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产业沉浮.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37403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茶花产业沉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山茶花产业沉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山茶花产业沉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山茶花产业沉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山茶花产业沉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茶花产业沉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茶花产业沉浮.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茶花产业沉浮2011年2月9日深夜,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杜家村,发生的一起坠楼事件,让这里一下子变得不平静起来。事件的主角叫杜金礼,他是跳楼还是意外坠落,谁也不清楚。因为脑部严重受伤,他已处于人生的弥留之际。杜金礼的母亲知道,儿子的这种变故是有原因的。杜金礼的母亲:他又来做茶花,又上我那些女儿那各个借的钱,就是这一个儿子。这是一张杜金礼6年前的照片,他曾经做工程生意,积累下百万财富,3年前他却闯进茶花这个陌生的行业,而倾家荡产。由于无法接受这个沉重打击,杜金礼变得抑郁,开始精神失常。不断增加的外债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杜金礼的堂弟:茶花价格猛跌下来,一个几万的东西就跌到几百,钱就不值钱掉了

2、。记者:一时心里接受不了。堂弟:对。母亲:我说我就是卖房子卖田我也要医他,我就生了这个儿子,我去了五家借钱,不是去了一家借钱。母亲的哭诉,无法挽回儿子的悲剧。而让杜金礼的命运,发生重大转折的,居然是这种普通的山茶花。这些看起来十分普通的山茶花,怎么成了一株株催命之花?探望他的这个人叫杨荆弼,和杜金礼是多年生意上的好友,互相帮助,情谊深厚。她不敢相信,眼前的杜金礼已判若两人,令她万分沉痛。杨荆弼,种了近20年茶花,被当地人称为“云南茶花女”。商场无情,风险难料,在大起大落的山茶花面前,有人倒下,也有人站起。即使在最难熬的2010年,杨荆弼逆市而进,创造出400万的销售额,成为云南省茶花界人尽皆知

3、的传奇人物。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同样是一朵茶花,怎么造就了一对好友、两段截然相反的人生故事?在山茶花美丽的外表下,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在保山市郊的这个院落,一个3米高的铁笼,在2007年一度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因为笼子里关着的不是什么珍禽猛兽,而仅仅是一株茶花。葛益年:笼子是白色的,是用钢筋焊的,钢筋有脚趾头那么粗。杨国仙:随便任意的人只能朝空隙里面这样看看,如果说是想实在的对这个花了解,除非是得到他们的同意,把门打开了进去,进一步的了解才了解得到。未经允许,任何人无法接近,而这更增添了这株茶花的神秘,一时围绕这株茶花的传言四起。而在人们纷纷揣测的同时,这株茶花的价格也突然飙升。光从上面剪

4、下一根十厘米长的枝条就值八千元,不久涨到一万八,最后竟达到两万八千元。让一些经营花卉的老板们开始瞠目结舌。杨国仙:当时他们这个花价钱很高,很神秘的,我们也不懂,我们只懂她用笼子把它关起来,自己认为说这个花一定是很好。赵林:因为品种来讲,它是的确没有的,像整个茶花园,永昌茶在这里可能找得到,但是到别处找不到它。云南保山与缅甸接壤,古称永昌郡。这株以永昌命名的茶花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让人们趋之若骛?不断上涨的价格并没有挡住人们求花的脚步,反倒是熟人托熟人、朋友托朋友,纷纷找到这株茶花的主人杨荆弼,要买永昌茶。董国萍:马上就跟他们预定了,还定不着呢。杜建国:一枝永昌茶一万八,就是这一个枝条,嫁接下

5、来,下树也就一万八,而且还难买,我拿给你钱都拿不到东西。从八千元钱到一万八千元一根的永昌茶枝条,杨荆弼只卖了20根,仅仅20根枝条就让她净赚26万元,这时人们开始产生疑问,这个杨荆弼到底是谁?她怎么会有这么值钱的茶花呢?今年42岁的杨荆弼,其实并无特殊的背景,原本是保山市蒲缥镇一个普通的农家孩子。与茶花结缘,起因是大学期间一次实习的经历。1989年,还在云南农业大学园艺系读大二的杨荆弼,被安排到昆明植物园实习,让她第一次见识了茶花的价值。杨荆弼:那个花大概就这么高,很紧凑的,那个恨天高它非常紧凑,它的枝条密密的,收拢的,老师说这株是六角恨天高,它的价格你们猜猜,我们就没法猜嘛,很贵的,一万,两

