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总结.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464479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国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培总结.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培总结国*培训总结扶沟县柴岗乡许岗小学 王杏华转眼间,历时三个月左右的网络国*就要结束了,是到了我们好好总结的时候了。 还记得刚开始国*的时候,第一次登上网络平台时,我感到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开始我的国*第一步。随即,我想到了向辅导老师请教,向以前国*过的老师请教,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渐渐地我从陌生到变成了国*的“常客”。为了既不耽误工作,又能及时的上网从国*中汲取营养,我坚持每天都上网看看。先说说日志吧。我为别人写出的文章喝彩,同时也为自己写出的文章得到大家的评语而由衷地兴奋,看着那不断增多的评语,我心里总能次次荡起喜悦的波浪。开始国*时,由于我不知道我怎么会被分到美术班而感到困惑,我

2、写了我的第一它虽然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无。 国*总结 1800字 转眼即逝,三年的培训时光就此打结。国*班的教师相聚于XX年x月那个飘雪的早晨,又将在XX年x月满载而归。此时的我还是那样的感受:在各位专家面前,真的为自己的才疏学浅而感到汗颜;在各位来自不同学校的优秀教师面前,更为的自己的平庸而感到无言。成为教育家的令我望尘莫及,优秀教师的称呼便是激励我不懈前进的动力。三年,共三十天的培训,让我收获满满的。1、 饱读诗书让读书成为生活的常态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朱X曾作诗:“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我国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楷模许*有一段发人

3、深省的感悟:他说“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可以没有知识,一个人可以不进大学校门,但不可以不学习,只要发奋学习就能成就事业,只要发奋学习就一定能够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高*也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饱读诗书气质华。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读书是引领我们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使你心智开阔,头脑聪慧,思想灵动,眼界宽广,从而领悟人类心灵的广袤与深邃,理解世界的多彩与神奇,明了世事的无常与诡异。读书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智慧,增强人的能力,丰富人的情感,磨练人的意志,丰富人的阅历。而教师作为一个发展的专业人员,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起专业发展

4、的内涵也是多层次的,而读书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李*为我们指出的:读教育报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读人文书籍,扩展自己的人文视野;读有关学生的书,走进学生的心灵;更为我们指出了成长的捷径。2、 呵护童心让爱心成为工作中的永恒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或许这光辉并不在于它的社会地位,也不再与它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吧,而在于它担当着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试问当一个听残儿童跑进办公室泛着红脸蛋吃力地说到:“老师,糟糕,我的秘密被泄露了!”(原来他的秘密是一“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爱心。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我们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师爱”应该是一种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

5、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表现为教师对学生所持有的一种亲近感、期望感和为学生而献身的热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因此,教师与学生建立好良好的师生感情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而重要的方法。爱心是学生上进心的原动力而爱心教育是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教育。因此,教师作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领路人,更要有慈母般的爱心,宽容但不姑息,要用真诚之手帮助他们,要用自然且完美的精神,引导他们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3、 更新观念让创新点燃工作的激情中国的教师教育还不能适应培养创新

6、型人才的要求。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缺乏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素质的质量标准。在人才培养内容上,仍存在着对学科外的知识较少涉猎,对应用性课程重视不够,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等现象。在人才培养手段上,多数教师仍以传统的灌输和讲解为主要教学方式,鼓励和推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协作学习不够。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自我,成为一名创新型教师。这就要求教师们具有强烈求知欲和灵活机智才能,有着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事物的探索、对未知的好奇;有着针对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情境的特点,有的放矢地提出新见解的才能;思想解放并勇于创新。让我们从国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用创新的火苗点燃工作的激情,建立合作、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创新意识;激发求知心里,培养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21世纪对人才必素质的需要。 第2页 共 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