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71221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5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程与教学论.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 建 师 大 文 学 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一讲 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简介 我国已进行过七次课程改革。这第八次课程改革又称为新课程改革。2001年7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稿)和各学科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我国正式召开了解放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课程改革运动。,第二节 语文学科性质一 语文课程名称的由来 1912年,民国政府规定小学设“国语”、中学设“国文”;1949年起,才正式使用“语文”的名称。按照叶圣陶先生的建议,不再用“国语”“国文”两个名称,小学和中学一律称为“语文”。这个语文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合

2、起来称为“语文”。,二 语文课程性质之争的原因 不同课程观的分歧之一,是对“语文”的含义持不同的理解。争论的各方大抵都认同“语”即“语言”,争议主要在“文”的理解,形成了以下几种观点: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三 语文课程标准的“性质观”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思维和想象的工具。语文是从事学习的基础工具。2、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言语作品更是记录和传承文化的主要载体。,3、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是融合了人文性的工具,人文性负载在语文工具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辩证统一的,语文课程的实质

3、是实现人的完整性。学习语文不能离开它所负载的文化,离开了就要成为空洞无物的东西。只有带着智慧和美感,语文才能进入人们的心灵;只有负载着人文性,语文这个工具才能发挥作用。,四、语文课程标准的地位1、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在中学课程结构中,语文课程是最基础的课程,语文是学习其他各门课程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工具。语文学好了,具备了语文素养,就等于打好了基础,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2、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第二讲语文新课改实验教材,第一节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介绍一、新课标语文初中实验教材与传统教材的区别,发生的变化阅读教学目标、内容从相对单一走向

4、多维,从相对虚拟走向真实情境。语文科新课程标准和新课标语文实验教材发生的变化,主要也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过去比有了很大不同。,二、旧教材关于阅读教学目标、内容的设定 课改前的通用教材是以知识点为先导,以学科知识为序、为体系组织起全部阅读课文的。这样的知识体系为中心,知识点为先导的教材,就带来了阅读教学的目标、内容与真实阅读的很大的矛盾。第一,日常真实情境的阅读,很少有人先入为主地以某个理性的知识点作为其出发点的。第二,这样的知识点目标及其相应的教学内容,往往与读者的真实体验不一致。,三、实验教材对阅读教学目标、内容的处置。第一,不设文前知识点 人教实验版与过去旧版教材比,取消了各篇阅读课文前

5、设立的“训练重点”第二,文后练习更突出、更关注、更贴近读者的阅读体验。以社戏为例,人教版实验本共四题练习,第一题就明确提出:课文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对这个结尾应该怎样理解?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第三,不设文前提示或文前提示更贴近读者体验、感受。人们日常的真实阅读是很少带着某种提示进入的;先入为主,先见之明,都是对原汁原味的破坏,对自主体验的干预,对独特体验的不尊重。教育教学可以也应当有引导,但这提示最好放在原汁原味阅读之后。仍以社戏为例:,第二节 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材,一、高中语文课程的设置 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

6、择性,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语文课程标准构建了一个新的课程结构体系和实施机制。它主要由必修和选修两大块组成。它要求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得到发展。,二、必修教材的特点1、新教材的编排方式。一是建立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条线索并行的教材编写体系。二是阅读部分不再以文体为中心编排,而是结合能力培养目标和课文本身的实际组织单元。三是编写了与教科书相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供学生在课外阅读。2、新教材中古代文学作品约占41%。新课文与老课文的比例,大约各占50%。,三、选修课的历史沿革四、选修课程的设置及教

7、学目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中国小说欣赏 外国小说欣赏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语言文字应用 先秦诸子选读,第三讲 中学语文教师,第一节 人格素养 语文教师首先要学会的是对学生言语表现个性的了解、尊重,和对言语生命之作的赞美。不论是对学生的课堂发言还是在对他们作品所作的评价,都应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言语潜能和才华,给他们以充分的言语自信,使他们的言语生命之花都能绽放出缤纷绚丽的色彩。语文教师不应是言语生命的屠夫,而应是言语文化精神的传递者,新的言语生命的接生者和守望者。这就是语文教师的人文情怀和人格魅力。,第二节 专业素养 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不是一般地了解有关

