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关注度的分析与思考.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21024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对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关注度的分析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谈对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关注度的分析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谈对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关注度的分析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谈对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关注度的分析与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谈对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关注度的分析与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对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关注度的分析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对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关注度的分析与思考.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容摘要】 教学目标是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的核心与灵魂,是教师的脑。教学目标理应成为教师教学工作关注的焦点与研究的重点,然而事实却是“教学目标”这一教学的灵魂时时被无情地忽视与抛弃。笔者从教学目标丢失的各种现象、因目标丢失造成的教学混乱与焕散、教师如何重视目标以提升课堂效率这几个角度来阐述如何关注目标、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等观点。 教学目标 被丢失的灵魂 谈对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关注度的分析与思考 教学目标 被丢失的灵魂 谈对教学目标关注度的思考与实践在教学中,目标尤为重要,因为教学是一项有目的的理性行为。教学目标是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的核心与灵魂,是教师的脑,是学校教育中各种学习活动追求的具体

2、行为效益与学习结果。教学目标的制订和实施具有定位教学方向、控制调节教学内容形式,指导指示教学活动,稳定提升教学质量,评估评价教学效果的作用。如此重要的目标理应成为教师教学工作关注的焦点与研究的重点,然而事实却是“教学目标”这一教学的灵魂时时被无情地忽视与抛弃。日常教学中教学目标设定的这一环节几乎成了摆设,似乎是教师们最不需要花心思的环节。试想,离开了目标的教学路程会以何种姿态行走?l 轻视目标 灵魂丢失目标丢失现象例举丢失现象一:魂飞魄散,我的眼里没有“目标”笔者曾组织过“基于课时目标达成的现场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意在引导教师关注目标,能根据目标来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时给教师提供了相关教材资料

3、,并事先拟定好目标下发学校。教学内容与课时目标下表: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三下年级 认识面积单位教学目标:1学生在表示物体表面面积大小的过程中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2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表象;3能进行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区分;4会用面积单位测量图形或物体表面的面积,培养估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从上表中可以明显看出本节课应以“学生已认识了面积”这一内容为设计起点,然而所有150份教案中只有37位教师能按照已拟好的教学目标来写出教学重难点,并设计教学流程,另有高达75%的教师教学设计均包含“认识面积与面积单位”两项内容,这其中包括一些省、市教坛新

4、秀。笔者询问了一位省教坛新秀出状况的原因,该教师惊呼道:“太难为情了,我只翻阅了提供的教材资料,没有看教学目标,真不应该!”是啊,真不应该,没有了目标引航的课堂将去向何方?这样的现象在笔者在全区数学教师中做的一份“目标设置”调查问卷中(详见附件)得以证实,问题一:你会解读目标并依据设定的教学目标来设计课堂教学流程吗?结果为:A经常会(30.0%);B多数时会(35.7%);C偶尔会(34.3%);D几乎不会(0%)。调查结果反映出数量不少的教师眼里是看不到目标的。丢失现象二:魂不守舍,课堂应“目标”而迷失在日常调研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听课后当询问教师某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时往往出现回答含糊不清或

5、答非所问的现象,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设置该环节的目的所在。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或许可在笔者进行的“目标设置”调查问卷中得以揭晓,其中有一道题:1在拟定教学目标时,您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A.直接从教师用书中引用;B.从网上相关资料中下载;C.从各类教案资料中引用;D.参照资料依据学情重组设计。统计结果选“D”的仅有18%的教师。由于目标基本是借鉴的,教师又不能很好地进行深刻解读,上课时目标与环节的不对应现象比比皆是。笔者与教师交流环节设计意图时,即会出现不少的教师一问三不知的现象,课堂完全凭感觉走,教学灵魂早已成了虚壳。也正因如此,在目标与课堂教学之间总有一堵厚厚的墙,无法推进,尽管每天都

6、在上课,但总觉得学生没有多大学习能力上的提升。丢失现象三:目标残缺,四基只关注两基我国在修订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时,已经把“双基”扩展为“四基”,增加“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与“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育改革中坚持“四基”,不仅可以使学生基础更坚实,同时又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更加突出数学学科性质。只有关注四基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标中提出的落实“三维目标”。然而教师在制定某些课型的目标,特别是练习、复习课时,往往只是关注知识技能而丢失了其余的目标。如一位教师在2、3、4的乘法口诀一节练习课中目标是这样制定的:1学生熟悉、的乘法口诀,初步会计算、的乘法口诀;初步会计算以内的两个数相乘。这样

