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第一二单元.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17787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2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五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第一二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苏教版小学五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第一二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苏教版小学五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第一二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苏教版小学五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第一二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苏教版小学五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第一二单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五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第一二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五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第一二单元.doc(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邮市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编写:居思兵 审阅:胡恒香 师恩难忘(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好课文。2、我会认识和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认读两条绿线内4个二类生字。3、我会通过给课文分段,理清本文的脉络,并能简要概括各段的主要意思。作家链接:刘绍棠,著名作家。通州儒林村人。他幼年成材,13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是50年代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刘绍棠四十余年文学生涯,历经坎坷,矢志不渝。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气”的创作思想,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推荐作家书目:我是刘绍棠、如是我

2、人、蝈笼絮语、红帽子随笔、青枝绿叶、京门脸子、敬柳亭说书、蛾眉、黄花闺女池塘。课前预习:1、读一读。在书中适当位置留下你阅读、思考的痕迹。(友情提示: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两遍,再完成下列题目。)标注好各小节的序号。在你最喜欢的段落前打上“”,反复再读两遍。并用“”试着给课文分段。认真读读下面两个句子:“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2、写一写。看拼音写词语。chu yn guizhng nindao z rn xi jio( ) ( ) ( ) ( ) ( )gngjng hu

3、ngr wi wi dng tng shn ln q jn( ) ( ( ( )3、查一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引人入胜: 戛然而止: 身临其境: 娓娓动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预习反馈:小组内交流本课易写错的词语和易读错的字音。(方法小帖士:先口头交流,再书面听写。)易错的重点词语: 给易错的字注音:例:正( )月 质疑探究:1、初读了全文后,你的问题是: (友情提示:这个问题你能独立完成吗?先自己尝试着做一做,课上再在小组内交流。) 2、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具体可以从哪几小节读出来?(温馨提示:解决了这个问题,你就能很轻松地理清文章的脉络了。) 当堂检测:(课堂上完成)1、辨字组词。

4、杖( ) 尾( ) 炊( ) 歇( ) 诲( )仗( ) 娓( ) 吹( ) 息( ) 海( )2、我能把这些词语补充完整,还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成语造句。( )( )动听 身( )其境 ( )然而止 引人入( )( )( )敬敬十年树木,( ) 3、联系课文内容,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并读一读。田老师用 ,滋润了我,在我那 的心田里,播下了 的种子,他的 之恩,我 !自我评价(在上面打): 教师评价:(业面: 业绩: )预习作业:(第二课时)新课标第一网(友情提示: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再完成下列题目。)1、你觉得田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2、本文题目为“师恩难忘

5、”,作者“难忘的恩”究竟是什么呢?(可以归纳出几点来回答) 高邮市五年级导学案编写:居思兵 审阅:胡恒香 师恩难忘(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用个性化的朗读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我能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出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重点:通过朗读品味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难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预习反馈:1、小组内两人一组,任抽一、两个自然段,互相检查读书情况。抽查小节(同伴填写): 第( )小节 读书评价(在上面打): 优秀 良好 再努力 2、组内汇报交流预习问题:你觉得田老师是一个怎样的

6、老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本文题目为“师恩难忘”,作者“难忘的恩”究竟是什么呢?(温馨提示:小组内一人主要交流,其余补充。组长重点落实好汇报问题的对象和汇报问题时的方式,等待大组交流展示。)合作探究:1、重点句段探究:“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方法提示:重点读读课文37自然段,仔细想一想田老师的故事与所学的小诗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田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呢?) 2、文章特色探究: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通过选取一件典型事例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想一想: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7、 当堂检测:(课堂上完成)1.课文回放: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 ,他通过对小学一年级一位 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 之情。2、重点感悟: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 )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 )之恩,我终生难忘!(1)给文中两处加点字注音。(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第一个“树”的意思是 ,第二个“树”的意思是 ,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3)用“”画出表现“我”对田老师“深深感谢”的句子。 (4)老师的“教

8、诲之恩”指的是 知识积累:1形容口才好的成语: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出口成章、语惊四座2八字成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3赞美老师的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采得白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关于4读书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 杜甫奉赠书左丞丈二十二韵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 刘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 观书有感我的收获:www.xk b1.co m 自我评价一下自我在本课中的学习表