6、万,最后老师说接近20万,说是有人现在出价20万,都不能卖。哦,一下子就吓着我了,我想我的生活费才50块钱,哎呦,摸都不敢摸一下。“六角恨天高”是云南山茶花中的珍贵品种“恨天高”的变异品种。这种茶花变异后,内外大小花瓣,瓣瓣相叠,呈六角形放射状排列,极为奇特和稀有。一株山茶花竟然价值20万,杨荆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记忆像烙印一样深深地扎进杨荆弼的心里。直到1992年杨荆弼到保山市隆阳区农业局上班,领到工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花90元买回一小盆恨天高。杨荆弼:当时可以说,那个茶花恨天高,其实我恨茶花价高,我是恨价高,当时就把那盆花就抱着回来,就这么一直回来,我也舍不得放在哪里,生怕它倒了

7、。从那时起,杨荆弼就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关注茶花,积累种植经验,并四处搜集茶花的种子做播种试验。在保山家中,杨荆弼一次次地播下令人期待的种子,也不断地收获令人失望的结局。杨荆弼:左养也不开,右养也不开,它一下又是叶片卷,一下叶片肥水不好那种叶片烧焦一样,所以非常不好养,但是我一下又放到遮荫的地方,一下又半阴半阳的地方,又放到树下,一会儿放哪里,我经常会这样。由于调来调去,对它是写了牌子的,但是时间长了,一淋雨过了我就忘了。在接下来的10年里,杨荆弼不断地种花、卖花,虽然一次也没有卖出“六角恨天高”那样的价钱,但每年一万多元的收入,倒也清闲自在。直到2002年2月,一株在墙角摆放了10年的茶花第一次

8、偷偷绽放,让杨荆弼感到喜从天降。杨荆弼:只是觉得这株花也很好。我也没想到它会有什么多大的价值,只不过说多一个品种而已,也就这么样子栽着。记者:当时你给它起名字吗?杨荆弼:没有,没起,名字一直没起,一直不叫它什么茶花,反正它就是油茶,科学的名字它就是杂交油茶,我们都叫这种茶花叫油茶变异品种。茶花原产于中国,迄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云南是山茶花主要原生地之一。大自然的繁衍和人类的培育,使茶花演变出2000多个品种。而茶花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容易变异,变异后的花色呈现出多样的美感,人们欣赏茶花以奇、秀为美,花朵越奇,价格越高。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专家管开云为我们形象地讲解了茶花变异其中的玄机。

9、管开云:从整个植物学上讲的话,就是说这个应该是它的生殖器官,原始的物种大概就是这样,你看这个叫雄蕊,这个雄蕊很多,这个是雌蕊。雄蕊它会瓣化,比如说类似的瓣化,像这个原来的雄蕊还可以看得出来,这个雄蕊它就慢慢长出来了。变异了。所以它就是新品种了,它跟原来的不一样了。你看一号,二号,第三,第四,逐渐、逐渐重瓣了。杨荆弼没有想到,墙角的那株差点被忽视的小茶花,正是管开云说的一种少见的变异花种,花型奇特而且独一无二。这株奇特的茶花,未来命运如何?它将如何造就杨荆弼的财富新起点?2005年,云南省楚雄市人民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茶花产业的举措。外地新品种茶花如果落户楚雄,将获得一定的奖励。听到这个消息,保山

10、的杨荆弼望着院里的那株茶花有些心动了。当时她刚刚辞职,正在为专心经营茶花做打算。杨荆弼:我就想我的这个品种也很优秀,那我把它养好一点,作为这个地方的品种登陆,我希望能得到五万块钱的新品种奖。有一个做过多年茶花生意的老板,杨荆弼的弟弟杨荆龙无意中在他面前提到姐姐的那盆花,让到处寻花卖花的这位花卉经销商来了兴趣,非得要买下这盆花。花卉经销商:我见到的时候相当兴奋,就想要,很想要,多少钱都想要。记者:为什么?花卉经销商:因为它花很好,然后数量又很少,就是独独的一株。杨荆弼就是不松口,无奈之下,花卉经销商的一个折衷办法,反倒启发了杨荆弼。杨荆弼:我说我不想卖,我要拿去评奖,他就说反正多少钱你说一个价?

