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建筑物理热第一讲概论及室内外热环境.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26117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PPT 页数:137 大小:14.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建筑物理热第一讲概论及室内外热环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2012年建筑物理热第一讲概论及室内外热环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2012年建筑物理热第一讲概论及室内外热环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2012年建筑物理热第一讲概论及室内外热环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2012年建筑物理热第一讲概论及室内外热环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建筑物理热第一讲概论及室内外热环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建筑物理热第一讲概论及室内外热环境.ppt(1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非常荣幸能和同学们相识!,建 筑 物 理,建 筑 热 环 境 建 筑 光 环 境 建 筑 声 环 境 宁波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闫成文 姚健2012年2月,第一讲 建筑物理概论,一、概况,1、教学安排高等学校建筑学主干课程9/15(4学分);注册建筑师必考课程;建筑学研究生主要方向。成绩分四部分:实验、出勤、课程设计、期末考试。分配比例(以学校网上登分比例为准):期末考试占70%;平时表现占10%;课程设计占20%。以上三项共占70%,实验占30%;另:点名三次未到最高分及格,五次未到不及格。,2、国家对本学科教学时数要求,3、主要学习内容及重点,1、热学:传热基本知识,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构造)、

2、防热及建筑节能设计(主要掌握稳定传热计算),日照与遮阳原理等。2、光学:材料的光学性质,采光设计,人工光源、灯具及使用效果,室内照明、环境照明效果等。3、声学:吸声材料和结构,厅堂音质设计(声线法),隔声、隔震、噪声的防治与治理。4、实验:9-11个实验。,4、课程安排 66学时,讲课:44学时(为国家要求108学时的42%)。(每周一 4-309教室,1、2节;单周四4-301教室,1、2节)。热15学时,声14学时,光15学时。自主学习12学时(双周四1、2节自主学习),(做课程调研及课程设计,时间可调整)。期末复习:2学时。实验12学时:双周四3、4节,建D328楼,姚老师。,5、自主学

3、习调研及课程设计题目,一、概论部分全国各民族各地区民居建筑形态与地域的关系二、建筑热学部分:添“宁波市公共建筑节能审查备案登记表”。三、建筑光学部分:1、宁波大学(北大门到大踏步)的夜景设计;2、宁波城区色彩系调查与分析。四、建筑声学部分:1、交通噪声对不同楼层的影响及对策;2、建工学院报告厅室内声学设计分析。,6、学习目的及期末考试,一、学习目的:1.建筑设计的技术支撑;2.运用建筑设计、构造设计、合理选材等手段创造出舒适的建筑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3.建筑节能、生态建筑学科科研基础。二、期末考试原则:论述题为主,每单元出一两个题,根据学过的知识分析论述,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

4、能力。,是研究建筑中物理现象及规律的一门科学。该学科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其分支学科有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等。主要研究室内环境和对建筑有影响的室外环境,研究各种物理因素对人的作用和对建筑环境的影响。从建筑角度研究物理功能和建筑艺术的统一。,二、建筑物理概论,建筑物理,气流与通风,(1)建筑声学研究声波传输的物理条件和处理方法,以保证室内具有良好的听闻条件;控制建筑物内部和外部一定空间内的噪声干扰和危害。分为室内声学和环境噪声控制两个研究领域。(2)建筑光学研究与建筑有关的光的视觉性质、建筑的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技术。(3)建筑热工学研究室外热湿参数及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建筑材料的热物

5、理性能,房屋的热稳定性,建筑物的保温、隔热、防潮除湿技术。,1、建筑物理学科内容,本学科是绿色建筑重要组成部分,民居建筑形态与地域的关系自主学习添上名称和特点并背下来,本学科在建筑上的综合应用清华节能建筑,综合应用环境互交,室内厅堂声学设计上海大剧院观众厅,室内厅堂声学设计柏林室内音乐厅声线图,噪声的防治,自然采光柏林市政府大会议厅,光与影,室内光环境比尔盖茨的家,室外光环境上海火车南站,2、建筑物理展望,已建立起建筑系统的声、光、热环境设计与计算的理论和方法,具备完整的实验技术和配套的国际标准及国家标准,理论上可以保证建筑良好的声、光、热环境。城区已全面实施建筑节能技术。即将发展成为低碳建筑

