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三级数学上册数学第1、2、3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11101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9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级数学上册数学第1、2、3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级数学上册数学第1、2、3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级数学上册数学第1、2、3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级数学上册数学第1、2、3单元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级数学上册数学第1、2、3单元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级数学上册数学第1、2、3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三级数学上册数学第1、2、3单元教案.doc(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4年下期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习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2、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合作互助的学习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本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安排了十个单元,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多位数乘一位数、倍的认识及分数的初步认识;量与计量安排了时、分、秒和测量;空间与图形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了数字编码;还有数学广角和总复习单元。与原实验教材相比主要变化是根据课标要求删除了原教材的第八单元可能性,将原教材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移到了二年级下册,把原来的万以内加减法(一)移到了本册,增加了倍的认识,把原先分散编排的倍的知识集中

3、编排,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之后来学习倍的知识,更有利于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便于学生根据倍的含义用来乘除法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另外在内容上也有相应的变化,原实验教材第三单元四边形删除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和四边形分类,增加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名称,把单元名称改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从培养学生解决能力出发,增加了分数的简单应用,使学生体会能够用简单的分类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同时让学生积累用分数解决问题的经验,让学生了解当多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时候,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为下一步学习小数和分数作为铺垫。数学广角安排的是集合思想,让学生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并能解决简单的集合问题。除

4、了数学广和总复习之外,在本册的每个单元都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加强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三、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2能正确口算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3使学生会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及掌握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4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5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并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6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

5、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及分数的简单应用。7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相应的长度概念和质量概念。知道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8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通过多种动手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9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思维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万以内的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倍的认识。难点:分数的初步认

6、识,时、分、秒;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五、主要教学措施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关注前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迁移类推中自己探索完成计算任务。4引导学生采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5注意各种计算方法的结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的意识和能力。6让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发展数学思维。7重视错题,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注意培养验算的习惯。8注意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9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

7、,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10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11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教学。教 学 进 度 表教学进度安排时 间周次教学内容或活动内容备注9.171时、分、秒9.814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9.15213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9.22284毫米、分米的认识9.2910.55千米的认识国庆10.6126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10.13197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0.20268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0.2711.29倍的认识11.3910口算乘法11.101611笔算乘法11.172312笔

8、算乘法11.243013笔算乘法、整理和复习12.1714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12.81415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12.152116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简单计算12.222817分数的简单应用、数学广角集合12.291.418总复习1.51.1119复习迎考1.121.18201.1925211.262.122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材分析时、分、秒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本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不是十进制关系,因此,时间单位的换算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同时,教材从教学材料

9、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学情分析本单元是进一步学习时间单位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会了看整时与半时,初步认识了时针与分针,会读写几时几分,掌握了“1时60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对“时、分、秒”的感性认识。“秒”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且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具体数学活动,来引导学生体验“秒”的长短,帮助学生建立“秒”的概念。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十进制关系,这给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要加强学生对钟表的观察,特别是“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

10、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少”的认识,便于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其他时间单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数学思考:计量以秒为单位的方法及时间的简单计算的多种算法。问题解决:让学生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对时间观念获得充分的体验。情感态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和意识。教学重点:知道1分60秒;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教学难点: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课时安排:4课时1秒的认识1课时2时间的计

11、算1课时3练习一1课时4我的时间我作主1课时课 时 教 案课题:第一单元:时、分、秒秒的认识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内容:教材P24及练习一第3、5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遵守、珍惜时间的意识与习惯。教学重点: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教学难点:能够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来描述具体的时间。教学方法: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实物钟表。学生:实物钟表。教学过程:一、情境引