11、卖给我,当时我在想多少钱我也不知道,然后我们有叨咕了一句,我这个最起码卖个八千没问题,我其实乱说的,我没谱,我心里面没什么谱,他就说好,停,八千,小苗八千,这个好办,你就这样,十个人范围内你先卖八千,马上就会卖完了。那位花卉经销商说的8000元一棵的小苗实际上就是从母树上剪下的一根枝条。按找他的说法,十根枝条就可以卖到8万元钱,杨荆弼一想,这比拿到楚雄领政府奖励更划算,没想到,这时,花卉经销商顺势提出一个新建议。杨荆弼:他当时说十个人以内我们就这样推出去,十个人以内就给他八千,十个人以上,二十个人以内,再来十个人我们就一万八,再来十个人我们就给他涨到两万八,他说这个就整起来了,他这么说的。 记

12、者:你当时不懂这个是在干什么?杨荆弼:我不懂,但是我知道他的意思,他说十个人之内卖八千,十个人以上他就要抬价了,第十一个人就要一万八了。杨荆弼实在想不明白,哪有这么好的事,怎么卖的枝条越多,价格会越高呢?花卉经销商离开没几天,事情的发展就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料。杨荆弼:第二天就开始接二连三,个个打电话,就开始有人打电话,这个也是要要,那个也是要要,接着第三天每天就有人打电话来,打电话来。杨荆弼看着手里的这株新品种还没有名字,想到保山市古时叫永昌郡,干脆把这株茶花取名“永昌茶”。杨荆弼:没等我反应过来,人家就满掉了,二十个人就满了,他们再要我就说不行了,没有嫁接能力了,接不出来了,我那一株花接不出来

13、了,没有接的,不能再接了,就这样。很多人,真的是没想到。然而这株花带给杨荆弼的却不仅仅是财富那么简单。杨荆弼刚等到花卉经销商所说的第20个买主,市场上就出现了假冒,都号称是永昌茶。赵林:你知道它是永昌茶吗?记者:我不知道。赵林:我们就可以说它是永昌茶。记者:为什么?赵林:你不知道啊。我就可以假。记者:那个时候在市场上这种情况多吗?赵林:不是多,是普遍。赵林是那位花卉经销商后第二个买枝条的人。市场上出现很多的假冒永昌茶,为了防止杨荆弼背着他们偷偷的卖永昌茶枝条2007年9月2日,20个购买枝条的人达成一致,先买下杨荆弼的枝条不带走,由杨荆弼代养,并用一个长、宽、高均为3米的铁笼,将永昌茶的母树和

14、所有嫁接好的20根枝条团团围住,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有了这样的铁网,人即使站在笼边,也根本触不到里面的永昌茶,笼子的钥匙由杨荆碧掌握,一旦出现病死、偷盗之类的意外情况,都由杨荆弼负责。至于什么时候开笼卖花,要集体开会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杨荆弼:哪一个人的就这样放在哪一个的牌子,每一株花都有它的主人,没有主人的,剩下的那个属于我的,我的是不能卖的。记者:不允许卖?杨荆弼:不允许卖的,只能卖这些有牌子的。按照协议,杨荆弼拥有母树,在从母树上剪下的20根枝条没有销售前,永昌茶的母树也绝不允许买卖。即使是这样,当时偷盗茶花的事件也经常发生。一些茶花种植者也想了很多办法。除了养上两条凶猛的大狗、加装笼

15、子,主人余锦彪还在墙上安装了这样的铁网。余锦彪:这个就是膨胀螺丝,拿充气电钻打一个洞,把它装进去,然后把这个网放进去,把这个螺丝拧上去。人家来偷,他拿千斤顶把砖打通。记者:把砖打通,凿洞。余锦彪:把墙打通进来偷。布下天罗地网还不够,为了防盗,他们还在特意在墙角,安装上了红外线报警器。张静芬:那种叫红外线可以报警的,都装上了,像这个花棚里边几个墙角都装了。记者:装了红外线?张静芬:对。警戒线,它就会响。记者:当时偷茶花的人多不多?于金彪:多,普遍,像五年前偷茶花太多,像我们这种吹点风,下点雨根本不能睡觉,就要守着。记者:一直守着?那像你这个院子价值多少钱?如果在那个时候卖的话?于金彪:价值七十、

