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皮动物养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棘皮动物养殖.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篇 棘皮动物养殖,棘皮动物介绍,身体辐射对称,且大多为五辐对称后口动物,分身有术的海星,捕食的方法十分奇特分身有术五条腕的海星形状像五角星,全身都是刺的海胆,全身武装着硬刺“海胆酱”行销中外,海中珍品-海参,营养价值高具有防癌功效,第一章 刺参养殖,第一节 刺参的生物学,一、形态特征呈圆筒状,分背、腹两面 背、腹分步带和间步带区口周围环生有20个分枝状 触手,靠触手的收集将食物送入口内。肛门位于体后端,偏背面,二、内部构造,1.体壁和肌肉2.消化系统:纵行管3.呼吸系统:呼吸树和管足,1.出水管 2.幅步管 3.触手坛囊 4.石灰质之食道骨 5.触手 6.内筛板 7.石管 8.血管环 9.
2、背血管 10.腹血管 11.生殖腺 12.下降肠 13.连结血管 14.水肺 15.排泄腔 16.肛门 17.幅肌 18.血管网 19.上升肠 20.直肠 21.坛囊 22.纵肌 23.保利氏囊 24.食道,4.步管系统 触手水管环 五辐步管 管足或刺5.生殖系统 树枝状细管,三、地理分布,1.分布于北太平洋浅海2.我国主要产于:大连、北戴河、秦皇岛、长岛、烟台、威海及青岛海区,四、生活习性,1.生活方式:昼伏夜出。2.食性:底栖硅藻、海藻碎片、细菌、原生动物等 摄食方式:触手摄食,且无选择性 食物吸收率:有机质:15%;碎屑、藻类和细菌类:87%,四、生活习性,3.运动:管足为其运动器官,在
3、海底匍匐,行动缓慢,10分钟可运动1米。4.生长:5.排脏:受强烈刺激或遇不良环境,即可将其内脏器官全部从肛门排出体外 再生:排脏后25-33天可再生出消化道和呼吸树,四、生活习性,6.夏眠:失重率约在3050%,四、生活习性,7.排异功能:8.储存铁球:9.自溶作用:,五、刺参的栖息条件,水温:盐度:溶解氧:底质:水深:,耐温范围:0.530 适温范围:1523 最佳温度:1920,广盐性生物,适应范围:2035.最适盐度:2632,呼吸器官有水肺和皮肤,8.513.5,皮肤呼吸占到3952%18.5 时,皮肤呼吸占到6090%温度继续升高,皮肤呼吸所占比例越大,刺参是底栖性种类,多栖息于潮
4、间带下岩礁乱石和泥滩的结合部。,刺参自潮间带至水深20米处都有分布。50g以下:靠岸浅水区50100g:水深5米以内海区100150g:510米海区 150200g:1015米海区200g以上:水深15米以上海区,第二节 刺参苗种培育技术,一、发展现状,1938年,日本学者首次培育出耳状幼体,1977年,福冈水产试验场育出海参苗,出苗量为22008600头/米3,七八十年代,俄罗斯、韩国相继开展了海参育苗研究,20世纪六十年代,山东海水养殖研究所培育出一定量的稚、幼参,1973年,黄海所形成了一套可行的育苗技术规范,时至今日,海参育苗技术仍有许多挑战:耳状幼体烂胃和稚参解体滑板现象严重,海参种
5、质资源复杂,二、亲参采捕与蓄养,1.亲参采捕 海水温度15 17(水面下1米处或海区底层水温)采捕时机 性腺成熟度 规格和数量:体重在200克以上,按1-2头/米3算,2.亲参蓄养,蓄养密度:2030头/米3饵料:一般不投喂或适量投喂。一个配合饲料配方:活性海泥59,杂蟹7.14,滨螺7.14,玉米淀粉2.38,大叶藻23.8光照:均匀偏弱日常管理:傍晚应连续观察,发现有排卵迹象应及早准备,三、采卵,1.采卵准备 亲参密度增大到30头/米32.采卵方法 自然产卵法 人工刺激诱导法,升温诱导法 阴干流水刺激,四、早期胚胎发育,受精卵 四细胞期囊胚期原肠期,五、幼参发育、培育,耳状幼虫(78天):