12、入1出示多媒体:再现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情景。师:在201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和观众们还有那旋转计时的“小彩旗”都在期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你看他们正在倒计时:“十、九、八、二、一!”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时间单位:秒。(板书:秒的认识)2在生活的哪些地方你见到或用到“秒”呢?结合主题图,学生自由发言。(红绿灯、跳绳、赛跑等都用“秒”来计时。)二、互动新授1秒的认识。(l)进入情境,全面观察。提问:我们知道计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钟表。仔细观察,说说你从钟面上发现了什么。学生先独立观察,在小组内汇报交流观察结果。(我发现

13、钟面上有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中还有5个小格)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准确。在钟面上又细又长的针就是秒针。(2)认识1秒。提问:在钟面上跑得最快的那根针就是秒针。“秒”可以记录比1分更短的时间。那在钟面上怎样表示1秒呢?(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教师演示秒针走1小格的动作,让学生观察。(3)体验1秒钟。提问:1秒有多长呢?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嘀嗒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嘀嗒一声是1秒。1秒钟你能做什么?(拍一下手、眨一下眼睛、点一下头)在我们的生活中,秒可以如何表示?(可以出示收集的信息: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500米;火车每秒约

14、行55米;小汽车每秒约行20米等等。)小结:1秒的时间十分短暂。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每1分、每1秒。 (4)探索计量“秒”的工具。质疑:像“秒”这样小的单位又该怎样计量呢?把你的想法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广泛表达想法: 电子表(或钟);有秒针的钟表;秒表。2自主探究秒与分的关系。提问:观察一下,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多少小格?你发现了什么?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秒针走一圈分针正好走1小格,秒针走一圈走了60个小格,走1小格就是1秒,走60个小格就是60秒。分针走了1个小格,也就是走了1分钟。因此得出:1分=60秒) 3切身

15、体验1分和1秒。看着自己手中的钟表感受1秒和1分有多长。学生谈感受:生1:1秒特别短。生2:1分钟比1秒钟长,但1分钟过得也非常快。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的第1题。(1)师生合作,教师计时,学生按书上活动要求进行活动。(2)学生记录活动结果并汇报。2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的第2题。试一试1分钟能做些什么,把结果记录下来。(1)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2)班内交流汇报。四、课堂小结师问:在这节课里,你们有哪些收获?学生畅所欲言: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2“秒”经常出现在“倒计时”中。31分=60秒师小结:同学们,时间是由一分一秒组成的,时间在不停流逝

16、,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让我们记住列宁的名言: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一切!作业:练习一第3、5题。板书设计:秒的认识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1分=60秒。批 注教学(后记)反思: 课 时 教 案课题:第一单元:时、分、秒时间的计算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内容:教材P45例1、例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换算。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

17、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教学难点: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方法:观察法、直观演示法、情景教学法。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钟面。学生:钟面。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猜谜语:兄弟三人手拉手,从早到晚一直走。(钟表)2提问:对“兄弟三人”你们了解多少呢?和大家说一说。(“兄弟三人”分别指的是时针、分针、秒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3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你我对对碰。 教师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时刻。4

18、质疑:我们已经学会看钟面上的时刻,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时间的计算)二、互动新授1时间的换算。(l)世界之窗的景色非常的美。暑假,我有幸被邀请到里面游览了两个小时,你知道2小时等于多少分吗?出示:2时=( )分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学生汇报:生1:1小时是60分,2小时是2个60分,6060120分,所以2时120分。生2:钟面上时针走了两大格,分针就会走两圈,就是120分。(2)师:你们真聪明!小精灵出了一些题要考考你们,你们敢挑战一下吗?出示“做一做”:60秒=( )分 3分=( )秒 600分=( )时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

19、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2时间的计算。(l)(出示教材第5页例2的情境图)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说说从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发言: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2)提问: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交流。方法一:观察钟面分针从数字6走到数字9,走了3个大格,是15分。方法二:因为都是7时多,我直接用45 - 30=15(分)。方法三:用到校的时刻减去离家时刻就是经过的时间:7:457:3015(分)。方法四:7:30过15分钟就是7:45,因此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师:同学们的计算方法都非常好,计算经过的时间

