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教学的细节处理.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13086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品德教学的细节处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品德教学的细节处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品德教学的细节处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品德教学的细节处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品德教学的细节处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品德教学的细节处理.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注细节,育人无痕 浅谈小学品德教学的细节处理 【内容摘要】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细节,体现的是课堂的真实,所以,我们关注教学细节,实际上就是关注课堂,关注学生的生活、知识、情感、体验和生命发展的过程,就是舒展智慧、落实理念、改变行为、提升教育品质的过程。成功的细节以人以借鉴,让我们突破“细节难点”,共享教学智慧。【关键词】细节 生成德育无痕【正文】“以新课程的理论为依据,重建我们的课堂,需要通过无数细节来研究有关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它可以是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也可以是师生的互动片段,课程改革的目标正是

2、由无数个这样的细节组成。”江苏教科院基础教育所所长彭刚的这一观点,启发我们应当高度关注教学细节。细节,体现的是课堂的真实,我们关注细节,实际上就是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对于品德学科来说,这种细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个人的道德往往在这些细小的地方得以体现,因此,发现细节就是发现隐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灵魂,把握细节就是把握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而每一堂成功的教学都离不开精彩的细节,以下是我听课过程中所见的一些现象及反思。一、 细节造就人性课堂我们所谓的教学细节,指的是教学中的细小环节以及其中的教学活动,殊不知精心设计的课前谈话也决定着教学的成败。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成功的教学

3、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案例1:一位老师在执教品德课上的开场白:师:同学们,认识我吗?生:认识,你是2班的语文老师孟老师 。 师:记性真好,认识我那就对我笑一笑 (生笑)师:请再对你的小组组员笑一笑。(生再对周围的小朋友笑)师;下面让我们再向听课的老师们笑一笑。(生转身向在座听课的老师笑了,笑得很开心。)师:好,就这样,让我们快快乐乐地走进我们今天的课堂。精致的细节设计在短短的一分钟内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们揣着满脸的开心和快乐被老师带进了课堂教学。更完美的是,在即将下课时,这位老师来了个巧妙的首尾呼应,用轻松的语气说:“我们的课就要结束了,现在,让我们再一次快快乐乐地走出课堂,储蓄精神快乐迎接下

4、一节课吧!”剖析:小小的教学设计折射的是教师无限的教学智慧,细细品味这短短的一分钟,才发现我们的课堂原来可以这样的民主、和谐、平等和欢悦。这样的课堂充满了人文性,称得上师生交流的园地,学生们可以在心与心的交流中轻松学到知识。课堂上,学生的脸上是那样地灿烂,笑声是那样地开心,思维是那样地活跃。诚然,这样的设计也许不适合于每堂课,但可以给我们以思索:现在的孩子为什么总有一部分非常厌倦课堂,究其原因,用孩子们的话来说不外乎三个字:不舒服。撇开老师的引导不说,试想一下,如果一堂课下来,老师总是板着一张严肃的脸,动不动就对孩子大吼特吼,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能够喜欢你的课堂吗?他们的思维还没活跃起来就可能

5、被扼杀在摇篮里了。让我们学着示范课上的每一位老师一样,每天都带着我们的笑脸,快快乐乐地进入每一堂课,在与孩子心与心的交融中感受孩子们的天真,感受课堂的愉悦吧!让我们的教学细节回归“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有效触动学生心灵,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盈溢课堂。这样,我们就能在细节处见精神、显功夫,就能在打造细节的同时成就人生,成就完美。二、细节造就精彩生成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对于品德学科教学来说,细节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道德就渗透在这些许多细节之中。我们这里指的细节并不仅仅指教具的准备,问题的设计,时间的安排,板书的设计,甚至包括对学生情况分析,对教学效果的预想等,而是

6、更侧重于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那些师生间的小插曲。这些细节来源于学生生活;来源于师生有效的交往互动,里面蕴藏和体现着孩子们最真实的思想和行为,蕴藏和体现着孩子们最真实情感和态度,抓住了这些细节去处理它、发散它,将充分体现细节道德教育的真实性、情景性和教育性。案例2:师在教学我心中的那颗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正确地学习和效仿明星,设计了这么一道辨析题: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当明星好不好呢?生:好,因为当明星可以赚很多钱。(在座的听课老师和同学们都笑了)师: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呢?生:我留一部分给自己的家人,一部分捐给希望工程。师:哦,你是因为今天有这么多听课老师才这么说吗?生:不,这是我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师