8、知识,而是有其特殊的目的指向,这就是提高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素养语言学、言语学和阅读学素养 能读会写,语文教师应是一个热爱阅读和写作的人。,第三节 教学素养“教学能力”结构的“四要素”教师教学能力有一些普遍的要求,这些要求也是与时代并进的。一个善“导”的老师,重要的是对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体认,懂得如何为学生的言语学习“立本”。”,第四节 科研素养 1、作为语文教育学者,其基本素质,除了具有汉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外,还应具有语文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修养和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2、语文教师,应成为一个批判型、反思型的语文教育学者。要善于对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普遍的教育教学现象进行批判性反思。,第四

9、讲 阅读教学,第一节 真实阅读的基本规律一、优秀读物的最基本的阅读状态是审美自失(一)审美自失(二)我国学者关于“审美自失”的论述(三)国内外学者运用“审美自失”于阅读教学 中的典例 莫提默 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 叶圣陶:文章例话,二、优秀读物的理性阅读的基本指向是:“人人心中 有,个个笔下无”之秘妙,(一)“审美自失”的理性指向(二)指向秘妙在阅读教学中必须着重注意的两点:1、“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是审美魅力之要害 2、“理性”同样非常重要 三、真实阅读中的焦点意识和附属意识(一)新知识理论观(二)新知识理论观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第二节 教学操作之一:文本解读,指向秘妙,一、“美”的积

10、累(一)大量阅读、熟读,乃至背诵优秀读物(二)读、背名篇的具体做法二、“美”在此处(一)古代如何进行“美”在此处的阅读教学(二)现代语文教育如何进行“美在此处”的阅读教学,三、“美”的发现,(一)“美”的发现的教学案例、过秦论教学案例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古文观止:“四句只一意,而必叠写之者,盖极言秦有虎狼之心,非一辞而足也。”古文释义也点评道:“此四句(四句所指同上)总是一句,然不如此却衬不起。”,、岳阳楼记教学案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什么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古文观止第一步是对岳阳楼大观:“只用

11、虚笔轻轻提过”;第二步是笔锋一转,具叙出登楼者的为己悲喜的的览物之情;第三步,览物之情也只是铺垫、陪衬、蓄势,目的在“翻出后文忧、乐一段正论”,天衣无缝,卒章见志,水到渠成。,(二)解读分析文本,发现秘妙的重要性 孙绍振:任何一个文学理论家,必须有两种功夫,第一是对理论文本的理解力,第二是对文学文本的悟性,而这后一点,即对文学奥秘的洞察却更为重要。金元浦:文本分析不是用来作理论学习的例证,世界上没有一个作家的作品是用来给人们作例证的,展示文本分析的范例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分析一个个活生生的文本本身。,(三)培养文本分析能力和阅读能力、把培养学生文本分析能力和阅读能力列入 教学目标、各种阅

12、读能力与分析能力的关系 读懂为主,理解是必要的。但理解无法取代文本分析。(四)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在“美的发现”“美在此处”中,不仅存在人文性的部分,甚至可能第一吸引力就是人文主义的闪光点。,第三节 教学操作之二:掌握必要的阅读知识与方法,一、成为“美”的发现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安排不破坏真实阅读的知识、理论学习体系(一)各实验教材的处理情况 1、在教师教学用书(即教参)中明确设定、安排知识体系教学内容。2、课文之后附设知识、理论体系 3、在各单元前的“短语”中,提出知识体系的教学要求,(二)阅读的知识、理论的具体教学内容,1、首先是文学类 2、论述类(高中课标用语)3、应用文(高中

13、课标称为实用类文字)4、文言文 5、表达方式 6、修辞,三、学习、运用有关的阅读方法,(一)熟悉、掌握一些读书方法(二)学习运用一些指导鉴赏的理论方法 1、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一切文学作品都应该是审美的,都应该是“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结果 2、社会历史批评和伦理批评 一是要考察作品再现了什么社会生活,体现出怎样的认识价值和历史意义,二是极注意将此与作家的生活经历及有关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分析.,3、审美批评 以读者产生的美感程度的强弱和久暂来品评作品的高下得失,具有赏析评价的性质,理论界又称为印象主义批评。4、文体学批评 建立在语言学的基础上,注重清楚和精确。其切入点有多个层面。如:语音、语汇、

14、句法,长句、短句、省略句的不同效果等等。,5、结构主义文学批评 研究故事是如何编排的;研究故事是从什么视角观察和叙述的。“人们把文学看作无规则的信息的时间够长了,现在有必要把它当作是无信息的规则来看了。”也就是探求支配和制约作品的深层结构 6、文化学批评 从民族文化形态入手分析作品,尤其是揭示作品中的地域文化特征。,7、心理批评 运用精神分析学等各种现代心理学对作品进行分析。如:无意识的作用、文学的补偿功能、阅读时的分享等。8、新批评的细读法 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结构要素作尽可能详尽的分析和解释,并把握它们之间的有机统一。,(三)了解并学习运用其他一些文本分析方法,1、“改稿比较还原”法 孙绍