20、有多种方法,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3)请一、两名学生说说自己离家的时刻和到校的时刻,然后让其他学生帮忙算一算在路上走了多长时间。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经过的时间三、巩固拓展1填空。(1)分针从数字2走到数字6经过了( )分;时针从数字9走到数字12经过了( )时。(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结合实际情况填写,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指名汇报,并说说第1小题的解题思路。2提问:汽车从石家庄开往北京,9:10发车,下午1:45分到达,路上用了多长时间?(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2)小组代表汇报成果,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上前

21、讲讲解答过程。(可以用计算方法,也可以动手拨动指针。)四、课堂小结师小结:时间从我们的身边悄悄地走过,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多学一点本领,长大后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作业:练习一第6题。板书设计:时间的计算例1:2时(120)分想:1时等于60分,2时里面有2个60分,就是120分例2:7:45-7:30=15(分)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经过的时间批 注教学(后记)反思: 课 时 教 案课题: 第一单元:时、分、秒练习一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 练习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内容:教材练习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

22、一步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会正确地换算。过程与方法:能正确地求出经过的时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学重点:会灵活地计算经过的时间和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体验时间长短观念。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亲身体验。教学准备:教师:钟面模型、多媒体。学生: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旧知巩固,引入新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时、分、秒”,大家了解了有关时间的哪些知识?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1小组合作,整理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2请每一小组的组长汇报小组整理的结果。生1:1时60分 1分60秒 师归纳(见板书)二、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1体

23、验1分钟的长短。(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1题。)(1)出示秒表,一起感受1分钟有多长。学生切身体验、感受1分钟有多长。(2)播放录音:登鹳雀楼和广播体操,判断所用时间的长短。学生听录音完成练习,集体交流。2掌握常用的时间单位。(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2题。)师:时间就在我们的身边,根据生活实际情况,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1)让学生独立填写。(2)班内交流。学生反馈,集体订正。3比较大小。(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4题。)(1)学生独立完成。(2)小组内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比较方法。(3)集体订正。组内交流方法:(1)比较大小时要先把单位统一,然后比较数字的大小。(2)大单位化小单

24、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4计算结束时间与经过时间。(出示第8页“练习一”的第11题。)(1)学生观察蓝天小学作息时间表(上午)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2)小组交流、讨论。(3)选出代表,班内汇报。学生观察作息时间表,根据表上的信息说一说。如:7:40到校,7:50开始早操8:10早操结束;8:20开始上第一节课,9:00下第一节课;9:10上第二节课,9:50下课学生交流汇报:上午第一节课用了40分钟;10: 02同学们正在做眼保健操;如果我从家到学校要走10分钟,我最晚7:30分从家走。因为再晚些走,路上仍用10分钟,到学校时就超过7:40分,晚点了;第

25、四节课上课的时刻是:10时45分+10分1O时55分下课时刻:10时55分+40分11时35分师归纳: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4)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答?三、巩固迁移1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的第8题。先说说钟面上的时刻,然后填写时刻并计算出两表之间经过的时间。学生独立思考填空。小组内交流自己计算两表之间经过时间的方法。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9题。先让学生读一读题,说一说题意,然后解答。学生独立完成。班内汇报交流。3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10题。让学生先认一认秒表,然后通过时间的比较,知道谁跑得快,谁跑得慢。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

26、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对“时、分、秒”这部分知识进行了复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和大家谈一谈。作业:1在( )里填上“”“”或“”。5分( )5秒 60分( )1时 120秒( )12分3时( )180分 1分lO秒( )110秒 250分( )4时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3联欢晚会晚上7:30开始,演出2小时20分后结束,结束的时间是几时几分?板书设计:秒的认识1分60秒1时60分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时间的计算时间的应用比较大小解决问题时、分、秒练习一批 注教学(后记)反思: 课 时 教 案课题: 第