7、的教学目标设定笔者在翻阅教师们备课笔记时发现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透过目标可以想象,这节课教师的着力点将停留在大量的计算练习上。丢失现象四:目标宽泛,教学情况难测一直以来,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说是比较宽泛的。宽泛的教学目标对于有经验的老师来说具体应达成怎样的课时目标心中是有数的,但对于经验缺乏的教师往往会产生目标不清,导致教学混乱的情况。笔者随意找了一份教师发给我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页加法的验算一课的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方法的过程,理解验算的意义;(2)学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培养检验的意识和习惯。反思教师制定的两条教学目标,笔者觉得有一定的问题存在,其一为用怎样的方式来对加、减法进行验

8、算不清晰;其二如果这仅为下限的学习目标,那么对于学有余力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达成怎样的学习目标,只有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引领,课堂教学的思路才可能是明了流畅的。笔者不再多例举轻视甚至丢失目标的现象,从以上例子中足以看出如此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们却是如此地轻视,这一重一轻之间的巨大差异应该就是目前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仅成为一句美丽的口号,事实似乎早已不复存在。l 魂不附体 课堂焕散因目标丢失造成课堂焕散现象例举由于教师们在教学中普遍对于目标的忽视,造成了目前教学中大量的教学焕散现象的存在,笔者主要罗列以下几项,以期引起大家的足够关注。1教学预设只等于理想。教师

9、在备课过程中所安排的教学内容应是基于教学经验认为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理论上课堂教学也应只有在完成预设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才算是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目标是相吻合的。但事实上笔者看到的现状并非如此。笔者有意对一年来在本区听的一百余节随堂听课情况进行了统计,有近90%的课堂教学都不能完成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更有甚者只完成了教学内容的一半。究其主要原因应为教师在缺乏目标引领下的课堂就缺少了自我监控、自我观测的意识,课堂教学的随意性较大,东拉西扯、语速缓慢、等效率意识缺乏现象比比皆是。2教学情况模糊不清。目前的课堂教学绝大多数是大班教学,学生较多,不便于观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另有些教师忙于执行教学流

10、程,忽略了学习主体,从而导致有些教师课上完了,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是模糊不清的。笔者一次在随堂听课时听了我区一位优秀教师执教的二下年级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课后交流时,两人之间有这样的一段对话(b为笔者,j为执教教师):b:这节课上下来你要求学生每分钟能计算多少道和本节课有关的除法算式?j:每分钟最少做10道吧!b:你觉得这堂课学生的达成情况怎样?j:应该还不错吧。b:你能具体说说百分之几的学生掌握情况是不错的,还有多少学生不能达标?j:百分之九十多的同学应该掌握了,可能还有一两位同学达不到。笔者在这个班级中做了后测,情况与教师所说有着较大的出入,尽管学生的平均做对题数为11题,但有9位同学

11、(全班人数为46人)每分钟做对题目少于6题。由于课前目标不清晰,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了解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关注度是不够的,或者说关注时是比较盲目的。3沦陷于知识技能纠缠不清。小猫4小狗9兔子5大象2猴子7小鹿3松鼠8小熊6由于教师对于目标的关注存在误区,绝大部分的课堂停留于知识技能教学纠缠不清。不能很好地以此为载体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渗透,从而使得数学课不能很好地承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学习任务必然成为沉重的负担。如一位教师执教5、4、3、2加几一课时,课件出示一个大圆盘(如右图),利用大圆盘设计了让学生编得数大于10的加法算式、写出得数是12的算式等形式多样的环

12、节,较好地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技能。但在此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思维能力始终靠边站,根本不为教师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将有序思考这一重要的思想方法渗透于教学中,如在写得数是12的算式时,怎样写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相信教师的有心可以不断提升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智慧,“轻负高质”也绝不是一句空话。关注目前教师对于目标关注度的种种丢失现象以及导致的教学混乱现象,笔者不禁从心底产生这样的疑惑“我们的教学真的有目标吗?”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那所有的教学都是“空”对“空”。因目标缺失,课堂也变得魂不附体,这样的课堂永远只是在风雨中飘忽不定,这也很大程度上注定了目前小学数学教学“高负轻质”现象的大

