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全册教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18385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20 大小: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全册教案.doc(1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教师备课教案学科: 数 学 册数: 第九册 姓名: 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亿级内的数,了解分数、百分数、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2、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变幻,能初步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测量、识图、作图等技能。3、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能;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数学思考1、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

2、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字母和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的简单问题。2、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理推理能力。4、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解决问题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2、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3、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4、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5、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6、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情感与态度1

3、、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能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是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断进步。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4、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5、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纠正。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1、 认

4、识负数。2、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3、 认识小数。4、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5、 找规律。6、 解决问题的策略。7、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一)。8、 公顷与平方千米。9、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二)。10、 统计。11、 整理与复习。12、二、教学要求基础知识:1、通过合理的分类,并借助直观,让学生体会正负数与0的关系。2、要借助直线上的点,使学生初步体会负数的大小。3、要让学生经历公式推导的完整过程。4、把握探索小数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思路。5、联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6、要鼓励学生画图列举寻找规律。7、理解用计算器探索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活动线索。8、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

5、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9、引导学生依据具体数量关系列出乘、除法算式,逐步丰富对乘除法运算的理解。10、要让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基本技能:1、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3、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4、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

6、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5、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三、教学重难点1、认识负数。 2、多边形面积的计算。3、认识小数;小数的的四则计算。4、解决问题的策略。5、公顷和平方千米。6、统计。学 情 分 析(一) 本学段学生认知水平:1、在本学段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中,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抽象概括水平往往较低,因而运用一般概念、基本原理于特殊事例的派生类属学习能力较弱。2、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中包括较多的日常概念与生活经验,它们对于数学学习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干扰

7、。3、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中知识,往往缺乏纵横联系。4、小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具有较大的可塑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和有效学习的积累,他们的数学认知结构会有较大的发展和逐步的完善。5、尽管儿童的有意注意在发展,但他们的无意注意有时还会占优势。意志的发展使儿童越来越能控制自己的有意注意。1012岁儿童为25分钟,这个时期,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但有意注意迅速发展,并且逐渐在学习和从事其他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学生通过学习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逐渐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概念、定理、规律,这些概念、定理和规律促使他们进行积极思维,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随之逐渐地发展起来。(二) 本班学生情况:1、学习习惯和兴趣 :五(2)班有5

8、0人,总体说来,学生基础能力发展比较均衡,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三) 重点指导内容:1、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

9、养成检验的习惯。 3、认真做好补差工作。加强学生的数感、提高算法多样化。4、尽力创设浓厚的、鲜明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5、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关心与支持。第一单元 认识负数课题认识负数(一)课时1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展台教 学 过 程师 生 活 动思考与调整一、 教学例

10、1老师介绍温度计的看法。出示图片:上海4摄氏度师:上海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出示图片:南京0摄氏度师:南京呢?和上海比,南京的气温怎样?出示图片:北京零下4摄氏度师:和上海比,北京的气温怎么样?同时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气温图片。师: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师: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的呢?3、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师:规定零上4摄氏度记作+4摄氏度或4摄氏度,规定零下4摄氏度记作-4摄氏度。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4”读作正四, “+4”也可以写成4。“-4”读作负四,书写时,只要先写“-”负号,再写4。(教师板书)师:现在,我们可以说那一天上海的气温是4,北京的气温是-

11、44(1)试一试:用合适的数表示各地的气温。P2(2)小小气象记录员师:我们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一边记录气温。P3课件演示:赤道零上40摄氏度,北极零下26摄氏度,南极零下40摄氏度二、 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1、 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师:从上面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区有温差,在我国同一地区同一天也有很大的温差。师:新疆吐鲁番是我国还把最低的地区,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是多少?出示海拔高度图(图略)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以海平面为标准,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师: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2、 小结:用正负数还可以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

12、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三、巩固练习1、(1)用正数或者负数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出示海拔高度图)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的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3193千米。世界最低最咸的湖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2)先读一读,再把数填入适当的框内。-5,+26,9,-40,-120,+203(3)、每人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读出所写的数,并判断写的是否正确。2、出示“你知道吗?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3、练习一 4、5、6。课题认识负数(二)课时2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2、体验数

