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会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市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会议.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连云港市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会议会议手册连云港市教育局连云港师专一附小教育集团2015年5月20日目 录1连云港市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会议日程表/32课堂因“助学”而精彩赣榆区实验小学“助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43教学相长,释放潜能海州区建宁小学“学师课堂”的实践探索/154回到核心素养:“问学课堂”的范式建构与实施/22连云港市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会议日程表时间学科/会议课题/题目执教/讲话单位地点主持人8:109:00语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四下)金 凤连云港师专一附小童梦剧场(科技楼一楼)马建明9:1010:00广玉兰(六下)秦 艳赣榆区实验小学8:109:00数学解决问题策略转化(五下)
2、许冰彬连云港师专一附小合班教室(科技楼三楼)顾长明9:1010:00确定位置(四下)邵子睛海州区建宁小学8:109:00英语Unit6 Whose dress is this?(Story time)(四下)陈 晴连云港师专一附小三8班教室(科技楼二楼)王伊菊9:1010:00Unit7 Chinese festivals (Storytime)(五下)王自庄赣榆区实验小学8:109:00品德讲文明,懂礼貌(二下)崔 欣连云港师专一附小三7班教室(科技楼二楼)周海青9:1010:00综合实践走进动画乐园(四下)庄 莉海州区建宁小学8:109:00音乐春居(二下)苏 倡连云港师专一附小音乐教室三
3、(科技楼五楼)王兴美9:1010:00美术水墨改画(四下)王美欢连云港师专一附小美术教室三(科技楼三楼)10:1011:50经验交流课堂因“助学”而精彩:赣榆区实验小学“助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王聿松赣榆区实验小学童梦剧场(科技楼一楼)马建明教学相长,释放潜能:海州区建宁小学“学师课堂”的实践探索吕恒来海州区建宁小学回到核心素养:“问学课堂”的范式建构与实施熊福建连云港师专一附小领导讲话关于课堂教学改革与课程文化建设的建议臧 雷连云港市教育局课堂因“助学”而精彩赣榆区实验小学“助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说:“教育是把人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
4、到:教育要“寻找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可以因此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教育部颁发的各个学科课程标准也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基于这些教育理念,我校根据市“释放师生潜能课堂”的指导思想,结合校情提出“助学课堂”的教学主张。一、助学课堂的实施背景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尽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会学不教”的核心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师课堂主导过多,偏重知识与技能的“教”,忽视学生的“学”。由于教师“主导地位”的越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缺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不到体现。正如俗话所说的“妈妈越勤巧,女儿就越
5、笨拙”,海贝尔说的“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二是课堂教学缺乏思维的张力。教师预设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成了教师“走程序”的配角,没有潜心思考、独立学习的时间,没有选择学习内容与方法的自主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不到提升。三是教师对教学范式缺乏正确的理解,教学行为较为僵化。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思考,对教学范式不能灵活运用,不会利用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课改”必须要“改课”,要从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从教会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从教学的统一要求向关注学生个性需求转变。二、助学课堂的基本内涵1“助学课堂”的概念界定。“助,佐也。”(