9、现(打): 知识积累,你记得怎么样了?评价一下自我: 课后作业:1、句式仿写:同学们,有人说,教师犹如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吐丝去编织美丽的绸缎; ; (接下去,再写两句。)2、自主实践:教师节快到了。同学们,师恩难忘,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和诚心,自己动手制作礼物送给我们敬爱的老师。做一张贺卡,作为教师节的礼物送给自己敬爱的老师,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做法。贺卡中的贺词,我准备这样写(能用上一两个名句就更好了): 3、读写结合: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运用本文中学到的写作手法,选择有关他的一件典型事事例写下来。(另附稿纸书写)作业评价:(业面: 业绩: )

10、 高邮市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编写:居思兵 审阅:胡恒香 五年级上册陶校长的演讲(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我能理解陶校长的后几问,运用第一问的学法进行自学。3、我能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并养成用此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难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养成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写作背景:陶行知:中国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于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1936年在重庆北碚创办育才学校。皖南事变后,重庆政治黑暗,物价飞涨,育才学校受到特务威胁和经济断绝的严重困难。全体师生在陶行知带领下,团结一致,开荒生产,一日两

11、餐稀饭,度过艰难时期。陶行知关心学生德智体以及工作能力的培养,作了著名的“每天四问”的演讲,启发学生鼓励、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学做“真人”。预习反馈:新课 标第 一网1、小组内互相检查预习作业(关联词)完成情况。2、组内尝试演讲“问健康”部分。同伴评价:演讲内容(在上面打): 优秀 良好 加油演讲情感(在上面打): 优秀 良好 加油3、组内汇报交流预习重点问题:陶校长和同学们谈了哪四个问题?他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合作探究:1、重点问题探究:陶校长为什么要大家每天问这四个问题呢?这四个问题对我们学生有什么重要意义?(方法提示:结合文中“四问”的好处和文章的最后一小节去思考。可以联系实际,联系自己

12、的切身体会去谈见解。)2、写作特点探究:陶校长的演讲全文按“总分总”的结构来写,先提出“每天四问”,然后分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具体讲述,最后作出总结。而中间的“四问”部分,每一问的结构也相似,联系预习作业,你能具体说一说吗?尝试着按这一写作结构,选择一问,练习讲一讲。当堂检测:(课堂上完成)1、文本回放:(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陶校长的演讲中的“陶校长”是 ,他被毛泽东主席称为“ ”。他要求学生每天从 、 、 、 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 。健康是 ;学问是 ;工作能 ,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道德是 。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 。2、经典感悟:(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第四问,自

13、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 )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 )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 )讲究“公德”,( )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以上我谈的就是“每天四问”。( )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 )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1)、在()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公德”: “私德”: “建筑人格长城”: “真”人: (3)、用“”

14、画出具体说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的语句。(4)、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做一个“真”人? 自我评价(在上面打): 教师评价:(业面: 业绩: )知识积累:陶行知的名言:1、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4、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学后感言: 学了陶校长的演讲一文后,我想对陶校长说: 课后作业:1、自我反思:陶行知先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大的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演讲,要求我们做到每天四问,以次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其实,我们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

15、,除了这四问,我们还可以问些什么?问: 问: 问: 2、读写结合:仿照课文某一问的写法,从以上自己提的问题中,选择一条有条理地说一说,然后写下来。(另附稿纸书写)作业评价:(业面: 业绩: )高邮市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编写:居思兵 审阅:胡恒香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我能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体会寻隐者不遇的语言特点。3、我会通过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去感受隐者高洁的形象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并使自己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学法引导:同学们,如果说中国悠悠五千年的文化是一串珍珠,那古诗就是其中的一颗美丽的明珠,古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最少的文

16、字,展现出丰富的画面,让有多产生无尽的想象。今天,你就可以用读诗句、想画面的方法来学习古诗两首。想想,我们以前是怎样来学习古诗的?一般要做好以下四个步骤:知诗人、读能诵、明诗意、悟诗情。课前预习:1、读一读。要读流畅,好能读出诗的韵味,并试着给用“”标出朗读时的节奏。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2、比一比,再组词。隐( ) ( )的童子 ( )的山稳( ) ( )的松树( )的云3、查一查。结合诗的内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贾岛: 不遇: 寻: 预习反馈:1、 1、小组内交流寻隐者不遇的朗读情况: 同伴评价: 优秀 良好 一般 再努力2、小组内互相检查寻隐者不遇预

