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三溪片区瓯海中心南单元D10a地块建设项目环评公告1568.doc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14401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三溪片区瓯海中心南单元D10a地块建设项目环评公告1568.doc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三溪片区瓯海中心南单元D10a地块建设项目环评公告1568.doc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三溪片区瓯海中心南单元D10a地块建设项目环评公告1568.doc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三溪片区瓯海中心南单元D10a地块建设项目环评公告1568.doc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三溪片区瓯海中心南单元D10a地块建设项目环评公告1568.doc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三溪片区瓯海中心南单元D10a地块建设项目环评公告1568.doc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三溪片区瓯海中心南单元D10a地块建设项目环评公告1568.doc环评报告.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温州市三溪片区瓯海中心南单元D-10a地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温州市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院Wen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国环评证乙字第2014号二O一四年三月目 录1项目概况22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22.3环境质量现状33环境影响预测33.1水环境预测评价33.2环境空气预测评价43.3声环境影响分析43.4固废影响评价53.5对策措施54总量控制及公众参与64.1总量控制64.2公众参与调查结果74.2公示结果85审批原则符合性85

2、.1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85.2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105.3建设项目其他部门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106环评总结论11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温州市三溪片区瓯海中心南单元D-10a地块建设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建设单位:温州市凯润置业有限公司4、总 投 资:167173万元5、拆迁安置:本项目建设用地已属国有建设用地,由国土资源局组织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规划为居住用地,不涉及征地、补偿、移民安置问题。2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本项目主要敏感保护目标见表2-1。表2-1 项目所在地周边现状及规划环境保护目标情况汇总表序号敏感点方位、距离备注1娄桥卫生院

3、西南208m/2娄桥村西南304m约800户3在建住宅楼1东北80m刚进场施工4在建住宅楼2南侧70m娄桥村经济适用房,共22幢高层建筑5岩头村东南453m约400户,为2-3层民宅,目前已有部分建筑拆迁6东风村东侧650m约250户7行政办公楼东北330m瓯海新区府办公楼、瓯海行政审批中心、瓯海城建办等办公楼周边规划居住用地/现状为农田和蔬菜园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水环境:由于本项目废水主要为居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纳管至西片污水处理厂处理,不直接排放至环境中,因此不设定评价范围,主要进行纳管可行性分析。2、大气环境:项目实施后以餐饮油烟和地下车库汽车尾气为主,因此评价范围

4、确定为以地块的区域中点为中心,主导风向东北偏北风为主轴,长为5km,宽为5km,面积约25km2的正方形陆域范围。见图1.5-1。3、声环境:建设项目边界向外延伸200m区域。4、生态环境:项目所在地及周边区域。2.3环境质量现状1、水环境现状由表6.3-1可知,根据监测结果,项目所在地瓯江上下游水质良好,pH、COD、DO、BOD5、氨氮、石油类、氰化物和六价铬指标均值能够达到类水质标准,符合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根据监测资料结果可知,沉木桥河上游监测断面1#和沉木桥河下游监测断面2#地表水水质指标DO、CODMn、BOD5、氨氮、石油类、总磷等指标平均值超出类标准,BOD5、氨氮、总磷为类水

5、质标准,其余水质指标pH、六价铬、氰化物、氟化物、铜和锌符合类标准水质标准要求。沉木桥河水质呈现明显的氮、磷类有机污染,水质类别为类,主要受生活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中PM10、SO2、NO2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3)中二级标准,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内。3、噪声环境现状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东、南、西、北侧边界昼夜间现状噪声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3环境影响预测3.1水环境预测评价本项目排放废水主要以日常生活污水为主,污水水质相对明确,主要含COD、氨氮、动植物油等污染

6、物。项目建成使用后废水可以与市政污水收集管网相衔接,最终纳入西片污水处理厂。本项目生活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达后纳入温州市西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区域地表水环境影响不大。根据2013年11-12月份城镇污水处理厂检查情况, 2013年11月西片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平均浓度:COD为183.2 mg/L,SS为146.1 mg/L,氨氮为34.9 mg/L,TP为4.93 mg/L;出水污染物平均浓度:COD为14.9 mg/L,SS为12.9 mg/L,氨氮为2.24 mg/L,TP为0.55 mg/L。因此,本项目生活废水经处理达标后纳入西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不会对区域地

