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 全册1.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17047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三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 全册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苏教版小学三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 全册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苏教版小学三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 全册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苏教版小学三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 全册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苏教版小学三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 全册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三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 全册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三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 全册1.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 测试时间:40分钟 测试总分:100分一、 填空题:1、土壤是一种 ,研究土壤时,我们发现土壤是由 、 、 、 和黏土等组成的。在观察土壤时,我们可以借助 来进行观察。2、我们根据三种土粒在土壤中含量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 ,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 ,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 。3、我们把土壤分为三层: 、 和 。4、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 ,他们被称为 。 是植物生长必须的肥粒。 越多土壤越肥。5、修筑梯田可以防止 和保持 。6、 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资,它为植物提供了 、 ,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 ,也为人

2、类提供了 和 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7、能够改良土壤,并在成肥中发挥作用的小动物是 。8、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 看,用 摸,用 听,用 闻,还可以用 来测量。9、塑料垃圾被填满在土壤里,会降低土壤的 ,同时也阻碍了植物根系的发育。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因为土壤非常紧密,所以土壤中没有空气。 ( )2、我们把土壤放到杯里加热,看到有很多小水滴凝结在烧杯壁上,这个实验说明了土壤当中含有水分。( )3、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里长出的植物细弱、柔软且枯黄。( )4、山上的表层土比低谷的表层土贫瘠。( )5、蚯蚓在腐殖质形成过程中没有什么作用。( )6、泥土能够溶解在水中。(

3、)7、没有了土壤,动物仍然能够很好的生存。( )8、废电池可以随便丢弃在土壤里。( )9、所有的土壤都适合庄稼生长。( )10、种植绿肥,收集落叶和人、畜沤肥可改良土壤的肥力。( )三、选择题:1、在观察土壤时,我们不会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A、显微镜 B、放大镜 C、筛网 D、酒精灯2、( )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助手,一万年来它们默默无闻地分解着生物遗体,改变着土壤的肥力。A、水生动物 B、昆虫 C、土壤动物3、哪种方法可以改善土壤肥力( )A、喷洒农药 B、多浇水 C、种植绿肥4、下列哪一种行为是保护土壤的( )A、开山毁林 B、植树造林 C、种植绿肥5、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下列哪种土的渗水性最强

4、( )A、壤土 B、沙土 C、黏土6、堤坝上种植防护林的作用是( )A、吸烟滞尘 B、保持水土 C、减少噪音7、腐殖质是由( )变成的。A、泥土 B、动植物遗体 C、塑料袋8、贫瘠的土壤可以通过增加( )加以改良。、水 B、腐殖质 C、沙子9、把下列三种土壤和点水捏一捏,哪一种最容易捏成团( )A、沙土 B、黏土 C、壤土10、大多数小动物生活在土壤的( )A、表层土 B、下层土 C、岩石层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7分) 研究土壤成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我的发现1、将一块土壤放入盛有水的杯中。会看到有( )从土壤中冒出。土壤中含有( )。2、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

5、质分为()层,上层颗粒( )下层颗粒( )。上层的物质是( )下层的物质是( )。3、把土块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加热时盖上一片薄玻璃。过一会看到玻璃片上有( )。土壤中含有( )。4、取走玻璃片继续加热看到( ),闻到( )。土壤中含有( )。我的实验结论土壤由( )、( )、( )、( )、( )等物质组成。五、简答题:1、为什么说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2、 人类的哪些活动会破坏土壤? 我们可以为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附:试卷编写说明1、命题意图说明:这份试卷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本册书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及探索发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充分体会“土壤是人类

6、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只要你用心观察,就会发现许多问题,增强学生爱护土壤、保护大自然的热情。2、试卷结构特点: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及培养学生目标,促进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测,并注意到了内容形式、题量多少、分值大小、实验探究等方面内容,难易适中、形式多样。 3、典型试题例说:培养学生长期仔细观察,做好观察记录,要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去研究、去探索,激发他们在快乐中去探索科学奥秘。如:四、实验题: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土的成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的能力。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1、混合物 水 空气 腐殖质 沙子 放大镜2、沙土 黏土 壤土3、表层土 下层土 岩石层4、遗体 腐

