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多样化发展的冷静思索.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20691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多样化发展的冷静思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教学多样化发展的冷静思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教学多样化发展的冷静思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教学多样化发展的冷静思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教学多样化发展的冷静思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多样化发展的冷静思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多样化发展的冷静思索.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文教学多样化发展的冷静思索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局面,对此进行冷静思索,分析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提出应该采取的方法和策略:探寻“语文教学”的真实“自我”思考语文的本质以及语文教学的本质,分析“简单”和“超越”的关系;寻找“教师个体”的真实“自我”立足自我,理性分析,不断学习,完善丰盈。关键词: 多样化发展 思索 真实自我目 录引言:语文课到底怎么上?一、语文教学多样化发展的态势与原因1、理念的快速革新带来的变化2、教材的多样化3、学生群的重新分布4、语文学科的特殊性5、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了教学研究二、探寻 “语文教学”的真实“自我”1、语文

2、本质的思考2、语文课,我们教什么 3、语文课,我们怎么教4、正确理解“简单”和“超越”,“预设”与“生成”三、寻找“教师个体”的真实“自我” 1、阅读吸呐,充实自我2、理性分析,发展自我3、智慧比风格更重要引 言语文课到底怎么上?一个小学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邀请我去讲课,我战战兢兢地去了,因为我知道青年教师思想开放,观点鲜明,个性张扬,不知道能否应付。果然一上课,老师们就提出了最关心也是最核心的问题 “语文课到底怎样上?”。这些老师都是教学骨干,肯钻研,善思考,有个性,似乎不应该问这样的问题,都是骨干老师,难道连课都不会上?但冷静想想,到底又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呢?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理念不断更

3、新,目标不断调整,尤其是语文教学领域,规模浩大的讨论、反思还在进行,大纲新大纲课程标准修订课程标准,改革一浪接一浪,一线的老师们普遍产生了一些困惑:语文到底怎么了?语文教学到底怎么了?只要你关注语文教育教学,只要你投身课堂教学研究,你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的困惑。分析老师们的话,他们关心的主要问题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课堂中到底怎样做,才能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强调大语文观,要扩展,要融合,要超越,另一方面呼吁语文的本质回归,要“倡简、务本、求实、有度”,教学要简简单单。理念不断更新,方法丰富多

4、彩,流派层出不穷,到底学什么?最近,又去南京观摩了苏教版教材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听了20节各省市带来的赛课,感觉到老师们仍然对这个问题比较迷惑。一、语文教学多样化发展的态势与原因语文课怎么上?你再也找不到一个统一的模式,再也不好说那种教学方法最好。可以这样上,也可以那样上,都能找到理论依据。尽管其中有些观点相互排斥、甚至对立,还是很难说谁对谁错,孰优孰劣,因为从不同角度思考,他们确实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十几年前,如果要谈语文教学方法、教学流派,我们可以列举出大家共同认可的那么几种、十几种,现在,恐怕已经无法去一一列举,语文教学已经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局面。这次南京所听的课,就强烈地感受到各地不同的

5、风格,每一课都不一样。其原因有:1、理念的快速革新信息时代的来临带来的是观念的巨大变化,理念的快速革新。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全息理论、后现代课程理论等对教育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的课程是以学科、以教材为中心的,以知识的系统为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相对“规范”。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鲜明地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这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教师和学生不再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研究者、开发者、创造者。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开始建立,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思想理念领域的革新和争论必然带来教学实践领域里的

6、多样化。2、教材的多样化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教材全国统一的格局被打破,各种版本教材不断涌现。现在小学语文教材经教育部核准通过的就有十多种,每套教材都有自己的核心思想和基本思路,都有着鲜明的特色,甚至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大量的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个性化教材的投入使用,更使教材丰富多彩。教材的多样化是教学多样化的物质原由。3、学生群的重新分布本来,义务教育要求学生就近入学,尽管有地域差异,城乡差别,各校的生源质量还是差异不大。随着大量实验学校、重点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兴起,选校、择校已经成为不争事实,学生群体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不再是自然分布。城乡学校办学条件不一样,普通学校和重点学校的生源质量

7、不一样,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学生特点不一样,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老师们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的使用等方面都会不一样。4、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较之其他学科,语文学科更具有感性化的色彩“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一篇课文,不同老师的文本解读是不一样的;语文的学习又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注重直觉感悟,很少理性的推理和判断;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线型叠加的,而是一个不断积淀、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更容易形成多样化的局面。5、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了教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以前是集中在一些研究所,集中在少部分专家手里,研究是从上至下的。而现在,科研深入基层,到了一线,一大批专家和一