6、小尔雅)“助”就是“帮助”。所谓“助学课堂”,是指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课堂上始终体现生本思想,放手让学生自主亲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只是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或同伴给予一定的帮助。我校提出的“助学课堂”契合了生本理论、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重要思想。“助学课堂”既可以理解为一种理念,又可以理解为一种方法。作为理念,它强调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师的作用是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作为方法,它强调学生自助、生生互助与教师帮助,在多路径“助学”下达成学习目标,形成学习能力。“先学后教、互教互学、以学定教”是“助学课堂”的基本理念。2“助学课堂”的基
7、本方式。(1)自助。倡导“先学后教”理念,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与思维能力,完成伴你学或“助学单”给出的任务,或完成自己提出的学习目标与任务。“自助学习”可体现课前、可置入课中、亦可放于课后。学生通过自助学习建构已有知识经验和即将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掌握自己能够学会的内容,并对学习内容提出不理解的地方。通过“自助学习”,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互助。倡导“互教互学”理念,互助学习是“通过地位平等或匹配的同伴积极主动的帮助和支援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活动”。(英国托平著同伴互助学习)教师为学生设置适宜的任务驱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助学习”的成果,通过交流、补充、辩论、质疑等形式相互学习
8、、相互启发,尝试解疑释惑,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新常态。(3)师助。倡导“以学定教”理念,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助学”要把握好“三助三不助”原则,即:助在学法处、助在提升处、助在偏离处;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助、学生通过互教互学掌握的不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把握的不助。教师要在正确诊断学情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合理用力,实施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针对性追问、补充、引导与点拨。3“助学课堂”的基本策略。(1)遵循认知规律助“知识内化”。在各学科助学课堂中,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要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刻把握学科教学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自主完成对已有经
9、验与学习内容之间的知识建构,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成为知识内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理解、感悟与运用的能力。(2)优化学习策略助“方法迁移”。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力求体现“学生主学、教师助学”的教学观,帮助学生优化自学质疑、交流展示、合作探究等学习策略,有效达成学习目标,形成迁移运用与举一反三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自能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关注学力提升助“能力形成”。学力是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简称,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形成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与适应未来发展的多方面能力。如语文学科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数
10、学学科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实际应用以及推理能力;英语学科的听、说、读、写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等,不断提升综合素养。(4)提升创新能力助“思维发展”。思维发展是学生高层次能力提升的集中表现,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究的核心因素。在各学科助学课堂中,我们树立“学会思考、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并重的育人观,遵循并敬畏思维发展的规律,采用灵活多样的途径,帮助学生提高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广度、宽度与深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三、助学课堂的教学范式教学范式是教师实施课程教学的基本操作模式,是有效推进课堂教学实施的基本方法。我校依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实现了从