13、量存在。可悲的是在现实中,仍有不少人对此不以为然,甚至不屑一顾。l 重拾目标 魂归故里引导教师关注目标的思考与实践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是追求目标的动物。只有当他为目标努力工作时,他的生命才有意义”。任何工作必须围绕着目标来开展,课堂教学也如此,教师只有关注目标,以目标引领课堂,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也是每一位教师必须要去努力实践的。教师也会在不断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有这样的能力达成预期,不断获得成就感,也会使自己干劲十足、事半功倍,成就自己的同时成就孩子。一、宏观把握、微观入手,两头同时着力落实目标教学目标是一个体系,教师在教学时要学会从宏观层面予以把握,将目标进行逐层地分解。

14、在具体实施时则要紧扣上一级目标步步为营,逐步达成课程目标。1从上至下,整体部局,有序分解。本学年应达成的主要教学目标:本学期应达成的主要教学目标:第 单元应达成的主要教学目标:本节课应达成的主要教学目标:目前的教学中,教师会对课时目标比较在意,而对于宏观的学段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根本不进行思考。正因为教师不习惯于从宏观角度思考分析目标,特别是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这二维的目标,导致三维目标的实施只是一个美丽的口号,虚幻的梦想,而不能得到很好地落实。教师在教学前需对自己的教学有一个基本的目标规划,使得教学更有方向性。教师们不妨填写右表(每类目标列出三项),如果不能在较短时间内较好地填写,或许就能

15、说明你的教学方向性是不明确的、随意的。每一位教师都应从长远的角度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作一个基本的规划,并将目标进行有序分解,使得每一阶段、每一个月、每一单元、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有目标的,心中有底的,所有的行为都是奔着目标而去的。如我区一位优秀教师,始终能坚持轻负高质的教学,主要得益于该教师每学期初都会进行教学规划,以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为例,简单梳理了其中隐含的数学思想:单元教学内容渗透思想方法大数的认识数的产生对应思想自然数的认识极限思想、角的度量直线、射线无限延伸极限思想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商的变化规律函数思想速度时间=路程建模思想计算教学转化思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归纳、猜想、验证;集合

16、、类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复式条形统计图统计思想数学广角烙饼、等候、田忌赛马统筹思想、优化思想、策略正是由于该位教师在每个阶段对教学有着良好的规划,他才得以能有的放矢地较好把握教学,也因此成就了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师不能仅仅是盯着课时目标,需要有放远全局的大气,在每个教学阶段都应根据本班教学实际制定来制定有序的规划,心中有底才能付之以明确的行动。2从下至上,环环落实,逐步达成。有了宏观而有序的目标分解,教师在具体的操作上会有一种力量的支撑。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顺势而上,不断对照上一层次目标进行检查、自我修正,势必会有一种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此特别强调对于微观的目标主要指环节目

17、标的关注。在目前教学中,往往看到教师们对于环节目标是不忽视的,教学环节与课时目标之间的不匹配现象比比皆是。为更好地引导教师关注目标,我区某校数学教研组设计了数学“目标导向式”教学设计,如下表:数学“目标导向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具 体 描 述3-1-13-1-23-1-33-1-4教学重点和难点项 目内 容解 决 措 施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预设指导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路径;预设学习者的活动、方案;预设媒体的使用以及说明设计意图。)目标指向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设计意图教学得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大环节的设计都需标出“目标指向”(即写出表格中对应的知识点编号)

18、,这样的做法使得教师在具体操作中每个环节都有意识地指向于课时目标,目标与环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对应关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二、深刻解读、目标可测,从“原则目标”走向目标优化目前课堂教学中教师撰写的目标往往用这样的词汇来进行表达,如:初步(逐步)形成、培养、提高等形容动词,笔者认为这类目标或许还不是真正的目标,而是“原则目标”,这样的目标常常是指出方向,而很难被执行,因此也不会有出色的结果。笔者认为需要在传统目标制定的基础上重新梳理目标优化体系,使得教学目标真正起到“舵”的作用。1剖析目标,透彻解读,把握关键。由于现在的教学目标常常是“原则目标”,教师也不善于很好地解读教学目标,使

19、得课堂教学方向迷茫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学跟着感觉走也已成思维定势。笔者认为课前正确透彻地解读目标,理解其中关键词的意义应成为教学的一种常态,如此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基础。下面笔者以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来谈谈操作意见。原有预设目标问题点评修改建议1知识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用折纸、涂色等方法,表示简单的分数。能熟练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2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分数来表示一些事物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了解可以用分数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