6、和绿色建筑。,2、建筑物理展望-声学,在声学方面:基本可应用声学理论设计,并建造出语言可懂度高和音乐效果良好的厅堂音质和有效控制噪声。目前,北京等大城市在开展对城市噪声的预测和评价。,声环境设计,北京市绘制出首张噪声地图,2、建筑物理展望-光学,在建筑光学方面,目前以改善环境质量和节约能源为中心发展采光和照明技术。开展系统深入的光气候和天然光在建筑中应用的研究;完善采光和照明设计方法;提高光源和灯具的光效、寿命和温色性;开展光环境评价方法的研究;制订了采光和照明的国际和国家标准并出版了各种出版物。,光环境设计,2、建筑物理展望-热学,在建筑热工学方面,积累了较完整的建筑热物理参数,已经开展低碳

7、建筑和绿色建筑的研究,制订相关的指标体系、设计规程、规范和指令性的规定;开发新型建筑材料和构件,进一步研究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新加坡环保大楼,第二讲 建筑热工学,1、建筑热工学概述,(一)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将空间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因而,建筑热环境分为室内热环境和室外热环境。1)室外热环境:太阳辐射、空气的温湿度、风、雨雪等。2)室内热环境:空气温湿度、生产和生活散发的热量、水分等。,室外热环境,太阳辐射是一切的源泉,室外热环境对室内的影响,地面反射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建筑热湿环境形成过程,建筑热工学概述-1,(二)建筑热环境设计包括:建筑保温设计、防潮设计、隔热设计、建筑节能设计等。

8、设计目标:舒适、健康、高效、低碳。(三)全篇共分六讲;第一讲:建筑热环境基础知识;第二讲:建筑材料的热工特性和建筑围护结构 的传热原理及计算;第三讲:建筑围护结构保温;第四讲:建筑围护结构防潮;第五讲:建筑围护结构隔热与自然通风;第六讲:日照与建筑,可持续发展与建筑节能。,第一节:建筑热环境基础知识,1、室内热环境,1.1 室内热环境的产生,1.2 人体与环境的热交换,显热交换对流散热辐射散热潜热交换皮肤散湿出汗蒸发皮肤湿扩散呼吸散湿,辐射 对流 导热,上面出现三个概念:辐射 对流 导热 1、辐射:把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从一个物体传向另一个物体的现象。(非接触性热交换)2、对流:流体与流体之间、

9、流体与固体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产生的热量交换现象。3、导热:同一物体内部或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由于分子热运动,热量由高温处向低温转移的现象。,1.3 影响人体与外界热交换的因素,环境空气温度:对流换热 环境表面温度:辐射换热 水蒸汽分压力(空气湿度):对流质交换 高温环境:增加热感 低温环境:增加冷感!风速:对流热交换和对流质交换 吹风感:冷感和对皮肤的压力冲击 服装热阻:影响所有换热形式,概念:服装的热阻Icl,一般指显热热阻 单位m2K/W和clo(克罗),其中1clo=0.155 m2K/W,人体外表温度与感觉,皮肤温度 状 态45 以上皮肤组织迅速损伤43 41 被烫伤的疼痛感4139

10、 疼感域3937 热的感觉3735 开始有热的感觉3433 休息时热中性(met)状态,热舒适3332 2-4met 的(中等)运动量时感觉舒适3230 3-6met 的(较大)运动量时感觉舒适3129 坐着时有不愉快的冷感25(局部)皮肤丧失感觉20(手)非常不快的冷感觉15(手)极端不快的冷感觉5(手)伴随疼感的冷感觉,1.4 人的热舒适要求,人的热舒适感主要建立在人和周围环境正常的热交换上,即人由新陈代谢的产热率和人向周围环境的散热率之间的平衡关系人体得热和失热过程用下式表示:,人体产热量,w,人体蒸发散热量,w,人体辐射换热量,w,人体对流换热量,w,人体得失的热量,w,体温恒定,体温

11、上升,体温下降,1.5 人的热平衡,当q=0时,人体处于热平衡状态,但并不一定表示人都处于舒适状态,因为各种热量之间可能有许多不同的组合使q=0,即人们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热平衡,只有那种能使人体按正常比例散热的热平衡,才是舒适的。所谓按正常比例散热是指:对流换热占总热量的25%30%;辐射散热占45%50%;呼吸和无感觉蒸发散热占25%30%。,人体热交换示意(法国),2.0 热舒适与环境,室内热环境大致可分为:舒适的 可以忍受的 不能忍受的 通常能接受的热舒适标准应是低能耗率、不出汗、不冷颤。热舒适可以与一定范围的环境因素联系起来,在这个范围内借助调节衣着或者身体的活动程度或者两者同时调节来达

