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458696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计划.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与考核方案一、目的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二、目标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纳入常规管理、首要管理。要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设施规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三、成立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小组。医院设立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小组由院长负责,副院长、医疗组、护理部、医技、药剂科室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修改全院的医疗护理、医技、药剂质量管理

2、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制定适合我院的医疗工作制度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对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病案的质量实行全面管理。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对医疗缺陷、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负责制定、修改医技质量管理奖惩办法落实奖惩制度。四、健全规章制度1、强调执行以“医疗核心制度”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2、重点对以下关键性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负责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工作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病历质量控制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临

3、床用血管理制度会诊制度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准入审批制度医患沟通制度。3、医技科室要建立标本签收、查对、质量随访、报告双签字及疑难典型病例理讨论制度。逐步建立影像、病理、药剂与临床联合讨论制度。4、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传染病管理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五、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1、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按照医师法规定的范围执业。2、新进人员岗前教育必须进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医疗质量管理等内容的学习。3、不定期举行全员质量管理教育并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内容。4、对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的

4、人员进行个别强化教育。5、医疗质控小组应定期组织人员学习卫生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医院有关规定。6、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各类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强化培训达到人人参与人人合格。要把“三基”、“三严”的作用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的始终。医护人员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和常用急诊急救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六、建立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监测体系。1、分级管理及考核1、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医疗、护理、医技、药品、病案、医院感染管理等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2、职能部门定期下科室进行质量检查重点检查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上级医师查房指导能

5、力住院医师“三基”能力和“三严”作风。3、副院长应组织职能部门和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节假日前检查突击性检查及夜查房督促检查质量管理工作。4、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要定期和不定期组织科室交叉检查、考核。5、医疗质控小组应每月对医疗质量工作进行自查、总结、上报。2、职能部门及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质控小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措施及评价方法。要建立健全各种医疗质量记录及登记。对各种质量指标做好登记、收集、统计定期分析评价。3、建立质量管理效果评价及双向反馈机制。1、医疗质控小组每周自查自评认真分析讨论确定应改进的事项及重点制定改进措施并每月有医疗质控办上报业务工作月报表和科室当月的质控工作总结。2、

6、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向临床医技等科室下发医疗质量管理评价表进行交叉评价经职能部门汇总分析在临床、医技等科室会议上通报。3、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应定期召开全体会议评价质量管理措施及效果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交流质量管理经验讨论、制定整改计划及措施。七、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奖励基金。制订医疗质量管理奖惩办法奖优罚劣。医疗质量的检查考核的结果与科室、个人的效益工资、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劳动聘用等挂钩,与干部选拔及任用结合实行医疗质量单项否决。第二篇:4131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与考核方案1800字_县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与考核方案一、目的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

7、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二、目标: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纳入常规管理、首要管理。要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设施规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三、成立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小组。医院设立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小组,由院长负责,副院长、医疗组、护理部、医技、药剂科室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修改全院的医疗护理、医技、药剂质量管理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制定适合我院的医疗工作制度,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对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病案的质量

8、实行全面管理。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对医疗缺陷、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负责制定、修改医技质量管理奖惩办法,落实奖惩制度。四、健全规章制度:1、强调执行以“医疗核心制度”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2、重点对以下关键性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负责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工作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病历质量控制;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会诊制度;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准入审批制度;医患沟通制

9、度。3、医技科室要建立标本签收、查对、质量随访、报告双签字及疑难典型病例(理)讨论制度。逐步建立影像、病理、药剂与临床联合讨论制度。4、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传染病管理,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五、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1、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按照医师法规定的范围执业。2、新进人员岗前教育,必须进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医疗质量管理等内容的学习。3、不定期举行全员质量管理教育,并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内容。4、对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个别强化教育。5、医疗质控小组应定期组织

10、人员学习卫生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医院有关规定。6、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各类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强化培训,达到人人参与,人人合格。要把“三基”、“三严”的作用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的始终。医护人员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和常用急诊急救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六、建立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监测体系。1、分级管理及考核:(1)、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医疗、护理、医技、药品、病案、医院感染管理等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2)、职能部门定期下科室进行质量检查,重点检查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上级医师查房指导能力,住院医师“三基”能力和

11、“三严”作风。(3)、副院长应组织职能部门和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节假日前检查,突击性检查及夜查房,督促检查质量管理工作。(4)、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要定期和不定期组织科室交叉检查、考核。(5)医疗质控小组应每月对医疗质量工作进行自查、总结、上报。2、职能部门及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质控小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措施及评价方法。要建立健全各种医疗质量记录及登记。对各种质量指标做好登记、收集、统计,定期分析评价。3、建立质量管理效果评价及双向反馈机制。(1)、医疗质控小组每周自查自评,认真分析讨论,确定应改进的事项及重点,制定改进措施,并每月有医疗质控办上报业务工作月报表和科室当月的质控工作总结。(2)、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向临床医技等科室下发医疗质量管理评价表,进行交叉评价,经职能部门汇总分析,在临床、医技等科室会议上通报。(3)、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应定期召开全体会议,评价质量管理措施及效果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交流质量管理经验,讨论、制定整改计划及措施。七、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奖励基金。制订医疗质量管理奖惩办法,奖优罚劣。医疗质量的检查考核的结果与科室、个人的效益工资、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劳动聘用等挂钩,与干部选拔及任用结合,实行医疗质量单项否决。 第5页 共 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