17、习背诵情况:同伴评价: 优秀 良好 再努力 3、组内交流预习作业。质疑探究:1、初读了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后,你的问题是: (友情提示:这个问题你能独立完成吗?先尝试着做一做,课上再在小组内交流。) 2、隐藏在寻隐者不遇文字背后的是童子和诗人的三问三答。(谁问?问什么?谁答?答什么?)你能分别写出来吗?(温馨提示:最好用对话的方式写,别忘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呀!)诗人: 童子: 诗人: 童子: 诗人: 童子: 当堂检测:(课堂上完成)1、解释带点的词语,再写出诗句的意思。(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知处: (2)、寻隐者不遇寻: 遇: 2、联系古诗内容,进行填空。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 )

18、代诗人( )。诗歌记述了( )这件事。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 )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 )。自我评价(在上面打): 教师评价:(业面: 业绩: )预习作业:(第二课时)(友情提示: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所见多读几遍,再完成下列题目。)1、用“”标出朗读时的节奏,并给带点字注音。所 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2、查一查。结合诗的内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振: 樾: 意欲: 鸣蝉: 3、所见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情景?牧童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季节: ,诗中的依据 心情: ,诗中的依据 高邮市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编写:居思兵 审阅:胡恒香 五年级上册古

19、诗两首(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所见,背诵所见。2、我能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出诗中牧童机灵可爱、天真可爱的形象。3、我能说出诗的大概内容,想象出诗句描写的美好意境。作者链接:袁牧(17191798),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著有小仓山房文集与随园诗话等。预习反馈:1、小组内互相检查预习作业完成情况。2、组内互检所见读、诵情况。同伴评价: 朗读: 优秀 良好 再努力背诵: 优秀 良好 再努力合作探究:1、想象探究:对照插图,想象所见所描绘的景象,续编后面发生的事情。(方法提示: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也可以通过画画的形式。先在小组内交流。重点再想一想如果让你们本

20、小组汇报,你们组内成员准备怎么合作汇报展示?想好了,等待交流时刻好好表现呦!)2、特色探究:寻隐者不遇、所见两首古诗简单易懂,尤其展示了儿童的可爱、智慧、活泼、天真。你能分别用自己的话,细致的描绘古诗中表现的情景吗?你能体会并说出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吗? 当堂检测:(课堂上完成)1.古诗品悟:所见是( )朝诗人( )的作品,诗人向我们描绘了( )。古诗动静结合,活泼有趣,牧童先是“( )”,忽然“( )”,是因为他 “( )”。我们还从诗中“( )”一词中可见当时是( )。2、重点感悟:所 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1、所见题目的意思是 。2、“樾”的正确读音

21、是 ;意思是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振: 意欲: 鸣蝉: 立: 4“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这两句话之间是( )关系,请你用表示这样关系的关联词,描绘一下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情景: 自我评价(在上面打): 教师评价:(业面: 业绩: )知识积累: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村居(高鼎)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草长莺飞二月天, 篱落疏疏一径深, 蓬头稚子学垂纶, 拂地杨柳醉春烟。 树头花落未成阴 侧坐莓苔草映身。 儿童散学归来早, 儿童急走追黄蝶 路人借问遥招手。 忙趁东风放纸鸢 飞入菜花无处寻。 怕得鱼惊不应星级评价:(本课的两首古诗学得怎么样了?背熟了吗?能想象诗中描绘

22、的情景吗?课外积累会诵了吗?给自己来个评价吧!不足的可要加油呀!【在上打】) 古诗背诵: 古诗理解: 知识积累: 课后作业:1、古诗拓展(我的知识真丰富):(1)松树和 、 合称“岁寒三友”。请各写一句赞美它们的诗: , ; , ; , 。(2)诗人贾岛和 都喜欢写诗时字斟句酌,后人有“郊寒岛瘦”之称。(3)去年今日此门中, 相映红(题故城南庄);等闲识得东风面, 总是春(春日;九州生气恃风雷, 究可哀。(已亥杂诗)2、读写结合(我的想象真美好):寻隐者不遇寓问与答,语言清新,平白如话。仔细观察插图,试着把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另附稿纸书写) 作业评价:(业面: 业绩: )高邮市五年级语