12、到良好的热舒适。,室内热环境及评价方法,室内热环境构成要素-人的热舒适受环境影响的因素:室内空气温度 空气湿度 气流速度(室内风速)环境辐射温度(室内热辐射)以人的热舒适程度为评价标准。,人体舒适度指标,2.1 室内热环境综合评价方法,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环境辐射温度作为室内热环境各因素,它们是互不相同的物理量,但对人们的热感觉来说,他们相互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关系。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往往可以补偿其他因素的不足,如室内空气温度低而平均辐射温度高,和室内空气温度高而平均辐射温度低的房间就可以有同样的热感觉。任何一项单项因素都不足说明人体对热环境的反应。科学家们长期以来就一直希望用一个单

13、一的参数来描述这种反应,这个参数叫做热舒适指数,它综合了同时起作用的全部因素的效果。P8-12,室内热环境综合评价图示,T=t+273.16F=32+9/5t,热感指数(PMV),丹麦学者范某在人体热平衡基础上研究出人体热感是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气流速度和平均辐射温度四个环境参数及人体新陈代谢量、衣服热阻等的函数。,满足热舒适度的温度分布,a)室内热辐射:,对一般民用建筑来说,室内热辐射主要是指房间周围墙壁、顶棚、地面、窗玻璃对人体的热辐射作用。室内热辐射的强弱通常用“平均辐射温度”(Tmrt)代表,即室内对人体辐射热交换有影响的各表面温度的平均值。,各表面温度,K,各表面面积。,房间的平

14、均辐射温度,K,平均辐射温度Tmrt:一个假想的等温围合面的表面温度,它与人体间的辐射热交换量等于人体周围实际的非等温围合面与人体间的辐射热交换量。,=,黑球温度,平均辐射温度也可以用黑球温度换算出来 黑球温度是将温度计放在直径为150mm黑色空心球中心测的反映热辐射影响的温度。平均辐射温度与黑球温度见可用贝尔丁公式换算。,平均辐射温度,室内黑球温度,室内空气温度,室内风速,2.2 室内热辐射的影响,室内热辐射对室内热环境有很大影响:在炎热地区,夏季室内过热的原因除了夏季气温高外,主要是外围护结构内表面的热辐射,特别是由通过窗口进入的日辐射所造成。在寒冷地区,如外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度过低,将对

15、人产生“冷辐射”,也严重影响室内热环境。,b)室内风速,室内气流状态影响人的对流换热和蒸发换热,也影响室内空气的更新。在一般情况下,对人体舒适的气流速度应小于0.3m/s。(关窗)人头顶上的自然对流速度0.2m/s是人体对风速可以觉察的阈(读:欲)值,往往用来确定室内风速的设计标准。当空气流速0.5m/s,实验研究表明,只要把空气温度调整的合适(提高空气温度),就可以使空气的流动几乎觉察不到。但在夏季利用自然通风的房间,由于室温较高,舒适的气流速度也应较大。(开窗),c)室内温度,国家规定室内温度:冬季18,夏季26。宁波属于非采暖地区,如不采取措施:整个夏季室内热环境有85%左右的时间是不舒

16、适的,有35%左右的时间影响居民生活;冬季室内气温低于10度的频率为75%左右,在此条件下,90%以上的人感觉到冷,25%的人感到冷的难受。,地面的舒适温度,d)室内相对湿度,皮肤湿润度增高皮肤黏着性增加不适 问题:为什么潮湿的空气使人不舒服?空气湿度对人体排汗量有影响吗?在皮肤没有完全湿润的情况下,增加空气 湿度会减少人体散热量吗?,2 室外热环境,1 室外热环境,室外热环境是室外气候的组成部分,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会通过围护结构,直接影响室内的环境,为得到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必须了解当地各主要气候要素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一个地区的气候是在许多

17、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对建筑密切有关的气候要素有:太阳辐射、气温、湿度、风、降水等等。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主要功能即在于抵御或利用室外热环境的作用。做好建筑设计,必须掌握室外气候学的基本知识,熟悉建筑与气候的关系。,1.1 气候与地方特征,气候因素(日照、风、降水、温度、湿度等)直接影响建筑的功能、形式、围护结构构造。气候与其它相关因素共同影响建筑。例如气候条件决定了一个地区的水源、植被状况,对地质土壤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大体上限定了该地区的建筑材料。气候还会影响人、社会审美等方面的差异性,最终间接而又鲜明的影响到建筑本身。,学生演讲民居建筑外形与地域的关系,1.2 气候与建筑,随着科学技术的

