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脑与神经》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23121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脑与神经》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脑与神经》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脑与神经》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脑与神经》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脑与神经》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脑与神经》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脑与神经》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岛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脑与神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人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三部分组成,知道脑和神经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人体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2指导学生亲身经历游戏游戏记录数据分析交流分享拓展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和态度,通过小游戏发现自身大脑存在的优势,学会科学用脑。二、教学重点难点:体验并理解脑和神经的作用。三、教具准备:木质大尺子1把(演示用)、塑料尺子每2人一把、探索反馈表每组一份。四、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喜欢做游戏吗?说起做游戏,玩得最好的、最专业的要数科学家了,与一般人不同,

2、他们总是能在做游戏的时候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并通过研究问题获得新的知识,把自己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因此他们不仅玩得很快乐,而且“玩”很有意义!老师认为咱要玩也得这样玩,同意吗?(二)科学探究1、今天老师就带来了2个小游戏,不知道你们能不能也像科学家那样“不仅玩得很快乐,而且“玩”很有意义”呢?到底能还是不能?(底气不足时再强化一下)?游戏一:手心手背。双手合掌,一方用手掌击打另一方的手背,另一方则尽快缩手,打中算赢,打不中算输。为什么他赢的次数多呢?(他反应速度快)这是你的猜测,我不相信,怎样才能让老师相信?(测量一下反应的速度)游戏二:测试反应速度。手掌伸直,手指与尺子的零刻度持

3、平,准备捏住尺子。记录尺子掉下时捏住的刻度,这个距离可以说明自己的反应速度。每人做3次,记录下自己的反应速度。游戏完成之后,认真填写实验记录,试一试你能不能“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呢?等音乐声响起,请自觉坐端正,准备汇报交流。2、学生分组游戏,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是引导思考后面的三个问题。3、交流分享。在刚才的游戏中,同学们“玩”得很高兴,老师更关心的是你们“玩”得是否有意义!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1)、谁愿意解决第一个问题?(身体各器官是怎样协调作用的?核心提示:是眼睛让你的手收缩的吗?)(2)、第二个问题,你是怎么理解的?(在上面的游戏中,身体各部分器官在谁的指挥下协调作用的?大脑和

4、手相距那么远,它们是通过联系在一起的呢?)今天就来研究一下脑和神经。(板书课题:4、脑与神经)谁能更形象的说明脑和神经的这种作用?想一想,脑就像什么?神经有像什么?(等学生说出脑像“司令部”,神经像“电话线”等时,)(板书4、脑 司令部、神经 电话线)。3、课件展示脑的功能。从脑的下方到第一腰椎处的这段神经叫做脊髓,脊髓也分担一部分简单的指挥和协调工作。脊髓的位置正处在脑和神经的中间,传导着上下信息,它是脑和神经间的“联络站”(板书:脊髓 联络站)。脑、脊髓和神经又是怎样协调工作的呢(课件展示脑和神经的协调动画)?这样,人体就是在神经系统的指挥和协调下,成为一个整体,各器官分工合作,完成各种活

5、动。板书:一个整体。4、再来看第三个问题,不同人的反应速度相同吗?显著不同,这种不同有先天的因素,但是主要是后天的学习和锻炼造成的。(四) 巩固应用1、谈话:下面老师请一名同学上来,和老师一起完成一个活动,谁愿意来?大家要注意看,在活动中,这个同学的脑和神经是怎样和他身体的各个器官协调配合的?(师生表演:让生伸开胳膊,师挠其腋窝,生马上缩胳膊躲开并笑) 修改意图:“挠痒”这个活动真实生动极具生活性,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2、提问:谁来说说整个活动过程。你觉得应该在一号区写什么?二号区写什么?(学生回答并板书)3、谁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修改意图:学科学的关键是学以致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6、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五)用脑卫生其实,人的神经的传递速度很快,达到100-200米/秒。也就是说可以在一秒的时间内绕着你的全身转将近100圈。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锻炼能使我们的反应更快,经常动脑能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明。但是长时间地从事同一种脑力活动常会感到头晕、头痛、头脑不灵活,那怎么办(休息一下)?是啊,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怎样休息呢?(学生最先想到的可能是睡眠:少年儿童每天必须保证910小时的睡眠,才能使大脑得到全面的、充分的休息,才能以饱满的精神完成新的一天的学习任务。)还可以怎样休息?(交替用脑,让大脑的各部分轮流休息。)为什么?(大脑的每一部分分管着

7、一项工作。)因此,要想让你的大脑越来越聪明,就必须牢牢记住下面三句话:经常用脑、交替用脑、每天睡足9-10个小时。(六)关爱残疾人1、脑和神经组成一个整体,各器官分工合作,完成各种活动。如果当人的某一器官失去功能时,比如说盲人,他又是怎样完成活动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体验一下。2、学生体验,用手巾蒙住眼睛,拿出笔写下自己的名字。去掉毛巾,你写的名字还像以前那样好看吗?为什么?(以前,我是用眼睛确定物品的方向和位置的,现在要通过手的摸索才能确定方向和位置,很不精确。)也就是说,残疾人比我们遇到的困难要多得多!说到这里,老师想讲个故事。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中年的时候耳朵就聋了,他要想听见自己创作的音

8、乐,必须用牙齿咬住木棒顶在钢琴上,这样,声音通过牙齿经骨膜传到耳蜗,才能听见声音。难度太大了!许多人都认为贝多芬的音乐生命结束了,他再也写不出感人肺腑的音乐了。但是,就在他完全耳聋、病魔缠身、生活极端贫困、精神饱受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旷世杰作欢乐颂。他用优美动听的音乐激励着那些身处逆境中的人们战胜痛苦、走向欢乐、走向成功。他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被后人尊称为乐圣。同学们,如果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不幸落下了残疾,我们应该怎么办?难道你不觉得我们应该发自肺腑地对他们说点什么、做点什么吗?关爱残疾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我们

9、要一代一代地传扬下去。大声地读一读这两句话!(七)认知风格测试人的大脑是一个整体,但是由于个人偏好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人的学习和认知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想不想测试一下你的用脑习惯?图中有一个跳舞的女孩子,你看看她是顺时针旋转(右脑)的还是逆时针旋转(左脑)的。耶鲁大学的旋转图测试(课件展示)。用右脑多一些的人,一般感情细腻、想象丰富,说起话来妙语连珠,神采飞扬。用左脑多一些的人,一般目光犀利,思维细密,做事有条不紊。当然,人的神经系统是一个整体,人的用脑习惯也是可以改变的。你刚才看到的那个跳舞的女孩子是怎样旋转的?确定吗?看了下面这幅图,你就不那么“确定”了。以上事实证明,人的认知风格是可以改变的。(八)课堂总结,拓展延伸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节课自己表现怎样?你还想探究什么问题?课下进一步研究脑与神经的秘密,想一想,怎样才能让我们变得更聪明! 修改意图:帮助学生总结收获,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通过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完善自我,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附:板书设计4、脑与神经脑 司令部脊髓 联络站 一个整体神经 电话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