11、学校整体模式到各学科模式的建构,使范式更具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实现了“以教为主”单向结构模式向以“学助并重”双向结构模式的建构与发展。1整体建构。为避免教师偏离学校整体推进“助学课堂”研究与实践的轨道,我校依据“助学课堂”的理念与要义,依据教学的不同结构与实施行为,找出各学科之间的共性,整体建构了“自助质疑互助释疑师助提升”的教学范式,为各学科建构不同类型的基本教学范式提供依据。2学科建模。各学科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围绕“助学课堂”核心理念,由“建模”到“入模”,做到“化无形为有形”;引导教师再由“入模”到“出模”,做到“化有形为无形”,不断提高教师对“助学课堂”的实施能力。目前,学校建构了一系列
12、适合本学科的校本化教学范式,这里只列举部分学科的基本教学范式。(1)语文学科。依据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五大板块特点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分类建构阅读、习作、识字、写字、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六个基本教学范式。 阅读教学基本范式:学生“主学”预习质疑自助建构交流展示互助释疑深入研读互助探究感悟内化互助生成拓展运用互助提升教师“助学”设计学案了解学情组织交流精讲点拨创设情境提供材料生成话题引导探究促进生成帮助提升小学阶段主要有叙事性作品、说明性作品、说理性作品、诗歌类作品。在教学中根据以上基本范式,把握不同文体作品的教学要点。 习作教学基本范式:学生“主学”激活生活把握要点交流展示拓展延伸自助建
13、构互助生成互助完善师助提升教师“助学”创设情境梳理要点二次指导搭建平台激发表达指导写作促进提高链接生活习作教学要在上述基本范式中,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四个环节下功夫,解决好“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 识字教学基本范式: 学生“主学”借助教材图文对照诵读课文学写生字自助学习互助探究互助生成积累运用教师“助学”引导学生自学组织交流展示创设诵读情境促进语言积累了解认读情况适时精讲点拨指导诵读韵文指导学生书写识字教学主要以一、二年级的“认一认”“词串识字”“看图会意识字”“转转盘识字”等为主。在以上教学范式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识字材料特点有所侧重与变化。 写字教学基本范式: 学
14、生“主学”观察领悟临写比照评价书写尝试创作自助学习互助探究互助提升迁移运用教师“助学”指导学生观察指导描红临写指导评价书写指导学生创作把握观察要点强化比照提高适时精讲点拨拓展书写成果写字教学基本范式既适用于以写字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更适用于识字教学与随文识字教学。根据不同学段教学有所侧重。 口语交际教学基本范式:学生“主学”激活生活把握要点交流展示联系生活自助建构互助演练互助提升拓展延伸教师“助学”创设情境梳理要点精讲点拨搭建平台激发交际指导实践促进提高链接生活口语交际教学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和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
15、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综合性学习教学基本范式:学生“主学”策划设计开展活动整理成果交流展示自助建构互助探究互助生成拓展运用教师“助学”提出研究话题组织开展研究组织整理材料搭建展示平台指导方案撰写指导研究方法指导报告撰写指导运用成果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2)数学学科。为改变教师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的现状,弥补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缺陷,实现课堂“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和谐统一,数学学科根据课型构建了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数学综合与实践应用课的基本教学范式,实现由“教”向“学”转
16、变,由“教”向“助”转变,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授课教学基本范式: 学生“主学”预习质疑交流展示深入分析综合提炼拓展延伸自助建构互助质疑互助探究互助生成 互助提升 教师“助学”了解学情创设情境设疑问难释疑解惑提供材料设计学案组织交流精讲点拨促进生成师助提高 练习课教学基本范式:学生“主学”激活思维分层练习拓展延伸自主检测自助练习互助生成师助提升互助完善教师“助学”创设情境强化提高搭建平台梳理概括激发探究指导探究链接生活评价提高 复习课教学基本范式:学生“主学”借助教材小组交流集体交流应用练习自助梳理初构网络建构网络拓展提升教师“助学”创设情境适时引导矫正释疑链接生活导入复习精讲点拨师助完善评
17、价提高 综合与实践应用教学基本范式:学生“主学”策划设计开展活动系统整理交流展示自助建构互助探究互助生成拓展提升教师“助学”明确课题组织研究组织归纳搭建展示指导撰写指导方法指导完善指导运用(3)英语学科坚持“学助合一”的指导思想,依据助学课堂“自助、互助、师助”的学习方式和英语学习内容呈现的板块特点,分别构建语篇板块、词句板块、阅读板块、综合应用板块四大基本教学范式。 Story time(语篇板块)教学基本范式:学生“主学”预习质疑自助建构情景交流语言渗透互助探究交流展示课堂达标语言生成拓展延伸互助提升教师“助学”目标导航整体把握创设情境生成话题任务领读精讲点拨情境再创适当引领提供材料促进提
18、升 Fun time(词句板块)教学基本范式:学生“主学”文本再现把握要点交流展示拓展延伸捕捉语言互助生成互助完善实际运用教师“助学”明确目标梳理要点任务引领搭建平台提示学法引导点拨促进生成师助提升 Cartoon time (阅读板块)教学基本范式:学生“主学”情景交流语言渗透深入研读互助探究交流展示互助释疑感悟内化互助品读拓展运用互助提升教师“助学”设境导入激发兴趣问题导读精讲点拨指导朗读提供材料引导探究帮助生成及时评价帮助提升 Checkout time (综合板块)教学基本范式: 学生“主学”语言交际梳理要点交流反馈联系生活 自助建构互助演练认知共享拓展延伸教师“助学”创设情境设计活动
