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六级语文下册复习建议及测试题(全册) .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08761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六级语文下册复习建议及测试题(全册)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六级语文下册复习建议及测试题(全册)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六级语文下册复习建议及测试题(全册)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六级语文下册复习建议及测试题(全册)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六级语文下册复习建议及测试题(全册)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六级语文下册复习建议及测试题(全册)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六级语文下册复习建议及测试题(全册) .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建议及测试题第一单元复习方案一、词句复习的重点和教学建议。(一)词语复习的重点和教学建议。1、重点分析。本册教材的特点是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词语盘点,分为“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不仅要求会读会理解还要求会写,而“读读记记”中的词语要求是理解会读会记。因此,根据这些词语的构成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本单元词语复习的重点:(1)把握重点。因此本单元词语复习的重点应放在“读读写写”上,理解并会写、会用每一个词语,其中会用包括了“读读记记”中的词语。(2)梳理词语中的语言现象,适当练习,试写几个。本单元中出现了AA式,如匆匆,ABB式,如头涔涔,AA

2、BB式,如伶伶俐俐,AABC式,如勃勃生机。(3)对本单元出现的多音字、音近字、形近字进行归类,进行分类复习指导。(4)对本单元的一些重点词语进行相关的填空、造句练习,引导学会会用这些词语。2、教学建议。根据以上原则,我觉得本单元词语的教学建议是“分类指导,适当训练。”参考练习:一、选择正确的读音打“”。薄弱(b bo) 养尊处(ch ch)优弓缴(zhu jio)空(kng kng)地 屏(bng bng)住气 附和(h h) 拧(nng nng)脾气差(ch ch)异二、同音字归类。(fng)每( ) ( )补 姓( )(jn)( )美 ( )工 ( )峭( )马(ju)( )口( )心(

3、 )择 络绎不( )(cng) 米( ) ( )桑( )老 船( )三、形近字组词。掩( ) 裸( ) 徘( ) 挪( )淹( ) 稞( ) 排( ) 那( )凝( ) 芒( ) 令( ) 利( )疑( ) 茫( ) 伶( ) 俐( )四、填上合适的词。( )的双眼( )的世界( )的树( )的树苗 ( )的回去 ( )的痕迹( )的心 ( )的基业五、选词填空激烈 剧烈 强烈 猛烈(1)当那摞碗又( )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那碗稳住了。(2)( )的战斗打响了。(3)轮船遇到( )的风暴,船身( )地摇晃。即使也 如果就(1)( )你不同意,我们( )要按计划行事。(2)

4、( )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 )枯萎了。六、把下面句子中划“”的部分改为成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1)雷锋叔叔为了别人,为了集体而放弃个人利益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 )(2)做作业的时候,我们要一心一意,集中精神研究题目,这样才能做准确。( )(3)我国的万里长城在全世界都出了名。 ( )(4)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 )(二)句子复习的重点和教学建议。以教材为凭借,重点把握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要的语言修辞现象,并指导学生学会进行仿写,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1.匆匆一文中句子分析与教学建议。(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

5、开的时候。本句要让学生了解句子的修辞手法,即排比的写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相类似的仿写。(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本句是一个比喻句,重点让学生了解本体与喻体,及句子的感情色彩,教学建议可设计成填空。(3)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了解本句的修辞手法,并理解句子的含义,并可让学生进行仿写。(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理解本句的写法,并体会含义,进行仿写。2.桃花心木一文中重点句子的分析与教学建议。课文中重

6、点句子如何把握,其实教材已经在文中对我们进行了点明,本课后面第二题中的两个句子就是本文的重点句,对于这两个重点句,一是要读熟,二是要理解含义。(1)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种树人不再来了,是因为挑花心木已经适应了环境,学会了自己寻找水源,深深扎根土。(2)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人和树木一样,也应学会独立自主的生活,只有不依靠别人,经得起生活中的任何考验,才会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成为适应社会的人。3.熟读并能默写日积月累名言,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填空或默写。参考练习:一、照样子写句子。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7、;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仿写: 二、理解句子并填空。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是个( )句,把( )比喻成( ),把( )比喻成( ),表现出( )。三、填空。1、人非生而知之者, ?2、一鼓作气, , 。3、 ,天下物无全美。4、 ,观千剑而后识器。二、阅读复习的重点和教学建议。(一)、课内阅读复习的重点与教学建议。1、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1)匆匆的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

