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五级数学下册1——3单元导学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11552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师大版五级数学下册1——3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最新北师大版五级数学下册1——3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最新北师大版五级数学下册1——3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最新北师大版五级数学下册1——3单元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最新北师大版五级数学下册1——3单元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北师大版五级数学下册1——3单元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师大版五级数学下册1——3单元导学案.doc(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数乘法(一)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会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真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分析和解决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一、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1什么叫整数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出示题目,学生进行计算 6+6+6=63 二、新授: 1、出示题卡 1个图案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图案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 2、引导学生用涂一涂,加法计算,乘法计算三种分式来解决问题。三、 涂一涂,算一算(

2、1)2个3/7的和是多少? (2)3个5/16的和是多少? 四、练习巩固1、5个3/8是多少?2、4个2/17是多少?3、6个3/25是多少?学生活动: 学生回忆整数乘法,并回答什么叫整数乘法。 1、学生仔细阅读题卡,理解题意否,列式计算。2、 学生交流各自计算的方法。3、全班进行交流。+= 3=+=学生打开教科书,选涂一涂,再列式计算。学生审题后,涂一涂,列式计算。全班交流 5/163=53/16 =15/16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展示反馈内容:53/8=53/8=15/8 42/17=42/17=8/17 63/25=63/25=18/25 当堂检测内容:准确计算: 3/12 5 3/1

3、96 4/11 5 1/610 5/128 5/612拓展提高:解决问题:1、一个正方形边长5/12 分米,它的周长多少分米?2、一种胡麻每千克约含油8/25 千克,1吨胡麻约含油多少千克?3、一批大米,每天吃去1/6 吨,3天一共吃去多少吨?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一)意义:法则:整数乘以分数,用整数乘以分子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法(一)练习课学习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2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3能够熟练准确地计算分数乘整数的计算题。 教学重点: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先约分再计算能使计算简便。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一、复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

4、计算法则 二、出示例题1出示3/46教师引导学生能不能先约分再计算。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讲解先约分后计算的 2练习 完成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三、综合练习1 练一练第1题2教师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完成后还可以估一估一个月、一年能滴多少水。四、布置作业完成练一练第3、4、5题学生活动: 你会填吗?1/6+1/6+1/6+1/6=1/6()3/4+3/4+3/4+3/4+3/4=3/4()2/25+2/25+2/25=2/25()在计算分数乘整数时,用分数的分子( ),分母( )。学生先用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后进行约分。学生进行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那种方法简单。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学生通过涂一涂,可以得

5、到结果为10/15,再约分得到2/3。学生也可以先约分再计算。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计算,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展示反馈内容:1/6+1/6+1/6+1/6=1/6() 3/4+3/4+3/4+3/4+3/4=3/4()2/25+2/25+2/25=2/25() 当堂检测内容:15个2/17 的和是多少? 4/5 的9倍是多少?拓展提高:列式计算。1、21的3/7 是多少? 2、20的4/5 是多少? 3、6个2/3是多少? 4、3/4的6倍是多少?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复习题: 出示例题3/46 =33/2=9/2 分数乘法(二)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

6、义,并能正确计算。2、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会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1、数字信息小红有6个苹果,淘气的苹果个数是小红的1/2,笑笑的苹果个数是小红的1/3。2、提出问题,并解决。1、淘气有多少个苹果?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1/2=3(个)把6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得到6个苹果的1/2是3个苹果。(2)笑笑有多少个苹果?板书:61/3=2(个)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二、试一试1、创设“今年几岁”的情境。图文结合,仔细观察2、解决问题(1)小兰今年几岁

7、?相当于把36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1份,(2)小强今年几岁了?方法同上三、巩固练习1、书上练一练第1题 ,将法则与分数相结合。2、计算3、利用分数乘整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读题、理解题意,根据题中信息,提高数字问题。 61/2=3(个)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打开教科书P5页 列成算式:361/4回顾通过比较进行独立计算,集体订正独立解决,然后交流。展示反馈内容: 61/2=3(个) 361/4=9当堂检测内容:1、鹅的体重是6千克,鸡的体重是鹅的 ,鸭子的体重是鹅的 。(1)求鸡的体重,就是求( )的( )是多少,列式为( )。(2)求