15、振根据鲁迅先生等前人的研究以及自身多年的实践,提出的文本分析、解读的方法。包括:感知还原 逻辑还原 价值还原 可用于非文学作品。任何文章都包含作者的主观选择、主观判断,把作者排除掉的客观信息还原出来,就可看出作者所突出、强调的重点,发现作者的主观倾向及其用笔的奥秘。,2、“整体部分整体”法 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的特性和功能不等于其组成要素在孤立状态时的功能和属性的简单相加。格式塔心理学揭示人们的心理是趋于完形,趋于把握整体。,第四节 教学操作之三:文学作品“多元有界”解读的教学运作,一、“唯一标准答案”的表现形式和弊害二、“多元有界”的理论依据。(一)西方文论的有关论述

16、英伽登提出了著名的“填充(具体化)”理论;存在主义文论、结构主义后期文论、解释学、接受理论等,都不断关注、重视、强调读者的再创造。,(二)我国古今文论的有关论述 童庆炳:阅读接受,一方面是异变的、不确定的、无限的,存在着审美的差异性;另一方面是有阈限的、有范围的,存在着社会共通性。李泽厚:强调审美中的理解的非确定性与多义性;另一方面不能绝对化,指出它仍有一定的限定,非确定性中又有某种确定的趋向。,三、“多元有界”的教学实践运作(一)“多元有界”的教学实践运作的案例 秦皇岛私立渤海中学 孙云江 林黛玉进贾府(二)“多元有界”的教学实践运作的具体做法1、“多元”的认定 2、“越界”的认定 3、“创

17、新”的认定,第五讲 写作教学,第一节 写作实践指导之一:读写结合“知识理论例文”指导法 一、读写结合(模仿创造多读会读)(一)古今学者关于读写结合、模仿多读的论述(二)对读写结合规律的理性认识 1、直观性原则的体现 2、迁移原理的体现 3、表现了自主体验学习观和真实情境学习观 4、用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予以解释和指导 5、用图式理论和同化、顺应理论予以解释和指导,(三)读写结合的教学操作,第一个层面是对通常做法的总结性介绍、一般性介绍常见于各种语文教学论的教材、专著中。1、重视范文的作用2、着重介绍六仿训练 3、介绍了仿写以及扩写等各种更广泛意义的读 写结合活动、由模仿到创造的练笔。,第二个层

18、面是对名篇佳作、优秀读物中可供学生习作学习借鉴的个性特色的较深入的探讨。,1、范文、范式、范型、范例,二、“知识理论例文”指导法,(一)知识理论为先导,指导写作实践的情况及作用(二)写作知识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三)“知识理论例文”指导法在中学课本中的呈现 1、新课改后成为独立的体系 2、体系明显,时代感强,课标精神突出,精粹新颖独特 3、具体文字表述精要、好谨、活脱、贴近学生心灵 4、用了大量的例文作为理解、运用写作知识理论的例子,第二节 写作实践指导之二:先放后收多作多改文前指导,一、先放后收(一)古今中外的学者、作家有关先放后收的论述、看法(二)先放后收中的“先放”、先成篇所涉及的四个道理

19、(三)修改的重要,修改的重点,修改的方法(四)“腹构”的必要、提纲的重要及其在中学写作中的操作,二、多作多改,(一)古今学者关于多作多改的论述(二)多作多改的道理在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只有靠反复历练才能养成 三、文前正确指导(一)有选择有针对有重点地是彻有关的写作教学原则与方法。(二)全程里新式题立意诗篇布局语言表达的指导。(三)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第三节 作文批改与作文讲评,一、作文批改(一)作文批改的原则 1、总的原则是:多就少改。“若改小儿文字,纵做得未是,亦须留少许,不得尽改。若尽改,则沮挫其才思,不敢道也。直待做得七八分是了,方可尽改作十分。若只随他立意而改,亦是一法。”,2、相关的