18、进步,气候对建筑的影响也在逐渐递减。建筑究竟采用坡屋顶还是平屋顶已经基本上与降水量毫无关系,而是由社会文化和审美意识所决定。机械空调装置为创造理想舒适的室内环境提供了必要条件,无论是在冰雪飘扬的北极还是闷热潮湿的赤道,人们都可以获得春天般的感觉。,2 影响建筑设计的气候因素,影响气候设计的五大要素:,太阳辐射 空气温度 气压与风 大气湿度 凝结与降水,2.1 太阳辐射,概念:长波辐射与短波辐射短波辐射(高温产生):凡是起源于太阳的辐射,包括地球上水面、玻璃和混凝土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以及天空和云层的散射均属短波辐射。长波辐射(低温产生):建筑物这一部分和另一部分之间通常传递的辐射能以及最后辐射输出

19、的能都是长波辐射。大气长波辐射:大气(水蒸汽和CO2)吸收后再向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很小可以忽略。,太阳辐射,太阳总辐射能量比例,太阳常数1353W/m2:大气层外的太阳辐射进入大气层后被反射和吸收,光谱成分有所改变,辐射强度有所改变。太阳高度角是重要影响因素。,落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量,由三部分组成:直射辐射:为可见光和近红外线 散射辐射:被大气中的水蒸汽和云层散射,为可见光和近红外线 大气长波辐射:大气(水蒸汽和CO2)吸收后再向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在日间比例很小,可以忽略。所谓太阳总辐射照度一般仅包括前两部分。,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比例,太阳辐射能与太阳高度角,I0,太阳日总辐射照度与

20、朝向北纬40,2.2 室外温度,室外空气温度取决于地球表面温度,室外空气温度影响因素,主要指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空气与地表面以导热、对流和长波辐射形式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或冷却以对流为主。空气对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空气温度是如何产生变化的?白天地表温度升高与空气温度升高,谁是诱因?白天和夜间的空气垂直分布应该是怎么样的?,空气温度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3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凌晨45时,空气温度的年变化 一年中最热月一般在7、8月份,最冷月一般在1、2月份。,空气温度的局部效应,受地面反射率、夜间辐射、气流、遮阳等影响,离建筑物越远,温度越低,2.3 室外气温与

21、城市热岛现象,在建筑物与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由于地面覆盖物吸收的辐射热多,发热体也多,形成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即”城市热岛”现象。热岛现象也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一般冬季强夏季弱,夜晚强白天弱。宁波城郊年平均气温差20012005年增至0.72。,宁波市城市热岛效应年平均变化曲线,宁波市城市热岛效应月变化,宁波市年平均热岛强度日变化,“热岛效应”的影响因素,城市聚热能力,来自于建设城市的钢筋水泥、土木砖瓦以及纵横交织的道路网,它们取代了原本能降低城市温度的树木和草地,这些密集的建造物,让城市接受更多太阳的热量,同时这些吸热面又散发和反射出巨大的辐射热能,城市的气温,在太阳能和各种辐射热能的烘

22、烤下越来越高。,“热岛效应”的影响因素-1,城市的现代生活制造出巨大热量,工业生产,家庭炉灶的明火烹饪,这些固定的热源每天排放的废气热量就占了全天热能的66.6%,汽车每天释放33.1%的热量,稠密人口释放出的生物热量占1%左右,空气中CO2对某些辐射波段有着强烈的吸收,也使得大气的温度上升很快。,城市热岛的成因汇总,自然条件 市内风速、对天空长波辐射:建筑布局影响 对天空角系数和风场 云量:市区内云量大于郊区 太阳辐射:市内大气透明度低 下垫面的吸收和反射特性、蓄热特性:地面 材料、植被、水体的设置 人为影响:“人为热”交通、家用电器、炊事产热 空调采暖产热,城市热岛的成因示意,城市热岛的成

23、因:下垫面的影响,不同下垫面的反射和吸收比,不同下垫面的地表面温度,下垫面对气温的影响,砖石地面,草地,裸露的土地,蒸发,漫反射,反射,反射,漫反射,蒸发,漫反射,反射,伦敦的城市热岛,伦敦地区冬季月均热岛强度达到6.7。,城市上空形成热岛的气流,热岛效应影响因素对全天平均气温的影响,天津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在研究中综合考虑了地面绿化率(x1)、水面比率(x2)、人为排热量(空调、汽车在空气中排热)(x3)、建筑容积率(x4)等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得出全天平均气温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T=25961-4048x10819x2+0.054x3+0.184x4由此可见常规空调系统冷凝热量排放到空气中恶

