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清平乐 村居》教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30952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清平乐 村居》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清平乐 村居》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清平乐 村居》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清平乐 村居》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清平乐 村居》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清平乐 村居》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清平乐 村居》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清平乐 村居教案一、导课师: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首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播放录音)听了这首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师:后人评价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慨”,这首词就描绘了气吞万里如虎的战场。师:再来欣赏一首,(播放录音)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听了这首词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师:这两首词中的“破阵子”和“清平乐”是词牌名,词牌名规定了一首词的韵律和节奏。(出示投影)而“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村居”是词的题目,我们叫它词名。师:是的,同学们。虽然这两首词的作者都是辛弃疾,但是这两首词表达的意境截然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首词,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如果

2、出现“乐”的读音问题再进行纠正宋词可以谱上曲子来唱,所以这里读yue)】二、初读【读准字音、写好生字,读出古诗词的节奏,分清上下阙】1.读准字音。(1)谁愿意来读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有读的不准的地方等他读完了我们再提出来好么?有哪里读得不准么?【1人读】预设:A翁媪,这里读o读词,读句子。翁,根据上面的“公”推断一下“翁”当什么讲?(老爷爷)那“媪”呢?(老奶奶)把这一句读一读。B相媚好 mi读词,读句子。C莲蓬我听到了有的同学读二声,有的读轻声,(出示下阕完整诗句)试一试哪种读法更合辙押韵?朗读指导:把每行的最后一个字读饱满,朗读会更有韵律美。D剥莲蓬,bo。这是个多音字,既读bo,

3、也读b,(出示投影)这里应该读什么呢?小结:我们可以通过理解意思来确定多音字读音,再把这一阙读一读吧。2.写好生字。(1)本课共有三个生字,哪个字最难写,提醒一下大家。预设:A翁:上下结构,上面是“公”下面是“羽”你注意了字的结构,还记住了字形。这个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上面的“公”要写得扁一些,下面的“羽”要写得左窄右宽。(教师板演)B锄:中间的“且”的横要变成提。左中右结构的字每一部分都要写的瘦长些。真用心,注意了笔画的变化。C莲:上下结构,不是半包围结构。你观察得很准。(2)咱们赶紧在课后的田字格里练习描红吧。生练写。提示:写字的时候要脚平身正,头离桌面一尺,胸离桌边一拳,手离笔尖一寸。(3

4、)请1、2名学生在投影上展示,重点讲评;学生互评。小结:字音读准了,字也写好了,真不错!3.读出节奏。(1)孩子们,我们都知道朗读古诗词最讲究节奏,谁愿意再来读读这首词,读出古诗词的节奏。【1人读】朗读指导:从你的朗读中,我们听出了一些节奏。值得表扬的是,你注意了词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出示投影:上面的部分叫上阕,下面的部分叫下阕)这两个部分之间是需要做停顿的,很好!(2)老师在这里给大家带来了朗读这首词的节奏提示,自己练习一下,相信能读得更好。谁来读读?【1、2人】点评:你读的很有节奏。你读出了一些古诗词的韵味。(3)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齐读】小结:我们把字写好了、课文也读好了。下面我们赶紧

5、跟随辛弃疾去看看这幅村居图吧。三、精读【突破难懂字词,大体理解整首词的意思。】1.通过朗读,哪位同学来说说你大概看到了哪些画面?看到了茅屋、小溪和绿草。这是典型的田园景色呀(板书:田园景色)看到了老爷爷和老奶奶聊天。你看到了白发翁媪。(板书:白发翁媪)看到了大儿子、二儿子和小儿子。你看到了白发翁媪的三个儿子。(板书三个儿子)小结:古诗词的美妙就在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2. 让我们走近一些,近距离欣赏这幅图,看看自己都读懂了什么,不懂得地方做好标记。自学完成后小组交流。3.交流:刚才大家学习的很认真,谁来说说有哪些地方没读懂啊?预设:A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1)吴音吴音就是江西上饶地区的

