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小学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方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21055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研究 “小学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题研究 “小学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题研究 “小学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题研究 “小学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题研究 “小学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研究 “小学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究 “小学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方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研究 “小学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方案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时代。科技的发达、物质的丰富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精神的失衡,生命意义的缺失。有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尤其在15至34岁青少年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更成为第一“杀手”。诸多触目惊心的事实,使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的社会生了什么病,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如此之多的人放弃自己生存的权利,结束自己的生命?不难发现,只为谋求“何以为生”的本领,而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的社会现实,导致了现实教育忽略了学生情意

2、的培养。没有教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也就没有了学生对人生的负责。因此,当他们面对挫折和打击时,缺少的是耐挫力和容忍度,轻则产生心理问题,或逃避,或消沉;重则走向自我毁灭,或报复他人,造成许许多多不应该的生命悲剧。现实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生命教育。但目前还没有一整套系列完整而有效的生命教育的方法和内容。为了突破这一研究现状,特提出本研究课题。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于1906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近几十年来,生命教育的实践在全球已经得到迅速发展。美国、西欧、澳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都相继开展了不同主题的生命教育。虽然我国大陆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但已得到了各级

3、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务院于2004年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特别强调要加强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上海市和黑龙江省也相继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和黑龙江省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意见,论述了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为如何实施生命教育提供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其他省份也把开展生命教育工作作为工作重点。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在许多学校已逐步展开。三、研究的意义1、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

4、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加深广大小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帮助学生走出成长、发展、学习、交往中的困惑,从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3、开展生命教育,能使小学生远离伤害,掌握应对困难和危险的方法,懂得生命的可贵,明了生命的价值与内涵,进而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四、课题概念的界定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是一种全人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社会性、灵性全面均衡的发展。学校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体悟“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等各种关系,让他们对生命有一定认识,懂得珍惜生命,培养对他人及社会的爱心,提升生命的价值。五、研究的理

5、论基础1、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创立,现在的代表人物有C.R罗杰斯。主要理论有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和罗杰斯的自我理论。人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2、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它包含三个基本命题:“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

6、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生活即教育”理论蕴涵着对教育的重建与对人生命的尊重,昭示人们应该格外重视对人和人类未来的关切、关注和关心。3、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弗洛伊德的本能论认为,人有生的本能(Life instinct)和死的本能(Death instinct)。生的本能表现为生存的、发展的一种本能,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自身中的一种进取性、建设性和创造性的活力。死的本能表现为生命发展的另一种对立力量,它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中的一种破坏性、攻击性、自毁性的趋力。在弗洛伊德看来,生的本能的目标在于不断建立更大的生命的统一体,并极力维护这种统一

7、体的聚合、亲和;相反,死的本能目标在于破坏、分解或毁灭这种亲和体。六、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的目标 (1)探索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增强生命意识、掌握生存知识、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3)提升研究人员的自身素质,养成关爱生命的美好情怀。2、研究的内容(1)小学生命教育系列活动的开发研究。主要分为三大系列开发:人与自我。即“知己”,人活着要“做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发现自己、转化自己、欣赏自己,进而挖掘自己。主要包含三个主题:认识自我、调适自我、发展自我。人与社会。即“知人”,指与他人和睦相处,能与社会相融。分三个主题:我与同伴、我

8、与师长以及我与社会。人与自然。即“知物,知天”,指关注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会保护自己,寻求永恒价值等。分两个主题:珍爱生命、保护环境。(2)小学生命教育系列活动的实践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以生命教育为专题,开展主题活动。在相关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七、研究的对象与方法1、研究的对象罗庄区第一实验小学全体学生。2、研究的方法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之以调查、个案、总结等研究方法。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实与超前相结合。八、研究的原则开展生命教育研究必须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强调促进学生认知、体验、实践相结合,在实施中应遵循

9、以下原则。1、分层推进原则在内容设置上,要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接受程度,从最基本的内容着手,逐步加深认识。2、知行统一原则既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让学生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又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3、与学生身心发展一致原则要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选择与学生成长、发展、学习、交往密切联系的内容,进行科学组织、编排与实践。4、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原则生命教育既要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积极开发、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形成生命教育的合力。九、研究的策略1、启发教师的生命关怀实施生命教育,必须培养教师的生命情怀,提升教师自己的生命意

10、识,关爱学生,赏识学生,创造民主平等的“我你”关系,构建温磬、和谐的学生成长环境。2、遵循儿童天性生命的教育,必须遵循生命发展的的规律。我们必须把儿童精神生命的主体性还给儿童,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儿童,使他们拥有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使儿童的教育真正成为“儿童”的教育。3、开展体验教学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是一种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只有以具体的行为或举动教育人,才能真正影响人、感化人。所以,在生命教育中,必须强调实践的作用,强调通过相关主题活动进行生命教育。4、实施学科渗透生命教育在小学是渗透式的,考虑到我们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以及生命教

11、育的内容,我们倡导以思想教育课为主体的学科全方位的渗透。5、“三位一体”,共同参与生命教育是全人生的终身教育,是蔓延于生活的全方位的教育。生命教育的实施必须是学校、家庭、社会多种教育力量的共同参与。十、研究的可行性分析1、从理论和实践来看:国内外已经取得的许多研究成果,奠定了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近几年,学校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作出了一些有效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本课题的实施奠定了实践基础。2、从学校条件来看:学校重视科研,倡导科研强校,有浓厚的科研氛围。特别是学校在被区教育局命名为区第一实验小学后,科研兴校的意识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3、从研究人员看:研究人员有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和一

12、般教师,有利于实验在各个层面上顺利开展;研究人员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保证了研究能取得一定的成果。十一、研究预期成果与形式1、预期成果(1)编写生命教育系列活动案例,开发校本课程资源。(2)探索出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2、成果形式研究报告、生命教育活动案例、研究论文。十二、研究的步骤本研究自 分三个阶段进行。1、准备阶段: (1)学习生命教育的有关理论,明确研究的意义;(2)搜集整理有关资料,撰写研究方案;(3)成立课题组,明确研究分工。2、研究阶段: (1)制定各阶段具体的研究计划;(2)深入开展实验研究;(3)做好阶段材料的收集与整理。3、总结阶段: (1)整理有关研究资料;(2)撰写研究报告,编辑小学生生命教育活动案例;(3)报请上级单位评估、鉴定。十三、研究人员及分工1、课 题 顾问: 2、课题组组长: 负责研究方案的制定,课题实施的指导及总结3、课题组成员: 负责相关支持理论的研究 负责主题活动的开发研究 负责学科活动的开发研究 负责学科教学的渗透研究 负责高年级活动实践研究 负责中年级活动实践研究 负责低年级活动实践研究“小学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发与实践”课题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