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级上册《可 能 性》课堂实录与评析.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08989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级上册《可 能 性》课堂实录与评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标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级上册《可 能 性》课堂实录与评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标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级上册《可 能 性》课堂实录与评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标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级上册《可 能 性》课堂实录与评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标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级上册《可 能 性》课堂实录与评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级上册《可 能 性》课堂实录与评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级上册《可 能 性》课堂实录与评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可 能 性课堂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上册104105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2、在观察、猜测、验证、交流的过程中,提高探究和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在主动参与丰富的数学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描述生活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教学准备:课件、乒乓球(黄、白两色),布袋,玻璃缸,练习纸。教学实录: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师:前不久,我们刚刚度过了愉快的十一假期,

2、假期里张老师到上海去旅游了,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世博会的吉祥物呢(出示),瞧,这是什么?(海宝)喜欢吗?生:喜欢!师: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猜海宝的小游戏,好不好?张老师把海宝藏在一只手里,(师把海宝悄悄放在一只手内)请你猜一猜海宝会在老师的哪只手里呢?生1:会在老师的左手里。生2:在老师的右手里。师:小朋友的猜测都不一样,现在请小朋友看一看。(展开两只手)海宝在老师的哪只手里?生:右手!师:请猜对的小朋友举手!(学生举手)师:这么多小朋友猜对啦!那我们再来玩一次,这回请你猜猜海宝会在张老师的哪只手里?生1:在老师的右手里。生2:在老师的左手里。师:小朋友们的猜测还是不一样,我们再来看一看!(把两只手

3、展开)猜对的小朋友请举手!这回猜对的更多了。问: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咱们再玩一次,海宝可能藏在哪只手里呢?生1:海宝可能在老师的左手里。生2:海宝可能在老师的右手里。师:海宝可能藏在左手里,也可能藏在右手里,藏在哪只手里这件事是不确定的。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许多事情发生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可能会这样,也可能会那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可能性的知识。(板书课题:可能性)评析: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这节课一开始,教师由学生喜爱的“猜海宝”游戏导入,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不仅使学生对“可能性”有了初步感知,而且能领

4、悟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产生了探索的需求,情绪高昂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二、合作探究、猜测验证1第一次摸球活动,体会事件发生的确定性(1)一定师:刚才我们做了一个猜海宝的游戏,下面我们再来玩一个有趣的摸球游戏。老师这儿有一个漂亮的袋子(出示),我叫它1号袋,里面放了许多的球。如果你们从1号袋里任意摸一个,张老师不用看就能说出它是什么颜色的,你们信不信?生:不信!师:谁不信,来试试!(指名摸)注意,摸到球以后握紧了不要让张老师看到。其他同学来当裁判,如果老师猜对了,就来点掌声鼓励一下,好不好?(生1摸)师:我猜是个黄球!(对摸球的学生),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摸球的学生举起球来给大家看,学

5、生感到很好奇,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师:(师摇晃袋子)谁还想来摸?(生2摸)师:我猜还是个黄球!(生2举起球给大家看,学生感到更好奇,又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师:(再摇晃袋子)谁再来摸?(生3摸)师:这回呀,还是黄球!(学生有所感悟,纷纷小声说:袋子里都是黄球)师:为什么张老师每次都能猜对呀?生1:因为里面装的全都是黄球。师问其他学生:这是他的猜测,大家觉得呢?生:也是这样。师:大家都猜袋子里全都是黄球,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师把球全部倒进玻璃缸里)师:原来1号袋里装的全都是黄球!怪不得张老师每次都能猜对呀!(师往回装球)刚才都是你们在摸球,如果这回张老师也从1号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你

6、能猜出是什么颜色的球吗?生齐:会是黄色的球。师:你能确定吗?一定是黄球吗?生2:我能确定!一定是黄球!师小结:因为一号袋里装的全部都是黄球,所以我们任意摸一个,摸出的一定是黄球。(板书:一定)(2)不可能师:如果张老师想从一号袋里摸出个白球来,可能吗?生:不可能。师:可能摸出绿球吗?为什么?生:不可能。因为里面全部是黄球,没有其它颜色的球,所以我们摸不出来其它颜色的球。师:所以我们不可能摸出其它颜色的球,你是这个意思吗?生1:是。师:1号袋里只有黄球,没有其它颜色的球,所以我们不可能摸出其它颜色的球。(板书:不可能)(3)得出结论师:摸完1号袋里的球,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一号袋里的球全

7、是黄色的。生2:我知道了一号袋里装的全都是黄球,要是猜的话一定能猜对,不可能摸出其它颜色的球。生3:因为一号袋里的球全是黄色的球,所以我知道摸出来的球一定是黄色的球,不可能是其它颜色的球。师:他说的怎么样?(学生鼓掌)老师也想把掌声送给你,真棒!师小结:一号袋里装的全部都是黄球,所以我们任意摸一个,摸出的一定会是黄球,不可能是其它颜色的球。看来,从1号袋里摸出的球的颜色是确定的。(板书:确定)评析:第一次摸球活动,教师按照“观察现象猜测验证得出结论”这几个步骤组织学生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推理,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

