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室外语文课.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38124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室外语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的室外语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的室外语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的室外语文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的室外语文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室外语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室外语文课.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的室外语文课 今天是我教学生涯中的第一次室外语文课,这种新颖的语文学习环境受到了学生的极大喜爱,因而课堂的效果也非常好。那么这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必然呢?我们的语文课堂到底能否在室外来上呢?这不禁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在论语?先进篇曾皙谈到自己的志向时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是“暮春时节,穿上已经做好的春服,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唱着歌回来”。孔子非常赞同曾皙的观点,并表明自己也有着与之一样的人生志向,其实这不仅是孔子的人生志向。更是他的一种理想教育方式。学习重在体验,只有深刻的体验才能把知识更

2、加牢固和深刻地进行内化,而想要深刻的体验就得有真实的学习环境。在整部论语中孔子的很多次教学都不是发生在学堂里,而是在生活或自然环境中的应景真课。这些课因案例的鲜明和真实让人过目难忘,学生的体会自然也非常深刻。 那么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这份铭记与深刻呢?因为我们所学的知识无非就是让我们能够更加愉快地生活,与自然更加谐地相处,在此基础上领悟生活,懂得自然中的美与哲理。基于此,我们的许多课本知识都是取材于生活和自然,如果我们单纯地就文本而论文本,那么学生与生活、自然之间始终隔着一层障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只有拥有了“生活与自然”的源头活水,才能真正习得真知灼见。可是,我们习惯了因循

3、守旧,习惯了按部就班,为了学生能够更加“安全”学习,我们不敢让自己的教学走出教室半步,殊不知当我们囚禁学生身体的同时,学生的思想心灵也一同被我们绑架在了教室。而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就缺少了最重要的锻炼机会,他们所学到的也只能是那些被榨干了水分的知识。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只有深入大自然的山水才能让我们获得高尚的仁德与无上的智慧。这一点我们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学校两面环山,一面临水,在山水的怀抱我们本应该与之进行亲密的接触,遗憾的是我们在匆忙的脚步里好像忘却了欣赏这近在咫尺的美丽风景,宁肯在钢筋水泥围成的空间里煎熬,也不愿在山清水秀的大自然里徜徉。所以我决定

4、走近秋天的校园,给孩子们一次领略我们校园及周围山水风景的机会。对于秋天室外课的尝试,并没有基于任何的高深理论,而是适逢南方的秋天,便想着在秋天的怀抱里来学习秋天将会是什么样,算是一种应景而作吧。时维九月,其时三秋,天高云淡,风和日丽,在这个南方深秋的日子里我带领着孩子们一起在秋天中去诵读秋天、品析秋天、描绘秋天和创作秋天。我们在秋天里感受秋天,因而我们有了在秋天里对于秋天的独特感悟。 我们在秋天里诵读秋天。时间是上午的九点钟,深秋的阳光洒在刚刚褪去残露的草尖树叶上,也洒在如早上八九点钟太阳的孩子们身上,他们的眼睛为之一亮,他们的心情为之一爽,为之“唇唇”欲动,呼之欲出。当我发出朗读课文的指示时

5、,孩子们的声音就嘹亮而有节奏地在空气中飘荡开来,“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如白云出岫,又似珠落玉盘。那声音飘出了校园,只见群山氤氲,静水微澜,小鸟啁啾,似与孩子们的声音相应和。共同演绎了一幅秋日诵读的唯美而又真实的山水人物画。 “三才者,天地人。”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然就会携带着天地的灵气,但是这种灵气不是一成永驻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去吸取日月的精华,去接纳风霜雨雪的洗礼,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佳境中去熏陶,才能让孩子们的身心充满灵气。反观我们现在的孩子们,有着一身的都市气息和老气横秋之态,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语言表达模式,有着被电脑和手

6、机侵占得疲惫的眼神。而唯独少了那份英姿勃发,少了那份天然的灵性。我们的教育到底要把孩子们带向何方,更加茫然的未来还是阳光而有灵性的现在?“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我固执地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在草野间,生命的灵性就在那潺潺溪水里,而生命的最高享受应当是我们的身心无挂碍地、生动饱满地融入到自然中去,并在此基础上融入到爱自然、爱自己、爱他人的爱的国度里,我们的幸福才可以绵绵无尽地延长。 我们在秋天里赏析秋天。秋天这首诗语言质朴,但句句富含款款深情,节节都是一幅绝妙的秋日风景画。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领略这秋日之大美呢?我想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走出教室,走进秋天。我

7、与孩子们一起在秋天里品味秋天,用眼前之秋去印证课本之秋天、对比课本之秋天。秋天之美,美在各节自成画面,作者以饱满的深情和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了“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三幅耐人寻味的画卷,我让学生把这些画面分解开来,看看画面中的秋天景物有哪些可以从眼前或当地的秋天中找得到,并指引学生去欣赏这些出现在作者画面上的现实景物,让学生以真实之景去感悟作者笔下的秋天之美。此外,我又引导学生对比书本之秋天与眼前之秋天的异同,并让学生在其中找到“艺术中之真实”和“真实中之艺术”,从而让学生明白一个基本的审美常识: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艺术品不是自然风景和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作者别具匠

8、心的艺术再创造,它们是凝聚着作者审美思想和艺术品味的画面。就秋天而言,它的美不仅在于作者巧妙地选择并勾勒出几幅清新脱俗的画面,更在于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其中的“栖息”“游戏”和“梦寐”等几处拟人词语的运用,一下子把秋天写活了,作者对于秋天的喜爱也因之更见深沉了。 我们在秋天里创作秋天。在朗读和赏析诗歌之后,我便引导学生去创作有关秋天的诗歌,要求写出校园或海丰秋天的特色之美,同时让学生去感受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起伏。虽然学生的文笔都还很稚嫩,难免会出现“眼前有境道不得”的写作困境,但他们都表现出极为高涨的热情,其中几位同学这样写下了自己对秋天的心声: 送走了旋律急促的夏天/迎来水波澹澹的秋

9、天/放眼望去/金黄色的稻谷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微风飘过/微黄的枯叶翩翩起舞/秋高气爽天远云淡/湛蓝的天空映照着山尖/衬托出南国秋天的温婉/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秋天是一首歌/秋天是一个梦/秋天很美/美在一份清彻/一份来自人间而又远离尘俗的清静和幽远(李雅琪等) 看着孩子们写下的这些闪耀着秋天色彩、散发着秋天香味的诗句,我的心里甚是欣慰,因为他们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读懂了秋天,他们在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秋天,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秋天,用自己的画笔去描绘秋天,用自己的喉咙去歌唱春天。而这一切,我想如果幽闭于一室,局促在一篇课文上,是断然不会带来这么多精彩而鲜活的诗句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当孩子们在秋天里有所触动而不得不发时,流淌于笔尖,自然就成文了,这比我们讲多少抽象的写作技巧都要有用得多。 在国家颁布的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我们要“构建一种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因为只有开放我们才能把语文教育搞活,教师首先要开放自己的教育思想,其次要开放自己的课堂,让更多可以走入自然、走入生活的课堂真正地迈出步伐来,呼吸更为新鲜的空气,让学生能够于自然中秉承天地之灵气,吸收日月之精华,尔后放飞心灵,超越自我,习得有生命力的语文,为自己的幸福人生奠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