13、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展台教 学 过 程师 生 活 动思考与调整一、复习导入读一读,分一分。+3000+4200-1800+2700-900+3700二、教学例3师:老师收集了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列出统计图。月 份一二三四五六盈亏(元)+3000+4200-1800+2700-900+37002、教学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盈亏情况的具体意义。师: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表中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损?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14、3、试一试根据新光服装店去年下半年的盈亏情况,填写下表。七月份:亏损1200元; 八月份:亏损850元;九月份:盈利2500元; 十月份:盈利4300元;十一月份:盈利3700元; 十二月份:亏损250元;月 份七八九十十一十二盈 亏(元)介绍一下服装店七至十二月份盈亏情况。三、教学例41、出示情境图,辨别方向。师:小华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走了2100米,到了什么地方?(小华向东走2100米,到达邮局。小华向西走2100米,到达公园。)师:如果把向东走2100米记作+2100米,那么向西走2100米可以记作什么?师:可以把向西走2100米记作+2100米吗?那么向东走2100米记作什么

15、?2、从学校出发,沿南北方向的大街走1240米可以走到哪里?根据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分别写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互说想法。3、试一试:(1) 你会填一填、读一读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 -2接近2,还是接近0?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如何?4、练一练1.小明家今年六月份收入和支出的记录。你能说一说小明家各项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吗?2.(1)如果张军向东走30米,记作+30米,那么李刚向西走52,记作( )米。(2)如果张军向北走40米,记作+40米,那么李刚走“-40米”,表示他向( )走了( )米。 四、巩固练习。练习一 第710题。课题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课时3教学目标1. 复习面积的

16、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初步建立图形的等积变形思想。2、让学生体会转化、估计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教学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作比较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教学重难点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展台教 学 过 程师 生 活 动思考与调整一、分一分、数一数1、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你能先把每个图形分成几块,再数一数吗? 2、你是怎样分的?怎样数的?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二、移一移、数一数1、怎样移动右边图形中的一部分,能很快数出它的面积?2、利用分割与平移,保持面积不变,把多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计算它的面积。这个图形的面积

17、是多少?三、数一数、算一算1、下面是牧场中一个池塘的平面图。先把池塘上面整格的和不满整格的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数一数各有多少个,再算出池塘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2、你算出的面积大约是多少?这样的算法合理吗?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3、你能算出右边树叶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吗?四、估一估、算一算1、采集几片树叶,先估计他们的面积个是多少平方厘米,再把树叶描在第122页的方格纸上,用数方格的方法算促他们的面积。2、你能用这样的方法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积吗?五、小结:今天我们进行面积是多少实践活动,怎样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呢?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18、计算课时1教学目标1、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展台教 学 过 程师 生 活 动思考与调整一、复习导入1、说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名称。(电脑出示)2、在这几个图形中,你会求哪些图形的面积呢?3、大家想不想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19、。(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1)出示例l中的第一组图形。 提出要求:这儿有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交流。对学生的交流作适当点评,使学生明白两种不同的比较方法都是可以的:即数方格比较大小或把左边的图形转化后与右边的图形进行比较。(2)出示例l中的第二组图形。 提出要求: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吗?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交流,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适当强调“转化”的方法。(3)小结:把不熟悉的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并用学过的知师 生 活 动思考与调整识解决问题,这是数学上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转化。这种方法在

20、数学学习中经常要用到。2教学例2。(1)出示画在方格纸上的平行四边形。提问:你能想办法把图中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交流操作情况。 提出要求:谁愿意把你的转化方法说给大家听听? (让学生用实物投影演示剪、拼过程) 提问:有没有不同的剪、拼方法? (继续请学生演示) 教师用课件演示各种转化方法,进行小结。(4)讨论:刚才大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都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的。大家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开? 启发学生在讨论中理解:沿着高剪开,能使拼成的图形出现直角,从而符合长方形的特征。(5)小结: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再通过平移,都可以把平

21、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3教学例3。 (1)提问: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它的面积大小有没有变?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联系?(2)操作:请大家从教科书第123页上选一个平行四边形剪下来,先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并求出面积,再填写下表:转化成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长(cm)宽(cm)面积(c)底(cm)高(cm)面积(c)(3)小组讨论: 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4)反馈、交流,抽象出面积公式。(5)用字母表示公式。(6)指导完成“试一试”。

22、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课时2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展台教 学 过 程师 生 活 动思考与调整一、初步感知 1出示例4,明确题意。 图中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仔细观察这3个平行四边形,你能说出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吗?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方法。 2