19、适时点拨搭建平台激发交际指导实践深化巩固链接生活(4)科学学科。依据助学课堂“自助、互助、师助”基本方式和科学学科特点构建基本范式。学生“主学”自助预习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动手操作互助探究合作交流互助生成拓展延伸互助提升教师“助学”创设问题情境帮助质疑问难加强引导组织探究指导交流展示成果合理假设指导方法归纳概括指导运用四、助学课堂的推进过程我校的“助学课堂”教学改革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的实验任务与目标采取了不同的推进措施,步步为营,层层递进,螺旋上升,逐步深入。1学学理念,识内涵,提升课改认识。学校建立三级学习制度,着力提升改革认识。首先,利用每周一次的领导班子会议,带头学
20、习助学课堂理念,透彻领悟操作要义,为精准指导教师课改作有效引领。其次,利用每周一次的教师例会,集中全体教师学习学校制定的“助学课堂实施纲要”、学习相关的理论文献,全面提高课改认识。第三,各学科教研组利用每周一次的校本研修时间,提认识、研建模、寻策略、酌应用。通过三步走策略,让不知何为“助学课堂”的教师统一了认识,不断唤醒与调动全体教师的课改积极性。2试试运用,定范式,树立课改标杆。学校采取两项措施,力求为教师课改树立标杆。一是各学科成立了“助学课堂研究共同体”,每个共同体有一至三名教干、名师或骨干教师引领与示范。各学科推举一名教师率先尝试“助学课堂”,对全校教师进行“点上放样”,直观感受助学课
21、堂的呈现方式。二是组内开展同课异构,研究课例,进一步归纳、整合、提炼可行的操作要领,使教师学有榜样、试有范式、改有方向。3仿仿样例,共实践,形成课改氛围。依据“助学课堂”的理念,学校开展“达标课”教学活动,做到人人上达标课,对不达标的老师进行定人跟踪与指导,及时反馈与矫正,在全校形成“你追我赶”的课改氛围,不断把助学课堂引向深入。4变变策略,求灵动,丰富课改内涵。“助学课堂”范式的模仿运用,也带来僵化范式现象,表现在课堂上生搬硬套,为助而助,缺少灵动。为避免此类现象,学校组织开展“助学课堂运用策略的研究”,积极倡导教师有范式和不僵化范式,及时调整,不断创新,灵活应用,不断提升课改水平,丰富课改
22、内涵。5评改评价,促发展,提高课改品质。学校依据“助学课堂”理念,修订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两个维度评价学生:一是从学生的“预习、自主、参与、思维、合作、交流、展示”等状态,考察学生的学习习惯,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能力,质疑问难水平;二是从“知识的掌握、方法的应用、能力的形成、情感的发展”等方面,检验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学习策略的有效度,解决问题的迁移度及情感发展的愉悦度。从两大指标衡量教师:一是助学目标与重难点是否准确、学法指导是否有效,助学过程是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助学活动是否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形成、思维发展与素养提升。以此达到以评促改、以评导改、以评提质。五、助学课堂的初步成效1
23、学生潜能得到释放。“助学课堂”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让学生得以在更广阔的空间,以更自由的方式,自信的展示与交流,精彩的提问与补充,激烈的争辩与质疑,灵活的方法与思维,开展“自助”与“互助”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落实,学生的无限潜能得到挖掘与释放。2教师行为得到转变。在“助学课堂”的实践中,教师创生了“学助合一”的教学思想,构建了一系列“助学课堂”教学范式,发展学生成为教师触手可及的教育追求。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学者型”与“专家型”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如“助学课堂的实践与探索”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构建以学
24、生学习为中心的“助学课堂”让语文教学来次美丽的转身“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等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上。3课改的成果得到推广。2014年4、5月,我校承办市小学语文名校名师教学论坛活动、市青蓝课程活动,初步展示了“助学课堂”的魅力,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2014年10月,山东省菏泽市教育考察团来到我校观摩“助学课堂”教学活动,对我校课改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特级教师王聿松校长、港城名师秦艳老师多次带领团队承担市“青蓝课程”和“三百项目”,徐莲花、霍艳、孙进等一大批青年教师已经把“助学课堂”理念带到省市区兄弟学校,得到兄弟学校教师的赞赏;在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培训班上,我校秦老师交流的“助学课