7、殖质 腐殖质 腐殖质5、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6、土壤 养料 水分 栖息地 住所 制作物品的原料7、蚯蚓8、眼 手 耳 鼻子 仪器9、透气性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三、选择题1、A 2、C 3、C 4、B 5、B 6、B 7、B 8、B 9、B 10、A四、实验题1、气泡 空气2、两 较小 较大 黏土 沙粒3、水珠凝结 水分4、土壤发白 焦糊味 腐殖质空气 黏土 沙粒 水分 腐殖质五、简答题1、答:蚯蚓在土壤里钻爬以后留有“隧道”,可以改变土壤的结构,使原本紧密的土壤变得松软,从而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水性和肥力。另外,蚯蚓的排泄物也是天然的肥料,所以说

8、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2、答:人类喷洒农药、开山毁林、抛撒垃圾、开窑烧砖等都会破坏土壤;为了保护家乡的土壤我们可以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进行环保宣传等。评分标准: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空2分,共20分。三、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7分。五、简答题:共13分。第一小题5分;第二小题各4分。检测意见(检测人:张志遐)本套试题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课本为中心、为重点,注意到了试题的覆盖面,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题目叙述清楚,大小适宜。卷面设计合理,留足了学生答题的空间。分数分配合理,难中易题型占合理的比例。

9、试题反映了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注重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三年级科学学科(下册)第二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学校 一、精彩补白;1、果实一般都有( )和( )。2、有( )、( )和( ),种子才能萌发。3、根可以分为( )和( )。胡萝卜的根是一种特殊的( )。4、根有( )和( )的作用。5、大多数植物利用( )、泥土中的( )和空气中的( ),在叶子里自己制造(“ ”)。6、植物总是向着阳光生长,说明植物具有( )性。7、完全花是由( )、( )、( )、( )四部分组成的。8、植物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 ),常

10、见的是借助( )和( )。9、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一般有( )、( )、( )、( )( )、( )六部分。10、花中的( )和( )是植物的繁殖器官。11、花粉落在( )的柱头上,这一过程就叫传粉,传粉后植物就有可能结出( )。12、大多数植物都适合生长在( )里。13、茎按生长方式可分为( )茎、( )茎、( )茎、( )茎。牵牛花是( )茎,竹子是( )茎,西瓜是( )茎。二、择优录取:1、摘掉棉花的 它还能结出果实。A、花瓣 B、雌蕊、 C、雄蕊 D、萼片 2、下列 种花是虫媒花。A、玉米的花 B、水稻的花 C、油菜花 3、把蚕豆种子横着放,根会 。A、向上长 B、向下长 C、向旁边长

11、4、下列不属于植物果实的是 。A、苹果 B、花生 C、黄瓜 D、大豆5、在观察种子时用不到的方法是 。A、用手剥 B、用放大镜看 C、用磁铁吸三、明辨是非:1、花开了就会结出果实。 ( )2、离开了阳光植物就不能生存。 ( )3、所有植物的种子都可以食用。 ( )4、种子萌发需要水,把种子泡在水中,发芽速度会更快。( ) 5、花粉落在雄蕊的柱头上,花就有可能结出果实。 ( )6、动物、植物和人都离不开空气。 ( )7、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养料的作用。 ( )8、我们吃的是香蕉的果实。 ( )9、爬山虎是攀缘茎。 ( )10、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 )四、连连看看: 西红柿 茎 叶

12、甘薯 花菠菜 根花生 果实西兰花 种子五、对答如流: 1、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有:提供 。2、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1) ,如 ;(2) ,如 ;(3) , 如 ;(4) 如 。六、实验题: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你是怎样做实验来证明的。请把你试验的过程和方法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达出来。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 一、填空1、 我们把盐和花生混合,它们的混合前后的( )没有改变,( )改变了。2、 把固体从液体里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有( )( )( )。 3、 和固体在水里的溶解情况一样,有的液体( ),有的液体( ),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原先( )的液体也可能( )。4、 液体和固

13、体放在水中一样,有些( ),有些( );有些容易( ),有些不容易( )。5、 一般情况下,几种不同的固体混合后,重量( ),体积( )。二、判断1、 一般情况下,几种不同的固体混合后重量会增加。 ( )2、 油,水,蜂蜜这三种液体相比,油比水轻,水比蜂蜜轻。 ( )3、 同样多的液体重量一样。 ( )4、 不同的液体流动的速度不同。 ( )5、 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与重量无关。 ( )6、 混合以后的物质是不能分离的。 ( )7、 固体有一定形状、不会流动,沙子会流动,所以说沙子不是固体。 ( )8、 改变一定的条件,有些原先不溶于水的液体也可能溶于水。 ( )9、 面粉放在清水中搅拌后,会