8、人、学者、民主战士。这篇文章很注意修辞,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的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2)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课文借生活平凡小事给树苗浇水,喻深刻的育人道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更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更能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正如俗话说得那样:“不经风雨,难成大树。”人和树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中的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练,最后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栋梁之材。2、重点语段的掌握与教学建议。(1)文言文两则中的学弈、两小儿辩日。两篇课文都要求背诵,因此要让学

9、生都能全文背诵,并能掌握课文中注释词语的意思,并能借助注释说说课文的意思。能够掌握课文后面习题3中三个句子的意思。为是其智弗若与(y)?曰:非然也。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孰为汝多知乎?(2)匆匆一文课文要求背诵,因此要求学生进行全文背诵,并要求背诵或进行填空练习。参考练习:一、填空。1、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他是现代著名作家,( )家。代表作有 、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 )的感慨和对( )的无奈。2、桃花心木的作者是( ),他的代表作有: 、 、 等。3、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 ),会( )出一颗( )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 )转化为巨大的( ),( )生长

10、。4、在( )的日子里,在( )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 )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 )了,如( ),被初阳( );我留着些什么( )呢?二、联系课文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1、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3、孰为汝多知乎? (二)、课外阅读(结合语文教材综合复习)课外阅读的复习我觉得一定要与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相结合。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就是要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课外阅读是一道综合性很

11、强的题型,在考虑单元阅读训练点的同时,还要考虑对其他知识点的训练。因此,课外阅读训练的重点:1、就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2、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教学可借助教材综合复习进行相关的练习,教师可以适当针对单元阅读点增加一些题目。3、养花一课的练习指导。第一题是理解字词的意思。重点是对针对字词。第二题主要是找出写“如此循环”的一个句子。第二题的关键是理解词语,并在此基础上找出相对应的句子。第三题是找出作者从养花中体会到的乐趣有哪些?用课文中的具体事例说一说。这道题考察的重点就是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上。参考练习: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做时间的主

12、人“时间”是人们生活中最熟悉的一个词。一天等于24小事,1440分钟,86400秒。流行的一句名言是“时间就是生命。”怎样做时间的主人,而不浪费生命呢?这是一个既有趣又发人深省的问题。我的父亲是一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他一生就是勤奋的一生。他常常教育我们子女要“今日事,今日毕”。在他的【严厉、严格、严密】教育下,从孩提时代起,我就养成了今天能完成的事决不拖到明天的习惯。这种习惯使我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任务。童年时代,我最崇拜大发明家爱迪生。我读了很多他的故事,后来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斤斤计较时间,努力挤出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是爱迪生成功的诀窍。从小学时代起到如今,我总是不断的给自己规定进

13、取目标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指标。粗略地计算一下,我自订的计划已经达到2000个了。记得小学五年级的一个假期里,我对数学1000个难题【依依不舍、了如指掌、爱不释手】,就决心在三周内完成全部难题的演算。到最后三天,还有200题没解完。于是我关起门来加倍努力,睡眠时间减少到最低的限度,终于按计划完成了运算。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现在觉得,一个人如果不能不断给自己规定进取目标,身上没有一点压力,往往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大好年华也会白白流逝。人们常说好习惯是童年养成的,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我工作和学习时,全神贯注高度集中精力的好习惯就是从小养成的。曾记得小学时,一次我正在解数学

14、题,邻居家发生了一起未成灾的火警,当时人声喧闹,而我丝毫没有察觉,直到被父亲拖出室外才知道。过去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但将来的事还来得及弥补。愿我们珍爱今天,从今天开始,争做时间的主人,把一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去。1、划去文中【 】不恰当的词语。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全神贯注: 今日事,今日毕: 3、“我”之所以能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是因为: 4、“悟出道理”是什么意思,作者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有体会和理解? 三、作文与口语交际的重点与教学建议。本单元习作训练与口语交际紧密相连,口语交际的话题是“难忘的第一次”,而本次习作则安排了三个安排,其中之一就