6、小耳幼体、中耳幼体和大耳幼体特征:身体扁平,幼体臂逐渐形成,2纵纤毛环培育密度:0.5个/ml,五、幼参发育、培育,饵料:单胞藻和鼠尾藻磨碎液等投喂量:单胞藻类的投喂量分别为小耳幼体:1万细胞mL,中耳幼体:1.5万细胞mL,大耳幼体:2万细胞mL。若投代用饵料,如鼠尾藻磨碎液每天投喂量1020ppm(鲜重),海带发酵液每天投喂量l014ppm,管理:不倒池,每天换水1/3-1/2,培育水温:20-25度,每隔1h用翻水板翻动池水1次。,五、幼参发育、培育,桶形幼虫(樽形幼虫)(12天)圆筒形。不摄食。附着基处理及投放 多用透明聚乙烯波纹板、聚乙烯网片等,用0.5%NaOH浸泡1-2天后用水冲
7、洗多遍。放入饵料池培养10-20天,也可不培养藻类。投放密度:80-100片/m3,五、幼参发育、培育,五触手幼虫 五个口触手,底栖 以底栖硅藻或鼠尾藻磨碎液等为饵,稚参:身体逐渐拉长,近似成参,管足逐渐形成,六、稚参培育,1.饲料投喂 2mm前以底栖硅藻为主;2mm后可完全以鼠尾藻磨碎液为饵,每天4次,每次20-30ppm2.每天换水量为培育水体的2-3倍,并适时清底3.倒池(更换附着基):可麻醉后进行,六、稚参培育,海蔓藻的应用:也称海韭菜,广泛生长在盐田和年久失修的养殖池塘中,采收方便,饲喂效果不亚于鼠尾藻。,六、稚参培育,敌害:猛水蚤和海鞘,前者捕食稚参;后者与稚参争夺生活空间和饵料,
8、且两者繁殖速度都极快。可用敌百虫等杀灭,六、稚参培育,育苗死亡高峰:化板症流行情况:樽状幼体向五触手幼体变态和幼体附板后的稚参(5-20天)常发生。传染性极强症状:幼体收缩不伸展,附着力下降,镜检发现,患病幼体表皮出现褐色锈斑和污物,皮肤逐渐溃烂直至解体。致病原因:机械损伤继发感染或有害细菌直接感染防治:海参抗化板素,第三节 刺参人工增养殖,刺参增殖的优点:1.移动能力差、移动范围窄2.对饵料的要求低3.自然条件较易满足其对底质、环境的要求4.价格昂贵,一、刺参增殖技术,1.放流海区的选择:底质、海况条件饵料条件,水深以5-12米最适宜。2.放流海区环境改造:投石、水泥预制件、扇贝养殖笼等作海
9、参礁;海底爆破筑礁;建立海底人工藻场,一、刺参增殖技术,3.放流苗种规格和放流方法:经大棚保苗、暂养池培育至体长5cm以上的幼参,再向海区投放。参袋打开后让其自然爬出。放流适宜季节为春、秋季4.苗种放流后管理:打捞萱藻,捕捞海星。投放密度过大(5-20头/米2),应适量投饵,春秋季每10天投喂1次,冬季15-20天投喂1次,夏季不投喂。增殖海区的看护,二、刺参养殖技术,(一)池塘养殖1.池塘改造 面积540亩为宜,长方形,以岩礁、硬泥沙或硬沙泥较好。有条件的可建沙滤池,对海水进行沉淀、消毒底质改造:投石、水泥制件(多孔、多层次)、树枝、树桩、筐篓等,(一)池塘养殖,2.投放苗种苗种来源:秋苗(
10、1cm以上);春苗(越冬苗,2001000头/kg);自然苗苗种运输:不剥离干运法(运输10h以内);剥离后干运法;水运法投放密度:700012000头/亩(12cm);越冬苗6cm左右40007000头/亩。不同规格苗种混合投放,轮捕轮放收益更高,(一)池塘养殖,3.日常管理投饵种类:人工配合饲料投饵数量:参体重515,日投2 次,白天30,晚上70。3度以下和处于夏眠状态的89月不投饵。,(二)工厂化养殖,养殖场所:大菱鲆养殖、育苗池等附着基:聚乙烯波纹板,扇贝笼等养殖密度:50头/米2(35cm)控温:(1)夏季用大菱鲆育苗排放的低温水进行降温;(2)用海水深井水(3)利用塑料大棚草帘散热降温。水温控制在1014度,平均12.5度。,(二)工厂化养殖,换水:每天换58个量投饵:鼠尾藻和配合饲料日常管理:清底和倒池,第四节 海参的精深加工,1.传统盐渍海参的加工,剖腹除内脏,蒸煮,盐渍,拌灰,干海参,烤参,2.活性海参的加工,海参,活性海参,去内脏,冻干,速冻,3.海参发制,(1)干海参发制方法 15-25度的温水泡数小时后,剪开洗净,用水煮开后焖到水凉,换水煮开锅后小火煮数分钟焖到水凉,最后将煮好的海参放入0-8度的纯净水中24小时涨到最大(2)活性海参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