7、表水环境产生影响。3.2环境空气预测评价(1)地下停车库汽车尾气停车场无组织排放的CO、NO2、非甲烷总烃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0.433mg/m3、0.0101mg/m3、0.0675mg/m3,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分别为4.33%、5.07%、3.38%,最大落地距离均为202m。地下车库汽车尾气落地浓度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的要求;非甲烷总烃、NO2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无组织监控点”浓度限值。因此汽车尾气排放不会对项目区内和周围环境空气造成不利影响。车库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地下车库CO的允许浓度采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

8、业接触限值(GBZ2.1-2007)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CO的标准值,即取30mg/m3。结合表4.1-6(项目地下车库废气排放浓度)的计算结果对照比较,本地块地下车库高峰期CO的浓度为8.17mg/m3,未超过CO的标准值,符合环境空气质量要求。建议高峰期间加大对地下车库的通风量,降低CO浓度,考虑车辆进出高峰期时间很短,高峰期过后地下车库经机械通风后车库CO浓度会呈阶梯下降趋势,因此车库内环境空气质量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限值。地下车库进出口汽车尾气排放速率远小于地下车库内的排放速率,因此不会超标。(2)油烟废气目前各住户厨房均会设置油烟机,本项目各幢楼需统一设置厨房排烟竖井,将油烟废气通过

9、井道至屋顶排放。本项目餐饮用房设置于17#楼1-2层,油烟废气经油烟机净化处理后通过油烟管道至屋顶高空达标排放,由于餐饮类型未定,餐饮入驻后另行环评审批。本项目设置餐饮须在室内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脱排油烟机脱油净化处理,然后统一进入建筑物专用油烟管道至屋顶排放,同时须符合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 554-2010)和温州市饮食娱乐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细则(温环发2013105号文)的要求。(3)发电机废气柴油发电机每年发电次数不多,通常只是停电时偶尔使用几次,废气高空排放后能够被周围大气很快稀释,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4)垃圾收集点恶臭要求垃圾收集点实行一天清理2次,对垃圾必须及时清运,尤

10、其是夏季高温时,防止垃圾腐败产生异味,降低对小区内居民的影响。3.3声环境影响分析设备配套房设置在地下室内,发电机及水泵等设备运行噪声经墙壁、距离的隔声、衰减后,各边界东、西、南、北各厂界由于小区设备产生的噪声较小,对环境影响不大。昼夜噪声分别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根据项目设计方案总平图,本项目设有2个地下车库汽车出入口,北侧地下车库出入口位于11#楼的北侧(与最近住户的距离14.2m);西侧地下车库出入口位于8#楼的东南侧(地下车库与最近住户的距离为7.9m)。因此本项目地下车库出入口汽车行驶噪声在高峰时期(上下班时段

11、)8#楼处超过昼间噪声60dB的标准要求。因此要求汽车进出地下停车库要禁鸣喇叭,减轻噪声污染;因此要求车库通道采用低噪声坡道,坡道上方和两侧加设封闭式吸隔声顶棚,将地下车库对附近居民的影响降至最低。3.4固废影响评价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固体废弃物均能做到无害化处理,不外排环境,所以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3.5外环境影响分析(1)工业企业对本项目影响(1)工业企业对本项目影响项目评价范围内最近的主要工业污染源为地块东北侧约760m处的高翔工业区和西南侧1.1km处的娄桥工业区(主要企业见表2.6-1),其主要以鞋类、服饰、锁具等轻工业为主。因此,周边工业企业污染主要体现在鞋类企业、服饰类企

12、业、锁具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鞋类刷胶喷光有机工艺废气、SO2以及烟(粉)尘。根据对项目的实地调查,高翔工业区和娄桥工业区内企业与本地块最近距离分别约760m和1.1km,另根据我院其它鞋类企业的类比调查,鞋类企业所设卫生防护距离大多在200m以内。因此,本项目与鞋类企业的距离符合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其产生的废气污染对本小区建成后居民生活的空气环境影响不大。另外,工业区内的服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SO2与烟尘,考虑这些企业与本项目距离均较远;同时由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地SO2、PM10均达标,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因此,企业产生的SO2与烟尘对本项目影响小。(2)周边规划道路对项目影响由

