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改中的应用与思考.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38221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改中的应用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改中的应用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改中的应用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改中的应用与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改中的应用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改中的应用与思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改中的应用与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改中的应用与思考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改中的应用与思考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改中的应用与思考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信息技术手段在辅助阅读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要本着培养自主、探究的学生为目标,运用好信息技术手段,把语文教育改革不断

2、推向崭新的天地和更高的境界。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语文课改 阅读教学信息社会的新形势,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球一体化的新趋势,对语文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语文课上的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信息传输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代教育技术能以具体、鲜明、生动的教育特点感染学生,给他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信息技术表现手法灵活多样,使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技能,而且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获得美,创造美。一、信息技术手段的设计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课件就是“米”,而且我们需要质量高的米那就是内容丰富合理、形式活泼多样,并且易于操作的课件,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信息技术课件

3、辅助阅读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1.运用信息技术,再现历史,增强感受。每一篇阅读课文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有的离学生的生活较近,学生理解起来轻车熟路;有的离学生的生活十分遥远,学生很难理解人物的思想语言、行为等,比如飞夺泸淀桥一课,学生对夺桥的危险之处想象起来有些困难,这时利用课件内容再现那硝烟弥漫的夺桥场景,学生立即会增强感受,体会到胜利的不易,也有利于情感教育把握今天的幸福时光。2.信息技术内容的设计,要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在小学生的阅读体裁中,写景文章是必不可少而又很重要的一项。大自然是一幅活的画,很多文人墨客都用优美的文字记叙下来抒发内心的感情。可学生的视野有限,并且即使见过的景色也并不一

4、定观察得十分细致,记得清楚。这时,课件内容要紧扣目标,根据重难点将生活中的景色带到课堂上来,跨越空间来学习。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美丽的海滩是什么样的?海底世界中五光十色的鱼有哪些?鱼身上的发光器官是什么样的?景色“奇异”在何处?这些问题,都可以请CAI课件来帮忙,只要选择相应的片断就可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理解语言文字,熏陶人文情怀。3.信息技术设计,帮助理清文章脉络。有些阅读课文需要学生了解文章的脉络。如草船借箭一课,诸葛亮安排的进军路线是理解文章的前提,我在听这一课的教学时,授课老师在课件中用图画和箭头来表示,学生体会到路线方案精妙之处后,再请两位同学上台当诸葛亮,其他同学向他们两位诸葛亮

5、提问,学生兴趣大增,自主思考了很多问题,课堂效果不错。4.信息技术设计,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语文教学中基本的技能之一就是语言文字训练,课件中可以安排训练内容。如重点句与对比句的比较,可以将个别字加重颜色,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重点字、词的用法;又如词语的填写、标点的应用等都可以作为设计内容。5.信息技术设计,进行动态演示。CAI课件的一大优点是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虚为实。我曾听过六年级一堂语文课詹天佑,文中开凿隧道一部分是个难点,中部凿井法很抽象,教师设计了动态演示的课件,再让学生自主发现这种方法的好处,学生理解起来轻而易举。二、信息技术手段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我以本人教授语文第五册阅读课文雨为例,谈谈

6、CAI课件辅助阅读教学的三个操作程序。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产生联想,自然导入每一堂语文课教师都应该用最好的方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内容上来,而课件中声、色、光的结合,能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之中。雨描写的是夏天一场雷阵雨的景色,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上这一课时已是在秋季的一个晴天,而课件帮了很大的忙。2.在感知阶段,运用课件,理解词语、突破重难点,培养能力(1)理解词语,突破难点雨一文中雨中的景色描写是详写也是重点,文中用并列的形式将美景再现:我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的一片。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

7、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了一条线。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汇合成一条条小溪。这一段中,学生对“珠帘”、“测起”、“笼罩”等词很难理解。教学时,我先要求学生自读自悟,找出不懂的词,学生经历了这一初步感悟过程中,再展示课件。课件中将雨落的位置、水花溅起的形态都形象地放映出来,学生很快发现了屋檐在哪儿,“溅起”就是指水花向四面射出,“笼罩”就是指覆盖的意思。突破了这些难点,学生才能体会到雨景的美。(2)理清脉络在自学自悟、理解内容之后,本课还要培养学生按顺序写景的能力,所以在小结阶段要表述这一顺序。文中上述一段中是按照从天空屋顶房檐地面的顺序写的,于是我将四句话的景色连放,并让学生自主观察,随着镜头

8、的变换,学生不时说出“天空”、“屋顶”这一项教学目标顺利完成。(3)辅助语言文字训练,积累语言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是重点。本文写法美在于用了四个比喻句。在理解文字,理清脉络后放映了课件。课件中将四句话呈现出来,并将“像”字设计成了醒目的红色字,让学生自主观察,发现这四句话都将雨景比成别的东西,我适时提问:“你觉得这样写好吗?”学生回答得生动有趣。于是我顺水推舟,鼓励学生背诵这一段文字。在检查背诵时,学生背出一句,我就在屏幕点击出这一句,那醒目的“像”字仿佛提醒学生别忘了它。在应用阶段,又让学生进行用“像”字说一句话。3.在巩固阶段,运用信息技术,打开思路,积极探究,进行拓展雨这篇文章,安排在

9、写景单元,是唯一一篇写自然景色的文章。学习目标之一即让学生学习按时间、位置顺序描写自然景色。在拓展阶段,我课前了解到学生最感兴趣的是雪景,于是教学中我安排了以下三个步骤。(1)拉近生活距离。先让学生回想雪景,产生表象。(2)放映CAI课件,直观再现。要课件中按照由上到下的位置顺序放映了洁白无暇的雪景,学生立即被吸引了。(3)练说阶段。有限感受,学生们早已想展示自己了,我让学生准备好摘抄本(课前布置摘抄感兴趣的雪景),由四人为一小组练说。学生们说得十分精彩。如金鑫同学所写:“一片片雪花像一个个淘气的孩子,在天空中尽情地舞蹈。”何珊珊写到:“雪花像一片片轻盈的花瓣,落到屋顶,像一层层棉被,盖在大地

10、妈妈身上。”你瞧,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探索,当上了学习的主人。三、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几点误区1.课件包办了所有的媒体建议:传统的媒体不能少,粉笔、黑板能将重难点板书书来,有利整体复习巩固,不可忽视。2.课件内容越多越好,语文课成了展示课,教师和学生被课件牵着走建议:贴近目标,精选、细选内容,突出重难点。3.出现的时间不恰当,替代了学生的感悟,思考过程建议:(1)所有的信息技术手段要为目标所服务,不能盲目和过于追求形式。(2)信息技术出现要适时,不宜过早,要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感悟,每次课件出现的目标要明确,要有层次性。(作者单位:甘肃民勤县东关小学)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

11、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2、,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

13、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