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已乘黄鹤去.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39549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昔人已乘黄鹤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昔人已乘黄鹤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昔人已乘黄鹤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昔人已乘黄鹤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昔人已乘黄鹤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昔人已乘黄鹤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昔人已乘黄鹤去.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昔人已乘黄鹤去“接天烟浪来三峡,隔岸楼台又一州”,当我结束了激情愉悦的三峡之旅、上岸驻足眺望的时刻,雄伟恢弘的黄鹤楼,就已经跃然眼前了。有关黄鹤楼的典故和描述非常之多,为正本清源,我特意在楼上书店里觅得专著几册、细细品读。好在大多大同小异,也就不在这里浪费笔墨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网上搜索学习。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之称,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瞭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楼内穹顶布局、

2、陶瓷墙壁上的图画都非常的精美,从一楼到五楼,不同的角度看去,都会产生奇妙的视觉效果,让人不禁流连忘返。楼内还展有各个朝代或历史时期黄鹤楼的建筑模型,毕竟,我们现在看到的黄鹤楼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样了。仅在明清时期就被毁了7次,最后一次大约是在1884年,可谓命运多舛啊!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近现代的名人就更是多了,大家如此喜欢黄鹤楼,也是颇值得玩味的事情哦“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代诗人崔颢的这首千古绝唱,如何使得大文豪都不敢在此再留名篇而搁笔以示敬意呢,细细读此耳熟能详的诗句,不由得让人感叹:此时确实已无须再言!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似乎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黄鹤楼吧,此地空余的,又岂是崔颢眼中的那一座孤楼呢?现实世界里,看惯了浅薄卑俗、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是非难辨、小人得志、恩将仇报、亲友反目.不一而足,看惯了,厌倦了,释然了,简单了。造化,往往为庸人所设计;你的征途,我的旅途,各走各的,何如?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搁笔亭内,搁下的又岂止是笔墨;该离去的时候,就不再留恋,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吧,当然,别忘了骑上真正属于你自己的黄鹤哦。呵呵,走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