13、噪声预测分析可知,东三路和东二条路对本小区地块内的建筑噪声影响较大,尤其是位于两条道路交叉口附近的住宅楼,受交通噪声叠加影响更大。根据建设单位提供情况,由于保暖、节能等需要,目前新建建筑一般均采用双层中空玻璃。根据GBJ 131388建筑隔声评价标准的规定,双层中空玻璃隔声窗 A 计权隔声量为32. 0dB,单层中空玻璃通风隔声窗的A 计权隔声量为 24. 4dB,因此预计在采用双层中空玻璃后,近、远期临路建筑室内昼夜间噪声均不会超标。但是,为减少交通噪声对室内居住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要合理设计室内布置,临路一侧的房间作为厨房、卫生间、客厅、楼梯、电梯等,临路一侧建筑物墙体立面采用隔声效果良好

14、的建筑材料。本项目对道路交通噪声影响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临路建筑的设计应尽量采用背向道路的U型结构;加强临街建筑的室内降噪,主要为提高窗户的隔声量,如采用双层窗可大大提高隔声效果;室内的布置要合理,临路一侧的房间作为厨房、卫生间、走廊等。温州市凯润置业有限公司要做好建筑隔声降噪设计,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工程环境监理,确保各项环保措施得以落实。温州市凯润置业有限公司须告知销售对象可能存在的噪声污染问题4对策措施表4-1 污染防治措施清单污染源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废水生活污水:施工单位使用可移动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或化粪池,定期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理。施工废水:运往政府指定地点消纳;同

15、时修建泥浆周转池,临时周转再运。扬尘对主要施工道路实施洒水(每天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在大风天气不进行扬尘污染严重的作业等。机械设备噪声夜间应禁止打桩机等强噪声机械进行施工运营期废水餐饮废水经隔油处理后同生活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废气地下车库设诱导式机械通风系统,通过地面排气筒排放;各住宅楼需统一设置厨房排烟竖井,将油烟废气通过井道至屋顶排放。餐饮油烟排放口设置于独立餐饮建筑的楼顶。噪声进出地下停车库要禁鸣喇叭,减轻噪声污染;地下车库出入口建议安装拱形隔声屏,对车库坡道路面进行合理设计,采用低噪声建筑材料。生活垃圾在区内设置垃圾收集点,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理4总量控

16、制及公众参与4.1总量控制根据本项目的特点,需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主要为废水中的 CODCr和氨氮,本着达标排放的原则,对项目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总量控制。根据工程分析,该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9.4-1 。表9.4-1 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项 目废水量CODCrNH3-N产生量190290.5103.036.66纳管排放量190290.566.66.66排入环境量190290.511.421.52总量控制值190290.511.421.52根据上表,本项目CODCr和NH3-N以排入西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入环境量为总量控制建议值,即CODCr11.42t/a,NH3-N1.52t/

17、a。根据浙环发200977号关于进一步建立完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替代区域限批等制度的通知和温环发201088号文关于印发温州市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污染物总量替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规定,建设项目不排放生产废水,只排放生活污水的,其新增生活污水排放量可以不需区域替代削减。本项目水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水,无生产污水排放,因此其新增生活污水排放量不需区域替代削减。4.2公众参与调查结果本次公众参与发放团体调查表20份,个人调查表50份,收回团体调查表20份,个人调查表50份,被调查的单位为项目所在地周围企事业单位、村委会,被调查个人为项目所在地附近居民。(1)个人调查结果从个人调查统计结

18、果分析,4%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地环境质量现状好,68%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另有38%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地环境质量较差;认为该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水污染的占46.1%、大气污染的占27.6%、噪声污染的占11.8%,固废污染的占22%;10%的被调查者对项目表示很了解,64%的被调查者表示有所了解,另有26%的被调查者不了解该项目,说明大多数被调查者对本项目都有所了解,建设单位还应加强宣传,使周边群众真正了解本项目建设的意义。对本项目建设运行最担心的环境问题,认为是废水的占29.7%、废气的占21.6%、噪声和固废的分别35.1%和13.5%,认为是其他环境问题的占4.1%;被调查者对项目运行后对周边

19、居民居住生活环境认为有利的占58%、不利的占12%、不清楚的占30%;32%的被调查对建设单位的环境信誉表示满意,较满意的占66%,另有2%表示不满意;68%的被调查者支持项目的建设,32%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无人反对。(2)团体调查结果发放团体调查表20份,收回调查表20份。公众参与(团体)调查信息统计清单见表8.3-3。表8.3-4是本次单位团体公众调查结果的统计汇总(调查表见附件)。从团体调查统计结果分析,85%被调查团体认为当地环境质量现状一般, 10%认为当地环境质量较差,只有5%的调查者认为当地质量较好;认为该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水污染的占50%,大气污染的占37.5%,噪声和固废