20、两条原则(1)多表扬少批评。与多就少改有交叉。多就少改中有多表扬少批评之意,但又还包含别的许多教学原理。多表扬少批评也有多就少改管不到的内涵。这本是教育上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原则。也就是赏识原则、激励机制。(2)因材施教。这本也是教育学上的根本性教育原则,在此强调,就是写作是非常个性化的精神劳动,也是波动性较大的作业,又加上上述“多就少改”“多表扬少批评”的要求,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情而异,写出批改意见。,(二)作文批改的方式 1、旁批。写在作文顶端,也称眉批。写在旁端,所以称旁批。也称腰批。旁批可为局部问题,如例1;可为关系全局的问题,例2。例1:打水片儿真好玩。一个小 选择打水

21、片儿来表现乡村生活,以小的瓦片,用力擦水面一扔,点带面,既是概说,又比较具体。就会象军舰一样,贴着水面(A、比喻不贴切。B、把“象军舰一飞过去。样”改为“象水鸟一样”。C、比喻不 贴切,不如改为“象水鸟一样)例2:我奋力一扔,瓦片在水 与文章开头呼应,更好表现了乡村生活的乐面上跳了七下。我赢了。例1 的A为只批不改,B为只改不批,C为又批又改。,2、总批。也叫总评。俗称批语、评语。总批(总评),写在全文后面的批语(评语)。对全文总的优缺点或某一重要问题进行评说。,(三)作文批改的方法(1)精批细改。这是传统批改作文的好做法。(2)重点批改。(3)粗批略改。只有总体印象上的简略的批语或改动。或是

22、简明的总批,或是某处的简略旁批。(4)只阅不改,只作已阅的记号。(5)面批面改。许多文字较难表述的,口头可说清。还可边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边适时作出指点。三大批改原则也能较好体现。这是最好也最花时间的方法。,(四)作文批改的符号,二、作文讲评(一)作文讲评的要求1、要有充分准备。要想到所讲内容都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心理上总是比较关注的。2、针对性要强,不能泛泛而谈。3、要有普遍性。4、要突出重点,不可能一次面面俱到。5、要讲知识理论。,(二)作文讲评的方式1、综合讲评。这是较常用的。全面地有重点地分析作文的优、缺点情况。并且要有统计数据、有案例、有点面情况。2、专文讲评。也可称为典型讲评。专门就

23、一篇或若干篇习作,进行集中分析。3、专题讲评。就系撮要式的批改只谈一、二个重要问题那样,讲评也只集中在某些问题点。,第六讲 口语交际教学,第一节 口语交际的五大技能一、强烈的现场交流感二、形成共同主题或话题三、缩短心理距离四、即兴应对法五、语言技巧,第二节 口语交际的三种准备和八项教学的情境一、口语交际的三种准备(一)从现代书面语为主的书面稿准备起步(二)养成记正规场合、公众场合发言,写发言提纲的好习惯。(三)完全腹稿式的准备(四)以上三种发言准备的训练,中学生中可以对应情况指导练习,二、口语交际教学的八种情境活动(一)活动安排的基本的情况 讲故事、口头报道、口头评论、电话访谈、演讲、讨论、辨

24、论、访谈等八项情境活动,(二)情境活动的内容重点以人教版高中为例第二册的“演讲”为例,第七讲 综合性学习,第一节综合性、研究性学习概述一、体现了“课程综合化”趋势二、体现了促进学生形成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三、综合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异同第二节综合性学习的内涵与教学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一)作为课程目标领域(二)作为课程的具体形态(三)作为教材的内容构成,二、综合性学习的指导(一)教学设计的取向(二)教学策略的取向三、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第三节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教学一、研究性学习益处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

25、特点(一)探究性(二)实践性(三)开放性三、语文研究性学习实施原则(一)自主兴趣原则(二)分工协同原则(三)沟通互动原则(四)有序控制原则三、研究性学习的设计和指导,第八讲 语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案,第一节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过程二、教学方法三、教学过程、方法的变革 四、真实、多维的目标和内容的组织,第二节教案(教学方案)一、教学的格式、写法(一)课题(所教课文的题目)。(二)教学目的(即前述教学目标的若干方面在本篇课文教学中的具体化。应采取写实的手法。如社戏篇,拟写上:1.感受作品中表现的美好的情趣,领悟作品所肯定的真挚纯朴的人性,体会作者所向往的和谐亲善的人际关系;2.了解文中

