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苹果为什么落地》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22557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苹果为什么落地》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苹果为什么落地》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苹果为什么落地》教学反思.doc(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岛版小学科学苹果为什么落地教学反思 上完了苹果为什么落地一课,几位跨科来听课的老师就对我说:原来科学课这么有趣!活动真多!的确,在课堂中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享受成功的愉悦,兴趣盎然地参与到科学研究中是我一贯的理念。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乐中探究,学生的兴奋点始终高昂。然而,“外行看门道,内行看热闹”,课上的到底怎样,我是瞎子吃馄饨心中有数,本节课虽然有值得保留的环节,但还有好多问题存在。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一节成功的科学课一定要注意把活动“做透”。本课是“我们的家园地球”单元中的第4课。本课由牛顿的苹果落地故事开始,帮助学生认识重力的存在,并且来研究重力的方向和大小。为了避免导入

2、的枯燥乏味,课前活动引导学生玩纸飞机初步感知地球引力,课上设计实验模拟苹果(钩码)落地,观察其落地位置方向,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引力,然后学生自由活动,通过玩毽子、沙包等物体落地,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地球上的万物都受到了地球引力的作用;然后再通过提起铅球和哑铃体会重力的方向。这个过程的设计是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当时课上的班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泛,所以设计还是可以的,但当我把同样的教案用在平行班里时,就发现学生对地球引力的认识不够。反思这一环节的教学,由于对学生课前概念了解不够,活动停留在了表面,还没有做透。后来上课时,我于是调整了教学顺序,在了解了牛顿的故事后,增加了让学生在教室里扔一扔、玩一玩一些材料,如纸飞机、乒乓球、橡皮、尺子,然后又出示一些图片:鸟儿飞起必须用力拍动翅膀、跳高运动员跳的再高也还是落下来、瀑布流淌的水、火箭飞出地球要有强大的动力,总之要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了解周围的东西如果没有力量的存在,都会发生同一种现象落地,然后再引导学生实验模拟苹果落地来认识地球引力及重力的方向。实践证明只要学生参与了把活动做透,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掌握起来效果就会好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