24、化了城市热岛效应,而水体对热岛效应的缓解幅度较大。,局部热岛效应,来流风向,某体育中心原设计方案,建筑外表面的大屏幕设置导致局部热岛强度达4。,小区热岛现象日平均热岛强度/白天热岛强度,老区2/1.6,1.4/0.5,S2区2/1.7,2.1/1.6,S3区1.6/0.9,1.8/1.1,1.7/0.8,城市热岛与逆温层,由于自然对流的作用,在地面以上一定高度内形成了一个温度随高度上升的稳定的“逆温层”,使污染物处于低温区域,妨碍了污染物向上部的扩散,加剧了城市的污染程度。“逆温层”的影响范围与热岛强度有关,在大城市可达500m高,小城市约为50m。,城市热岛解决方法说明,对于城市热岛,只有当

25、乡村风大范围的风速达到3米/秒以上时,才能加速城乡的热力环流,减轻城市空气的混浊程度,给城市不断注入清新凉爽的清风。要实现这个目标,大面积的设置绿地,不断地增加城市的透水面积,才能改善城市局部区域气候环境,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避免或减弱热岛现象的措施,在城市中增加水面设置、扩大绿化面积。由于水的热容量大,并且可以通过蒸发吸收热量。绿化则除蒸发吸热外,对日辐射还有一定的反射作用,尤其在夏季日辐射照度很大时,可以显著降低周围的空气温度-绿化可以改善建筑周围小气候。避免方形、圆形城市面积的设计,多采用带形城市设计。,城市热岛解决方法图例,风主要是由于地球表面接受的日辐射不均匀所引起的空气流动造

26、成的,同时受到地形、地势、地表覆盖、水陆分布等局部分布的影响,对一个地区来说风的变化有一定规律。地区的风向频率图(又称风玫瑰图)表示当地的风向规律,2.4 气压与风,气压,大气压力随海拔高度而变 在同一位置,冬季大气压力比夏季大气压力高,变化范围5以内 海平面大气压力称作标准大气压,为101325 Pa 或 760 mmHg,风,风的成因 大气环流:造成全球各地差异 赤道和两极温差造成 地方风:造成局部差异,以一昼夜为周期 地方性地貌条件不同造成,如海陆风、山谷 风、庭院风、巷道风等 季风:造成季节差异,以年为周期海陆间季节温差造成,冬季大陆吹向海洋,夏季海洋吹向大陆,大气环流,赤道得到太阳辐

27、射大于长波辐射散热,极地正相反。地表温度不同是大气环流的动因,风的流动促进了地球各地能量的平衡。,风的测量,测量开阔地面 10m 高处的风向和风速作为当地的观测数据Vmet 风速有梯度,地面为 0 m/s,可认为按幂函数规律分布,如高度h处:,蒲福风力等级表,风玫瑰图,某地的风向频率分布实线为全年,虚线为7月份,某地一年的风速频率分布,宁波地区的风玫瑰图,蓝线:冬季,122月份黄线:夏季,68 月份,海陆风和山谷风,海陆风 在白天,陆上的空气温度较同一纬度海上的空气温度为高,热气上升,海上的冷气流即吹向内陆。在夜间,此过程相反。,海陆风,风在遇到障碍物而绕行时产生速度和方向的转变,形成街巷风、

28、高楼风,高度与风速的关系 按经验公式估算,街道风、高楼风,楼群风,高楼之间的涡流、角流和过堂风区相互作用,诱发出瞬间风力很大的楼群风。楼层越高,风力就越大,破坏力就越强。按上面讲的公式做了简单的计算,比如在2米的行人高度上测试,风速3m/s(宁波),属于2级风,而在150米高的楼顶上,风力就达到5级,风速达到8.57m/s;如果说行人高度刮起5级风,风速8.57m/s,那么在150米高处反映的风速就是26.55m/s,相当于10级狂风。,楼群风,风在爬升高层建筑物顶部和穿越两侧以后,在高楼的背风面形成涡流风区和空腔区,涡流风区是风害的多发区,它不均匀、又无规则、还随机变化。涡流风区大小与建筑物