26、的白描手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难点可分开亦可同一,与教学目的可以一致,也可不一致)。(四)教学方法(拟用规范表述,写上名称,如“讲读法”即可,不必展开说明)。(五)教学时数(按所教课文所安排的课时数写)。(六)预习内容和要求。,分案指每一课时的教案,它的项目有:标上第X课时。(一)教学要点(指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主要内容。应具体实写。可扼要表述,也可详尽些,作为“备忘”。如只一课时,此项可以省略,也可采用“备忘”式保留此项)。(二)教学过程和内容(或称“教学步骤”。按实际教学顺序列出各项教学步骤。各步骤中包括具体的教学内容和选用的教学方法。具体的步骤大体有:1.检查预习或复习提问。2

27、.导入新课,导入语应精心拟制,能较好起到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的作用。3.讲读课文,或称讲读新课,此部分应按实际环节实写详列,如介绍时代背景、朗读全文、齐读第段、讨论问题、讲解或分析部分或人物;如有讨论或提问,除列出所提问题外,还应写上执教者所考虑的答案。4.小结。5.课堂练习。6.布置作业。以上环节可有所变通)。(三)板书设计(如两课时有统一的板书设计可列于第二课时之后)。此外,使用了教具、多媒体等其他手段,教学设想或估计等,也可写入案中。,二、教案文例课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教学目的:1、了解全文气势雄浑的特点,学习本文叙事简洁、语言洗炼、详略得当、夹叙夹议的写法。2、了解新闻

28、的文体特征及结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1、气势雄浑特点;2、新闻的结构特点(非难点)教学方法:讲读法、提问法教学时数:两课时预习:熟读全文,感受它的气势,查询生字词。,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检查预习作业 2、提问法导入 3、介绍新闻的有关知识(定义;四个特点;结构五部分;消息六要素)4、解题(气势)5、背景介绍 6、课文讲读(电头、导语、气势)7、小结 8、布置作业(按:此为备忘式要点。)(具体教案略),第九讲 模拟课堂实践,第一节 模拟讲课一、语文课堂导入(一)课堂导入的要素1、针对性一是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建立在充分考虑了与所授教材内容的有机内在联系 的基础上。二是指导入要针对学生的年龄

29、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爱好兴趣的差异程度。,2、简洁性 用最简洁的话语、花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本本或生本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而又高效地集中到新的内容上来。3、新颖性 人对已认知的东西不感兴趣,只有陌生的东西才会引起其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导入所用的材料与课文的类比点越少、越精,便越能留下思考的空间,三、常见的几种导入类型1、温故导入“温故”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温故导入,顾名思义,就是借助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而自然地过渡到所学的新知识的导入方法。这种方法注重知识衔接,一举多得,很有实用价值,在日常教学中也很常用。如守财奴,2、实验导入 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似乎决定了语

30、文课与实验绝缘。然而,这不是绝对的。一些有趣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科学的探索精神。如:死海不死 此外还有背景导入、悬念导入、故事导入、直观导入、审题导入等等。,四、导入的误区1、平面呆板 总是用固定、单一的方法行事,这就使学生感到枯燥、呆板,激发不起学习的兴趣 2、喧宾夺主 抓小放大,忽略了主要的内容而专于细节的完整,比如作者的生卒年、作品的出处、文章写作的时间等等 3、结论先行 课堂教学的魅力在于课堂永远充满了未知的因素,课堂教学的提问 完整的提问应该包含的三个环节:问疑诱导和评价一、提问的要求 1、问题明确一是要使问题的表述清晰;二是问题在设计上本身必须符合逻辑,范围过大过小都不可行

31、,2、张驰有度 教师在提问时对问题表述前后的节奏应该要有控制,并不只是简单地把问题抛出来就算完事了,在进行提问时有时要有必要的提示,而后才进入问题。3、点面结合 一是面向全体;二是区别对待。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如个性特点、学习程度、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等的不同,4、深浅适中 学记:“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只敲小锤,轻轻点拨;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就要敲大锤,重重提醒;对学习优异的学生,提问要偏难一点;对学习差的学生,提问要容易一点。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二、提问的类型1、一目了然 一目了然就是针对某种现象或者某项内容直接发问。比如:“这句话

32、中哪个动词用得好?”“这个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这一系列的描写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2、旁敲侧击 旁敲侧击采用的则是声东击西的迂回战术。教师为了让学生对某个问题有深刻的印象,故意采取绕弯子的方法,问在此而意在彼。如愚公移山:“这个七八岁的小孩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放心吗?”(“他没有爸爸了。”)“你们怎么知道的?”(“书上有孀妻,还有遗男,说明他妈妈是个寡妇。”)“恩,同学们看书很认真。”,3、高屋建瓴 从课文的总的方面、整体性的内容上提出的较为宏观的问题。一方面能够很好地体现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也能考察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表达能力。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