8、鸭子的体重,就是求( )的( )是多少,列式为( )。2、桃树有120棵,李树的棵数是桃树的 ,杏树的棵数是李树的 。(1)求李树的棵数,就是求( )的( )是多少,列式为( ),结果是( )棵。(2)求杏树的棵数,就是求( )的( )是多少,列式为( ),结果是( )棵。拓展提高:解决问题:1、牛郎星运行的速度是26千米/秒,织女星运行的速度是牛郎星的 ,织女星每秒运行多少千米?2、儿童的负重最好不要超过体重的 ,李明的体重是30千克,书包重5千克。李明的书包有超重吗?为什么?3、海象的寿命大约是40年,海狮的寿命是海狮的 ,海豹的寿命是海狮的 。海豹的寿命大约是多少年?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9、(二) 61/2=3(个) 61/3=2(个) 分数乘法(二)练习课学习目标: 1、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2、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运算题。41/2 = 122/3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每一道算式的意义及法则。二、课堂练习学生做第1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对比门和

10、小明的高度,并注意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学生做第2题,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及时约分化成最简分数。并同桌之间相互说说每个算式的数学意义。学生做第3题,教师巡视学生做题情况,并及时对有困难得学生进行帮助。学生做第4题,教师注意让学生能够区分最少和最多这个数字范围,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学生活动: 学生计算:41/2 = 122/3 =小结:在计算分数乘整数时,用分数的分子( ),分母( )。 1题,学生先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后进行计算2题,学生进行计算,再交流。3题,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兵教兵。 4题,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计算,并解释

11、结果的实际意义。展示反馈内容: 课本第6页练一练1-4题当堂检测内容: 说一说 1、204/5表示: 2、4/520表示: 3、100元打九折表示: 4、501/5表示: 5、1/550表示: 计算 51/8 42/7 2/93 5/124 7/123 225/11 8/1512 3/147 8/98 8/217 1205/6 3608/9拓展提高:解决问题:1、水果店运来木瓜450千克,其中台湾产木瓜占2/9,台湾产木瓜有多少千克?其他木瓜占几分之几? 2、学校买来树苗320颗,五年级领到这些树苗的1/4,(1)五年级共领到多少颗?(2)第二天上午,五年级种了领到的2/5,种了多少颗?板书设

12、计: 分数乘法(二)4803/8 =180(千克) 180 5/6 =150(千克) 分数乘法(三)学习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计算方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1、从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境引入向学生介绍很有关的背景知识,来理解题目。2、出示图依次取出长方形纸条的1/2,1/2的1/2,再取1/2,并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这个过程。1/21/2=1/41/41/2=1/83、折一折(1)引导学生折一折(2)反馈3/41

13、/4=3/16(3)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二、做一做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1/31/5=2/151/42/3 3/52/9能约分的可以约分三、巩固练习1、折一折,涂一涂1/31/4 2/51/32、计算 练一练,第2题3、解决问题练一练,第3、4题 学生活动: 学生仔细听,教师介绍我国古代著作然后理解题目的意思 拿出纸条动手操作 然后用算式来表示,可以四人一组说一说怎样用算式解决问题。 1、 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竖着对折2次,然后再横着对折2次,涂也3/4和1/4。2、思考:3/41/4=?3、学生尝试总结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学生独立思考2、完

14、成1/31/5,5/61/3 然后交流结果 学生可以折一折,涂一涂,再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3/48/9 1/29/73/86/7 5/246/5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反馈内容: 1/31/5,5/61/3 当堂检测内容:3/48/9 1/29/7 3/86/7 5/246/5 2/96/7拓展提高:解决问题:4/53/8 7/153/7 5/62/7 3/81/6 4/77/8 3/142/3 8/93/4 9/355/27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三) 1/21/2=1/4 3/41/4=3/16计算分数乘法时,“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分数乘法(三)练习课学习目标

15、: 1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2体会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3能进行解答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应用题。教学重点:知道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方法,并会应用。教学难点:会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分数乘法练习1算一算:4/51/2= 1/35/6=5/82/7= 2/34/7=3/72/3= 4/51/9=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2每小时织布8/9千米,2/3小时织布多少千米? 二、课后练习 1练一练第5题 完成后可以让学生对本班同学的近视情况进行调查。后自己提出分数乘法的问题进行解答。2练一练第6题。本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大家一起订正。 3练一练第7题。教师

16、可以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把数学学习由课堂引申到课外。 三、数学故事指导学生看图 学生活动: 学生完成后说说分数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读题后说说这道题要求什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8/92/3= 运用分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为题。学生完成时要注意应用题的解题格式和要求。 看图分析图中出现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并能提出有关的问题。并说说为什么?展示反馈内容: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8/92/3= 当堂检测内容:准确计算:3/48/9 1/26/7 3/84/5 2/91/6 4/53/2 5/83/10 7/205/1