20、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目标中多以原则目标的字样出现,如“初步理解”、“建立初步的”等词汇,如不很好地进行解读,教学经验缺乏的教师根本不知该如何操作。情感态度的目标也多以“课程目标”原文呈现,如何将课程目标转化为课时目标还待思考。需正确把握课程目标与课时目标的关系,目标制定需做到目标表述明确具体;目标定位准确恰当;目标设置适切灵活。通过对该课原有预设目标制定的分析,笔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调整修订,现有预设目标如下所述:目标一: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能说出几分之一的含义,认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读写分数。分解:1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说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分,其中的一份

21、就是几分之一。2说出分数由分子、分母、分数线三部分组成。目标二:在探究分数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分解:1通过经历分数1/2的形成过程,能说清楚1/3、1/4甚至是几分之几的分数的含义。2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独立思考,并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目标三:让学生了解分数的一些历史,让他们享受数学知识的“奥妙无穷”、“触类旁通”的魅力。现有预设目标更突出了目标的操作性,目标更为清晰,这样的目标更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执行力,提高教学效率。当然笔者需说明的是并不要求所有教师都进行书面撰写,只是对每一条目标需进行合理剖析,理解每一条目标的意义,读懂关键词,教学时

22、做到心中有数。2分析学生,目标可测,有效监控。有效确立目标,需要我们将目标形成清楚明了、直截了当、便于理解的文字。借鉴企事业目标管理的方法,目标应是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的。不少教师目标模糊不定,他们似乎不知道有效的目标能够使工作目的鲜明、事半功倍,并帮助他们取得最终的成功。笔者建议在预设目标时可将部分目标进行适度的量化,使得教学更具监控性。虽然教学管理与企事业管理有着很大的差别,预设虽然常常不能与教学现实很好地呼应,但也能更有效地引导教学的方向。笔者认为量化目标的过程应该就是理清工作思路的过程。如果不能量化目标,似乎就说明还没有把教学工作想清楚。经常有教师会问,某个年级的口算要求是每分钟几题?

23、试想,教师在还未清晰的明确口算要求之前就盲目地进行训练,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在研究目标量化的过程中会有很多老师抱着疑惑的态度问:目标是否都能量化呢?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的目标如何进行量化呢?笔者认为目标应该是都能量化的,只要找到合适正确的方法。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的目标达成情况可以通过间接量化的方法,观察学生课堂教学表现或是学生问卷等形式来考评目标的达成情况。笔者以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为例:1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2知道乘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及各部分名称,准确率达100%。3能将同数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准确率达100%。4能看图列出两个乘法算式,准确率达100%。5能

24、用图表示乘法算式的意义,通过率至少达80%。笔者根据某一班级的学生实际初拟了上述目标,主要对知识技能的目标作了量化。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则可以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或是对话等方法获得。3优化形式,重构目标,引领教学。目前的教学目标制定常常原则目标叙述方式存在,能透彻解读目标的教师廖廖无几,目标与环节往往以两张皮的形式存在。笔者建议对一些初涉教学的教师在目标制定时可以修改撰写格式,在常规目标叙述后再将目标进行细化分析,并对某些内容作出量化要求,使其对目标解读更为到位,对环节设计更具指引性,课堂教学方向也将更为明确。以一上年级立体图形的认识一课为例描述优化后格式的写法。原则目标细化分析量化1通过观察、操

25、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能将各种形状的物体分成四类。100%能说出每一类物体的名称。100%知道长、正方体都有六个面,正方体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100%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能快速辨别物体属于哪一种立体图形。100%课件演示,学生经历从实物抽象到立体图形的过程。无3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孩子寻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无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分类、游戏等活动形式,知道合作需要听从小组长的安排,明

26、确分工,从而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无在上述表格中,对每一条原则目标都构建了细化与量化要求两个维度的要求。细化的过程可以对每一条目标有更清晰的解读,而量化则为目标的达成作出了明晰的要求。这样的操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三、对照目标,分析环节,在有序反思的基础上调整环节。有了清晰明确的目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对照目标来分析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反思如此的设计能否起到有效达成目标的作用,思考如何修正等问题,通过不断地推敲与调整来很好地达成课时目标。1紧盯目标,有序反思,形成系统。您的目标合理、清晰吗?您能紧扣目标来实施教学吗?您知道学习任务需要通过哪些环节逐步完成吗?在教学反