23、提问: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求出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将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剪开,旋转、平移、重叠。 让学生观察演示过程,说说发现,并相机总结:每个平行四边形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完全相同的;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是所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揭题: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究竟有怎样的联系?三角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探究公式 1动手操作,填表分析。 (1)出示例5中的三角形。按角的特点分类,:这几个三角形分别是什么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说出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

24、别是多少。每人从第123页上选一个三角形剪下来,与例5中相应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要提醒每个小组注意:组内所选的三角形三种都要齐全) 教师加强巡视,对拼平行四边形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加以指导。 组织讨论:通过操作,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进一步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根据要求测量、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分别是多少?每个三角形的底、高和面积呢? (3)汇总数据,填写表格,初步归纳。 要求学生把小组内得到的不同数据填在书上的表格中。 提问:你是怎样算出三角形的面积的? 从表中你能看出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联

25、系? 2讨论交流,得出公式。 (1)出示讨论题,小组开展讨论。 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2)全班交流。 交流第一个问题时,课件演示将每组中两个三角形重叠,让学生明确认识到:不管选择哪种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必须完全相同。交流第二个问题时,课件可以闪烁相应的底和高。得出:每个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引导学生逐步表达如下的思考过程: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每个三角形

26、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二底高2。(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4)让学生看书上的例4、例5,回顾刚才的推导过程。如果还有疑问,可提出讨论。反馈时要求学生用清晰的语言表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三、应用公式 1、指导完成“试一试”。 出示题目,指名读题,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时再说说应用的面积公式。 2指导完成“练一练”。 第l题先让学生回忆拼的过程,再回答。第2题看图口答。两题都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课时3教学目标1.通过画图、观察、思考和计算,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面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关系。2. 让学生看

27、图计算面积或先在图中测量必要的数据后计算面积,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 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三角形面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关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展台教 学 过 程师 生 活 动思考与调整一、 复习导入1、口算:书 p.17练习三第4题 8600 30050 44200 683411400 24060 12100 4804(口算卡片出示)2、复习计算公式:(1)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字母表达式呢?(2)为什么要“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板图)(3)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4)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

28、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3、揭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二、 探究新知1、 完成练习三P.17第5题 (小黑板出示)(1)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2)观察、思考:图中哪几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为什么?(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3)汇报、交流,师适当提示小结。2.完成练习三P.17第6题(1)鼓励学生独立画图。(2)思考:A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还知道些什么?B画出的三角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的底和高必须满足什么条件?C要使底和高的乘积是18,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呢?(3) 师适当小结。3.补充习题(小黑板出示)有一块三角形菜地

29、。底是20米,高是18米,王师傅打算每平方米种4棵大白菜,这块菜地一共可收成多少棵大白菜?(1)让生试做。(2)让生说说解题思路。(3)集体订正。4.完成练习三P18第9题 问: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 明确:红领巾要拉直,高的确有讲究,一次不够测量要注意,要有人记录数据。5.完成练习三P18第10题 让生确定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底和高。6(机动)思考题下面是一副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边长是8厘米。你知道其中每一块板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吗?三、 巩固深化1.全课小结。2.作业:练习三P18第7、8题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课时4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梯形

30、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展台教 学 过 程师 生 活 动思考与调整一、复习导入1、复习梯形的基本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出示:梯形纸片)问: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梯形吗?(1)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板: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2)复习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明确: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每个三角

31、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所以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揭题问:你知道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吗?板示:梯形的面积计算。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题;() 动手操作、填表分析。(拿出事先剪下的个梯形) 问:你想到了些什么?明确:可以设法把梯形转化成已会计算其面积的图形。 问:你打算选哪个梯形,怎样转化?举在手里给大家看看。明确: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问:你举出的两个梯形有什么关系?强调:两个梯形完全一样。 问:这几个梯形一共能拼成几个平行四边形?(2)填写书上表格,师演示贴至黑板上 师:有困难的同学,互相帮助。3、 公式推导:(1)小组讨

32、论:(小黑板出示) 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有什么关系?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得出以下结论:这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无论是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还是一般的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 梯形的上底 + 下底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 梯形的高 因此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一半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梯形的面积?板: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2)数学字母表达式板:S=(a+b)h2(让生完成在书上)三、巩固、深化1.完成P(20))/试一试问

