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一生物上册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16557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一生物上册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教版初一生物上册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教版初一生物上册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教版初一生物上册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教版初一生物上册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一生物上册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初一生物上册复习资料.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教版初一生物上册复习资料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1.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组成的。2.生物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3.地球上的植物约有3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4.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动物、微生物5.生物的生命现象:(1)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2)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3)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4)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5)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6)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6.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7.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8.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的形态、结

2、构和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2)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3)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9.生物学我们把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做生物学。10.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衣食住行都与生物有关(2)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热点问题离不开生物学1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第二章、探索生命1.中学常用的显微镜主要是单筒式光学显微镜。2.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1)取送方法取送显微镜一定要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一只手提着显微镜。(2)镜头的保护镜头平时放在显微镜箱内的专用盒内,课间要用专用的塑料袋或布袋随时罩好。镜头脏了,只能用专用的擦镜纸擦拭,擦拭

3、时要顺着一个方向擦。(3)粗、细准焦螺旋的使用在调节粗、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一定要用眼睛直接看着镜筒缓缓下降。否则有可能砸坏物镜和玻片标本。(4)转换器的使用转动转换器时不要用手指扳物镜,这容易使镜头松动,影响观察效果,应该手指握准转换器的边缘转动。(5)遮光器的使用遮光器是调节显微镜入射光线强弱的,强光时应选用小光圈,弱光时应选用大光圈。(6)反光镜的使用通过调节反光镜的角度使反射入的光线照亮观察物。强光时应使用平面镜,弱光时应使用凹面镜。(7)计算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物象的放大倍数。3.使用显微镜的操作步骤(1)对光选择目镜,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较大的光圈

4、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从目镜中可看到一白亮的视野(2)观察从报纸上选一个汉字或一个字母,将其剪下,制成临时玻片标本将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通光孔中央转动粗准焦螺旋,将物镜靠近载玻片,眼睛要看物镜,以免损坏镜头再调节粗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象为止,最后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注意: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如果要将周围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物象相反的方向移动)4.判定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移动载玻片,转动物镜。5.实验中,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减少,视野亮度变暗。应调节遮光器使用大光圈,调节反光镜使用凹面镜。6.实验: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1)净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

5、(2)滴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自来水(3)取用镊子夹取生物材料(4)浸把材料浸入玻片中央的水滴中(5)展展平材料(6)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7)染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染色后用干净的吸水纸将临时玻片标本擦拭干净。(注意: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取材必须薄而透明;严格按正确方法盖盖玻片,防止出现气泡)7.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8.假设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虽然不是事实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9.实验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

6、径,主要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等方面。在实施计划时,应根据计划,通过进一步观察、调查或实验,记录一段时间内的实验相关数据的现象。10.实验变量实验中可变化的因素。在实验中,水、光、温度、时间、体积等都可能是实验变量。在一次实验中,可以有一个变量,也可以有多个变量。11.对照实验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其他因素都相同。一般设计为对照组和实验组。12.在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是基础;观察、实验、调查等是获得事实和证据的多种途径;推理、判断等是得出结论的重要过程。13.科学态度:在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坚持实事求是,任何时候不能修改实验数据,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应大

7、胆的修正原有的知识。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各种植物细胞的结构基本相似)2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识图课本33页,图3-2)(要求:识别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说出这些结构的基本功能)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叶绿体功能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正常形态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的相对稳定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含有细胞液,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产生有机物3.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4.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

8、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5.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6.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在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都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能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形态和生理特征。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细胞核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结构的关系是: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7.实验: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玻片标本(1)制作步骤:净、滴、取、浸、展、盖、染(2)注意事项:撕取洋葱鳞片表皮不宜过大,以长、宽约为0.5cm为宜。为防止撕下的材料卷曲,可事先在取材料处用解剖

9、刀划出一个长、宽约为0.5cm的区域,用镊子夹住一角,就可撕下边缘整齐,大小合适的材料了。(3)观察结果: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的)由于细胞膜太薄,线粒体太小,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8.实验: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1)制作步骤:净(擦拭玻片,凉开水漱口)、滴(生理盐水)、取(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取)、浸、盖、染(碘液)(2)注意事项:使用凉开水漱口,防止有食物残渣混入,影响观察效果;用生理盐水可保持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变形。因为人和动物的细胞没有细胞壁,在清水中容易吸水变形。第四章、生物体的组成1.细胞分裂一个细胞分裂成

10、两个细胞的过程2.细胞分裂的过程:(1)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2)染色体排列于细胞中央(3)每条染色体从着丝粒一分为二,并向细胞两端移动(4)细胞两端的两组染色体分别结旋松散成染色质,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5)在细胞中部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质平均分成两等份,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3.细胞生长的过程: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体积很小,随着从外界吸收的物质不断积累,许多小液泡逐渐长大,合并为一个大液泡,细胞就由小长大。细胞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生长,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4.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生物体细胞的数目增多、体积增大有关。细胞数目的增多是细胞分裂的结果,细胞体积的增大是细胞生长的结果。细胞体