6、方言(出示投影)。这里的人说话就像绵绵的细雨那么柔美,所以人们常常形容这里的方言是“吴侬软语”(出示投影)。(2)相媚好学生说不出来就由老师讲。(两人亲热、亲密的样子)。(3)醉什么意思?(喝醉)还可以怎么理解?(陶醉、沉醉)*看看课文插图,谁陶醉沉醉了?(白发翁媪)*为什么而醉?(美丽的景色,幸福的生活)*这对老夫妻会说些什么?谁愿意来模仿一下?今天的天气真好呀,景色美极了。咱们年岁大了,要注意身体。这是在互相关心。我们的孩子养得多好呀,那么勤劳、可爱。你真棒,联系上下文来想象!(4)点评:孩子们,你们想象的真好!像这样借助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让画面更加生动了。(板书:借图、想象)(5)谁能连

7、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人是谁家的公婆父老)(6)小结:像这样,弄懂字、词的意思,把它们串起来,就能读懂整句话的意思。这也是阅读古诗词的好方法。(板书:串词释句)B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卧能理解到趴着。(2)无赖形容小孩子调皮。点评:这里的“无赖”不是我们常说的“蛮不讲理”的意思,而是“顽皮”的意思。(3)最爱最喜欢。(说明:教学到这里,如果学生还提出不懂得问题,就解决。若是没有了,就不再继续提问了。)4. 下面,我们来这幅村居图描述一下,边读词、边看图、边展开想象。让我们把这幅村居图看的更清晰谁来试试?【大家最想听谁说说?】(1、

8、2人: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人是谁家的公婆父老?大儿子豆地锄草在溪东,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欢喜的是小儿子的调皮神态,横卧在溪头草丛,剥食着刚摘下的莲蓬。)点评:你说的很完整。 你加入想象一描述,这幅村居图瞬间鲜活起来了!5.都理解了,谁再来读读这首词?(1人配乐。)理解了再读就更有韵味了。赏析。【抓住“溪”“醉”“卧”三个字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1.诶,孩子们。我们都知道古诗词最讲究用字的精炼,但是这首词中有一个字用了三次,你注意到了么?(“溪”字)这样重复么?为什么?预设:不重复,它描写的地点不同;这个字描写了不同

9、地点的不同景物和人物。不重复,有了它才有了整幅村居图。正是有了小溪才让这三个画面构成了完整的村居图。小结:看来这个“溪”字用的很巧妙。2.这首词中还有哪些字用的巧妙,画一画,想一想妙在哪里?谁来说?预设:A.醉(写出了老两口亲人聊天的样子。)#从这个“醉”字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了这一家人的生活很幸福。贴心的老伴,勤劳懂事可爱的孩子们,这是人人都向往的幸福生活。感受到景色美好令人陶醉。蓝天白云、茅屋小小、溪水潺潺、绿草茵茵,谁能不为之陶醉啊!我感受到作者也陶醉了。(你是怎么感受到的?)景色这么美的乡村,有这样一户幸福的人家,作者也陶醉了。小结:情景相融合,这就是古诗词的意境啊B卧写出小儿子的调皮可爱。想象一下,这个小儿子会怎么卧?(横卧、侧卧、俯卧、仰卧)小结:想怎么卧就怎么卧,这一个字就让小儿子天真 可爱调皮的形象跃然纸上了,真是“一字千金”啊!C.青青叠字用的妙总结:孩子们,古人为了斟酌词句常常是“三年得两句,一吟双泪流”,这首词中这么精妙的用词渲染了整首词的意境!齐读课文。(配乐)3.谁来说说,读着这首词,看着这村居图,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小结:就如大家所说这是一幅清新秀丽、幸福和美的村居图啊。(板书:清新秀丽、幸福和美)4.这首词能背过了么?练习有感情的背诵吧!谁来背?【1、2人配乐背诵,班级齐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