14、均匀地分散,所以面粉能溶解在水中。( )10、 混合以后的物质是不能分离的。( )三、选择1、下列物质中_能溶解在水中。( ) A粉笔灰 B面粉 C味精 2、怎样才能使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起来?( ) A.搓成一个球状 B. 压扁,并且弄得很薄 C. 做成小船的形状 3、下类哪种物质不是混合物。 ( )A、酱油 B、黑芝麻糊 C、可乐 D、黄豆 4、潜水艇上浮成下沉的原因是( )。A质量变化 B体积变化 C形状变化5、下面的方法中,( )可以使清水中的马铃薯浮起来。A往清水里加盐 B把水倒掉一些 C往清水里加清水 6、同样体积的油,水,蜂蜜最重的是( )。A油 B水 C蜂蜜7、铁块在盐水中会(

15、) A、上浮 B、下沉 C、既不上浮也不下沉8、像石头,水,空气这样的物体,我们分别称它们为( )A、气体,液体,固体 B、液体,固体,气体 C、固体,液体,气体9、牙膏属于( ) A. 固体 B.液体 C.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10、先往杯中导倒入水,再加入蜂蜜会出现( )A. 上层是水,下层是蜂蜜,然后蜂蜜和水会混合在一起 B. 上层是蜂蜜,下层是水 C. 蜂蜜和水混合在一起了四、排序 我们可以利用工具把某一种固体弄碎。请你根据所使用的工具,如木棍,药杵,小铁锤,来判断这一固体的软硬程度。1、 能用木棍压碎的物体2、 用木棍压不碎,但能用药杵捣碎的物体3、 用药杵捣不碎,但能用小铁锤砸碎的物体

16、4、 用小铁锤砸不碎的物体据此,请你来排一排,这几种物体从硬到软的顺序应该是:( )( )( )( )五、分类:1、下列物体在水中上浮的是 ,下沉的是 。 香油 塑料瓶盖 玻璃球 蜂蜜 乒乓球 树叶 铁钉 木块 卵石 泡沫板2、下列物体固体是 ;液体是 。盘子 玻璃球 果汁 大树 塑料杯 牛奶 钥匙 橡皮 洗发剂 钢笔水六、操作1、想办法分离下面混合固体混合物分离方法大米和面粉沙和石子木屑和铁钉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让鸡蛋在水里浮起来。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学校: 评价等级一二三四五在相应等级上划“”注意事项:1、本试卷全卷满分100分,时间30分钟。一、 填空: (5

17、0分) (1)、我们可以以( )( )( )( )( )( )等方面来了解天气状况。(2)、气象工作者借助各种( ) 、 定时观测和记录 ,分析记录的各种数据,做出 ( )。 (3)、空气干燥时,有些成熟松果的鳞片会( ) 。 (4)、通过调查研究,我们知道( ) 、( ) 、 等都关心天气。 (5)、8读作:( ) ;气温零下12度写作:( ) 。 (6)、测量雨量的大小的工具,叫( ),雨量的大小用( )作单位。(7)、测定风力的仪器叫( ) 。风从西方来,就是( ) 风。烟向东北方向飘,就是( ) 风。 (8)、在一定的地区( ), 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9)

18、、一年分( )四季。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10)、( )贵如油,一阵( )一阵凉。二、 判断: (10分)(1)、有些事物可以被很精确的测量,有些事物却难以精确测量,或者是没有必要那么精确,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估算得方法进行统计。 ( ) (2)、只要有一双好眼睛,我们就可以全面地观察事物。 ( ) (3)、使用雨量器前,要把水加到“0”刻度处。 ( ) (4)、风吹去得方向叫风向。 ( ) (5)、观察到天上有钩钩云时,我们就知道肯定是个大晴天了。( ) 三、 选择: (10分)(1)、风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看不见 B、摸不着 C、闻不到 D感觉不到 (