8、线老师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总结了许多教学方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近20年,语文教学异彩纷呈,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等一批名师各领风骚,姿质长青,孙双金、王崧舟、薛法根等“中生代”特级教师敢立潮头,不断创新,他们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随着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快被广泛推广。老师们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实现了及时而广泛的交流,使语文教学的讨论研究平民化,不再是专家的特权,怎么教,一线老师形成自己的研究群体,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庞大的教学研究群体加速了多样化发展的进程。二、探寻 “语文教学”的真实“自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这就要求我们有更清醒的认识、更全面的反思、更深刻

9、的扣问。(一)语文本质的思考语文是什么?理论界争论不休。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语文是语言和文字” 。专家有许多种说法: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章,语言和文学,语言和文化。张志公先生在说“语文”一文中说:“1949年6月,按照叶圣陶先生的建议,不再用国语国文两个名称,小学和中学一律称为语文。这就是这门功课叫做语文的来由。这个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合起来称为语文。”“10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1】吕叔湘先生所说的语文是针对中小学生所谈的最基本的语文内涵。即3500常用汉字认不认识,能不能规范书写;读文章

10、或听别人说话,能不能读懂、听懂,能不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或说话人的情感倾向;说话或写文章能不能做到流畅,能不能准确地谴词造句、表情达意。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关于语文实在无法找到非常明确的定义,以上的论断恐怕也是在某个特定时期,从某个角度对“语文”作出的阐释。作为一线的老师,确实不需要再去纠缠到底什么是语文,只能是结合自己的实践去理解,建立自己的语文认识。我想,语文是有血有肉的,是实实在在的,汉字和词句以及由汉字和词句构成的文章是语文;语文是有情有味的,是陶冶心灵的,眼前的汉字和文章所传递的某种情感,

11、所蕴涵的某种思想是语文;语文是空灵飘渺的,是有无限时空的,学习者可以自由想象,可以跨越千古的去感受,跳跃地域的去体验。说到底,语文既是客观的、社会的,也是主观的、每个人自己的。 (二)语文课,我们教什么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25年的庆祝大会上指出:“要处理主体与主导、教科书和其他资源、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防止和纠正教学自由化、教科书边缘化、课堂活动非语文化的问题,准确、充分的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辨证统一。”崔峦先生为什么这样说,那是因为现在许多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没有凸显语文课程本身的价值,形式的繁荣掩盖了内容的空洞、本质的缺失。语文课到底教什么,不妨先换个角度

12、想一想,一个现代人走向社会后需要的素质中哪些与语文密切关联。(1)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阅读是接受信息的重要方法,要阅读当然得认识字,具备一定的理解字、词、句的能力,能够通篇阅读。(2)具备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沟通交流当然需要具有听话、说话和书面语言能力,说话写文章得体规范,表情达意准确,在母语环境下应该达到无障碍的交流。(3)基本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对华夏文明必须有相当的了解,形成一定的文化积淀。(4)具备思考和创新能力也应该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现代人所必须的素质显然不止这些,这几点与我们的语文教学关系更为密切。追本溯源,语文课,尤其小学语文课,最基本的应该是教学生识字写字、阅

13、读写作、沟通交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思想感情,养成思考的习惯和创新意识。 (三)正确理解“简单”和“超越”那么,语文教学到底是应该 “简简单单,务本求实”,还是“超文本”阅读,实现“几大超越”呢?关于这个问题,先来看一个课例卧薪尝胆片断(薛法根执教)【2】师:什么样的人是奴仆?今天老师把“奴仆”画出来,帮助你想像一下。(师边画边讲)这是站着的一个人,如果这个人弯着,很恭敬,就是这样。这是什么呢?这是人的两只手,这个人见到人都要低着头,而且两只手要像老师这样交叉在身前(师做弯腰、低头、两手交叉身前的动作,生笑,有生说要跪下来,师说没有跪。),你猜猜这样的人是什么人呢?生:是奴仆、是奴隶。

14、师:这样的人在古代是女人,见到男人都是这样非常温顺的、低着头,很恭敬的样子。(师继续画)这是什么?这是男人的一只大手,这只手一把抓住女人的头发,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这样的女人在古代社会是什么?生:丫环(众笑)师:这是奴仆的“奴”字,你明白吗?这还跟我们想像中的佣人一样吗?生:不一样。师:现在就是有人去你家里做保姆,也是平等的。她为你提供服务,你得给她提供报酬。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但是,在古代的“奴”,是没有任何尊严的,没有地位的。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人好吗?这个人弯得还要厉害。(师边画边讲)这是一个人,这个人头上戴着东西,戴的是一种刑具,很重的一种刑具,这个人头上戴着这种刑具让人家一看,就知

