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语四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08927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语四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语四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语四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语四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语四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语四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语四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四年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研究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1、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请大家回顾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请看大屏幕,谁能把这些词语填到这段话里说一说?屏幕出示:帝国主义列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灯红酒绿、耀武扬威、得意扬扬、衣衫褴褛、疑惑不

2、解、铿锵有力、中华不振、风和日丽、热闹非凡1910年,东北是( )争夺的焦点。伯父的一句话“中华不振”让12岁的周恩来感到( )。在一个( )的星期天,他来到了( )、( )的外国租界地,看到有人在那里吵嚷。原来是一个洋人把一个中国妇女的亲人轧死了,那些( )的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 )的外国肇事者,反而把( )的中国妇女训斥了一通。发生在租界里的这一幕让周恩来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 “ ” )的含义。于是周恩来在心里立下了( )的远大志向。当校长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时,他( )的话语博得了校长的喝彩。2、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深入研究少年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去

3、深切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二、读16自然段。1、谁愿意读一读课文的16自然段?(相机指导感情朗读:读出伯父的劝诫、谙于世道、痛心,读出周恩来的疑惑不解、好奇、忧国忧民、对时事的关注。)2、读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周恩来怎样?(扣住“始终、经常”)3、学生自由练读。(此环节可酌情取舍)4、师生分角色读。三、读7、8自然段。1、周恩来一来到东北,伯父就告诉他“中华不振啊!” 这让12岁的周恩来很是疑惑不解。然而发生在租界里的一件事却让周恩来真正明白了“中华不振”的含义,现在就让我们到外国的租借地去看看。请默读7、8自然段,把能表现“中华不振”词句划下来。2、交流。(学生读出语句,谈体

4、会,教师指导想象、有感情地朗读)(1)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读了这句话,你看到租界里什么样?你在哪里能看到“灯红酒绿”?酒吧、歌舞厅。这里的人都在干什么?吃喝玩乐、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在这里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的都是什么人?洋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行走的却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我们都是黑头发、黄皮肤、鼻子不大也不小的中国人。表演“耀武扬威”,中国的巡警借洋人的势力耍威风,对谁耍威风?对中国人。中华不振啊!)(2)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

5、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看到“衣衫褴褛”这个词,你会想起什么人?乞丐。妇女怎样哭诉?可能她的什么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而此时的洋人又怎样?洋人会说些什么?衣衫褴褛的中国妇女坐在地上哭诉,而那个轧死了人的大个子洋人却得意洋洋地站在一旁看热闹,这都是什么世道啊!中华不振啊!)(3)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洋人在中国的地盘上轧死了中国人,本来应当怎样?偿命、坐牢、赔款。但中国巡警有没有惩处洋人?没有。不但没有,反而把妇女训斥了一通。巡警会怎样训斥妇女?巡警为什么不惩处洋

6、人?不敢?为什么不敢?敌强我弱。为什么敢训斥妇女?妇女弱。中华不振啊!)(4)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愤恨。想揍谁?洋人和巡警。敢不敢揍?不敢,敢怒不敢言。为什么? 中华不振啊!) 3、课件出示当时的背景,有感情地读7、8自然段。四、读917自然段。1、发生在租界里的这一幕让周恩来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同时也深深刺痛了少年周恩来的心。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那么在那次修身课上,周恩来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志向的呢?请读917自然段。(若本课时时间不够,即到此为止,下节课接着读)2、当魏校长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时,其他同学怎么回答,周恩来怎么回答?有什么不同?(相机指导感情读)3、听了周恩来的回答,魏校长有什么表现?(相机指导感情读)4、从租界回来以后,周恩来在沉思什么呢?请你推想一下写下来。 5、分角色感情读917自然段。五、你“为什么而读书”?【板书设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华不振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