23、文上册导学案编写:居思兵 审阅:胡恒香 练习一(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积累背诵古诗风,并能仿照范例,借助插图展开想象,续写诗歌。2、我能自学诵读古诗题秋江独钓图,理解古诗大概的意思,并能感受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重点难点:重点:积累背诵两首诗歌,丰富语言积累。难点:仿写诗歌;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课前预习:1、猜一猜: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读一读:风是多么奇妙,它没有颜色,没有形状,可是,在许多地方,我们都能看见它的身影。仔细读读练习一中写风的小诗。如果你自读,就能读出这首小诗的情趣就更棒了。3、练一练:认真读读题

24、秋江独钓图,注意读准字音。(方法小帖士:这首诗中的“一”特别多,可它们都不是一个调,小心别读错了。)题秋江独钓图(王士禛)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一() 曲 高 歌 一()樽 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4、想一想:你喜欢风吗?想想你还在哪儿,感受到了风?它的脚步有时是轻轻的柔柔的,有时还是怎么样的呢?你看, 你看, 你看, 5、查一查:我们都喜欢风,古人们也喜欢风,他们也喜欢在自己的诗中写到风。你能收集几首带“风”字的诗句吗?(越多越好,加油!)预习反馈:小组内交流收集到的关于风的古诗,互相补充,等待大组背诵展示,可要好好练练呀!风的诗歌、题秋江独钓图都读得怎

25、么样了?组内来一次检查吧!(组长组织一下)同伴评价: 风: 优秀 良好 加油题秋江独钓图: 优秀 良好 加油质疑探究:1、 1、初读了风的诗歌后,你能模仿这两小节续写这首诗歌吗?(温馨提示:试着从诗歌的前两部分寻找共同点: 都是以“ ”提出疑问,以“ ”收尾。 )2、说说题秋江独钓图这首诗和我们平时读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首诗,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当堂检测:(课堂上完成)1、古诗收藏夹。我写出带有“风”字的四句古诗。 , 。 , 。 , 。 , 。 2、诵读积累卡。题秋江独钓图的作者是 代的 。他在全诗中这样写: , 。 , 。3、仿写直通车。读

26、读下面的诗句,模仿着续写二节,注意书写时的行款格式。题目: 风儿在哪里? _ _你不知道,我不知道。 _你看,树梢轻轻地摆动, _ _风儿已从那里走过。 _ _ _ 风儿在哪里? _ _ 你不知道,我不知道。 _ _ 你看,湖面泛起了碧波, _ _ 风儿已从那里走过。 _ _ 温馨提示:现在你已经把书上的小诗和自己写的放在了一起,形成了一首新的诗歌,为它取个题目吧,并背一背。自我评价(在上面打): 教师评价:(业面: 业绩: )预习作业:(第二课时)1、(1)认真读读“写好钢笔字”中的一段话。 (2)重点观察这段话的版面(行、列)安排。我发现了: 2、当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不能

27、解决的时候,就要向别人请教。那么,请教别人要注意什么呢?试着归纳几点写下来。高邮市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编写:居思兵 审阅:胡恒香 练习一(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写好钢笔字,并能注意布局。2、我能学会有礼貌地提出请教的问题,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的本领,知道请教时要把话说明白,请教后表达对别人的谢意。重点:熟练掌握请教的注意点,学会请教,善于请教。预习反馈:1、小组内互相检查预习作业完成情况。2、组内展示钢笔描红。评价一下同学的字写得怎么样?重点说说好在什么地方?描红评价:书写版面(在上面打): 优秀 良好 加油书写结构(在上面打): 优秀 良好 加油写得最好的几个字: 理 由: 3、组内汇报交流预习重点问题:当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就要向别人请教。那么,请教别人要注意什么呢?合作探究:1、情境探究:从书中出示的四个情境任意选择一个,进行对话练习。(方法提示:两个人分角色表演,其余人进行评价,重点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在具体情境中,两个角色人说得怎么样?在具体情境中,两个角色人做得怎么样?)2、对比探究:遇到疑惑,向别人请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很多同学都有向别人请教的经历,对于同一件事情,为什么有的同学请教别人成功了,有的同学却失败了呢?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