16、八十万,百十万。晚上就是一个人守,不睡。记者:不睡觉?自己在这个园子里?于金彪:就在那个台阶上坐着,一般就是从12点看到5点,常年四季,天天看。记者:常年四季看?那人受得了吗?于金彪:换班,家里头的人换班。2007年,用笼子把茶花锁起来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多数都是因为茶花价格很高,为了防盗。然而和别人积极防盗相比,杨荆弼和20个买家的目的却不同。赵林:可以说是保护资源。记者:这个资源到底有多大的威力?赵林:多大的威力我也不知道,反正我们养花的人就知道这个品种很少。花卉经销商:主要就是怕种苗外流,因为拿去芽接了以后,它很快就繁殖起来,繁殖起来的话,它的价格就会下来,是考虑这个问题。那么,这株被笼养

17、的永昌茶到底有什么特别价值,让买花人如此兴师动众?原本被放在角落里,十年都无人问津的一株茶花,为什么一夜之间被寄予了如此高的期望?杨荆弼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目的?他们的愿望能够实现吗?2007年1月,在云南保山,很多人四处托人,寻找一个叫杨荆弼的人,因为她手上有一株奇特的茶花,第一次卖,就引起了很多的人关注。当有20个人花高价买下从这株茶花上剪下的枝条,这株茶花又关在了笼子里。这让关注的人们更睁大了眼睛!葛益年:笼子是白色的,是用钢筋焊的,钢筋有脚趾头那么粗。杨国仙:随便任意的人只能朝空隙里面这样看看,如果说是想实在的对这个花了解,除非是得到他们的同意,把门打开了进去,进一步的了解才了解得到。

18、未经允许,外人无法进入,而这更增添了这株茶花的神秘。一时围绕这株茶花的传言四起。同时,这株茶花的价格也突然飙升。光从上面剪下一根十厘米长的枝条就值八千元,不久涨到一万八,最后竟达到两万八千元。这株茶花被主人命名为永昌茶。不断上涨的价格并没有挡住人们求花的脚步,反倒是人托人,纷纷找到这株茶花的主人,要买这株茶花。董国萍:马上就跟他们预定了,还定不着呢。杜建国:一枝永昌茶一万八,就是这一个枝条,嫁接下来,下树也就一万八,而且还难买,我拿给你钱都拿不到东西。一株茶花怎么会这么值钱?杨荆弼手里怎么会有这样的茶花?她又为什么要以这么一种奇怪的方式对待它呢?云南是山茶花主要原生地之一。大自然的繁衍和人类的

19、培育,使茶花演变出2000多个品种。而茶花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容易变异,变异后的花色呈现出多样的美感,人们欣赏茶花以奇、秀为美,杨荆弼手里的永昌茶正是一种少见的变异花种,花型奇特而且独一无二。在引起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大量假冒永昌茶的出现。这让20个从杨荆弼这儿高价购买枝条的人产生了警觉。为了保住这株茶花的身价,他们开会集体决定,把枝条交给杨荆弼代养,用铁笼子将那棵母树和嫁接好的20根枝条团团围住。一根动辄上万元的茶花枝条,买主却并不急着拿走,反而留在笼中寄养。他们为什么在这些看似普通的茶花枝条上兴师动众呢?这20个人都是什么人?他们又为什么花这么高的价钱去买一根十厘米的枝条呢?杨荆弼:有些是初玩

20、茶花的人,他们原来是玩兰花的人,我们叫玩兰花,他们是买卖兰花的,然后突然又转过来做茶花的,这些人多。到过云南的人都知道,从2003年起,这里兰花炒风弥漫,到2005年,云南兰花炒作达到顶峰,一盆兰花卖到几十万、上百万都不算稀奇,甚至卖出上千万的天价。而云南保山,还有一个别号叫“兰城”,由于气候适宜,人们挖兰花、养兰花,兰花买卖兴隆。葛益年:2005年2006年是现在兰花价格的上千倍。记者:上千倍?葛益年:对,跌到将近2万元钱左右一苗,现在就是三十多元钱一苗。高价兰花的炒作注定是一场有钱人的游戏。兰花让人从赤贫到一夜暴富,也可以让人从富裕跌入深渊。惊心动魄的兰花旋风,让目睹那场游戏的人即使今天也