11、积的大小和体积增大的速度都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5.细胞分化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6.组织形态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7.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名称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基本组织分生组织分布叶片与果实的表皮根茎叶中的导管、筛管和叶脉,花柄与果柄子叶、胚乳、叶肉、果肉等芽、根尖的分生区、木本植物茎的分生层功能具有保护功能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贮存营养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他组织8.人体的基本组织:名称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分布皮肤表层、口腔黏膜与消化道黏膜等骨骼肌与平滑肌血液、淋巴、脂肪、骨骼等脑、脊髓和全身神经功能保护、吸收运动营养、连接、支持和保护

12、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9.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10.绿色开花植物的六种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11.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12.系统不同的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叫做系统。(人体有八套系统,每个系统都有一系列的器官组成,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13.人体的各个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密切配合、协调统一,完成各种生命活动。14.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15.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16.单细胞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17.单细胞生物能

13、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18.草履虫的形态特点和生命活动特点基本结构:表膜(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此外还有食物泡、伸缩泡等结构生活环境:有机质丰富、水流平缓的池塘和污水沟中形态特征:体长150300微米,像倒转的草鞋,全身布满纤毛运动方式:依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主要食物:细菌和单细胞藻类。有净化污水的作用。生殖方式:细胞分裂19.单细胞生物也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草履虫对食盐、冰块等有害刺激会作出逃避反应,对于肉汁等有利刺激会作出趋向反应,对光线刺激不敏感。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1.种子的结构:种子由胚和种皮组成。胚由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组成。(识图55页

14、)(要求:识别种子的基本结构,说出这些结构的基本功能)2.胚是新植株的幼体。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结构主要功能发育时的变化种皮保护脱落胚子叶贮藏营养,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营养消耗完就脱落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迅速生长胚轴连接子叶、胚芽与胚根连接根和茎胚根发育成根迅速生长,首先突破种皮3.种子萌发的条件: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外界条件(足够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4.根尖的结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识图60页,图5-3)(要求:识别根尖的基本结构,说出这些结构的基本功能)比较项目根 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结构细胞大小细胞体积较大细胞体积较小细胞体积较

15、大细胞体积较大细胞形状形状不规则,排列不整齐近似正方型长方形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功能保护其他结构分裂产生新的细胞,是根生长的关键部位细胞迅速伸长,使根尖的长度不断增加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5.根的生长主要是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的结果6.植物的根具有向地生长、向水生长和向肥生长的特性。7.根的功能:固着、支持、吸收、输导、贮藏8.水对植物的重要性:(1)水是植物细胞的主要成分(2)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都需要水的参与(3)水有助于维持植物一定的姿态9.合理灌溉:(1)不同植物需水量不同(2)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也不同10.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

16、。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的吸水能力最大。11.根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时,根细胞吸水(打蔫的蔬菜泡在清水中变硬挺)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时,根细胞失水(施肥过多引起烧苗)12.植物的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也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13.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及其功能氮肥枝繁叶茂(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的繁茂)磷肥硕果累累(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花的开放、果实和种子的成熟)钾肥茎杆健壮(促进糖类的形成和运输,使茎杆健壮)14.芽是未展开的枝或花。按发育情况划分:枝芽、花芽和混合芽按着生位置划分:定芽(顶芽、侧芽)和不定芽15.枝芽的结构:幼叶、

17、芽轴和芽原基(识图68页,图5-7)16.枝芽发育成茎:幼叶发育为叶,芽原基发育为新芽,芽轴逐渐伸长,枝芽发育成茎17.木本植物茎的基本结构: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识图69页,图5-8) - 苏教版初一生物上册复习资料_素雅_新浪博客 芽的结构和发育结构名称将来发育为花芽花枝芽枝或茎幼叶叶芽原基新芽芽轴伸长为茎导管和筛管的分布和功能结构分布功能导管木质部输导水和无机盐筛管韧皮部输导叶片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茎的结构和功能结构名称功能树皮外侧部分主要起保护作用,内侧韧皮部有输导作用形成层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木质部具有很强的支持力,内部导管有输导作用髓具有贮藏营养的功