29、的几何尺寸有关,一般是4-5倍,超过这个尺寸就不会受到涡流乱风的滋扰。楼与楼之间道路如同狭窄的管道,稍微有些风,楼群风就会明显的增加,据科学家现场测试,楼群底层的过道里,瞬间风速能达到外围环境风的3-4倍。也就是说如果气象台预报2-3级风的话,那么楼群风的瞬间风力就可能达到6-12级,这是强风到飓风的级别,破坏力之大就可想而之了。在建设摩天大楼和体育场馆时,事先都必须进行风洞试验。,楼群风及影响CFD模拟,楼群风风洞模型,街道风,城市中高大的建筑物,犹如众多的机械搅拌棒,搅动着城市上空的风。这种湍流现象只有到达一定的高度,大约是在1000-2000米的上空,才能摆脱地形和建筑物的影响,还原成平

30、稳状态的流动,融入到大气的洪流之中。风遇到高层建筑时会改变方向,下沉的风受楼与楼的阻挡,通道变窄,气流穿过时受到挤压,当降到行人的高度就会形成涡流风、穿堂风和角流风三个大风区。道路两旁高低错落的建筑物构成了街道峡谷,这些风往往都汇合在街道峡谷里,出现乱流涡旋风和升降气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街道风。,街道风模拟,2.5 空气湿度,空气湿度,是指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湿度的表示可以用绝对湿度、相对湿度以及大气中水蒸气分压力来表示。,温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影响空气湿度 水蒸气压力主要随季节而变,通常夏季高于冬季。水蒸气压力在竖向高度上的递减量较气压的递减更快,因此,水蒸气的浓度随着海拔高度而降低。水蒸气压

31、力最大的年变化发生在季风影响的区域内;这些季风从海洋上带来了热的湿空气,又从内陆带来了干燥的空气。,湿度来源,来源 水体蒸发 植物蒸发 影响因素 地面性质 水体分布 季节 阴晴,水蒸汽分压力 冬季较低,夏季较高 湿热地区:1520 mbar 寒冷和沙漠地区:2 mbar 日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 内陆地区夏季:上午910时和 晚上910时最高,凌晨和午后 最低 沿海地区夏季和各地秋冬季: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湿度日变化,日变化绝对湿度一日中相对稳定 相对湿度与气温变化反相,湿度年变化,年变化 内陆和沿海地区差别较大,降水,大地蒸发的水分进入大气层,凝结后又回到地面,包括雨、雪、冰雹等。降水强

32、度:24小时的降水总量,单位 mm 影响因素 气温 地形 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我国降水分布 我国降水基本集中在夏季,长江流域在夏初有“梅雨”降雪集中在北纬35以北,周边水环境,周边水环境空气流动产生的扩散,周边水环境水对光的影响,周边水环境利用水环境注意事项,周边水环境湖水周围的温度,周边水环境河流周围温度,周边水环境河流周围温度,全球气候分区,3 我国的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分区指标 严寒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10 寒冷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0-10 夏热冬冷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0 10;最热月平均温度2530 夏热冬暖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10;最热月平均温度25 29 温和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0

33、 13;最热月平均温度18 25,讨论,1)建筑师的思维方式2)何镜堂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设计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之父”)“两观三性”建筑理论。,2)何镜堂院士“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两观: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三性: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和谐统一。整体观:构成各建筑要素之间的整合,从城市总体角度,建筑群体协调角度,建筑内外空间和细胞延伸角度分清主次,对各要素分析、归纳、整合,总体把握、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观:人与自然协调,科技与人文的同步发展。,2)何镜堂院士“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三性: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和谐统一。地

34、域性:地域性是体现建筑与建造地点相关地理、人文、技术和经济的关联性和一致性,他一方面表现为建筑应对地域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和适应性,另一方面体现出对特定地区建筑文化的独特性和延续性。地域性是基础,从地域中提取特色,挖掘有益”基因”,与现代科技、文化结合,使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区建筑现代化。,2)何镜堂院士“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三性: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和谐统一。文化性:建筑还具有双重性,既是技术的产物,又是艺术的创作。当今,社会生活方式、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建筑文化也呈多元化发展。建筑既要自觉继承地方建筑文化传统,提炼地域独有的文化特征,创造地研究和发展本土文化,又要注意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遗产,在现代建筑的共性中突出地方个性。,2)何镜堂院士“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三性: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和谐统一。时代性:建筑史时代的反映,即包括新科学、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还有新理念、新思想使建筑创作进入一个新时代。节能、环保、低碳是新趋势。建筑创作要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当今时代的设计观念、思维方式和科技特征,时代精神决定建筑的主流风格。寻求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点,世界建筑精华与优秀传统建筑的统一。,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