8、入,使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2第二次摸球活动,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1)观察猜测师:同学们,1号袋里装的全都是黄球,那你想知道2号袋里装的什么球吗?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吧。(2号袋里的球全倒进玻璃缸) 2号袋中装了什么颜色的球?生:黄球和白球。问:2号袋中既装了黄球也装了白球,如果我们从2号袋里任意摸一个,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呢?生1:可能摸出黄球或白球。生2:从2号袋里摸出的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2)实验验证师:这只是同学们的猜测,是不是这样呢?需要我们验证一下。小朋友们,你们想亲自摸球吗?想摸球的小朋友坐好,听准要求!一会儿请小组长拿着2号袋让组

9、里的同学轮流摸球,注意,每人只准摸一次,每次摸出一个球,摸到球以后打开让大家看看是什么颜色的,再把球放回去,小组长摇一摇袋子,再让下一位同学继续摸。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团结,合作的最好! (学生进行摸球活动,师巡视指导)师:谁愿意代表你们小组说说你们摸球的结果?生1:我们小组有一个同学摸出了白球,其他同学摸出了黄球。生2:我们组有4个人摸到黄球,2个人摸到白球。生3:我们组有2个人摸的是白球,其他的摸的是黄球。师:全班同学的摸球情况合起来看,真的是有的同学摸出了黄球,有的摸出了白球,这说明刚才那两位同学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3)得出结论师:如果张老师也从2号袋里任意摸出一个球,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

10、呢?生1:可能摸出白色的球。生2:张老师可能摸出黄色的球。生3:张老师可能在2号袋里摸出黄球或白球。师:为什么可能摸到黄球,也可能摸到白球呢?生:因为2号袋里有黄球和白球,所以老师可能摸到黄球,也可能摸到白球。师小结:就像同学们所说的,2号袋里既装了白球也装了黄球,所以我们任意摸一个,摸出的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板书:可能)。在摸出球之前,到底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这件事是不确定的。(板书:不确定)评析:第二次摸球活动,教师尝试着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让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表达交流得出结论”的过程,既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又让学生受到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

11、启迪,并从中感受到探索的乐趣,获得了成功的体验。3总结升华师:通过两次摸球游戏,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指名汇报)生1:我知道1号袋子装的全部都是黄球,摸出来的一定都是黄球。2号袋里既装了黄球又装了白球,摸出来的球是不确定的。生2:1号袋里装的都是黄球,任意摸一个球,一定能摸到黄球,不可能摸到其它颜色的球;2号袋有黄球和白球,所以可能摸到黄球,也可能摸到白球。师总结:通过两次摸球游戏,我们知道有些事情发生的结果是确定的,可以说“一定”或“不可能”;有些事情发生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我们就说“可能”。评析:两次摸球活动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归纳总结,将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12、,由具体过渡到抽象,使学生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1判断。师:现在你会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判断生活中的现象了吗?请小朋友看屏幕。(电脑出示练习题1)你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判断生活中的这几种现象吗?先想一想,然后在每道题的后面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出来。 一定不可能可能秋天到了,一群大雁飞向南方。太阳从东方升起。(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生1:“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一定的,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秋天到了,一群大雁飞向南方“这也是一定的;鱼说“离开水我能继续生存”是错误的,因为鱼只能吸收水里的氧气;“明天的比赛我得第一名”是可能发生,也可能

13、不发生的,这要看他自己的努力。师:你知道的真多,连张老师也禁不住要叫你一声小老师了!大家同意她的说法吗?全做对的同学给自己画一面小红旗奖励一下,不对的改正过来。2举例。师:小朋友们,除了这几种现象外,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是一定发生的?哪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哪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呢?你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说一说生活中的现象吗?先自己想一想,想好后说给你的同位听一听。师:下面我们就请几位小朋友给大家说一说,其他小朋友就当小裁判,听一听他说的对不对。生1:中午太阳可能在南方。师:大家认为他说的对吗?生2:不对,在我们这里,中午太阳一定在南方。生3:人造卫星可能会脱离轨道。生4:铅笔断了不

14、可能再用。生5:一根粉笔不可能用也用不完。师:你的意思是一根粉笔一定能用完。3按要求涂一涂。师:刚才我们说得这么热闹,有几个小朋友也想设计一个摸积木的游戏,你能帮帮他们吗?他们准备了3盒积木,想从第一个盒子里摸出的一定是红积木,从第二个盒子里摸出的不可能是蓝积木,从第三个盒子里摸出的可能是黄积木。你会按照要求涂一涂吗?摸出的一定是红摸出的不可能是蓝摸出的可能是黄(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订正,投影展示学生作业)师:你为什么这样涂?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第一个盒子要求摸出的一定是红积木,我就想这里面装的全部都是红积木。师:你的意思是第一个盒子里只要全部涂成红积木,就一定能摸出红积木。生:第二个盒子说摸

