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36583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总体来说我认为本节课教师教学方法把握得当,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下面,我主要从学法指导和练习设计两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当指出敬请批评指正。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成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最重要的。教师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先让学生根据自学来谈谈一半是怎么分的,强调分数概念中“平均分”这一关键词,其实平均分学生并不陌生,在学习除法时经常用到,通过唤醒学生的旧知分解概念的难点。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这里的引导包括直接讲述、史料介绍、变式训练,使学生逐步理解了1/2和一半

2、的关系,建立了数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此时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还是单一的、具有模仿性。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创造出二分之一;又通过同样的学习方式用不同的图形创造出缤纷多彩的几分之一。此处如果只是停留在操作层面上的活动,我们还不能说是创造,操作的同时教师又及时引导学生反思,让孩子在反思中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成螺旋上升态势。例如创造出1/2后,老师问“为什么涂色部分形状、大小都不同,都可以用1/2表示呢?”,使学生的思维逐步触及1/2的本质: 即只要吧一张纸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与平均分的份数和取的份数有关。分数的个数是限的,通过自主创造、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

3、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丰富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加深了意义的理解。有层次的练习设计是提高有效课堂的保证。先说练习的扎实性,在认识了1/2以后,教师并没有急于去认识更多的几分之一,而是回归生活,找出日常生活中的1/2,判断涂色部分是不是图形的1/2,及时的巩固练习,深化了分数的意义,为接下来的由扶到放奠定了基础。再说层次性,层设计练习可以说使本节课的亮点。综合练习共分了三个层次“轻松乐园、愉快跨越、勇攀高峰”,前两关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关注中下游学生的需要,第三关重点考查学生能否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分层练习能够让学困生吃得好,优秀生吃得饱。本节练习的设计还体现了一定的趣味性。如猴哥哥和猴弟弟分西瓜、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趣味成语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一点建议:能否引导学生对创造出的几分之一进一步思考?如当学生创造出了几个几分之一后,可问学生:你能比较几个分数的大小吗?此处学生应该能够根据分数的意义有所感悟。在此之前我看过潘晓明老师上的这节课的实录,他的这个环节处理的很精彩:通过对一张长方形纸张对折1次、2次、3次、4次后,分别能得到它的几分之一的研究,得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的规律,同时还渗透了无限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经历了猜想操作验证的完整思维过程,做到了学习知识与发展思维的完美融合。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还请各位同仁指正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