27、一单元: 我的时间我做主 第 4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 练习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内容:练习一第7题及拓展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计算经过的时间教学难点:感悟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作息时间空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出示:180( )分 3分( )秒

28、600分( )时学生独立完成。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交流:第1题:1分60秒,60秒1分,180秒是3个60秒,所以180秒(3分).第2题:1分60秒,3分就是3个60秒,606060180秒,所以3分(180)秒。第3题:1时60分,60分1时,600分是10个60分,所以600分(10)时。师小结:时间单位的进率要记牢:1分60秒,1时60分。把时化成分或者把分化成秒:时(分)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相加。把分化成时或者把秒化成分:分(秒)前面的数有几个60就是几时(分)。二、互动探究1完成练习一第7题。小组同学中的一人计时,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坐在座位上。如果你认为过了30秒,就把手举起来。核

29、对一下,每人估计的30秒实际是多长时间。小组同学比一比,看谁估计得最准。请估计得最准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估计的,你打算怎样调整自己估计的方式。2出示:李阿姨每天早上8时上班,中午休息1小时30分,下午5时30分下班,请你算算李阿姨每天工作多长时间。组织学生读题,从中获取信息。思考如何列式计算。教师引导:李阿姨的工作时间可以分为两段:上午一段,下午一段,先不计中午的1小时30分休息时间,分段计算出经过的时间后再减去1小时30分就可以。小组交流,班内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板书上午: 8时12时 共4时下午:12时5时30分 共5小时 30分4小时5小时30分1小时30分8小时答:李阿姨每天工作8小时。

30、师小结:在计算经过的时间时,若直接列式计算不好算,则可以采用分段计算的方法,先分段计算出经过的时间,再把分段计算出的时间加起来。三、我的时间我做主师:同学们,认识了时间,你想不想给自己制作一个作息时间表?根据老师提供给你的表格填一填吧!起床吃早饭上学上午上课时间中午吃饭(:)(:)(:)(:)(:)(:)(:)(:)(:)(:)(学生活动)师:填完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每组选出一份比较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在全班交流。(展示交流)师:从表中你读懂了什么?生1:我知道每天起床的时间是6时30分,上学的时间是7时50分。生2:我知道我们每天上午上课的时间是8时,放学的时间是11时30分。师:你们能帮忙算出

31、做每件事情各用多长时间吗?(小组长分好工,每人算一项,算完后在组内交流)四、课堂小结你现在会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该注意什么?作业:小美星期天在家看喜羊羊与灰太狼,8:20准时开始,每集长40分钟,两集中间有10分钟的广告,小美看完两集后是几点?板书设计:我的时间我做主上午: 8时12时 共4时下午:12时5时30分 共5小时 30分4小时5小时30分1小时30分8小时答:李阿姨每天工作8小时。批 注教学(后记)反思: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巩固与提高。一方面

32、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与计算起了铺垫的作用。本单元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算法的多样化。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本单元的口算,是比较容易的。由于学生刚接触两位数的口算,尤其是先把两位数分解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在头脑里留存两个数,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探索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同的口算思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来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连续进位、退位),

33、虽然能较容易地将两位数减两位数笔算的方法迁移过来,但是在算理上还不够清楚,教师应讲清楚笔算法则,以启发性的思考提醒学生笔算加、减法中应注意的问题。在100以内的加、减法中,学生已经体会到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正确口算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数学思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问题解决: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情感态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

34、学生的学习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课时安排:7课时1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2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3练习二1课时4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5加、减法的估算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6练习三1课时7整理和复习1课时课 时 教 案课题: 第二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内容:教材P10例1及练习二第1、2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过程与方

35、法: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的意识。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难点:能够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知识迁移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法。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口算卡。学生:答题纸。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谈话引出问题:第53届“世界博览会”在我国上海举行。有一所学校的学生正要准备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大家请看(出示教材第9页主题图):同学们来到操场排好队,看到开来的一辆辆大巴,兴奋地喊:“我们要去参观世博会喽!”。请大家认真观察画面,说说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