15、出的不可能是蓝的,那里面就不可能有蓝色的球,所以我就全涂成了黄色。师:第二个盒子里只要没有蓝积木就可以,是吗?生:第三个盒子说可能摸出黄积木,我就想里面肯定得有黄的,蓝色是我随便涂的。师:你的意思是第三个盒子里得有黄积木和其它颜色的积木,才可能摸出黄积木。展示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评价。师:第三个盒子里能全部涂成黄积木吗?生:不能,那就成了一定了。师:请同位两人互相检查一下,不对的改过来。4摸糖游戏。师:大家这节课表现都这么积极,张老师想奖励大家吃糖果!(出示三盒糖果)第一个盒子里全部装了花生糖,第2个盒里装的都是巧克力,第三个盒子里装了水果糖和奶糖。如果从这三个盒子里各摸出一块糖,会出现什么结果

16、呢?谁能用黑板上的这些词语来描述一下?生1:从1号盒里摸出的一定花生糖,从2号盒里摸出的一定是巧克力,从3号盒摸出的可能是水果糖,也可能是奶糖。师:这个小朋友用到了“一定”和“可能”,谁能用“不可能”再来说一说?生2:从1号盒里不可能摸出巧克力;从2号盒里不可能摸到水果糖。师:你说的不错,就请你来摸一块糖吧。你最喜欢吃什么糖?生1:巧克力。师:那你要到几号盒子里来摸糖?为什么?生1:2号盒子。因为2号盒子里装的全都是巧克力。师:你一定能从2号盒子里摸出巧克力来吗?生1:一定! (生1摸糖并展示给大家看)师:其他小朋友,你最喜欢哪种糖果?要到哪个盒里去摸?为什么?(指名回答,回答正确就可以摸一块

17、糖)师:你要到几号盒子里摸糖?生2:2号盒子。师:大家猜她喜欢吃什么糖?生:巧克力!(生2摸糖并展示给大家看)师:你要到几号盒子里摸糖?生3:3号盒子。师:大家猜他喜欢吃什么糖?生4:可能是水果糖也可能是奶糖。师:那你最喜欢吃什么糖?生4:水果糖。(生4摸到水果糖)师:那你运气真好,摸到的正好是喜欢的糖果。师:你们想知道张老师最喜欢吃什么糖果吗?我现在最想到1号盒子里摸糖,你们猜我喜欢什么糖?生:花生糖!师:我从1号盒子里一定能摸出花生糖吗?生:一定!师:还有许多小朋友想来摸糖,下课后我们继续摸,好吗?评析:在练习应用环节,教师按照由易到难的层次性设计了4组练习,既有简单的判断题,又有运用所学

18、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题目,这些题目的形式灵活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既及时巩固了知识,深化了学生的认识,又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总评:“可能性”的相关知识是课标教材新增设的教学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学习领域。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有关可能性的知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强调“经历、体验、探索”等体现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师选取了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通过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

19、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初步体验随机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一、在活动中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类似“可能性”这类知识,只有通过实验,亲自动手做一做,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本节课是以活动贯穿整节课,教师力求在各种活动中帮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获,并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组织学生经历了两次摸球活动,第一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第二次了解不确定性,这样的设计层次清楚、鲜明,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而且学生对活动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在实践中经历

20、了猜测证实的过程,体验并感悟到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参与面广、实践性强的活动中,通过摸一摸、猜一猜、说一说,进行比较、分析、猜想、验证、归纳,使学生亲身经历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随机性,尝到了探索成功的乐趣。 二、在探索中发现数学是一门充满了智慧的学科。数学教学,不仅要教学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尝试着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交流”等过程,初步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本节课中,教师密切关注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点,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每一个问题提出,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思考问题的过程,再听取

21、别人的意见,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并在这种思维的碰撞中达到升华。“猜想-验证-归纳”是学习数学经常用到的研究方法,在本节课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在摸2号袋时,教师先让学生猜测摸到的球的颜色,再通过实验验证猜测的结果,然后归纳出结论。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学生积极地投身于各种数学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逐渐掌握了探索的技巧和方法,真正体现了数学的思想和智慧。三、在延伸中升华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面对现实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当学生认识了可能性的三种情况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判断生活中的现象入手,然后再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去描述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世界。最后一个“摸糖游戏”,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的情绪特别高涨,充分参与其中,自然并自觉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这种活跃的气氛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做到学以致用,也让学生感受到当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如何去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要应用于生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