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位减法”新授课教学设计及其实践反思.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24438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退位减法”新授课教学设计及其实践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退位减法”新授课教学设计及其实践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退位减法”新授课教学设计及其实践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退位减法”新授课教学设计及其实践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退位减法”新授课教学设计及其实践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退位减法”新授课教学设计及其实践反思.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退位减法”新授课教学设计及其实践反思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 徐志娟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P44。设计说明:20以内的退位加法与进位加法同等重要,是基础知识中的核心知识,熟练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可以为以后多位数的计算打下基础。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算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所以,本课主要通过学生用学具自我探究,经历算法多样化后总结归纳出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同时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和归纳的数学能力以及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的知识的能力。教学目标:1.学生探究、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2.在探究中,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和归

2、纳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准备:20数板 双色片 数射线 条块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口算: 16-3= 15-4 = 18-5= 19-7=二、感受新知: 出示图片 信息:小巧有14个鸡蛋,送给小胖5个,提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还剩下几个鸡蛋?” 14-5=?请学具帮忙。三、自主探究:1、 学生自我探究 用小圆片摆一摆、 条块拿一拿、 数射线上画一画 方法一 方法二 14-5=9 14-5=9 14-4=10 10-5=5 10-1=9 5+4=92、 反馈。3、 归纳小结,形成板书:4、比较方法的异同不同

3、点:方法一:把5分拆成4和1 退到10 方法二:把14分成10和4 从10里减 共同点:用已学会的知识解决了新的问题。5、揭题 像这种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减数,要从前面退10的减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退位减法”(板书)。四、深化新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数板上圈一圈 ,算一算,并且和同桌交流 女生:13-5男生:11-5 13 - 7= (1)比较退到10 的方法14-54 113-53 211-51 4 减数都是5,分拆为什么不一样?得出:减数的分拆依靠被减数的个位,目的是退到10, (2)比较从10里减得方法14-510 413-510 311-510 1 被减数的分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得出:

4、被减数的分拆都是拆成10和几 ,目的是从10里减。13-51 4五、练习巩固:(1) 花儿下面藏着几?12 - 8=13 - 7=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 14- 6= 15 - 9= (2) 看图把算式填完整。13-7= 16-9=13-3=10 ( )-9=( )( )-( )=( ) ( )+( )=( )六、总结收获: 今天你学了什么本领,有什么收获?附教学反思: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计算教学和问题解决教学相结合,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提倡算法多样化,应该说,现在的计算教学不再枯燥,不再一味地重复简单的计算训练。基于这样的标准,我觉得我这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是可取的。一是将计

5、算教学渗透在问题解决教学中,将14-5这道退位减法的算式转化成如何拿走5个鸡蛋,就是还剩下几个鸡蛋的问题解决教学,从而让学生感觉数学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不是单纯地为了学数学而学。二是整节课渗透了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就是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重要思想在整套教材中都有所体现。把所学的知识用起来,学生就会有很强的数学成就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三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学具及充裕的时间来动手操作,自我探究。先进行实物操作阶段,再转化成文字符号,把算理讲清讲透。四是鼓励学生进行算法多样化的探索,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

6、思考、归纳出退位减法的基本方法。在最后的巩固应用阶段,鼓励算法个性化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但是,教育总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在同行的评价和专家的引领下,我觉得在这两方面还要改进:一是在学生自我探究阶段,应把“指令”说得更明确些。不仅要动手操作,还应将操作的过程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从而完成从具体操作阶段到语言文字符号阶段的提升。二是在学生反馈自己的算法时,应直接引导学生发现哪些方法是相同的,避免重复板书,从而可以为后面的教学环节保留更多时间。这节课的成功来自一次次的修改,一次次的反思。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不仅增强了我的教学能力,而且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感谢所有帮助我的人,让我们一起为开放而有效的计算教学课堂而努力!(徐志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