19、2)、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是:( ) A、10点 B、12点之前 C、12点 D、午后2点左右 (3)、百叶箱安放不正确的是:( ) A、离地面1.5米 B、空旷的地方 C、草坪上 D、树荫下 (4)、下列哪一项不是测量天气的工具A、温度计 B、 风向标 C、 湿度计 D、 望远镜(5)、轻风吹脸面是( )级风。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四、填图: (10分)1、画出相应的天气符号。 晴 阴 小雨 风力风向 2、连线。(将相应的内容用直线连起来) 春季 天气炎热 夏季 风和日丽 秋季 穿上棉衣 冬季 天高云淡 五、 简答: (20分)1、从哪里可以得到关于天气的信息?天气预报常

20、从哪些方面说天气? 2、下雨和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参 考 答 案 一、填空: (1)、仪器、设备、天气状况、预报。 (2)仪器 预报(3)、张开。 (3)、种地的农民,训练、比赛的运动员,太空旅行的宇航员。 (4)、八摄氏度, -12。 (5)、风力计,西风,西南风。 (6)、雨量器 毫米(7)、风力计 西风 东北风(8)、漏刻。 (9)春夏秋冬 风和日丽 天气炎热 天高云淡 穿上毛衣(10)春雨 秋雨二、判断: (1)、(2)、(3)、(4)、(5)、 三、选择: (1)、D(2)、 D(3)、D(4)、B(5)、B、四、填图: 1、画出相应的天气符号。略 2、连线。(将相应的内容用直线

21、连起来) (1)、 春季 风和日丽 夏季 天气炎热 秋季 天高云淡 冬季 穿上棉衣 五、简答: 1、答:看电视 、看报纸、 网上查找、电话咨询、收听广播、去气象台询问。天气预报常从气温、风力风向、湿度等说天气预报。 2、答:有利的方面:给植物提供必要得水分,缓解旱情,净化空起,保持空气的湿度。 不利得方面:会引起交通不便,而且洪水泛滥、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和经济损失。命题意图:试题从学生的科学实践出发,考查学生科学实践能力是符合科学教育规律。本次试卷的试题多数能以学生科学实践为基础,考查学生实践的多元价值。试卷的结构特点:实践性是科学教育的主要特点,能有效促进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提

22、高,且小活动改变了以往紧贴教材的形式,首次突破教材,给予了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 三年级科学学科(下)第五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 测试时间:40分钟一、填空题1、平常我们主要用( )去观察周围的世界,而( )、( )、( )、( )也是人体的观察器官。2、要想收集到某个事物比较全面、准确的信息,就应该依靠观察( )来进行观察。3、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2005年5月2日,科学家测量出珠峰最新高度为( )米,而1975年测量出的珠峰高度是( )米。4、为了知道同学们100米的跑步速度,体育老师一般要使用( )进行观察。5、我国古代计量时间的工具主要有( )和( )。6、平常我们要用(

23、)去观察世界。7、量筒可以用来测( ),温度计可能用来测( )。8、( )使我们了解到事物的样子和特点。9、科学家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测量工具,如( )、( )、( )、( )等。二、我会选1、我的身高大约是130( )。A、厘米 B、分米 C、米 2、下列哪种仪器不是测量物体体重的?( )A、气压计 B、电子秤 C、体重计3、测量跑步的速度要用( ),测量身高用( )。A、尺子 B、秒表 C、拉力器4、珠穆朗玛峰降低与( )有关。A、气温上升 B、气温下降5、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下面的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A、把温度计从水里拿出来再读数。B、温度计的液泡要放在水的中央。C、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水银液面的最低处水平。D、手要捏住温度计的顶端。三、连线题:(把各种测量仪器和它们的用处用线连起来)1、 温度表 时间的长短秒表 一桶水的多少水表 用电量的多少电表 用水量的多少直尺 人体的温度量筒 物体的长短2、 尺 测重量弹簧秤 测体积量筒 测温度天平 测质量温度计 测长度钟表 测时间四、我会填表1、任选一种物体进行观察,把获得的信息记录下来。我对 的观察用眼睛看到的用耳朵听到的用鼻子闻到的用手摸到的2、我所知道的测量工具及它们的作用测量工具作用五、你问我答1、观察事物要用到哪些感觉器官?2、你知道古代人们是如何测量时间的?3、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用估算的方法统计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