17、4 10/112/5 259/25 265/13 1211/15 7/123/14 8/2114/15 17/255/34 39/4010/13拓展提高:解决问题:1、某开荒队进行“开荒地,种粮食”活动。每小时开垦土地1/8公顷,4/5小时开垦多少公顷? 2、一个长方形长4 5分米,宽2 3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3、粮库里有240吨粮食,一天上午运走总数的1 5,还剩下总数的几分之几?运走多少吨? 板书设计:分数乘法(三)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8/92/3= 练习课一(1)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

18、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 完成练习1、第一题 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明确要分别计算牛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 2、完成练习第二题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对本市空气质量加以分析,从而渗透环保意识。 3、完成练习第3题 4、完成练习4-7题 1)这些题目都是分数乘法在具体中的应用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鼓励学生说一说所列算式的含义 学生活动: 1、学生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2、列式计算1000 =1000 =3、反馈1、学生读题 2、分析题意3、列式计算4、集体订正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后说说这些分数计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能说说你让计算是怎么做的,根据

19、是什么? 1、学生仔细读题 2、分析题目3、先独立列式解决问题4、全班交流展示反馈内容: 练习一 1-7题当堂检测内容:准确计算:3/51 3 3/48/7 5/63/10 5/83/10 6/72/3 2/93/4 7/84/7 265 /13 7/1214 10/111/5 4/155/8 7/123/4 4/213/8 11/2010/11 12/357/24 11/2718/22拓展提高:列式计算1、20的3/8是多少? 2、4/5的20倍是多少? 3、5/6的1/3是多少? 4、3/4的4/3是多少? 5、7/10吨的2/7是多少? 6、4/9米的1/2是多少? 解决问题 1、小红看

20、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1/5,4天看几分之几? 2、小兔子每天吃7/15千克萝卜,10天共吃多少千克萝卜? 3、一套衣服原价180元,打九折后卖多少钱? 4、一桶油25千克,倒出3/5,又用去倒出的1/5,用去多少千克?板书设计: 练习一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法则 练习板书: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法则 练习课一(2)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1、完成练习第8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说一说“七折”、“八折”的意思并用分数来表示。如:七折:50元507/1

21、0=35元八折20元200.8=16元或208/10=16(元) 2、完成练习第10题注意:“吨”和“千克”的换算。3、完成练习第11题 引导学生先算再验证结算的结果的合理性。学生活动: 说一说所列算式的意义 1、学生观察图文2、讨讨“七折”、“八折”的意思3、交流4、分数表示5、再进行计算1、复习单位换算2、读题,理解题意。3、列式计算。4、全班交流。1、学生先估算2、进行精确计算3、比较方法交流反馈展示反馈内容: 练习一8-11题当堂检测内容:列式计算1、5的1/10是多少? 2、20个1/5相加是多少? 3、12个1/8比1/2的7/8多多少?解决问题 1、一瓶绿茶重3/5千克,4瓶重多

22、少千克?1 2瓶呢? 2、一块蛋糕,丁丁吃了1/4,玲玲吃了剩下的1/3,谁吃得多?为什么? 3、小区新建一块长方形绿地,长150米,宽师长的2/5,这块绿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当堂检测内容:列式计算1、5的1/10是多少? 2、20个1/5相加是多少? 3、12个1/8比1/2的7/8多多少?解决问题 1、一瓶绿茶重3/5千克,4瓶重多少千克?1 2瓶呢? 2、一块蛋糕,丁丁吃了1/4,玲玲吃了剩下的1/3,谁吃得多?为什么? 3、小区新建一块长方形绿地,长150米,宽师长的2/5,这块绿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拓展提高:比一比 26/7 2 1/21/3 1/41/3 1/21/7 1/72

23、 2586/7 6/7258 41/431/2 41/43 27/9 7/9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板书习题: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第一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教学难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 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看看他们有

24、什么特点。2、出示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2)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二、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3页的情境图,辨认一下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师:再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2、认一认。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13页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形体,认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面和棱。 三、探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点。我们可以从 点、面、棱三个角度进行研究。下面拿出你们带来的纸盒,以4人小