18、能18.植物茎的功能:连接、支持、输导、贮藏、生殖19.实验:茎的输导功能被染红的是输导水和无机盐的导管。木质部被染成了红色。20.结瘤的形成原因:有机养料通过韧皮部里的筛管向下运输时受到阻碍,大量积累在剥去树皮的缺口上端,此处细胞迅速生长形成结瘤。21.影响植物开花的因素:温度、光照22.花的结构:雄蕊、雌蕊、花瓣、花萼(识图74页,图5-12)结构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功能输导水和养料,将花连接在植物的茎上。着生花的其他结构,使花连接为一个整体。保护未开放的花。保护花中的花蕊,吸引昆虫前来传粉。包括花丝和花药两部分。成熟的花药可产生花粉。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含有胚珠。受粉后,胚珠

19、发育为种子,整个子房发育为果实。23.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24.雄蕊和雌蕊都具有的花称为完全花,如桃花、梨花、苹果花等 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花称为单性花,如黄瓜、丝瓜等(雄花不结果)25.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开花花药成熟产生花粉传粉(受粉)受精产生果实形成种子果实成熟种子成熟24.果实的结构:果皮、种子25.果实的发育过程子房子房壁果皮果实胚珠珠被种皮种子受精卵胚受精极核胚乳26.常见的果实:小麦、玉米、向日葵的子粒,西瓜、葡萄等水果 常见的种子:蚕豆、绿豆、西瓜子、杏仁、芝麻等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

20、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17世纪,范海尔蒙特发现水是植物生长的因子。(光合作用需要水)18世纪,普利斯特莱发现二氧化碳是植物生长的因子,而且植物可以释放出氧气。(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近代科学家研究发现,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光)3.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4.叶片的结构:表皮、叶肉、叶脉(识图83页,图6-5)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结构表皮叶肉叶脉上表皮下表皮气孔栅栏层海绵层功能具有角质层,保护叶片不受病菌侵害,防止叶内水分散失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21、细胞排列紧密且整齐,细胞里含有较多的叶绿体细胞排列比较疏松,细胞里含有较少叶绿体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支持叶片5.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玻片标本:(1)将材料平放在载玻片上(2)一手固定材料,另一手持两片双面刀片,顿齐刀口,与材料成垂直,连续切下数片(3)将刀片放在培养皿中的清水中稍一晃动,切片即漂浮于水中(4)挑选透明的薄片制成叶片横切面的临时玻片标本6.叶片是绿色的原因:叶片的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又含有绿色的叶绿素。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是叶片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7.叶绿素的功能: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8.在一定强度的光照下,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是植物进

22、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9.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10.叶绿素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温度低,光照强度不足,叶片老化(出现黄色叶片)11.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暗处理的原因:使实验用植物叶片中的淀粉除去,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被转移或消耗)部分遮光原因:使有光和无光的部分形成对照。(两面遮光)酒精脱色原因:使用酒精将叶绿素融去,便于显色和观察。脱色至叶片呈黄白色停止实验步骤:(1)暗处理,一昼夜(2)选择嫩叶,部分遮光(3照光,约30分钟(4)取下纸片(5)水浴加热,酒精脱色至叶片呈黄白色(6)清洗叶片,滴加碘液(7)显色12.淀粉遇碘,在有水的条件下变蓝色。13.实验:光合作

23、用产生氧气验证生成气体为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迅速插入试管内,细木条能够重新燃烧起来14.氧气能够助燃,支持燃烧。15实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溶液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所以a组生成的氧气多。16.呼吸作用:植物细胞内的线粒体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17.植物体的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只有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18.实验: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1)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2)使用黑色塑料袋,防止植物在有光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19.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可以灭火。20.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增产:(1)延长光照时间(

24、2)提高环境温度(3)及时灌溉(4)增加二氧化碳浓度21.利用呼吸作用原理增产:提高呼吸作用:有利于根部的生长和无机盐的吸收(方法:提高温度、氧气充足)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增加有机物的积累,使果实中营养物质的含量高(方法: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减少氧气,减少含水量)22.果蔬保鲜方法: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含量、减少细胞含水量。23.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温度、氧气、水。24.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旺盛,产生足够的能量使细胞分裂与生长,吸收水分。所以,种子萌发的条件与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有关。第七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生物圈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环境的总称2.绿色植物参与能量传递与物质

25、循环3.人类的食物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动物的食物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人类的能量来源 :阳光植物(草食动物)人草食动物的能量来源:阳光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的能量来源:阳光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的能量来源:阳光植物(草食动物)杂食动物4.世界主要食用作物的前三位:小麦、玉米、水稻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影响氧循环。在这个过程中使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对平衡6.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7.蒸腾作用:绿色植物根部吸收的水,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空气中。8.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重要意义:(1)促进根对水的吸收及运输(2)促进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3)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避免因强光照射而灼伤9.水循环的动力是光能10.森林与人类生存的关系:(1)森林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2)森林参与氧循环和水循环(3)森林美化环境有利健康11.森林与动物生存的关系:森林为动物提供栖息地与食物来源12.植树节3月12日(19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