7、:让我们所有的听课老师为你作证,你今天所说的,当你日后成了明星,赚了很多钱,你会把一部分捐献给希望工程。(听课老师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老师们的掌声是对你最大的支持和赞扬。剖析:案例中这个孩子的回答似乎是那么地俗不可奈,也与本节课的预设背道而驰。但这的的确确是多数孩子最真实、最单纯的想法啊!当所有的听课教师对孩子的这一回答发出理解的笑声时,我们的执教教师却并没有一笑置之,而是紧紧抓住这一细节进行了深挖,轻轻地一句追问“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呢?”轻而易举地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触摸到了孩子心底最真实的想法。现在的孩子很聪明,他们往往为了迎合教师教学而说一些口是心非的话。当学生回答要捐钱给希望工程的时候

8、,教师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而是继续追问“你是因为今天有这么多听课老师才这么说吗?”在精彩的问答间,课堂上掀起了一波小小的高潮,我们聆听到了在那看似俗气的答案后藏着孩子那颗善良、真诚的心。假如没有执教老师对细节的深深关注,没有对细节的智慧挖掘,那么又何来如此精彩的生成呢?我们为真实的课堂喝彩,为教师于细节处精彩的挖掘喝彩。关注生成,教师就应尊重孩子的理性思考,与之平等对话,在课堂教学的动态进程中,教师应准确洞察学生心灵的秘密,敏捷地捕捉学生在课堂稍纵即逝的细节;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对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应及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适时调控,充分利用,激活

9、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有效生成。教学细节是可以预设的,是预设中的生成与生成中的预设的和谐统一。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品德教学过程中有不少这样的细节都被教师忽略了,细节带给孩子的影响是久远的,深刻的,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更多的细节被教师关注,那么,我们的品德教育就一定会变得更美丽、更迷人。三、 细节造就无痕德育学生习惯的养成,品德的提升,往往不在于别人的说教,而在于自身的感悟与体验。回顾、反思当今品德课堂教学,往往过分强调理性的说教,机械的灌输,空洞的讲解,以至有人讽刺品德学科的教育是“叫育”,而“叫育”的结果不说言多必失,至少也是“苦口婆心,收效甚微”。其实,真正的教育不是反复“叫育”,而是点

10、到为止,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教育。案例3:师在执教品德与社会集体力量大一课时,用小磁片将一张图片固定在黑板上,不料图片突然掉了下来。在学生一片惊呼声中,教师不慌不忙地捡起地上的图片问学生:“现在我们的小磁片遇到麻烦了,谁能帮帮它?”聪明的学生马上回答:“多用几块小磁片就能把图片固定住了。”教师接着说:“是的,同学们,一块磁片的力量很小,但把它们集合起来就会产生很大的力量,这就是”学生齐刷刷地回答:“集体力量大!”剖析:所谓遇物而诲,就是遇到什么就利用什么进行教育。我们过去的教育太多时候是老师设好圈子引着学生往里钻,当学生的认识和规范的道德出现偏差时就粗暴地呵斥学生硬把道德塞给学生,这样的教育很容易

11、让学生产生反感和抵触。而此时我们看到的是多么精彩的德育瞬间!课堂上一次小小的意外竞成了德育的契机。教师信手拈来,不露痕迹地点拨,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明白这就是集体的力量!教师的细节处理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更令人叫绝的是,课即将结束时,教师发现课桌上留下了许多学生活动后的垃圾,此时教师并不急于下达“命令”,而是把问题踢给了学生:“你们说,这么多垃圾该怎么办呢?”学生回答:“用我们集体的力量把它清理干净。”当我们把教学的触角伸向生活的时候,这样的教学才是卓有成效的,这样的德育才润物无声的。“假如课堂已经超脱了课堂的感觉,那么教学也就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对于细节的把握,我想要追求的就是无痕的处理,就是那种 “天上不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的境界。老师用一种有意识的教育行为,学生却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以感悟。在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的良性互动中,教师要敏锐发现、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抓住教育时机,深入挖掘,寓教育于无痕,让品德的课堂跳动起生命的节拍。参考文献: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3彭钢 蔡守龙 主编新课程教学现场和教学细节教育科学出版社4. 蒋瑜琴让德育课堂郁郁葱葱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