25、堂”研究,得到了省专家一致肯定。虽然我们面临诸多问题,但是赣榆区实验小学的“助学课堂”已经起航,我们坚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改之路永远都不会走错。行走在这条改革的路上,有市、区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有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我们的课改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教学相长 释放潜能海州区建宁小学“学师课堂”的实践探索我校根据市“释放师生潜能课堂”的指导思想,结合校情、学情,构建适合师生发展需求的课堂教学范式,提出“学师课堂”教学主张。一、“学师课堂”的基本内涵我校提出的“学师课堂”,就是在教学中,学生“能者为师”,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为“教”而“学”,为“学”而“教”,让学生间的差异构成
26、一种新的教学资源。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良好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努力为学生搭建互教互学的平台。我们把传统的“教学”变为“学教”,即把“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变为“教师导,学生教”的教学模式。这里的“教”有三层含义:首先,“教”是学生与教师共有的,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为“教”而“学”、为“学”而“教”;对于教师而言,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其次,“教”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再次,“教”不仅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取舍与预设,而且是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与资源。二、“学师课堂”的教学范式1语文学科。低年级:模仿起步化整为零花样练兵好为人师。
27、【解读】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教师在朗读背诵、识字写字的指导方面有意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教,降低难度,组织学生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互助学习,利用学生“好为人师”的心理,将字词教学落到实处。中年级:把握重点群策群力取长补短点滴为师。【解读】引导学生以课后习题为抓手,找准每一课学习的重难点。小组分工,群策群力,互相补充,在组长的带领下相互取长补短。小组推选出小老师,带领大家进行句段学习。习作课中则要在学习范文、遣词造句方面有自己的想法。高年级:自学发现互助展示多元评价学师相长。【解读】学生课前自学课文,作好批注,以伴你学中“我尝试”“我探究”“我挑战”三个板块为抓手,自选教学片断,给家长讲学,经质疑后改进
28、教学方法。课上小组内讲学,教师巡回指导,使小老师得到家校师生的多元评价,让学生有机会再次调整教学方法或重点,改进后当众讲学。习作课前则要像老师一样先作“下水文”,听取多方意见,然后再向同学们展示。这样在小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不断互换中相互促进,学师相长。2数学学科。低年级:激趣试学引导探究乐为人师。【解读】低年级学生天生爱玩,有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教师因“趣”利导,如利用情境、事故、游戏等方式,引领学生在探索数学的过程,尝试做他人的小老师,初步感受“学做老师”的乐趣,把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中年级:质疑自学合作探究互为人师。【解读】中年级培养的重心是在自主学习的同时,能够积极互助互学。首先,课前自
29、学以便自我诊断,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进行知识梳理。此时学生将带着“已知”和“未知”走进数学课堂。接着在“互教互学”的过程,将“已知”在教学中得以深化,将“未知”在探究中得以提升。高年级:体悟先学群体探究人人为师。【解读】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着手建构“学师团队”,“学”与“教”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衔接,集中与分散相补充,并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动态交流,碰撞思维,促使清晰化的数学理解,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3英语学科。在板块结合教学中不仅仅要突出各板块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生不同的操练方式、学习策略,更要让板块内容体现在本单元的情景中。三、四年级(对话
30、教学):兴趣激发角色设定释放天性。【解读】三、四年级以口语为主。首先,课堂教学形式需要创编多样的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当老师的兴趣。第二步,让学生以各种形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可以是个人表达,可以是带领全班互动,可以是组内互动当老师,可以是师生互动。最后,让学生在“学师课堂”中释放潜能,找到真正的自己。五、六年级(语篇教学):潜能发掘角色升华自我评价。【解读】五、六年级教学以语篇为主,老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当小老师。在课中让每位学生参与到语篇中角色。课中的语言任务在小老师的带领下完成。关注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互动表演环节提供多选择性任务。在每个课时添加自我评价时间ticking time,通过