15、道要么他是罪犯,要么这个人是战俘,就是打了败仗被俘虏的人,还不够。这是这个人的屁股是不是?(师在人形的屁股后面继续画)这种人屁股后面还要插一根毛。头上戴着刑具,屁股后面插根毛。你知道什么东西屁股后面有毛啊?生:猪!(众笑)生:马!生:驴!师:牲口、动物,屁股后面都插着根毛,如果你是这样的人,你心里会是什么样的感受?生:是很难过的。生:生不如死,可能死了都比这样好。师:对的,就是这样的感受。生:我觉得那些人不敢出家门,出了门会被人笑话、嘲笑、讽刺。生:他会觉得自己没有男人的尊严。师:对的。生:我觉得他会感到很愤怒。师:敢怒不敢言。生:别人会讽刺他。师:对,刚才有个同学讲得好。这样的人生不如死。光

16、这样走来走去还不算,还要让你干非常重的体力活。这样的男人在古代叫什么?生:仆师:对,(师指着板画:一奴一仆的古汉字)奴仆在古代是这样的女人加上这样的男人,这叫什么?生:奴仆师:一起读一读这个词。生:奴仆。师:奴仆在古代不被当人看 生抢答:当畜生!师:对,他们没有安全保障。受尽了各种各样的磨难。稍有反抗,稍有不顺从,就要被杀头。所以,他们所受到的是一种(师边问边板书)生:耻辱师:委屈吗?生:屈辱师:还有什么?生:侮辱师:总之,是各种各样的“辱”,一起读读这些词。生读:耻辱、屈辱、侮辱、师:这就是什么?生:奴仆师:所以,我们知道“奴仆”这两个字是怎么演化过来的,加深认识。同学们,越王勾践要到吴国去

17、当奴仆,他愿意吗?生:不愿意。师:那他怎么会提出愿意呢?生:因为越王要报仇,如果他反抗,就会被杀掉,如果给吴王当奴仆,吴王就会相信自己,等自己回来后再报仇。反正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众笑)师:你真是有眼光啊。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他去当奴仆,是为了将来报仇雪恨。生:还有,就是越王打了败仗,如果他坚持不当奴仆的话,万一吴王一生气,他就一点希望也没有了,这是他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老师,我觉得这两个字很像你刚画的这两个图案,这是一个女,就是女字旁,这里一个大手,就是“又”;那个男的,前面一只手,一撇就是一个东西,然后一竖就是那个人,一点就是他的屁股后面插一根毛。(说着笑起来)师:你很有眼光,你长

18、大了可以做文字研究。你看,这汉字多么形象,多么生动啊。同学们,越王勾践万般无奈,为了自己国家将来能够振兴,他只好答应,委曲求全,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这段教学至少达成了这样几个目标:理解了“奴仆”,感受到祖国文字的魅力;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越王勾贱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精神;让学生感到语文原来如此有趣,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些都凸显语文课程本身的价值。如果说简单,“奴仆”所拓展的内容是何等丰富,文字的演变,造字的规律,词语的意义,古今的联系都有渗透;如果说复杂,课堂的操作又很简单,就是“画”一下“奴仆”,师生自由愉快的对话。薛老师正确处理了“简单”和“超越”的关系简单并不代表不能超文本,不要拓

19、展,超越、拓展、融合也并不代表复杂化。“简简单单”不是肤浅,不是单调,不是机械,而是“深入”后的“浅出”,是精心策划后的“直白”,是如同佛学中第三层次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提倡简单是为了屏弃那些无用的花架形式的热闹翻新,哗众取宠的表演,倡导的是回归朴实自然,大法无痕的境界。同样,超越、拓展、融合等提倡的是潜心涵泳的顿悟,是勾古联今的觉醒,是举一反三的通感,而不是捡贝串珠般的连接,故弄玄虚的深刻。超越拓展是有度的,不能游离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以外。 三、寻找“教师个体”的真实“自我” 面对目前的情况,作为一线的老师该怎样做呢?老师们应该好好地学习、好好地分析,努力建构自己的教学观

