高,出现右心衰竭。如伴有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可产生右向左分流而出现青紫。,【临床表现】,早期或轻者可无症状。狭窄程度重:劳累后有乏力、心悸和气急。少数可发生浮钟、昏厥,甚至心力衰竭。,【辅助检查】,1.X线2.心电图 轻者正常。3.超声心动图 4.右心导管检查,【治疗要点】,轻度狭窄者不需治疗。手术解除狭窄,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护理评估】,评估,社会、心理因素,健康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症状、体征,【护理诊断】,1活动无耐力 与

14、氧的供需失调有关2有生长异常的危险 与心脏结构及功能异常有关3有感染的危险 与肺充血有关。4潜在并发症 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脑血栓5焦虑 与疾病的威胁及陌生的环境有关,【护理目标及护理评价】,1患儿的活动量能得到适当限制,基本生活所需得到满足。2患儿的体温、呼吸、心率住院期间维持在正常范围。3患儿住院期间不发生感染、心力衰竭。4患儿及家长能熟悉本病的有关知识,获得心理支持,较好的配合手术及诊断、治疗,【护理措施】,1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避免引起情绪激动和大哭大闹 2供给充足营养 保证营养需要,心功能不全时有水钠潴留者,应根据病情,采用无盐饮食或低盐饮食,注意增加液体的摄入量。3预防感染,

15、4注意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发生:(1)注意观察法洛四患儿的缺氧发作,一旦发生应将小儿置于膝胸卧位,给予吸氧,并与医生合作给予吗啡及普萘洛尔抢救治疗。(2)要注意供给充足液体,必要时可静脉输液。(3)观察有无心衰。,5心理护理 对患儿关心爱护、态度和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儿的紧张心理。对家长和患儿解释病情和检查、治疗经过,取得他们理解和配合。6健康教育 指导家长掌握先天性心脏病的日常护理,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合理用药,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定期复查,调整心功能到最好状态,使患儿能安全到达手术年龄,安度手术关。,第三节病毒性心肌炎,柯萨奇病毒B组最常见。发病机制不清楚。,【病因与发病机制】

16、,【临床表现】,1、前驱症状:主要有呼吸道及胃肠道的症状。2、轻型患儿 ECG可见早博或T波低平3、典型病例 症状:体征: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ECG:频发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或 以上房室传导阻滞。4、危重病例: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克 死亡,【实验室检查】,1、ECG:ST段偏移和T波低平、双向或倒 置重症可见Q-T间期延长。室早为最常见2、血清酶的测定:早期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均升高3、X-RAYS:4、病原学检查需结合血清抗体才有意义。,【治疗原则】,无特殊治疗。主要是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代谢及心功能,促进心肌修复。1、大剂量维生素C及能量合剂的应用 2、肾

17、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3、控制心力衰竭,【护理评估】,评估,社会、心理因素,健康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症状、体征,【护理诊断】,1、活动无耐力 与心肌受损、收缩无力有关2、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护理措施】,1、减轻心脏负荷 主要是休息。强调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心肌功能恢复。总休息时间36个月。2、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3、对症及用药护理:4、健康教育,感谢聆听,第四节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在充足的回心血量的前提下,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的需要。,概念:,【病因】,1、心源性 2、肺源性 3、肾源性4、其他,以1岁以

18、内发病率最高,其中以先心引起者最多见。,【临床表现】,婴幼儿心衰临床特点:呼吸速、浅,频率50-100次/分;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烦躁多汗,哭声低 弱,肺部可闻及干罗音或哮鸣音。心脏增大,心率可达150-200次/分,多能听到 奔马律,肝脏增大达肋下3CM以上。浮肿首先见于颜面、眼睑等部位。,左心功能不全(肺瘀血)的表现: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极度困难、发绀、皮肤湿冷、极度烦躁等。右心功能不全(体循环)的表现:如肝肿大、颈静脉怒张、肝颈反流试验阳性、水肿、尿量减少心排出量不足的表现:心动过速、心脏扩大、奔马律、脉细弱、肤色苍白、湿冷。,年长儿心衰的症状与成人相似,表现为:,心衰临床诊断指