15、是难忘的“第一次”,另外两个是一是选择你有所感触的事物写一写,二是看漫画,写感想。本次复习课,我觉得本单元作文复习的重点应放在难忘的“第一次”上,习作的重点是“第一次”经历了哪些过程?可以按什么顺序把“第一次”的经历写清楚?运用什么表达方法写出自己获得的启示?“第一次”重在写出学生的真情实感,写出学生的童真、童趣、童心。而作为作文复习课,在教学时可以结合第一单元学生习作进行适当点评,拿出几入篇较好的佳作,写“难忘的第一次”在叙述经过不具体,事例不吸引的习作,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的修改提高。总之,综上所述,第一单元总的复习原则就是把握重点,查漏补缺,照顾两头,带动中间,做到既要保本,又要有确实地提高

16、。人教课标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单元复习方案主题:中华民风民俗目标:1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2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课文分布: 精读课文北京的春节 三篇略读课文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主要注意问题: 1拓展课程资源,搜集民俗风情的材料以扩展知识面。 2加强教学内容整合。 3对于课文中涉及宗教、建筑艺术、戏剧艺术等知识,在语文课上不宜做过多过深的探究,应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上。复习时间分配:共四课时:词句复

17、习一课时;阅读复习两课时;作文复习一课时。第一课时词句复习的重点和教学建议重点放在精读课文北京的春节一、对词语的掌握 要求掌握的词语,会读会写1北京的春节中的四字词语:色味双美、零七八碎、万象更新、男女老少、灯火通宵、日夜不绝、万不得已、截然不同、张灯结彩、各形各色。2.本单元其他要求掌握的词语(词语盘点的“读读写写”)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翡翠、杂拌、榛子、栗子、爆竹、风筝、预备、彩排、鞭炮、截然、寺院、彩绘、逛庙会、麦芽糖、走马灯、零七八碎、万象更新、张灯结彩配合练习:1. 多音字:(进行正确读音的选择)万象更(gng gng)新 间(jin jin)断 铺(p p)户 天气转(z

18、hun zhun)暖 分(fn fn)外热闹2.下列三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正月(zhng ) 摇曳(y) B 妩媚(f) 馕(nng)坑C 引吭高歌(hng) 江水吞噬(sh)3.下面三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祟山峻岭 截然不同 野马脱缰 B 青面獠牙 随心所浴 载歌载舞C 和睦相处 豁达乐观 勤俭持家 4根据下列词语的构词特点,仿写词语。张灯结彩 、 零七八碎 、 各形各色 、 走马灯、逛庙会 、 5请给下列的词语排序,并说说为什么。小年 春节 正月初一 除夕 元宵 腊月6.根据下面句子的表述写出四字词语。一听说有戏看,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 )东

19、一块,西一块,非常杂乱。( )该得到的都得到了,再也没有其它的奢望( )二、句子理解及练习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农业展览会”是指 。作者用了 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这一民俗特点。写句子:不是而是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 。透过 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 。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请你联

20、系上下文,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 、 、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这句话在文中起 的作用。残灯是指 ;末庙:是指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我从 等词中体会到的。第二、三课时阅读复习的重点和教学建议建议:复习时要发掘教学价值的“点”*课内阅读一、民风民俗: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北京的春节:节日习俗的丰富多彩,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带着面具,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没结束)。各具特色的民居:感受客家土楼、傣家竹楼鲜明的建筑特点及体现出的民族特点(圆形团结和睦,公正公平;一家盖房全村帮忙聪明,团结)和田的维吾尔:维吾尔族人能歌善舞,勤劳质朴,

21、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及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 对民风民俗中的宗教,活佛,高僧,巫女等不需作深究,对藏戏开山鼻祖的精神不需作过深挖掘,重点感受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二、重点复习北京的春节1借助表格,感知主要内容,理清脉络:时 间风俗习惯详略安排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略课文是按 顺序写的,像这样有详有略地介绍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好处是 。2请你用两个成语来形容你对北京春节总的印象 、 3课文描述春节风俗的画面,你觉得哪一个最有趣?为什么? 4测试对本组课文内容的掌握,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唐代诗人王安石写的元日中的诗句。( )(2)客家民居的特点是“多起竹

