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26377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周海燕 龙岗区南约小学 联系电话:13682371088设计理念新课标下的新教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这样的认识,根据本课内容特点,我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边读边悟,从而置身文本,感受杨氏之子回答语言的精妙。在理解文本中,把人文情感的熏陶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融于一体,在读与写的有机结合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目标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与为人的礼貌。4、充分发挥想象力,充实文本,争取续

2、写文本。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课前准备查找有关世说新语的资料、课件。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情感。1、出示周恩来总理的故事。(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2

3、、这个故事,表现出周总理是一个怎么的人?(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到巧妙的语言可以为我们化解生活中一些尴尬!还可以捍卫自己国家的尊严。从而认识要善于语言,懂得语言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3、师:刚才大家读的故事是白话文,今天我们要读一篇古文,也叫“文言文”是我们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古文,他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参考注释介绍世说新语。)(设计意图:这样的切入主题,让学生了解文言文和白话文区别,介绍世说新语为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4、解题。(“杨氏之子”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之”相当于“的”,)氏是人的姓氏,这是古人说话的方式,请你也试着用这种方式介绍自己。(张氏之子、李氏之女等)(设计意图:

4、让学生愉快的介绍自己,为学习课文铺垫。)二、自由读文,检查反馈。1、自由朗读古文,要求读准字音。2、检查自学情况,读准生字(幻灯)梁 惠 诣 乃 为 曰 应 禽3、学生在田字本上写一写这(蕙、曰、禽)这三个字,(错误立刻纠正)。4、挑战自我(屏幕中出现句子),让学生读,随后教师示范读。(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朗读,纠正读音、不写错字)5、(幻灯出示停顿)学生动手划出来,学生练习读准每句的节奏和情感。(设计意图:古文朗读,停顿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教师的范读,出示停顿的标识,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的读出古文的韵味。)三、深入探究,理解古文,总结方法。1、这篇古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

5、有哪些人物?(板书:杨氏之子、孔君平)2、杨家的儿子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呢?你从课文中哪句话知道的?(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甚”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介绍理解文言文的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看注释”。(板书)(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学习古文可以采用看书上注释进行理解。)3、你说杨家的儿子很聪明,有证据吗?(找出相关句子)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说:“这(杨梅)是你家的水果。”杨氏之子说:“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 )(板书:杨梅 孔雀)(2)“家禽”是指我们现在的“家禽”吗

6、?讨论、交流(家里的鸟)(3)“孔指以示儿”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氏子看)(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学古文要会扩展词语,使语句表达清楚明白。)(4)这里并没有说是杨梅?你怎么知道是杨梅呢?(从句子:为设果,果有杨梅)(设计意图:理解这个句子用了我们学习古文的另外一种方法“联系上下文”。)4、学习句子“为设果,果有杨梅。”到底谁为谁设果?(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5、出示句子“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幻灯)请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小组交流、汇报)(设计意图:让学生理清故事的起因,懂得孔君平是在姓氏上与杨氏之子开玩笑。)6、故事接龙,深入理解记忆古文。故事

7、接龙游戏:用白话文的口吻,每人说一句,把故事完整讲述出来。(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故事接龙的游戏,从中快速记忆古文内容,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再次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四、品读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精妙之处。1、出示对话: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人物语言的巧妙)师:(1)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这样回答既准确又婉转。)2、出示对比句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雀不是夫子家禽(设计意图:再次感悟杨氏之子尊敬长辈、懂礼貌)五、小练笔:增设疑问,扩展思维。1、孔君平听了杨氏之子的回答,想象他

8、会怎样反映?请写一写后续故事。(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充实文本,争取继写文本。)2、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小学阶段的第一篇古文,我们掌握了学习古文的学习方法,希望大家课外收集自己喜欢的古文,通过自学,下节课向大家汇报、展示。教师推荐世说新语中的口中狗窦。(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继续学习古文的兴趣,热爱古文,学习古文。)六、作业设计:1、有感情背诵课文给家长听。2、抄写词语。3、收集表达上有特色的古今笑话、古文与同学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的古文知识,进一步巩固学习古文的方法,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对他们后续学习本单元的其他课文做准备。)板书设计:10 杨 氏

9、之 子学习古文的方法: 选自世说新语1、看注释 杨氏之子 孔君平 2、适当扩展词语 ( 杨梅 ) ( 孔雀)3、联系上下文 聪惠(慧) 4、查阅资料 (懂礼貌) 教学设计自我评析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是学生认知的一个全新领域。针对学生初次学习古文,我是这样组织课堂教学的:首先,由故事导入,让学生了解文言文和白话文区别,推荐世说新语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古语自我介绍,更加感受到学生迫切学习古文的激情。紧接着,让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特别强调“为设果”、“应声答曰”等词语的读音,教师范读,强调古文在朗读时的节奏感,通过孩子自己划一划停顿的节奏,增强孩子对句子节奏感的认识。精心组织课堂结构,尽可能地兼顾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古文的理解是一个难点,交流时,教师巧妙应运推理、点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古文字、句的意思,并归纳总结出学习古文的方法。故事接龙的游戏形式,从中让学生快速记忆古文内容,使学生能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小练笔让学生充实文本,发挥想象。本节课的设计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边读边悟,从而置身文本,感受杨氏之子回答语言的精妙。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语文技能,促进了学生的多方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