21、仍然心有余悸。杨保才:满门抄斩,偷花嘛,不是发现了嘛,发现就要把他一家子杀掉了。记者:这是真的假的?杨保才:真的,就是头几年兰花涨价的时候,贵的时候。赵惠英:前几年卖到九十多万,有的卖到上千万了,现在又垮下来。在经历短暂的疯狂后,保山兰花渐入低谷,接下兰花最后一棒的人,懊悔成了他们唯一的收获。但是兰花风暴带给人们的冲击远没有结束。人们对财富的一种侥幸心理,像幽灵一样挥之不去。从2006年6月开始,当地人发现有一股暗流在涌动,多年来一直平静的山茶花背后,慢慢有了兰花炒作者的身影。很快,暗流演变成一股汹涌的洪流,一棵值几百元的茶花,很轻易地被炒到了几千甚至上万元钱。熟知茶花的杨荆弼亲眼见证了茶花炒

22、作的厉害。杨荆弼:这是朱砂紫袍,这个朱砂紫袍的特征它就是在云南茶花当中,它的颜色是最深的一种花当时我告诉你,我们靠接的这么一株朱砂紫袍,就这么一个小条子,即使是两片叶片,就是说只要是它长势旺,它可以卖到一万五左右,它成为它独立的一个新株的时候,它的市场价钱就可以卖到一万八到两万块钱,就是这么一小枝。朱砂紫袍是云南山茶中的传统名品,因为很难嫁接成活,市场上的朱砂紫袍很少,成为被首先炒作的对象,价格一路上涨。中科院专家:一辆车是奥迪A6,这个车是三十多万的价格,就换了一株花,一株花就是朱砂紫袍,高度只有1.5米,你想想当时的价格。中科院专家:当年嫁接出来的一棵小苗就要一两万一棵,那个价格确实是非常

23、非常之高,一般群众哪个会承受得了?承受不了。除了少见的传统品种,一些变异后的新品种,也经常被当作奇花来炒作。中科院专家:云针茶其实它的花形,在我们云南山茶里面是比较普遍的,它特点就在我们的花瓣,在花瓣的先端它有一个肉状凸起。记者:在哪个位置?中科院专家:你看花瓣这个位置,还有这个,这个很明显,一般的话,你看它只有两到三毫米,它像一个针一样的,每个花瓣都有,它这个品种的比较明显,而且都在先端,一看就很明显,其它的品种有,但是没有这个明显,人们就为了这个奇,叫做奇花,它奇,奇在这儿,所以市场价格就起来了,一个芽两个芽三个芽之后侧芽了吧,成这么一株就一万了,如果一个大株的话,这个大株就要三万块钱,因

24、为它三个头还要看头。茶花种植者:打麻将什么的,输要十多万的话,他们很不在乎的。记者:为什么?茶花种植者:那时候因为赚钱太容易了。记者:就是因为做茶花?茶花种植者:就因为茶花,就是说我今天买了两棵朱砂紫袍,比如我投资了二十万,买了两棵朱砂紫袍,有可能我到下午的时候就可以赚五六万块钱,隔一天的话,一倍都多的,一个就十多倍。茶花种植者:这种现象真实存在吗?擦花种植者:很存在的,很普遍的,种茶花的基本上都感受过这个春天的,这个春天确实是太让人发疯了。在2007年这个疯狂的春天,杨荆弼在茶花园接待了无数的买花人,她按照买家给出的价格卖花,但是炒作茶花杨荆弼不敢涉及。让杨荆弼没想到的是,那株生长在院墙角、

25、一直默默无闻的茶花,发生了变异,其花型奇特、独一无二,这在信息灵通的炒家眼中无异于天赐神物。杜建国:它确实漂亮,这个茶花它本身是新兴的品种,它本身的花种也是非常漂亮,作为养花人对新兴品种的一个吹捧来说,确实喜欢。那些购买杨荆弼茶花枝条的20个人中,很多是原先炒作兰花的人。他们把购买的枝条,不急着拿走,一边留在笼中寄养,一边等待时机出手。第二个花8000元钱买下枝条的赵林,在3个月后,以两万八千元的价格在笼中成功转卖。记者:你卖的是圈里的还是圈外的?赵林:圈外。记者:所谓圈外是什么意思?赵林:他不养花的,但是他喜欢茶花,他听着这个品种,我要要这个品种,他主要是要品种,他不是要花。跟兰花一样的,兰