22、楼,傍水而居”。( )(3)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开山鼻祖。( )(4)北京的春节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介绍了节日的风俗。( )(5)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6)和国的维吾尔人有爱美的天性,而且能歌善舞。( )5.*课外阅读结合语文教材综合复习可以选择中华第一龙作为主题阅读,了解龙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龙在中华文化的地位,理解中华民族对龙的情感。中华第一龙练习题1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濮阳、粗犷、蜥蜴、游弋、房椽、举世瞩目砌成、鹰爪、抒发、发掘、连绵、惊涛骇浪2抄写文中带“龙”字的成语,再写出几个你积累的带“龙”字的成语。 3“中华第一

23、龙”指的是哪一条龙?它有什么特点? 4什么是“图腾”?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把龙作为图腾? 5、你从龙这一艺术形象中体会到了什么?我们的祖先还把哪些动物也作为图腾? 也可对比阅读其他材料,春节各地的习俗 1品读梁实秋的过年,斯妤的除夕,老舍的北京的春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梁实秋过年:体会他的并不特殊喜欢;体会他的其实挺喜欢;了解明贬实褒的写法。斯妤除夕:老舍抓大场面,斯妤则写一个家庭,一个家庭都如此热闹,整个村子就更热闹了。这是抓局部,反映整体的写法。2.读写结合:(三选一)(1)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

24、家灯火通霄,不许间段,鞭炮声日夜不决。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夜。学学这段话的写法,仿写一段话。(2)老舍在文中说,孩子们准备过年主要有三件“大事”: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读着读着,你是否想起自己过年的事呢?你过年时有哪些“大事”呢?请你也学着老舍的写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吧!(3)春节贴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自己积累的两幅对联。_第四课时作文与口语交际的重点与教学建议口语交际: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习作:民俗民风民俗作品集。在合作学习中交际,在探究过程中练写:回顾课文,激发探究兴趣。畅所

25、欲言,感受民风民俗: 交流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等所了解的民俗:(节日习俗:元宵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等;民族舞蹈、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 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回答提问,随时补充。 评选最佳发言人:条理清楚,有详有略。 以议促写,欣赏民俗作品集或已写的相关文章:推荐自己的作品讨论修改提升 4.拓展再写题目: 节趣事要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我国传统节日,都有各自独特的风情,请选择其中一个节日,把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并能体现出这个节日独特的习俗。写后再评再改。回顾拓展的重点与教学建议回顾拓展是一个单元的总结提升,是对语言的积累和巩固,是对

26、文章的写法总结,并对语文实践进行拓展。教师应关注整组教材的整体性,将回顾拓展的内容随机调整和课文有效结合,这样的提升才是最有效的。一般是前有启动课(了解本但愿得学习内容与目标),后有总结汇报课(内容、写法方面学到了什么),加上中间的课文学习,如同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完整而有效。具体做法:1 汇报学习成果(针对交流平台)2 “日积月累”的两首诗人人过关。(会背、会默、理解诗句)3 描写我国传统佳节的诗句还有 等。人教课标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复习方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材共设计了六个专题,分别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第三组课文的专题是深深

27、的怀念,共有4篇课文,分别追忆了受人敬仰的李大钊十六年前的回忆、郝副营长灯光、张思德为人民服务和周恩来一夜的工作。其中十六年前的回忆和为人民服务是精读课文,其他两篇是略读课文。可以看出本组课文的内容都是围绕革命志土共同的理想与信念,所以我认为在复习时可以偿试单元整组复习。本组单元安排的口语交际与习作也是紧扣单元专题“我的理想”,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后受到情感上的熏陶,然后将革命先驱的理想与自己的理想相结合,形成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内容。根据本组内容的特点,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我对本组内容的理解与复习设想:一、字词复习重点和复习建议。二、句子复习重点和复习建议。三、阅读复习重点和复习建议。四、口语交际与