33、:求麦田的面积就是求谁的面积?(指名板)2.完成P(20))/练一练1 明确: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涂色部分梯形的面积就是一个梯形的面积,它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3.P(20)/练一练2提问: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与高分别是多少?4.P(20)/练一练3模型解释“横截面的含义”四、全课小结问:今天你的收获是什么?课题练习四课时5教学目标加深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以及加深对梯形与相应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会应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提高应用公式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展台教 学

34、 过 程师 生 活 动思考与调整一、指导练习1、完成练习四第1题学生口答,并说一说为什么用242问: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与每个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2、第2题 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怎样找出面积相等的梯形。由于这4个梯形的高相等,只要比较它们的商、下底的和是否相等。这几个梯形中,除左起第3个梯形之外,其余的面积都是相等的。3、第3题 右图是直角梯形,可以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直角梯形中与上、下底垂直的那条腰的长度就是梯形的高。4、第5题 要注意两个问题:1、统一面积单位;2、讲清楚数量关系。5、第6题 先搞清楚水渠和拦水坝的横截面积分别是指图中的哪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形状,图中标出的条件又有哪些。在此

35、基础上,再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6、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当的进行补充和强化。二、课堂总结 通过练习,同学们已经能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熟练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了。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要多动脑,看清所求问题,找出必要条件,计算时还要仔细。课题整理与练习课时6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几个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相同之处。让学生知道“转化”的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多边形面积的一般策略,加深对面积公式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教学重难点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展台教 学 过 程师 生 活 动思考与调整一、回顾与整理1.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明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6、 板: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或 S=a22.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说说推导过程,深化“转化”思想。明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板:S=ah3.复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说说推导过程,深化“转化”思想。明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板:24.复习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说说推导过程,深化“转化”思想。明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板:S=(a+b)h2 图形面积公式长方形正方形S=abS=ah平行四边形S=ah三角形S=ah2梯形S=(a+b)h2(让学生明确可采用不同的整理方法,但要清晰,有条理)二、练习与应用1.完成P(22)练习与应用/1 问:各个图形的长

37、和宽(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可以怎样计算他们的面积?明确:等底等高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梯形是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面积的一半。2.补充(小黑板出示) 列式计算各种图形的面积(1) 平行四边形的底30分米,高10分米。(2) 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6分米、8分米、10分米。(3) 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4厘米,高2分米。三、巩固深化四、全课小结课题整理与练习课时7教学目标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在比较和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各个图形的面积公式的内在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回忆和领悟各个面积公式推导的思路与方法。教学重难点面积公式的应用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展台教 学 过 程师 生 活

38、 动思考与调整一、复习导入:回忆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二、练习与应用1、完成P/(23)练习与应用/4(1)问: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长和宽分别是多少?面积呢?(2)问: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明确:三角形的底和高的乘积应等于长方体长和宽乘积的2倍。(3)梯形的上底与下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启发学生多种思路)2.完成P(24)练习与应用/6让生独立完成,再让生说说分别应用了怎样的计算公式。3、完成P(24)练习与应用/7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启发不同思路明确两种解法:(1)20919 (2)(201)94、完成P(24)练习与应用/8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39、,鼓励不同解法。明确: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乡相等,这两条腰就是三角形的底和高。5、教学P(25)/10(1)师画出完整的截面示意图(出示)观察思考:说说这对钢管排列的规律?(2)让学生尝试计算(3)组织交流,启发领悟(最简单的方法):(最上层根数+最底层根数)层数26、教学P(25)/11(让学生事先准备一些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的物体) (1)让学生分组测量、计算。 (2)小组汇报三、评价反思 1.让学生对照表中指标,说一说,涂一涂 2.组内相互交换意见,以促进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四、全课小结课题校园的绿化面积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割补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培养学生应用有关测量和面积计算的知

40、识和技能,在现实情况中合理、灵活地应用相关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展台教 学 过 程师 生 活 动思考与调整12m4m10m一、想想算算: 1、出示右图,要求学生算出它的面积:(1)小组交流:你准备怎样计算?(2)学生汇报: 15m 可以看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 从一个长方形中去掉一个梯形(3)任选一种方法进行计算:二、巩固练习:求下面图形的面积:6m 2m 63m 6 m 2m m 2m 5m10m三、画一画:(第27页画画算算)学校准备建一个新的花圃,在方格纸上划出花圃的形状并计算出面积。四、实地测量:(第27页量量算算) 在校园里找出一块合适的空地,参照上面画出的形状进行实地测量。第三单元 认识小数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