26、花,我卖两万多你不相信,你还不可以理解,但是兰花卖到七十多万,真正的价格是七十多万,像韭菜一样的,你能相信吗?记者:你觉得正常吗?赵林:正常。记者:为什么在你看来,你觉得正常?赵林:他没有嘛。记者:你可以为你说过的话负责吗?赵林:我举手嘛。记者:举手是什么意思?赵林:不懂啊?苍天为证。记者:你觉得是不是卖低了或者是卖高了,这个价格?赵林:良心说话卖高了。记者:为什么这么说?赵林:它只会开花嘛。照片上的这个人叫杜金礼,是购买杨荆弼永昌茶枝条的20人之一。当年兰花风头正火的时候,他却在做工程,虽然攒下100多万的家底,却错过了暴富的机会。等茶花行情来临的时候,他再也不想错过。很快就沉迷到茶花炒作当

27、中。 杨荆弼:他就是去腾冲买,今天去,明天回,明天回来又去,天天跑、天天跑,每天拿钱给人家领着他去买花,每天就这样跑。我有点担心,我求他了,我就是说你悠着点,悠着点,不要去这样干,这样干是会掉的,但是他不听,不听他们都把钱砸进去了。专家:根本不懂,茶花有些什么类型?云南山茶有多少品种?他都不懂。杜金礼花了多少钱去买山茶花谁也不知道,他不仅花光了所有家产,还欠下了大笔外债。他以赢者的心态入局,没想到却最终输得无力回天,精神彻底垮了。杜金礼的弟媳:脑子想起来这个语言就说不出来了,想怎么说他说不出来了,语言表达都有问题了,已经什么都说不出来了,想说一句话通顺地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2010年2月9

28、日,杜金礼突然意外坠楼,病床上的他已处于人生中的弥留之际。记者离开当地2天后,杨荆弼悲痛地打来电话,说杜金礼已经去世,他最终成为这场茶花炒作中的牺牲品。3个月的时间,一株不知名的茶花,一根十厘米长的枝条就从8000元涨到一万八千元元,最后竟达到两万八千元,杨荆弼的那20个枝条购买者,正围着那株变异茶花等待着一场财富的盛宴,然而没有永远上涨的市场。谁知到了2008年2月,风云突变,云南山茶却坐起了过山车,价格一路下跌。茶花种植户:现代化信息的话,传播很快的,大家都知道这个问题,也知道这是很严重的一个问题了,那时候比如说他买了一万块的东西,有可能今天卖九千,明天八千五,后天七千、六千的,不断下跌,

29、那个速度很快的,不是用天数来计算的,差不多用小时可以计算的,可以说买茶花的,很多手里面有茶花的人都人心惶惶的。很多人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路走高的云南山茶突然掉价。而农业大学毕业的杨荆弼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结局,因为她知道,茶花和兰花最大的区别就在它们的繁殖方式不同。兰花靠发芽分蘖后移栽,速度慢;而茶花靠离体嫁接,用以淘汰的茶花树桩做嫁接,可以无限地嫁接繁殖。杨荆弼:非常快,我这样一刀把这个插进去,我再把这个缠上去,我就接好一株了。记者:那整个过程的话,大概最快能用多短的时间?杨荆弼:半分钟接一株,半分钟可以接好一株,成活率很高,它这个大马拉小车很快,传统嫁接一枝要四个芽,才繁殖一株,这一个芽

30、我一年可以繁殖一百株。当时大量浙江、山东等地的花商见有机可乘,在云南高价购买枝条,回去大批量嫁接,然后再把茶花卖回到一片繁荣的云南市场。一些再值钱的稀有品种,也经不住这样的冲击。记者:那当时这个技术出来的时候,你们怕没怕?杨保才:不怕,不怕,也没有的,这个资源,这个叫市场竞争,竞争。记者:那当时茶花从高价跌下来的时候,你们想到了吗?杨保才:想不到,想不到,要想到一下就卖掉了,想不到,他要肯买,想不到。中科院专家:都是互相炒作的炒家在买,炒家自己买,买了以后很多老百姓就觉得这个有赚头,然后就跟上,跟上以后然后最后像玩了一个游戏一样,玩到最后那个包堆在你后面,你就自己抬。记者:击鼓传花?中科院专家

