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美育功能在朗读中彰显.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19947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小学语文美育功能在朗读中彰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让小学语文美育功能在朗读中彰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让小学语文美育功能在朗读中彰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让小学语文美育功能在朗读中彰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让小学语文美育功能在朗读中彰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小学语文美育功能在朗读中彰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小学语文美育功能在朗读中彰显.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让小学语文美育功能在朗读中彰显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早已向素质教育转变。美育功能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功能,其独特性逐渐在语文朗读中彰显。语文朗读,将枯燥无味的书面知识变得饱含感情,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将语文教学美学化、生动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学功能;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美育这一词,最先出现在18世纪末,由德国诗人和美学家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提出。书中提到:“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美育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在西方人眼中,美育是一切精神力量的最高点,美育的目的在于情感教育的升华,全方面地促进人们的发展

2、。正是如此,美育作为一个近代教育理念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学习中。语文学科在所有学科中最感性,最能激发学生感受美、享受美的存在,相比其他学科更能培养学生对美育教学的认识。 一、美育在语文教学朗读中的彰显 朗读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是将语文学习美学化的关键。朗读,能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还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情的熏陶1。一篇语言优美、意旨兼美的文章,学生需要通过朗读,才能品出其中语言的韵味,意旨的高深,领略作者文章中包含的意趣。 新课改下,语文教育中“读”的地位日益突出。传统的朗读,是一种机械化、无感情式的读文章。传统的朗

3、读一方面造成了学生对语文机械化、僵硬化的学习,另一方面严重地限制了学生语文文学涵养的提高与美学教育的提升,对学生的学习极为不利。而素质教育下的朗读,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僵硬化的学习,它打开了学生正确学习语文的大门,通过朗读品味文学的优美,达到美育的功能。它通过美的事物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美感;它靠美的感情来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在沁人肺腑的美的熏陶中,陶情淑性,发展审美;它还能使学生在自愿享受美的愉悦中,不知不觉地受到语文的教育2。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在现代教育下的作用是不断彰显出来的,它不像其他教学功能那样立竿见影,但就学生学习的长期发展来看,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对语文朗读

4、教学中美育功能的几点看法 小学阶段,学生还未形成系统的语文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学习教学过程中,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爱上学习,领略语文学习的美好。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以语言为基础,是作者抒发情感的载体。小学语文教材选取的都是古今中外最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中大都饱含着作者深刻的感情。例如,散文观潮以写景为主。文章语言优美,词句丰富,将钱塘江潮水描绘得细致生动,是写景文中的翘楚。散文旨在使学生从课本中体会大自然风景的美妙和语言文字的魅力。散文朗读起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语文教学从提高学生对祖国优美语言文字的兴趣入手,可以唤醒

5、他们的审美意识,建立审美的习惯,由浅入深,有感而悟地提高其审美能力,完善其审美情趣,陶冶情性,是使人的个性向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3。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需要日积月累的。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妨将早晨语文背诵学习的时间改为晨读。首先,早晨是学生一天中学习的“黄金阶段”,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在这个时段的效果是最好的;其次,早晨,朗朗的读书声中最有利于营造一种浓郁的语文学习气氛;最后,浓郁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于学生领略文章的美好意境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浅显易懂,当然,也不乏一些意义比较深远的文章。朗读这些文章时,就需要学生适时地增加一

6、些自己的想象力,想象自己身临其境,方能体会到文章所蕴含的意趣。就拿古诗天净沙?秋思来说,是元曲作家白朴的一首写景散曲,单就散曲来看,为学生描绘的是一幅萧瑟、寂寥的秋景图,但没有身临其境的想象,学生无法体会到作者描绘这幅秋景图的意义何在。散曲仅短短五句,描绘了六种景物: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使画面笼罩在一片萧瑟的气氛中。乍一看曲景萧瑟,但通过朗读,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发现曲中创造性地将秋日萧瑟寂寥的景色与明朗绚丽的景色融合在了一起,虽是描写秋景的,但仔细品味却可以看出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小学阶段,学生还未受到升学压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小学生的想象力是较为丰富的

7、,朗读语文课文,使学生有所触动,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美育功能是有积极影响的。 三、培养学生体会节奏美、画面美、意境美 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入的文学作品大都朗朗上口,学生朗读起来极富节奏美。文章大都描绘了各种各样的场景,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画面美。文学作品的优秀在于其深远的意境和有趣的意旨,学生在朗读课文的时候还可以感受课文非一般的意境美。语文的教学,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美育功能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在学生朗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充当范例作用,为学生先将课文示范朗读一遍。教师对课文的理解肯定比学生深刻,教师朗读能做出正确的示范,可以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可以说,朗读的过程也是一种表达的过程,教师

8、示范性地为学生朗读,可以融洽师生间的关系,将课文中需要教授给学生的知识,以语言的形式加以表达。培养学生朗读时的节奏美、画面美、意境美,进一步促进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发展。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在字里行间品味作者的一言一行,比任何繁复的讲解都行之有效。学生只有设身处地地参与到课文的学习中,才能对他们的学习、教学的审美有所帮助。21世纪的今天,美育在教育事业和文化发展中的地位早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如何促进语文朗读学习中美育功能的彰显,成为了教育研究者共同探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刘惠春.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教育科学周刊,2012(01). 2骆蓉华.发挥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9). 3赵丽珍.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01):22. (编辑:龙贤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