20、,寻找最适合自己专业成长的道路。1、阅读吸呐,充实自我学习方式多种多样,阅读是最主要的方法。如果具备以下几种意识,阅读效果会更好。(1)分析消化意识。经典的教育论著和专家的报告具有前瞻性、方向性、指导性,阅读时要潜心揣摩,分析消化,吃透内涵,把握本质。比如,审视语文教学30年的发展,阅读中发现课堂教学大致经历这么几个阶段:强调文道结合(实际以“道”为主)的“讲读式”注重启发引导、注重思维训练的“启发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型”加强综合训练、落实素质教育的“综合实践型”,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

21、,开始构建“对话型”课堂。阅读分析后就明白了课堂教学的这些发展是继承优秀,不断创新,强化育人的发展。(2)类比意识。类比是逻辑学范畴的术语,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做出他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在阅读案例分析、教学设计、备课参考之类的文章或者听一些示范课、公开课时,就要学会类比推理,由这一篇课文的教学推想到几篇课文的教学,因为这些文章或课例也仅仅是个例子,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才能有真正的收获。(3)质疑意识。“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阅读教育教学文章时,必须有质疑的意识。A.理解性质疑,为读透文章服务。在阅读时不妨这样问:为什么作者这样阐述?理论依据是什么?这样的

22、设计巧妙在哪里?B.怀疑性质疑,对文章大胆地提出怀疑和补充。常常这样问:这样的分析正确吗?深刻吗?能不能更深一层的说明?这样的设计或建议是不是最佳,能否更好?那样,我们可以对文章做一点修改、添加,甚至否定。C、实践性质疑,联系教学实践进行再思考,再创造。可以问:怎样在教学中体现这种理念?这样的设计在我们班能使用吗?这样的实验能不能在我们学校开展?具备了质疑意识,阅读才能深入,才能融会贯通。2、理性分析,发展自我“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学会理性地分析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内敛温和的就不必追求慷慨激昂,深沉含蓄的不必追求幽默风趣,活泼开朗的就不必强求深沉稳重

23、。“乱花渐欲迷人眼。”在语文教学多样化发展的今天,名师讲学活动频繁,学习名师的教学多起来,老师们一定要明白孙双金是孙双金,王崧舟是王崧舟,而你就是你。特级教师们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探索,结合自身特点,反复实践,探索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有着极强的个性色彩,完全学他们是学不来的。再着,你什么时候真正走进过他们的“纯自然”的课堂,或者说走进过多少次。我们看到的都是特定情境下的公开教学,这时候的课堂氛围、学生状态、教学效果与常态下是不一样的。对于这些细节我们都要冷静分析,毕竟我们要面对许多现实问题。结合学生,联系实际,寻找真实的自我,探寻切实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应该做的。博采众

24、长与坚持自我相结合,踏踏实实地进行研究才能真正促进自身的提高。3、智慧比风格更重要语文教学多样化的突出特点是教学风格的多样。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一个有理想的不懈努力的教师,在长期教学研究和实践中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但是没有经过深入研究、反复锤炼,而刻意地追求某种风格往往适得其反,显得浅薄,底蕴不足,教学效果不会好,对自己的成长也不利。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是教学风格最显著的外化形式,一旦刻意追求某种风格时,教学思路容易局限,教学方法容易单一,教学就会不自觉地带有某些程式化

25、的东西,就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学首先考虑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学习心理来说,他们希望每天的课堂是新颖的、是不可预知的,如果我们每天是老套路,用一种方法教,即使我们设计还是很精彩,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不管是诗意课堂,还是对话教学,不管是情境教学,还是读写结合,具体操作上常变常新才会有生命活力,才会吸引学生。一个成熟的教师追求的是智慧的丰盈。智慧是模仿不来的,它是各种素养在生命里的积淀。中央教科所田慧生老师说:“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和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制和教育风格等多方

26、面的素质高度个性化和综合体现。”【3】从实践操作层面来说,追求智慧的丰盈就是追求钻研教材的深入浅出,驾驭课堂的驾轻就熟;就是追求与学生交流的水乳相融,教学相长;就是追求面对纷繁复杂局面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就是追求面对当前教学多样化的冷静思考、追本溯源智慧丰盈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智慧开启勃发的课堂。从结果来看以前不知道的,今天知道了,以前不明晰的,今天明晰了,以前肤浅的,今天深刻了;从过程说经历了,发现了,正在思考,越来越会思考;从情感态度说感到思考的快乐,领悟的快乐,提高的快乐。屏弃那些功利色彩的追求,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丰盈智慧,才是真正找到了自我,找到了语文教育教学的本真。 注释1 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人民日报1978年3月16日2 薛法根.卧薪尝胆实录.中华名师教学丛书3 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阅读书目1 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4年2 崔峦.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25年的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小学语文教学2006.1 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