28、习作复习的重点和复习建议(一和二计一课时,三为两课时,四为一课时)一、字词复习重点和教学建议 本组课文新学的字词较多,其中有些是多音字,有些字学生容易写成别字,也有些词学生理解上较难,还有一些意思相近的词,学生在区别使用上有一定的困难。根据这些情况,我将本组课文的字词复习从积累、理解、应用三个层面来谈谈对本组课文字词的复习设想。由于是字词复习,不需要过多的讲解,所以我主要以练习题的形式出示题目,让学生来做,既是检查,也是巩固。按字音、字形、词义及词的用法,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练习。积累1、能读会写理解下列词语书籍、含糊、尖锐、抽屉、僻静、恐怖、粗暴、制服、宪兵、魔鬼、肥胖、苦刑、残暴、匪徒、拘留、

29、窝头、剥削、兴旺、解救、哀思、乱蓬蓬、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2、多音字组词(掌握多音字读音,积累不同读音的词语)削 难 重 为 强 铺3、形近字组词(掌握难写字字形)魔魔鬼 哀哀思 刑刑法 摩摩擦 衰衰弱 形形状 僻偏僻 削剥削 屉抽屉辟开辟 销销售 屈屈服理解4、写出近反义词(巩固词意理解)近义词:恐怖恐惧僻静安静 含糊模糊 粗暴残暴 兴旺兴盛 反义词:恐怖安宁僻静热闹 含糊清楚 粗暴温和 兴旺衰败应用5、选词填空(区别近义词的运用)严肃 严峻 严重 严格 严密(1)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的态度。(2)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忧虑。(3)刘少奇十分( )地申诉了

30、工人罢工的理由。(4)张工程师对亚运会比赛场馆的工程质量( )把关。(5)王刚想,经过这样( )地部署,下面这一场硬仗会打好。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选用其中的一组造句。(1)(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2)(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3)( )你认为自己的看法正确,( )应该坚持到底。(4)王鹏( )接受了大家的批评,( )改正了错误。 7、在第一项“读读写写”词语中选择几个让学生写一段话。二、句子复习的重点和复习建议本组的四篇课文中,值得推敲的句子有很多。既有其他单元里有的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也有本组课文所特有的一些句子。所以我想可

31、以把这些重要的句子整理出来,完成三个层次的任务。主要是基本任务、特殊任务。基本任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首先谈一下句子复习中应完成的基本任务,所谓基本任务,即是本组课文里应完成的任务,在其它组课文里也应该完成。那么本组课文在句子方面应完成的基本任务主要是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去回顾课文,找找这样的句子并读读体会其中蕴含着的意思。如:1、“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

32、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2、“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面对亲人的哭喊,李大钊只是“瞅了瞅”,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地,他用“

33、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3、“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句话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课后的“资料袋”来理解。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9月5日,他带领战士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即将挖成的炭窑突然塌方,他为救战友而牺牲。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4、“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

34、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段话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再抓住这段话中的关联词语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当然像这样的句子在两篇精读课文里还有很多,复习的时候可让学生整理罗列出来。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些话含着的意思。补充练习: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写人文章

35、,因此通过对词句的品悟来感受人物的品质。1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顺序,默读三部分课文,找出描写父亲语言、行动、表情的语句,然后读一读、想一想:你眼前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命者?a 被捕前:“局势越来越严重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这段话中哪个词引起了你的特别关注?(从“坚决、不能轻易、哪能离开”这些词语中能看出父亲很倔强,为了革命,明知处境危险,也坚决不离开。)“那年春天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父亲为什么而忙碌? 填空:被捕前的父亲是一位( )的革命者。b 被捕时: 读议句子,填空:被捕时的父亲是一位( )的革命者。“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对他们的没有道理可讲的。”C 法庭上:重点品析“父亲瞅了瞅我们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一段: 从“安定”、“沉着”两个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父亲为什么“安定”、“沉着”?(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填空:法庭上的父亲是一位( )的革命者。2、读句子并讲讲句子意思(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