31、自我评价培养学习能力。4美术学科。 课前搜集,自主为师(搜集资料)初步交流,互学为师(资料探讨)发现问题,示范为师(直观教学)综合实践,个性为师(自我选择)课后拓展,处处为师。【解读】根据课标精神,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各有侧重,相互交融,紧密相关。以此课程结构,结合我校课程特色,让“学师”理念贯穿于美术教学过程中。5音乐学科。创设情境、激发热情(想为师)分析任务、呈现方法(即为师)选择鼓励、探索想法(互为师)完成任务、检测效果(成为师)激励为主,人人为师(处处师)【解读】音乐“学师课堂”是以课标为依据,将课程目标体现在“
32、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其中12年级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36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6科学学科。探究活动课型:活动准备动手实施过程评价。【解读】活动准备阶段,挖掘小老师的存在;动手实施阶段,发挥小老师的能力;过程评价阶段,激励小老师的成长。科学理论课型:课前搜集资料课内探讨课堂成果汇报。【解读】课前准备阶段,自学为师;课内实施阶段,互学为师;成果汇报阶段,示范为师。7信息
33、技术。“问题探究”实施范式:创设情境解决问题探究引申综合应用评价总结。【解读】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情境,白板出示学习目标。请“小老师”上台以提问的方式解读知识点,教师适度点拨;学生按照讲授上机实践,解决问题,初步理解新知。分六人一组,以每组小组长为小老师,独立探索,解惑答疑,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新知深化理解;学生提出问题,能者为“小老师”答疑,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评价、指导,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学生根据旧知应用和迁移,解决问题,找出适合自己最佳方法;学生积极评价作品;小老师组织评价,教师引导评价,适时总结归纳所学新知。8体育学科。课前准备阶段: 自查资料(自学)组内讨论(互学)寻
34、求外援(帮学)自主创新(领学)。课堂教学阶段:“小老师组”集体示范讲解小老师分到每个组,带领组员学习小老师带领各组展示师生评价教师点拨合作探究,继续提高。【解读】本教学范式是依据体育实践课的基本结构来制定的,借鉴体育课堂教学“友情分组”的教学思想,这种分组方式更适合于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在中低年级,我们运用友情分组、随机分组和指定分组相结合方式进行分组。课堂教学中,在小老师的确定方式上,在不同的水平段我们采用固定小老师和随机确定小老师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自身能力的不同,小老师的数量和选择小老师的时间也跟随变化。三、“学师课堂”的推进措施1建立“问诊磨”生活化教研模式。“问”即“质疑”
35、,重在教学方法、教学智慧的启发和增进,教师可以把实践中碰到的问题记录下来挂到学校教学“QQ平台”上,其他教师可根据问题内容,积极提供自己积累的有效经验和参考资料,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问”“答”。“诊”即“会诊”,在教研中各备课组,对QQ上的集中问题,也可以是需要研讨、交流、辩论的问题,可运用“专家座谈、同伴辩论、网上对话”等,以问题、课例、案例等为载体开展分析研讨。“磨”即“磨课”,重在课堂教学实练,让教师在课堂教学技能上得到培养。“磨课”包括学课、研课、讲课、说课、议课和结课。2全员参与“三课三关”活动。“课堂过关”:组织开展以“人人过关、节节入模”为主题的教学常规检测活动和以“人人标杆教师
36、、节节标杆课堂”为主题的教学比武活动。“课题攻关”:为了解决教师课堂教学出现的困惑,我们积极开展课例研究行动,“依托小课题,托起大课改”。评课、议课时采取“切片诊断,取样剖析,对症治疗”的方式,达到“剖析一节课,撬动一个点,带动一批人”的效果,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共享研修成果。“赛课闯关”: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形式和赛课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研,努力实现每一名教师、每一节课“环环精致,节节有效”。学校开展全员“学师课堂”微型课过关活动。具体做法是:自主申报课题设计重点环节成立考评小组专人验收过关兼教师随机推门互听,并配套开展“学师设计”沙龙交流、“学师录像课例”教研组内点评赏析等活动,
37、收到了良好效果。四、“学师课堂”的初步成效1.促进了教师的理性思考和行为转变。“学师课堂”理念地逐渐深入人心,全校老师似乎对学生有了更多的耐心,让更多的孩子动起来。我们把发展学生能力放在首位,尽可能让全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走到台前来,充分展示自己。许多年经教师也不再像以前一样依赖教参,而是在激励学生的同时也激励了自己,在备课时有了更独立的思考。2.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流欲望。“学师课堂”的深入实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逐步加强,越来越多的小老师自信满满,站在台上侃侃而谈。许多学困生也在老师的指导之下,由不敢说到想说,到爱说。正如一位小老师所言:“通过这次锻炼,我感受到要当好小老师,必须在