25、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可以先分工研究,再共同讨论。 师:下面请各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发现了哪些特点?是怎样发现的? 按面、棱、顶点进行交流。 师:刚才大家通过研究发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很多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整理一下,把刚才研究的结果填入14页的表格中。学生活动: 一、导入学生自读学习目标,并理解学习目标。二、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1、同桌讨论,学生回答,集体讲评。2、学生列举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3、学生小组内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和面,然后由组长汇报。三、探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1、学生开展研究,研究和讨论正方体和长方体分别有多少的面,多少个顶点,多少条棱。2、组长汇报交流自己小组内发现的特点,

26、和发现的过程。3、学生总结刚才发现的特点,把结果填入14页的表格中。展示反馈内容:长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组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面积都相等;12条棱长度都相等。当堂检测内容: 1、P15页1题.以小组为单位:订正,教师评价。2、P15页2通过做第2题你有什么收获?3、试一试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4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2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拓展提高: 1、P15页第3题,你有什么收获?2、P15页第4题 3、P22页第2、3题、这个题考察什么?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

27、6CM,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CM?5、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CM,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宽的2倍,高与宽相等,长、宽和高分别多少CM?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长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组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面积都相等;12条棱长度都相等。第二课时展开与折叠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2、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3、通过观察长方体的展开图,可以正确地找出相对的两个面。教学重点:迅速正确地判断一个展开图能否折叠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

28、过程:教师活动:一、导入1、今天我们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2、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2)通过观察长方体的展开图,可以正确地找出相对的两个面。二、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1、通过剪盒子,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带来的正方体纸盒,沿着棱剪开,看看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2、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不同形状的展开图。观察,交流,由立体到平面的过程中相对的面的对应关系。体会展开图与长方体、正方体的联系。 3、由平面到立体。下面那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刚好能围成正方体?先想一想,再利用附页1中

29、的图形试一试。4、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先想一想,再利用附页2中的图1试一试。学生活动:一、 导入学生自读学习目标,知道本节课所学内容。二、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1、同学们在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上分别做上记号; 2、用剪刀沿着棱将长方体(或正方体)剪开,看看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完成由立体到平面的操作过程;3、小组为单位展示不同形状的展开图。观察,交流。体会展开图与长方体、正方体的联系。4、学生先思考,然后剪下附页1中的图折叠,对照自己的想法,并在书上16页能围成正方体的图下面画对号。5、学生先思考,然后剪下附页2中的图折叠,对照自己的想法,并在书上1

30、7页能围成长方体的图下面画对号。展示反馈内容:1、展示自己剪开的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展开图。2、展示附页1中的图型折叠后的立体图形。3、展示附页2中的图型折叠后的立体图形。当堂检测内容: 1、教科书第17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看展开图进行思考,并把结果写下来,然后再利用附页中的图试一试。 2、教科书第17页“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按展开图说说哪两个面是相对的面,再联系长方体说说展开图中的各个长方形对应的是长方体中的哪个面。拓展提高: 2CM 7 CM 5CM看图填空: (1) 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和是( )平方厘米。(2) 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和是( )平方厘米。(3)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和是(

31、)平方厘米。板书设计: 展开与折叠第三课时长方体的表面积学习目标: 1、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表面积的概念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导入1、今天我们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出示学习目标:(1)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

32、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1、长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8页的长方体纸盒和它的展开图,完成两项活动。(1)长方体的6个面分别对应于展开图的哪个部分?(2)展开图的各条边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3)估一估,做这样的一个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纸板?再算一算。学生交流,小结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学生活动:一、 导入学生自读学习目标,知道本节课所学内容。二、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1、 观察18页的长方体纸盒和它的展开图,分别将长方体的6个面涂上相应的颜色。2、在展开图的方框中填上适当的

33、数。3、估一估,做这样的一个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纸板?再算一算。4、学生交流,小结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5、同学们讨论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展示反馈内容:1、 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2、 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或:长宽2+长高2+宽高23、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当堂检测内容:1、学生尝试探讨:教科书第18页“试一试”。2、一个长2分米、宽3分米、高1分米的长方体,它的占地面积最小是( )平方分米,最大是( )平方分米。拓展提高: 1、教科书第19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2、 一段铁丝正好做成一个长6CM、宽4CM、高5CM的长方体框架,如果这段铁丝做一个正方体框架,把这个正方体框架上糊一层包装纸,那么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包装纸? 3、一根长方体木料长3米,横截面是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板书设计: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或:长宽2+长高2+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第四课时 长方体的表面积的练习课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