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赞》说课稿.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26532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胡杨赞》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胡杨赞》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胡杨赞》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胡杨赞》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胡杨赞》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胡杨赞》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胡杨赞》说课稿.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胡杨赞说课稿第一部分:说教材一、说教材地位胡杨赞一文是西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四篇文章:珍珠鸟卖火柴的小女孩胡杨赞到山下去看树,以“热爱生命,共筑和谐”为主题,内容丰富、情感生动、引人思索,教学时要让学生认真品读课文,细细体会。二、说教材简析胡杨赞从胡杨的眼泪、胡杨独特的长相、胡杨独特的生存环境,以及胡杨对人的贡献四个方面讲述了我钟情于胡杨、心动于胡杨的原因。课文赞扬了胡杨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让人感到震撼。作者采用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更赞美那些像胡杨一样在恶劣环境中默默奉献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胡杨无比敬佩之情。三、说教

2、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工整正确地书写。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喜欢的段落,总结课文在表达方法上的特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3、体会作者赞美胡杨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学生长大后做一名像胡杨一样的人。四、说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对胡杨的深情,并引导学生感受胡杨的精神,激发学生对胡杨的憧憬、赞美之情。2、引导学生领悟象征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第二部分:说教学方法一、说教法:1、朗读品悟法(引读品读悟读拓读); 2、赏析词句法; 3、多元互动法。因为这篇课文是借物喻人的散文既

3、有蓬勃的激情,又有优美的文笔,所以适宜学生通过朗读品悟(引读品读悟读拓读)、赏析词句、多元互动等方法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悟情来深入文本,进而让学生在读中发现、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升华思想。二、说学法:1、自主品读法; 2、合作悟情法;3、探究拓深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用自主品读法、合作悟情法、探究拓深法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学生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三、说教学准备:为了辅助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效、高效,特

4、准备以下教、学具:1、搜集有关胡杨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让学生对胡杨有直观的认识。2、多媒体课件。第三部分:说教学流程【设计理念】: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节课的教学我以“赞”为线索、以“情”为核心、以“读”为策略,将朗读训练、口语训练、思维训练、习作指导和情感熏陶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真真正正地体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认认真真地诠释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思想。依此理念这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以下四个板块:第一板块

5、:谜语设疑,引读激趣。(引入文本视界)第一板块:一赞胡杨,品读形象。(初涉文本视界)第一板块:再赞胡杨,悟读品质。(深入文本视界)第一板块:三赞胡杨,感悟生命。(超脱文本视界)第一板块:谜语设疑,引读激趣。1.谜语设疑: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则谜语,请同学们猜猜。“活着昂首一千年,死后挺立一千年,倒下不朽一千年,铮铮铁骨铸千年,不屈品质颂万年。”(课件出示)2.引读激趣:细心的学生可以发现,这则谜语的谜面本身就是一首小诗,它的题目是:胡杨赞,请同学跟老师朗读。咱们的语文书中有一篇课文和它题目相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胡杨赞。【设计理念】:通过谜语设疑引出“胡杨赞”的话题展开对话,既点题扣住文眼,又抓

6、住了文本的主旨。这对于师生深入地与文本对话,细读品悟 “三赞胡杨”做了铺垫。第二板块:一赞胡杨,品读形象。1、抓 “眼泪”,品读“无人关照”的胡杨。A、抓住“眼泪”一词,引导:联系上下文思考:胡杨的眼泪是什么?在哪些情况下胡杨会流泪?”B、我们如果流泪,人家会说:“哎呀,他哭鼻子了,真没出息!”但胡杨不是这样的。胡杨受了伤就流出“泪”来为自己包扎伤口,是为了继续生长。读到这些文字、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什么?C、正因为胡杨在受到伤害时会流泪保护自己,所以,千百年来无人关照的它才能有千年不死的生命。这样一个无人关照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D、回读一:一个无人关照的胡杨,一个弓腰驼背的胡杨,一个“粗

7、茶淡饭”的胡杨,却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设计理念】:本环节对胡杨“无人关照”特点的感悟,是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眼泪”进行品读。学生在领悟胡杨的“无人关照、自生自灭”特点后,又通过回读的形式,品读第6自然段,让学生深入体会“无人关照”这一特点是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原因之一。2、抓“惨不忍睹”,品读“弓腰驼背”的胡杨。A、你能说说“惨不忍睹”的意思吗?B、为什么说胡杨的长相“惨不忍睹”?C、回读二:一个无人关照的胡杨,一个弓腰驼背的胡杨,一个“粗茶淡饭”的胡杨,却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

8、【设计理念】:本环节聚焦于有着丰富意象的词语“惨不忍睹”进行品读,引导学生感悟胡杨“弓腰驼背”的特点。然后再以回读的形式,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加深读书感悟。3. 抓生存环境,品读“粗茶淡饭”的胡杨。A、过渡:孩子们,你们知道吗,长着这么一副丑样子的胡杨,却被维吾尔族人称为 “托乎拉克”,意思是“美丽的树”。为什么,这得从它长成这种样子的原因说起。胡杨独特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B、胡杨生来没有“锦衣玉食”,只有“粗茶淡饭”,为了抵御呼呼怒号的风沙,胡杨只能把根扎得深之又深,只能弯下腰身,所以,(导读:它虽然有高大的身躯,但它的脊梁始终是弯曲的,就像一位弓腰驼背的老人嶙峋地站立在漠漠黄沙之上;)为