27、思中,笔者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只是反思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学生学习现实等问题,只有极少数的人会想着去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并通过对目标的反思来审视教学中的得失。没有目标的反思本身已偏离核心,自然会大大削弱反思的力度。如何以目标为导线来反思教学,笔者梳理了以下反思思路,供参考:如果您的目标没有问题了,但实施起来总有困难,那您认真分析过阻碍的问题是什么吗?特别是根本问题是什么?您寻找根本问题的逻辑、方法对吗?如果您找到了根本问题,能将它解决吗?以上思考思路,以目标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紧盯着目标来梳理与审视自己的教学。如若出现问题,首先想到的应是自己是否以目标为导向在把握整个教学的全程。在寻找问题的过程

28、中也是始终紧扣着目标来自问,这样的反思是给力的、深刻的。2对照目标,调整环节,改变行为。明晰的目标,将直接影响着教学行为的改变。教师在执行目标的过程中会自觉地对照目标的设定情况来对应教学环节,并作出客观的调整。反之不少教师课上完了仍云里雾里,主要原因应归结于不知以何为依据来进行自我审视。笔者最近听了一位教师执教二年级加减法估算一课,以其中某一环节为例,来说明目标对行为改变的重要性。原教学环节内容原对应环节目标优化后目标调整后行为练习一:90-11 3152 7817 3819 23429指名说说得数大于70的有哪些,得数小于70的有哪些?学生学会估算的方法。学生学会估算的方法,通过率达95%。

29、先独立思考,再用手势表示:得数大于70的用手势1表示,得数小于70的用手势2表示。本节课第一次执教时教师多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有限,后测的情况也很不理想。交流时,我们首先将目标逐条进行了明晰,并进行了修改,并要求教师思考如何根据修改后的目标进行环节的调整,该教师很自然地将练习一的教学行为进行了调整,从原来的个别说改为人人参与,同时也将其它的若干环节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调整,更关注于学生的参与、更关注于如何教学才能更好地达成目标。由于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课堂效率大大提高。【结语】教学目标无疑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但事实是长期以来在教师中一直没有

30、得到很好地重视。笔者十分关注这一问题,思考如何才能给以老师一些理念上的引领以及较好的具有操作性的建议,把好的想法变为好的做法。在本文阐述过程中,还留有不少的问题未能得以很好地解决,如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的目标如何进行有效实施与检测,教师可以采取怎样合理的方法进行目标具体化的实施等,这也是我们后续需继续研究的问题。同时也希望本文所述能给大家带来思考与启迪。参考文献:1 姜洋达成目标有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 2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教学目标设置情况问卷调查 各位老师:首先非常感谢您参与我们的调查,通过本调查,我们想了解教师们在“教学目标”设置方面的现状,调查的目的在于改进目标设

31、置中的一些问题,促进目标优化,以更好地改进课堂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问卷1-7是单选题,89是多选题,希望您能如实地填写。谢谢! 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 2010年10月26日1在拟定教学目标时,您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 )A. 直接从教师用书中引用 B. 从网上相关资料中下载 C. 从各类教案资料中引用 D. 参照资料依据学情重组设计 2在拟定教学目标时,您会很自然地思考哪些因素? ( )A.知识点的落实 B.三维目标的展现 C.学生学习的现状D.学生发展的价值 E.以上各方面都会想到 F.很少思考这些问题3.在拟定教学目标时,您会不会设计环节教学目标? ( )A.经常会 B.起始课

32、会 C.公开课会 D.没想过4. 您会解读目标并依据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来设计课堂教学流程吗? ( )A.经常会 B.多数课时会 C.偶尔会 D.几乎不会5 在教学活动中,您会不会依据教学目标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 ( )A经常会 B. 起始课会 C. 公开课会 D.几乎不会6在教学活动中,当活动与预设目标不一致时,您通常会怎样处理? ( )A依据活动调整目标 B. 根据目标调整活动C. 及时分析原因再作相应的调整 D.从没有遇到过这中情况7在教学活动后,您会不会反思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 ( )A经常会 B. 起始课会 C. 研究课会 D. 没想过8您曾制定过哪些方面的目标? ( )A. 环节目标 B. 课时目标 C. 单元目标 D. 学期目标 E. 学段目标 F. 其它9您认为目前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主要存在哪些问题?A B C D 谢谢您的配合,辛苦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