36、数学信息?学生汇报:二、互动新授1教学教材例1第1题。提问:(出示教材第10页例1情境图)大巴车开来了,大家需要持票上车,请问: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学生独立思考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35+34=师追问: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要想求出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就要先算出一年级两个班去参观的一共有多少人。)质疑:那么35+34应怎样口算呢?独自思考后把你的计算方法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l)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小组内相互交流。(2)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引导。(3)交流:哪一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们组想出的算法?各小组进行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教师板书:小组1:

37、35+30=60 65+4=69小组2:30+30=60 5+4=9 60+9=69小组3:30+34=64 64+5= 69师:你们太聪明了!能想出这么多口算的方法。那么,在这些算法中你喜欢哪种算法呢?说说你的理由。(用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知识,把题中的一个两位数分成一个一位数和一个整十数,让它们分别和另一个两位数相加,最后再将两个结果加起来的方法进行计算。)2教学教材例1第2题。探究:同学们真是太捧了,想出了这么多算法,那么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出示教材第10页例2情境图)用你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算一算吧!(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9+44(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3

38、)指名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4)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的计算过程在答题纸上表示出来。(5)班内展示。如:39 44 = 83 39 44 = 83 39 44 = 8340 4 30 9 40 4 30 979 70 13 74或 : 39+40=79 30+40=70 30+44=74 79+4=83 9+4=13 74+9=83 70+13=83小结:同学们,我们在口算时可以从高位算起,用第一个加数加第二个加数的整十数再用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加第二个加数个位上的数;也可以依照笔算的方法从低位算起。觉得哪种方法适合你,就选用哪种方法。三、巩固拓展l.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1)利用主题图中

39、的信息独立完成(1)、(2)题,然后指名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对于不同的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交流、比较,了解它们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选用适宜的方法进行计算。(2)根据主题图中的信息,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完成。集体汇报、订正。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作业:练习二第1、2题。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两位数 35+34=69(1)35+30=65 65+4=69(2)30+3060 54=9 60+9=69(3)30+34=64 64+5=6批 注教学(后记)反思: 课 时 教 案课题:第二单元:两位数减两位数 第 2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

40、型: 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内容:教材P11例2及练习二第5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能正确口算100以内数的两位数减两位数。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正确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口算。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口算。教学方法:通过知识迁移法得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学生:答题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谈话: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某学校乘车去参观上

41、海“世博会”的情景吗?大家把问题解决得真棒!那么,现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口算下面各题,并说说是怎样算的。33+29= 23+31= 68-4= 32-6二、互动新授l出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提出问题。(出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瞧,同学们上了开往世博会的大巴车,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专线大巴票价:48元,普通快客票价:65元,动车票价:54元)提问: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l)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2)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2合作交流,探究算法。提问: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可真聪明!这些问题又该如何列式?(l)学生独立完成,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2)小组内交

42、流。(3)小组代表发言。(4)教师归纳并板书:65 - 54 65 - 48交流:你怎样计算出结果呢?把你的想法和同学说一说。(可以选择一道题。)(1)学生尝试做。(2)小组内交流口算结果和口算方法。(3)班内汇报。选择“65-54=”的学生汇报口算方法:生1:5-4=1,60-50=10,1O+1=11 师板书:相同数位相减,列竖式的方法。生2:65-50=15, 15-4=11 师板书: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生3:65-4=61,61-50=11 师板书: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生4:65-60=5,5+6=11 师板书:凑整法。师小结:你们能想出这么多的口算方法,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可以和同桌说一说。选择“65-48=”的学生汇报口算方法:生1:65-40=25, 25-8=17 师强调: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生2:65-8=57, 57-40=17 师强调: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生3:65-5015 ,152=17 师强调:凑整法。生4:15-87, 50-40=10 10+7=17提问总结:为什么你用15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