20、污染的分别占8.3%和4.2%;95%的被调查团体对项目表示有所了解,另有5%的被调查团体不了解该项目,说明建设单位应加强宣传,使周边团体了解本项目的内容和意义; 对本项目建设、运行最担心的环境问题调查中,认为是废水的占32.1%、认为是废气和噪声的分别占25%和35.7%,还有认为是固废的占7.1%;被调查者对项目运行后对周边居民居住生活环境认为有利的占85%,不利的占5%,另有10%被调查团体表示不清楚;35%的被调查团体对建设单位的环境信誉表示满意,65%的被调查团体表示较满意;95%的被调查团体支持项目的建设,5%的被调查团体表示无所谓,无反对意见。4.2公示结果项目的环保公示分别于2

21、013年07月08日和2013年07月22日两次分别岩头村和娄桥村村委会宣传栏进行张贴公示,公示期均为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建设单位以及环评单位都没有群众来电和来信反映。5审批原则符合性5.1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1) 建设项目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要求根据温州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2008年2月),项目选线位于瓯海城市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1-40304C04)内,属重点准入区。建设开发活动的环境保护要求:区域发展以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三产为主,限制新增工业企业。新增工业主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主要布局在工业集聚区,实施严格的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禁止新上水污染和气污染

22、严重的企业。本项目为商住用房建设项目,项目的建设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需要。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与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功能区要求不冲突。(2) 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生活污水和餐饮废水经预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接管温州市西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地下车库尾气采用机械通风系统;餐饮厨房油烟废气采用油烟净化器处理,确保达标排放;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理,能实现零排放。由污染防治措施分析可知,只要加强施工期、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的管理和落实本环评提出的各项措施,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 (3) 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根据本项目

23、的特点,需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主要为废水中的 COD、NH3-N, CODCr和NH3-N以排入西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入环境量为总量控制建议值,即CODCr11.42t/a,NH3-N1.52t/a。根据浙环发200977号关于进一步建立完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替代区域限批等制度的通知和温环发201088号文关于印发温州市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污染物总量替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规定,建设项目不排放生产废水,只排放生活污水的,其新增生活污水排放量可以不需区域替代削减。本项目水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水,无生产污水排放,因此其新增生活污水排放量不需区域替代削减。(4) 造成的环境影响符

24、合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经预测分析,本项目所产生的污染物经治理达标排放后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当地环境质量仍能维持现状。5.2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商住用房建设项目,运营期只产生生活污染源,因此环评审批要求符合性主要体现在环评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要求的符合性”。本项目分别于2013年07月08日和2013年07月22日在岩头村和娄桥村村委会宣传栏进行了公告与公示,时间均为10个工作日,建设单位以及环评单位还没有群众来电和来信投诉。根据公示和对周围群众、团体的调查表明,被调查的团体单位和个人基本上对该项目建设持支持态度,没有单位和个人反对该项目建设。5.3建

25、设项目其他部门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1) 建设项目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的要求本项目选址于温州市三溪片区瓯海中心南单元(0577-WZ-SX-01)(D-10、F-24等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修改中的D-10a地块,本地块用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R2),可兼容性质为商业用地(B1)。该地块的建设有助于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化建设。目前地块为农田,基本无环境污染遗留问题。根据温州市规划局的温州市规划局规划条件通知书(2013规划条件04097号),D-10a地块用地性质均为二类居住用地兼商业用地。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的

26、要求。(2) 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等的要求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订)、浙江省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落后生产能力目录(2012年本)和温州市限制类、禁止淘汰类落后生产能力指导目录,该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属于限制、淘汰之列。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本省产业政策。6环评总结论温州市三溪片区瓯海中心南单元D-10a地块建设项目位于温州市三溪片区瓯海中心南单元(0577-WZ-SX-01)(D-10、F-24等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修改中的D-10a地块。地块东侧为D-10b地块(规划商住用地),南侧规划为东二条路(城市次干道,宽度40m),西侧规划为东三路(城市次干道,宽40m),北侧规划为绿地。该地块土地使用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兼容商业用地。项目建成后,可以促进瓯海中心区周边用地的开发建设。但项目在建设、营运过程要产生一定的污染物,经分析和评价,采用科学管理与恰当的环保治理手段可以控制环境污染。可认为该项目投产后,在全面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的基础上,则从环保角度来看,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