33、文,设定的一个问题是:“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评价马克思一生伟大贡献的?”,4、细致入微 着眼于课文的局部或细部的设计。其好处在于使学生养成推敲文字的习惯,学会品味语言,斟酌字词,其实就是朱光潜先生说的“咬文嚼字”。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其中的“似乎”表示不能完全肯定,“确凿”则是完全肯定的语气,这不是有矛盾吗?,5、层层剥笋 问题太大,或太难,不宜把问题直接抛出,可以将该问题分解,从浅入深,逐步推进,直至推导出核心问题。如故乡:鲁迅先生所指的“路”,是简单的指地上的“路”吗?(当然不是。这“路”还包含人生之路,社会之路。)那么“路”和“希望”之间

34、有何联系呢?(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希望也是靠人奋斗得来的。)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希望本是没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6、偷梁换柱 故意将其中的语句进行修改或调整,使学生自觉将之与原句进行比较。如背影:本已说定不送我,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但他(终于)讲好(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挑拣(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7、无中生有 看似没有文字的地方,运用得当也会有很出采的环节。如皇帝的新装:“皇帝游行结束后,回到皇宫他第一件事可能会做什么?”又如雪地贺卡的结尾:“我”先前郑重其事地替雪人回了一张贺卡,后来却不回了,

35、假设几天以后,李小屹又给“雪人”写了一张的贺卡,如果你是李小屹,你会写些什么呢?,第二节 模拟说课一、什么叫说课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 教学设计。通俗的讲就是要说清:教什么、为什么教这些,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二、说课的基本特点 没有真实的学生在场,听众是教师同行。以口头语言为主要表达手段。有必要且条件许可时,可用板书或课件辅助,以提高“说”的效果。时长一般为15分钟20分钟。按目的和功能的不同,说课有多种类型。但无论何种类型,其基本要求是相同的。这里谈论的说课,以考察说课人专业水平为目的。,三、说课

36、的内容(一)、说教材 主要是说说教材简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时安排、教具准备等,这些可以简单地说,目的是让听的人了解你要说的课的内容。(1)对教材的认识。包括:所教课题(课文)的名称,出处(课本的名称、版别)及其在教材中的具体位置,教学年段。课文类型,主要内容,与前后课文的关联,学习价值与教学作用。(2)对教材的处理。包括: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为什么?教学重点和难点分别是什么?为什么?安排多少课时?说明“为什么”,一般是从课标要求、单元要点、教材特点、教学对象的认知特征,以及教学理论等方面寻找依据。下同。,(二)说学情 分析、评估特定教学对象群体的已有知能基础、学习方法及特点,加强教学的针

37、对性。作用:可显示说课人了解教学对象的程度。(三)说教法 就是说说你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准备采用哪种教学方法。这应该是总体上的思路。(四)说过程 阐说按时间推进的教学活动序列(课堂教学如何发起,怎样推进,怎样收束)。,四、说课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1、语文的说课通常以课题为单位,另有要求或规定时,可只说某一课时的教学设计。2、备课是说课的基础,根据教学设计构想,认真撰写说课稿,并熟悉其内容。临场时,应带上课本和说课稿。,3、说课的技术性要求:(1)说课应当有起始语(向听众问好,自我介绍,点明课题)和结束语(对教学效果的预期,请听众批评指正)。(2)根据时间条件,决定“说”的繁简程度;主次分明,条

38、理清楚,要言不烦。应脱稿,但不能“背稿”。既不能把说课变成试教或压缩式上课,也不要把说课变成宣读教案或简述讲课要点。(3)依据口语交流的特点把握语速。注意各部分之间的衔接与交代,以利听者获得清晰完整的印象。(4)“什么”和“为什么”的说明应有机融合。说明“为什么”应有一定的理论性。,4、说课过程中,尽量展示先进和现代的教育思想。5、一个完整的说课要包括评说课或者答辩,因此要做好问题准备,评价者往往以此来定位说课者的教学素质、教育修养。6、在有时间限定的情况下,不必追求面面俱到,但重点部分一定要说透。通过上面的说明,不难看出说课的不同于其它教学活动的典型特点,这些典型特点也恰好体现了说课这种教学研究活动的优越之处。7、注意说课中的语言运用,8、关于说课的课件:说课所用的课件,是辅助“口说”的,不同于上课的课件。9、关于说课稿:五、说课的范例【举例】采薇说课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