38、课前认真地预习,收集有关的资料,把重点难点理解透彻,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3.形成了学校的个性文化和研究风格。借“学师课堂”的东风,我校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许多师生在读书沙龙中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方法带领大家一起去“追寻着教育的幸福”。此外, 40周岁以下教师全面进行“学师课堂”小课题研究,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得到很大提升。近两年,吕恒莱校长主持的市重大教学问题研究课题“三生课堂”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陈春副校长的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数学学习影响的研究已经结题,白帆主持的市级规划课题自主理论下学师课堂应用研究已立项研究,其他教师的低年级语文课堂“小老师”培养策略的研究小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39、建构式生态课堂”低年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研究“学困为师”的策略研究等56个围绕“学师课堂”市级短期课题正在展开研究或已结题。相关研究论文有70篇发表于主流刊物上,取得了一定影响。没有观众的舞者注定是孤独的,没有反思的行动注定是僵化的。我们在“学师课堂”的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努力创新,使我校的“学师课堂”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回到核心素养:“问学课堂”的范式构建与实施连云港师专一附小教育集团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连云港师专一附小教育集团这条教育大河,从2011年的开渠行灌以来,汇聚着“龙河”、“盐河”这两条涓涓细流,孕育了一附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宽和问学”的“两河文化”应运而生,不
40、仅润泽一附莘莘学子,也意蕴一附小人拥抱大海、“向着大海起航”的美好愿景。不为彼岸,只为海。“航行”中我们也在寻觅着属于自己的“那片海”建构具有一附小特色的“问学课堂”,以此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一生“航行”服务。一、“问学课堂”的提出背景课程的发展,必将引起课堂的深刻变化。基于对当下我校课堂教学实践的理性反思,我们一直在追问:在一附小教育集团“宽和问学”的文化背景下,我们该如何重建我们的课堂生态,从而不断丰富“成长课程”的内涵,推动“成长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在深刻的反思和追问中,我们一方面总结经验,反思得失;另一方面积极拓宽与放大我校“宽和问学”的文化内涵,借鉴吸纳市教育局教研室提出的“
41、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思想精髓,积极践行“追寻释放学生潜能的课堂”,切实领悟与实践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经过反复论证与实践探索,我校确立了以“宽和问学”为文化背景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以教育部提出的“核心素养”来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充分彰显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力求实现从“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的转变,以及从“知识本位”向“素养引领”的转变。基于这样的目标定位,我们提出了“问学合一,自主成长”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着力构建“问学课堂”的文化内涵,展开“问学课堂”的改革与实践。“问学课堂”所指向的就是对“儿童”的确认,以及对“儿童”的核心素养的价值诉求。这也是当下
42、,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二、“问学课堂”的内涵特征1.“问”与“学”的关系古人云:“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礼记中庸)“府君为儿时,重迟不戏,潜心於问学,及壮,益孳孳自治。”(明宋濂故绍庆路儒学正柳府君墓志铭)“试将此酒反观我,胸中问学当日新。”(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六)所诠释的就是“问学”之道。问学,顾名思义就是由“问”而“学”、因“问”而“学”,先“问”后“学”,循“问”而“学”,“问”以致“学”,“问”“学”相长。具体阐释来它们之间的关系:即问中学,学中问;因学而好问,因问而深学;“问”为“学”指明了方向,是“学”的思维起点;“学”是对“问”的探索,是经历解惑的过程,能够促进思维的发展,催生人的智慧,获得解惑的快乐,“问”“学”相融,相辅相成、螺旋上升,同构共生。所以,我们说“问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提问,而是一种思维品质,是合乎儿童天性、顺应儿童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2.“问学课堂”的内涵课堂是儿童活动的载体。问学课堂,是儿童第一的课堂,是儿童“问”与“学”为主导的课堂,强调的是儿童的自主性与主动性,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问”,快乐地“学”,真正地使“问”与“学”能够发生在每一位儿童的身上,儿童永远站在“课中央”。当然,问学课堂也不仅仅是学生在“问学”,教师也同样也在“问学”,教师要基于学情,紧扣目标,问课表、问教材、问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