31、:对。杨荆弼虽然料想到这个结局,但她没想到速度会这么快。她赶紧召集20个购买枝条的人,集体决定是否开笼卖花,而得到的答复却是继续锁住永昌茶。杨荆弼:当时也有一些人来问花,我问他们卖不卖?一万八这个钱,如果你们自己卖,他们自己卖他们也可以一万八自己卖的,他们自己买一万八,你就一万八卖了,一万八卖了,其实他又不亏,他们好多人是不愿意卖。董国萍:当时就是想市场还好,还想往上涨,是不是?是这个样子的。杜建国:我的茶花我是不想卖,为什么?我特别喜欢那棵茶花,我对它情有独钟,我喜欢它,你们要卖你们卖,但绝大多数人,作为说是一部分人,我说不想卖。20个永昌茶购买人,在各自做着其它茶花生意的同时,念念不忘笼子

32、里的永昌茶。等到了2008年端午节后,保山的茶花行业进入了低潮期,一株茶花从上万元的价格,迅速滑落到几百元一株的价格。永昌茶在被关押9个月后,这个围绕在杨荆弼周围的茶花联盟,最终土崩瓦解,愿意搬走的搬走,不愿搬走的随便处置。那些炒作茶花的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茶花泡沫的破灭,让那些指望茶花一夜暴富的人,有的还在等待,有的早已放弃茶花改行了。在沸沸扬扬的永昌茶事件平静之后,杨荆弼得出一个最简单的结论,茶花就是茶花,而且仅仅是一株茶花,指望靠炒作,一夜暴富的梦想不可能长久。面对满园的茶花,她悄悄思考着,寻找一条产业发展的新路。2009年10月,楚雄市人民政府为迎接两年后国际茶花大会的召开,准备

33、在楚雄市峨碌公园打造一个精品茶花园。杨荆弼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报名参与投标。她以对茶花的技术和拥有的大量山茶花品种,最终中标成功。杨荆弼:满园都是名贵品种,这种一株普通的玉狮子,高价期间这么一株玉狮子它的价格也要在六万左右,这株是荷花仙子,当时这一株茶花在高价的时候,最少能卖十五万。其实这满园的花好多都是这样,都经过这个高价,都是经过不凡的那种价格起落。这里的茶花都是杨荆弼多年来积攒的山茶花品种,好多因为天价,曾经风光一时。现在的价格低很多,赚得也少很多,但是毕竟稳妥得多。即使这样,引进到精品茶花园后,这个项目也给她带来了400万的收入。楚雄花卉产业办公室副主任:把这些好的品种,引种进来以后

34、,打造这么一个园林,一是供世界茶花大会的参观,二是美化,提升我们楚雄市的生活,让我们的市民也能够在我们这么一个园子里面,集中可以看到很多的这些云南山茶。这里将是杨荆弼的一个新起点。为了纪念这个难得的转变,杨荆弼做出了一个很难的决定,把那棵笼中所谓的永昌茶也移栽了过来。杨荆弼:这就是永昌茶。记者:这就是当年被关在笼子里的永昌茶。这么小的一棵树啊。杨荆弼:对,就这么一株,2012年国际茶花大会要在这里举办,精品园它不仅是代表楚雄,它代表云南,代表中国,那么这个永昌茶它本身也就是云南的茶花,我怎么想我都不能推辞,把这株茶花种在的别的地方,所以我最终还是把它种在这里。没有几个人知道,这株其貌不扬的茶花就是当年名声大震的永昌茶。只有从公园严密的戒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点它曾经的辉煌。按照杨荆弼的计划,她要好好利用这株茶花,用别人淘汰的大油茶树进行嫁接,年产茶花能力可以实现10万株,每株可以卖到1万元钱。同时,她将以楚雄茶花园为样板,在云南每个适宜种植茶花的地市建设一个精品茶花园,目前已经和多个地方谈成了合作意向。在她心里,这样的钱赚得才塌实,茶花生意也会更长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