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邮票家族的活动方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37845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秘邮票家族的活动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探秘邮票家族的活动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探秘邮票家族的活动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探秘邮票家族的活动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探秘邮票家族的活动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秘邮票家族的活动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秘邮票家族的活动方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探秘邮票家族的活动方案 实施年级:五年级(1)班一、活动背景和指导思想。在一次新闻上听说:一枚邮票价值几百万,而且邮票的价值一直孩子攀升。邮票有很强的收藏价值,素有“国家名片”之称,邮票还具有艺术性、知识性和史料性等。面对现代信息发展越来越快,邮票即将成为历史,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邮票,特开展此次活动。二、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乡级中心小学,全班共有学生48人,对于邮票,大家都很感兴趣,也看到过,但是对于邮票的知识,大家知之甚少,要想了解邮票,只有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别人等方法。三、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收集资料让学生了解到邮票的历史、意义、种类等等,从而教会学生学会欣赏、收集邮票。2、通过资料查

2、询,了解到邮票产生、发展以及以后的变化。四、活动的实施 (一)准备阶段 1、把全班48人分成6个小组。每组8人。并对各小组进行小组分工。2、围绕探秘邮票家族引出小课题,分别是“意义”、“历史”、“种类”、“面值”、“未来”、“ 大小”。3、各组聘请指导老师。4、拟定活动计划。并写好第一阶段小结。5、了解资料查询以及调查访问的方法和途径。(1)到社区实地观察、调查、访问(注意安全)。(2)查阅有关书籍获取资料,利用网络查询资料。(3)利用小册子及时记录有关材料,进行整理。(二) 实施阶段。1、 双休日或课余调查访问获取资料。2、上网查找资料或从课外书里找资料。3、 课堂组织交流汇报,谈谈自已收集

3、的材料以及看法和想法。4、教学生怎样将收集到的资料做成资料叶。并能养成习惯,随时将有用的资料记录下来,整理后做成资料页。5、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与人合作,探索等方面的能力,会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总结。(三)活动总结。1、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成册。2、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报告和心得体会,3、指导学生将收集的邮票进行展示。4、指导学生做好评价。五 活动时间。 2010年3月2010年6月。(三个月) 第一阶段:3月上旬宣传发动阶段。 第二阶段:3月中旬6月上旬调查访问反馈阶段。 第三阶段:6月中旬下旬整理撰写研究报告,总结阶段。综合活动探秘邮票家族活动反思 指导教师:如今信息技术

4、越来越发达,IP电话、E-MAIL层出不穷,已经很少有人会使用信件来通信了。而邮票对孩子们来说也只是一面之缘的“普通朋友”,孩子们对邮票即熟悉又陌生。我想,虽然现在邮票对人们的生活已经不再象以前那样重要了,但是还是有必要让孩子们对其有所了解的,于是便设计了这节综合活动探秘邮票家族。本次活动目的在于小学生能用完整的语言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邮票方面的知识;同时感受邮票画面的美,受到美的熏陶;能发挥想象力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心目中的邮票。从整体来看,活动基本达到了各项目标。在介绍自己带来的邮票环节中,孩子们先相互介绍,再个别介绍。几个平时胆子较小的学生也能上台大胆的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资料,并且表述的清楚、完

5、整,和以前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收集到的邮票各式各样,有的大有的小,有山水的,有人物的,还有各种主题的。他们通过投影仪观察邮票,被邮票画面鲜艳的色彩、精美的图案所深深吸引,受到了美的熏陶与感染。其中最受孩子们喜欢的是一张则融小朋友带来的儿童主题的邮票,上面画的是几个不同肤色的儿童交朋友。这张邮票主题鲜明,且儿童化,很受孩子的喜欢。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和爸爸妈妈一同设计邮票,这一环节掀起了活动的高潮。幼儿与家长认真商讨设计的主题,家长们仔细指导孩子作画。不一会儿工夫,孩子们纷纷拿着自己设计的邮票要和同伴分享。设计的是新年的邮票;林宇灿设计的是海底世界的邮票;则融设计的是太空的邮票幼儿的想象力丰富,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设计的邮票画面饱满,用色大胆,设计效果较好,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赞扬,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活动中克服了邮票画面小的困难,使用了现代化的教具实物投影仪,让学生能更加清楚的观察到每一张邮票。其次,活动各环节清晰、过渡自然,充分让学生讲、讨论,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与支持者的教育理念。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个别学生在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我只顾活动的开展而没有很好的引导这些好动的孩子;通过这次反思,我认识到了自己在组织活动中的优点与不足,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活动打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