9、了节约那极其有限的水,它只能适应环境,尽最大努力减少水分的蒸发,所以,(导读:它的叶形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边缘常呈现锯齿状,它的叶色常常是晦暗的灰色,至多是个淡绿色,没有银杏的挺拔和柏树的优雅!)C、胡杨每一根扭曲的枝杈都显露着成长的艰辛,每一片晦暗的叶子都是它无声的、不屈的呐喊,所以,人们称它为“美丽的树”,不是指它的外表,而是在赞美什么?(板书:不畏艰难)D、回读三:一个无人关照的胡杨,一个弓腰驼背的胡杨,一个“粗茶淡饭”的胡杨,却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4、总结形象,反复涵咏。A、屹立酷暑,笑傲风霜,一棵胡杨树就是一支生命的赞歌!这就

10、是回读四:“一个无人关照的胡杨,一个弓腰驼背的胡杨,一个粗茶淡饭的胡杨,却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B、无论自然条件如何恶劣,它总是积蓄着力量,努力地生长。这就是回读五:“一个无人关照的胡杨,一个弓腰驼背的胡杨,一个粗茶淡饭的胡杨,却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设计理念】:本环节为了让学生感知胡杨的生存环境,适时、适当的引入相关资料“托乎拉克”即“美丽的树”,帮助学生理解胡杨“不畏艰难”的品质,同时又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最后再以回读的形式,反复涵咏,充分对话,使学

11、生对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原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全新的提高。第三板块:再赞胡杨,悟读品质。1、抓“彻底”,品悟“默默奉献”。(1)作者对胡杨情有独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自己读一读第七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板书:无私奉献)(2)“彻底”说明什么?(3)让我们把胡杨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读出来。(齐读)(4)导读:彻底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所以,作者由衷地赞颂道:这就是生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2、借物喻人,感知象征手法。(1)、作者想赞颂的仅仅是胡杨吗?(2)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吗?你想做一个这样的人吗?(3)小结:这种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

12、种特殊含义这样的方法叫作象征的表达方法。例如:出示:五星红旗象征祖国,这里有些词语,你能说出它们的象征意义吗?小草( ) 蜡烛( ) 梅花( ) 橄榄枝( )【设计理念】: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作者借胡杨赞颂千千万万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人,接着我追问了“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吗?”和“你想做一个这样的人吗?”因为语文源于生活,还应回归生活,学生身边隐藏着许多像胡杨一样的人。如:孔繁森、焦裕禄、牛玉孺、任长霞、杨利伟、教师、医生、戍边战士等等,让学生更深层地感悟了文章的中心,并激发了学生也要做一个像胡杨一样的人的欲望。鼓励学生从小努力学习,奋力拼搏,长大后做一个像胡杨一样对人类、对社会

13、有贡献的人。第四板块:三赞胡杨,感悟生命。1.情动辞发,书写敬意:我们感动于胡杨那顽强的生命,感动于它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此时此刻,你心中一定有许多话想要说,请你动笔写下来。教师书写下水诗文,展示书法才艺: 阅尽胡杨 天下无树活着/是一种精神/死了/是一座丰碑/倒了/如同一樽生命中/坚不可摧的城墙【设计理念】:“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此时此刻,你心中一定有许多话想要说”这一问题促发了孩子们思维火花的碰撞,引导他们走进去,跳出来,让孩子们明了“精神与生命”的内涵,“情动而辞发”,此时的孩子们提笔去写话,去写诗,无疑是恰到好处,而此时教师的下水习文则又给课堂锦上添花。

14、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自己的下水诗文,既给孩子们一个范例,又给了孩子们一定创造的灵感,具有一定的指导与示范作用。2.深情诵读,升华感情:A、孩子们,你们的语句中饱含着深情,咱们千言万语凝成一句话:导读:这就是生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B、让我们记住胡杨,记住那“无人关照弯腰驼背 粗茶淡饭”却能导读:“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胡杨。C、让我们记住具有胡杨精神的生命,它们因为不畏艰难、无私奉献,所以在我们心目中像胡杨一样导读:“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D、胡杨赞不仅是在赞颂胡杨,更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对,这就是生命,导读: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设计理念】

15、:阅读教学“要书声琅琅,也要静思默想,还要妙笔生花。”读与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写,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读盈写,读写结合,教学到这一步,学生心中已燃起崇敬的火花,而我要设计此环节就是让学生们那点点火花燃成熊熊大火,喷薄而出,从而真正体现阅读教学“读”具一格,“读”占鳌头,“读”领风骚。3、作业自选超市:(1)推荐阅读:西风胡杨(潘岳)、阅尽胡杨,天下无树(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设计理念】:“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读是写的前提,广读书才能胸中有本,小学生文学积淀不深,诵读经典文章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第四部分:说板书设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

16、,板书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浓缩和结晶,随着课堂教学的展开而呈现,随教学过程的结束而完整,可以说是瞬间的艺术。本节课我采用纲目式板书,能够起到提纲携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也是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桥梁,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宏伟蓝图。以下就是我的板书设计(大屏出示):23 胡杨赞(象征) 无人关照 不畏艰险 弓腰驼背 生命礼赞 无私奉献粗茶淡饭 【结束语】:这堂课从谜语设疑、引读激趣,到品读感悟、三赞胡杨,再到激情升华、感悟生命,整个课堂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气息和多姿多彩的个性风采,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到“热爱生命,共筑和谐”这个永恒的话题,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让语文课堂百花齐放,让思维的枝头绽放个性的花朵。这就是我想展示给大家的教学设想。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