19、标:,安静时心率增快,婴儿180次/分,幼儿160次/分,不能用发热或缺氧解释。呼吸困难,青紫突然加重,安静时呼吸达每分钟60次以上。肝大达肋下3CM以上,或在密切观察下,短时间内较前增大。心音明显低钝或出现奔马律。,突然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不能和原有疾病解释。尿少、下肢浮肿除外营养不良、肾炎、维生素B1缺乏等原因所致。以上前4项为主要指标,尚可结合其他几项以及下列1-2项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实验室检查】,1、X线检查:心影扩大,搏动减弱,肺纹理增多,肺门或肺门附近阴影增加,肺部瘀血。2、超声心动图检查 心室和心房腔扩大;心脏收缩时间新时期延长、射血分数减低。3、心电图 不能表

20、明有无心衰,但有助于病因诊断及洋地黄的应用。,【治疗原则】,主要是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增强心功能,去除过量潴留的钠和水分,以及降低氧的消耗和纠正代谢紊乱。,【护理评估】,评估,社会、心理因素,健康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症状、体征,【护理评估】,1、健康史2、症状、体征 心功能的评价:3、社会、心理因素4、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四级级:仅有心脏病体征,无症状,活动不受限,心功能代偿;级:活动量较大时出现症状,活动轻度受累;级:活动稍多即出现症状,活动明显受限;级:安静休息时即有症状,完全失去劳动能力。,【护理诊断】,1、心排出量减少 与心肌收缩力降低有关。2、体液过多 与心排血量下降,静脉回流受阻

21、,体内水钠潴留有关。3、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循环瘀血、肺水肿有关。4、潜在并发症 肺水肿、药物副作用、洋地黄中毒、低钾血症5、焦虑 与疾病的危险程度及环境改变有关。,【护理措施】,1.减轻心脏负担(1)休息:(2)控制水钠摄入量:(3)利尿药的应用:2吸氧 呼吸困难、发绀、低氧血症者给予吸氧。急性肺水肿的患儿吸化瓶内放人2030乙醇,间歇吸入,每次1020分钟。3病情观察,4药物治疗的护理1)应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护理(1)用药前了解病人测量患儿脉搏(2)用药后观察药物毒性反应(3)钙剂与洋地黄制剂有协同作用,应 避免同时使用。2)血管扩张药的护理3)利尿药的护理,谢谢大家!,问题,1、胎儿血液循环

22、的特点是什么?出生后发生了哪些变化2、先心分哪几类,依据是什么?3、各种先心的临床表现4、如何护理此类患儿?,病例分析:,3岁患儿,自幼反复呼吸道感染,剧烈活动后伴气促,紫绀不明显,胸骨左缘2肋间闻及36级粗糙连续性机器样杂音,第4肋间闻及46级全收缩期杂音,可扪及震颤,心尖区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P2亢进,可闻及股动脉枪击音,血压120533kPa(9040mmHg),胸片左房、左室、右室增大,肺动脉段膨隆。应诊断为A房间隔缺损 B动脉导管未闭 C室间隔缺损D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E法洛四联症,5岁患儿,发现心脏杂音4年,平时易感冒,活动后嘴唇发绀,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3

23、6级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周围广泛传导,P2亢进,可扪及震颤,心电图示双室肥厚,最可能的诊断是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 E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4岁男孩,无发绀,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26级收缩期喷射音,P2亢进呈固定分裂,胸骨左缘下可闻及舒张期杂音,未扪及震颤,心电图示PR间期延长。诊断考虑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 E生理性杂音,8个月婴儿,出生后反复呼吸道感染,2天前发热、咳嗽、气促、烦躁不安,呼吸60次分,脉搏182次分,嘴唇发绀,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36级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P2亢进,双肺可闻固定细湿罗音,肝脏右肋下3cm。诊断考虑A室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合并支气管肺炎C室间隔缺损、急性重症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D室间隔缺损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E房间隔缺损合并支气管肺炎,7个月男孩,体格检查发现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36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胸部X线示左室、左房大,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A肺动脉狭窄 B动脉导管未闭C房间隔缺损 D室间隔缺损E法洛四联症,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