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13331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 摘要: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完成必须通过教学作业的实施来保障。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学要求提高学生全方面能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这就要求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要更加合理有效。本文就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教师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作业教学,可以使课堂内容得到延伸。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对知识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设计的合理有效对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保障有很大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对作业的有效设计,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并熟练掌握

2、所学知识。 一、作业设计应注重形式,突出多样性 小学生处于一个好奇心极强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但这种对新事物的热忱度保持时间并不长,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安排语文作业时,应注重形式,突出多样性,使学生的兴趣得到保持。“听、说、读、写”作为语文的四大要素,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时注重这四个因素的穿插。 1.“听”的作业 “听”的作业即靠学生听别人说话、朗读完成作业,这种作业可以培养学生敏感的听觉和敏捷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时,寻找与课程相关的音频资料,通过音频资料的播放,将学生带入一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深切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在讲授一篇课文时,可以先给学生播

3、放该课文的朗诵资料,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从而融入教学情境之中。 2.“读”的作业 “读”的作业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布置许多阅读作业,使学生的阅读量增大,丰富学生的知识。小学语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注意对涉及阅读作业的布置。学生在阅读名著时,与作家进行了思想交流,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情操,这也使学生鉴赏文学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小学语文中“读”的作业设计,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加,学习语文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3.“说”的作业 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是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4、时,安排“说”的作业,通过要求学生将所学课文讲给家人、朋友,使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文讲解时,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角色的对白读出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进一步理解课文。 4.“做”的作业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设计相应的实践作业。通过自己动手,可以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二、作业设计应“因材施教”,突出层次性 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生活的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学生在对待同一知识

5、点时,所表现的状态也各不相同。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当注重学生的能力,将作业进行难易分类,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按时完成作业,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作业设计应突出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保障教学目标的完成。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语文学习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作业设计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绘画的作业 小学生处于童年时期,对绘画的兴趣较高,小学语文教师

6、可以通过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安排绘画作业,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课文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绘画作业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配图,不同的课文将会出现不同的配图,这不仅使每节课都能保持新鲜性,同时也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良好保持。 2.表演的作业 小学生处于一个好动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较强。小学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可以安排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表演,使学生切身感受课文的意境。在表演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创作,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意识。例如,在讲授小学语文教材上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将课文的角

7、色分配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通过角色表演,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培养,思维也得到发散,也创作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3.想象的作业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能量是无限的,培养学生想象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当给予学生宽广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通过想象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改编,假设学生是作者,会写出怎样情节。这种作业设计可以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这些作业的设计要求学生通过想、看、听、说、做等方面的协调合作,激发学生学习小学语文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还应当改变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大胆创新,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忱度得到保持,从而有效实现保障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有效设计,才能培养学生全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管雪梅.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7. 2.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胡苇.国外中小学家庭作业问题的研究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